02.28 张勇:85后“扫黑先锋”的战“疫”日记

(通讯员 黄凤兰)侦办一年多的涉黑案公开宣判,民警张勇总算松了一口气。而一个多月后疫情爆发,他又奔赴另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2月26日凌晨3时许,荆州区内环北路某酒店门口,一名广东医疗队的护士,要到荆州市中心医院上岗,去换下已经在危重病房战斗8个小时的“战友”。


张勇:85后“扫黑先锋”的战“疫”日记


“我们开车送你过去。”凌晨时分,下着雨,气温寒冷。不忍心这名护士冒雨步行,驻守酒店的荆州市公安局荆州区分局东城派出所民警张勇,立即和同事驾驶私家车,把她安全送到岗位上。

疫情爆发以来,广东、海南医疗队驰援荆州,东城派出所辖区有4家酒店入驻医疗队队员。除了驻点值守,张勇还带领3名民警和6名辅警组成一个值班组,承担值班接处警、交通卡点值守、隔离小区值守及协助转运确诊、疑似发热病例。他还有一个身份,东城派出所“转运送医”快反突击队队员。

“从除夕开始,很多老同志就没有休息,一直跟我们在一起战斗。”张勇说,他带领的这一组,有一名老民警,白天抢着干事。到了晚上,他实在不忍心让这名老同志,在寒风中值守卡点。

张勇与组里的同事们商量,决定把老同志换下来,让他们年轻的同志承包卡点的值守任务。

挥手、拦停、敬礼、查看通行证、测体温,疫情发生的初期,经过的每一辆车、每一名乘客必须严查。

飞驰而来的救护车,张勇和同事马上移开红色锥桶,心里还默默为病患祈祷,希望他们早日康复。

“也有心里很不是滋味的时候。”某日清晨接班的时候,空荡的街道空无一人,初春的寒风穿进裤脚,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口罩,张勇仍然感到阵阵寒意。

迎面驶来一辆私家车,张勇正在给司机测体温,却发现副驾驶座位上的一名中年男子,手里却抱着一幅老人的遗像。民警把体温计对准他的额头时,他的表情呆滞、两眼无神地望着前方,伤心的泪水可能早已哭干。

看着驶离的车轮,张勇的心情也变得十分沉重,无法用言语形容当时的内心,只觉得胸口堵得慌,深深地呼了一口气才缓过来。

逢车必查、逢人必检。高峰时段每小时通过的各类车辆达到100多辆,再难也要和战友们扛下去,也许这样才是对前方医护人员最大的支持。

辖区某小区封闭隔离,住在小区的民警和其他部门工作人员组成了临时党支部,主动担起了内部的安全管理和服务。隔离不隔爱,小区大门外,张勇和同事们,24小时守在门口。

白天,他和同事们守在门口,负责小区周边的巡逻,吃的饭菜都是所里打包送的。等运送生活物质的货车一到,他们又协助搬运蔬菜、米、油。

夜晚,又是刮风、又是大雨,警车的窗户又不能开,暖气也不敢开,天气越来越冷,三人只能抱着被子,挤在车里,熬了一夜。


张勇:85后“扫黑先锋”的战“疫”日记


“很欣慰,能帮到被困的群众。”2月15日中午,荆州城区突降暴雪。一位独居老人,家里的锁坏了,自己被锁在家里差不多36小时了,要外出购买治疗高血压的药。

张勇和同事立即赶到现场发现,如果用暴力方式,强行开锁,老人的门就关不上了,也不安全。

没有办法,他们只能开着警车,一家门店一家门店地找开锁匠。雪越下越大,连续电话联系五六家锁匠,不是在外地就是不愿意出门。

无奈之下,张勇只好发动自己的亲戚朋友、同事,共同寻找锁匠。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在荆州开发区的一个小区,找到了一名锁匠。离开的时候,独居老人向民警表示感谢。

作为派出所的一名法制审核员,张勇和值班组的同事们共同抗“疫”外,还有一项“主业”丝毫不敢放松。在分管的法制工作中,张勇积极主动对接分局法制部门及检察院案管部门,防止因疫情影响出现案件未按照《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依法办理,造成执法办案风险,确保每一起案件都程序合法,经得起检验。

夜已深,张勇还在思考明天的工作,对他而言,战“疫”仍要继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