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那個莞惠城軌安檢員今天出院啦!首份新冠遺體解剖報告說了啥?疫情期間工資怎麼算?今年高考會推遲嗎?一起來關注

疫情通報

截止2月28日19點,全國累計確診新冠肺炎患者

78962 ,累計死亡病例2791,累計治癒出院36459。現有疑似病例2308。廣東確診1348,累計治癒出院936,累計死亡7

廣東省衛生健康委2月28日上午發佈最新疫情信息:2月27日,廣東省出現一例新增病例,惠州市無新增病例。

截至目前,惠州市累計確診病例62例55名確診病例已治癒出院。

2月28日,惠州1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於痊癒出院(病例49,毛某某, 該病例為莞惠輕軌西湖東站的安檢員。)

首份新冠遺體解剖報告來了:和SARS有區別

在2月25日刊出的《法醫學雜誌》2020年2月第36卷第1期上,預出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死亡屍體系統解剖大體觀察報告》。通訊作者是湖北省司法鑑定協會會長、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法醫系教授劉良,也就是承擔遺體解剖的主要人員。

尸解報告公佈並明確稱新冠肺炎病變仍聚焦肺部,其他臟器損傷的證據不足。結果提示,新冠肺炎主要引起深部氣道和肺泡損傷為特徵的炎性反應,肺部纖維化及實變沒有SARS導致的病變嚴重,而滲出性反應較 SARS 明顯,對於心肌及心外膜、腎臟、脾臟、消化道器官、腦部是否存在與病毒感染相關的損害表現有待進一步研究。

那个莞惠城轨安检员今天出院啦!首份新冠遗体解剖报告说了啥?疫情期间工资怎么算?今年高考会推迟吗?一起来关注

《報告》內容為1例系統屍體解剖肉眼觀察結果。研究團隊指出,死者肺部損傷明顯,肺肉眼觀呈斑片狀,可見灰白色病灶及暗紅色出血,切面可見大量黏稠的分泌物從肺泡內溢出,提示新冠病毒主要引起深部氣道和肺泡損傷為特徵的炎性反應。

該病例因“多發性腦梗死”入院後第13天經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為陽性,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入院後第20天覆查CT顯示:雙肺散在斑片狀感染病灶,較前進展,考慮“病毒性肺炎”,原氣管腔內分泌物已消失。入院後28天死亡,臨床死亡原因診斷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呼吸衰竭”。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由新冠肺炎死者屍體穿刺取樣獲得的組織局部病理學改變提示,新冠肺炎的病理特徵與SARS和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患者出現的病理特徵非常類似。

但《報告》此番指出,從此例系統解剖大體觀察來看,肺部纖維化及實變沒有SARS導致的病變嚴重,而滲出性反應較SARS明顯,這可能與此例患者從確診到死亡僅15天,病程較短有關,有待更多系統屍體檢驗資料及組織病理學驗證。

2月27日,在廣州的疫情防控專場新聞通氣會上,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談及新冠肺炎病理特點時同樣提到,新冠肺炎和SARS不同,有個突出特點:小氣道中黏液非常多,粘稠度很高,阻礙氣道通暢,因而造成繼發感染,以及更加嚴重化。目前從兩個地方的病理結果都發現,在小氣道清除黏液是重要研究對象。

《報告》顯示死者胸腔積液量不多,淡黃色清亮液體,未見大量胸水產生,提示胸腔病變並非漿液性炎症為主。

此外,解剖見心包腔內中等量淡黃色清亮液體,心外膜輕度水腫,心肌切面呈灰紅色魚肉狀。因患者臨床資料顯示存在冠心病、心絞痛病史,心肌及心外膜是否存在與病毒感染相關的損害表現有待進一步研究。

此例消化系統損傷情況肉眼觀不明顯。值得一提的是,研究人員發現小腸呈節段性擴張與狹窄相間(類似串珠狀),為個例或普遍表現需結合更多屍體檢驗情況。脾肉眼觀未見明顯異常,是否存在病變需進行組織病理學研究。腎呈顆粒性固縮腎外觀,考慮與基礎疾病有關。

關於神經系統,肉眼觀見腦水腫,大腦皮質輕度萎縮。結合臨床資料,患者年齡大,有多發性腦梗死及腦血管病後遺症,腦肉眼觀未見感染特異性表現,病毒是否侵犯中樞神經系統有待組織病理學驗證。

劉良團隊在《報告》中寫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自2019年12月起,已造成中國7萬餘人確診感染,2千多人死亡。截至2020年2月24日,全國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率達3.17%,此前報道的武漢金銀潭醫院早期收治的99例COVID-19患者中,死亡11例,死亡率為11%。

由於一直缺乏系統屍體解剖提供的完整病理學資料,研究人員對疾病的發病機制、器官損害等影響無法確切判斷。劉良團隊認為,這份尸解報告提供了直觀的病變情況,或將為臨床治療方案的調整提供依據。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

工資問題、休假問題等勞動關係處置導則出爐

一 準確解讀春節假期延長假期間的工資待遇問題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延長2020年春節假期的通知》要求,延長2020年春節假期至2月2日。在春節假期延長假期間(1月31日、2月1日、2月2日),

企業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於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的200%支付工資報酬。春節假期延長假期間,企業按照原工資計發方式支付職工工資,並不得強制職工休帶薪年休假。

二 準確解讀延遲復工期間的工資待遇問題

按照《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企業復工和學校開學時間的通知》要求,除特殊情形外,本行政區域內各類企業復工時間不早於2月9日24時。2月3日至9日延遲復工期間,根據《廣東省工資支付條例》、人社部辦公廳《關於妥善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係問題的通知》(人社廳明電〔2020〕5號)關於停工、停產期間工資支付相關規定,企業應當按照勞動合同規定的標準支付職工工資。延遲復工期間,企業不得強制職工休帶薪年休假。對企業要求職工通過遠程辦公等形式提供正常勞動的,企業應當依法支付工資。

符合規定不受延遲復工限制的企業,在此期間安排職工工作的,應當依法支付職工工資。其中,企業在休息日安排職工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於職工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工資報酬。

準確解讀被依法實施隔離措施或因政府依法採取緊急措施導致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職工工資待遇問題

企業不得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四十一條與因被依法實施隔離措施或因政府依法採取緊急措施導致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職工解除勞動合同或退回被派遣勞動者。對因被依法實施隔離措施或因政府依法採取緊急措施導致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職工,企業應當視同提供正常勞動並支付職工正常工作時間工資。

隔離期結束後,對仍需停止工作進行治療的職工,在國家規定醫療期內,企業應當依照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支付的病假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百分之八十。

四 指導企業規範管理有序復工

各地要指導符合規定的復工企業提供必要的防疫保護和勞動保護措施,在確保疫情防控達標前提下復工復產,保障職工身體健康和生產安全。

企業在已提供必要的防疫保護和勞動保護措施的情況下,要求具備復工條件的職工返崗復工,職工應當按企業要求返崗復工。對不願復工的職工,企業工會應及時宣講疫情防控政策要求和企業復工的重要性,主動勸導職工及時返崗。對經勸導無效或以其他非正當理由拒絕返崗復工的職工,企業可以依據《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五 指導企業靈活合理安排工作時間

各地要指導企業與職工協商一致,通過採取錯時上下班、彈性上下班等方式靈活安排工作時間,特別是要結合實際協商安排孕期、哺乳期女職工居家遠程辦公、靈活安排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做好孕期、哺乳期女職工特殊勞動保護,減少人員聚集,確保勞動者身體健康。對承擔政府疫情防控保障任務需要緊急加班的企業,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和勞動安全的前提下,指導企業與工會和職工協商一致,可適當延長工作時間應對緊急生產任務,依法不受延長工作時間限制。

六 指導企業與職工協商解決無法復工問題

對2月9日之後,因受疫情影響不能按期到崗的職工或仍不具備復工條件的企業,要指導企業通過安排職工居家遠程辦公或優先使用帶薪年休假、企業自設福利假等各類假的方式,協商解決無法復工問題。

對不能通過居家遠程辦公等形式提供正常勞動或用完各類休假仍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職工,指導企業參照《廣東省工資支付條例》關於停工、停產期間工資支付相關規定與職工協商工資待遇,即未超過一個工資支付週期(最長三十日)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正常工作時間支付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週期的,可以根據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按照雙方新約定的標準支付工資;用人單位沒有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應當按照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百分之八十支付勞動者生活費。

七 指導企業規範經濟性裁員程序

對受疫情影響導致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的,鼓勵企業通過協商民主程序與職工協商採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儘量不裁員或者少裁員。對確需裁員的,要指導企業規範經濟性裁員程序,制定包括被裁減人員名單、裁減時間、實施步驟以及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經濟補償辦法在內的裁員方案,引導裁員人數20人以上或者裁員人數不足20人但佔企業職工總數10%以上的企業,提前30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職工意見,向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報告裁員情況後,依法有序裁員。

八 加大風險隱患排查力度

各地要廣泛開展轄區內受疫情影響較大企業的情況摸查,將其納入勞動關係風險監測企業名單,密切關注企業停工或減產情況、勞動用工人數、勞動合同簽訂人數、勞務派遣用工人數及其佔職工總數比例的變化情況、職工流失率情況、工資按時足額支付情況、工資總額增減情況,以及企業與職工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的原因、涉及人數、勞動爭議仲裁案件數、涉及人數、涉及金額等指標,

有針對性地開展勞動關係政策宣講和諮詢,有效預防化解勞資糾紛,妥善處置勞動關係突發事件。

九 加大勞動人事爭議預防調處力度

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機構應當根據事實,遵循合法、公正、及時、著重調解的原則,依法平等保護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促進企業依法有序復工復產。要引導當事人儘量通過協商調解方式解決爭議,可依託人民調解、行政調解、行業調解、工會調解等多元解紛聯動機制,積極化解糾紛,減少當事人訴累。建議當事人採用網絡、郵遞等方式提交資料,通過電話、在線視頻等非接觸即時溝通方式調解。符合條件的仲裁案件,經當事人同意,可採取視頻審理、書面審理等方式處理。對疫情期間因拖欠工資、工傷待遇、違法解除勞動關係等爭議,要開啟“綠色通道”,實行快立、快調、快審、快結。

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度

各地要全力暢通“一點投訴、全省聯動”的勞動保障監察網上舉報投訴平臺和舉報投訴電話等線上維權渠道, 確保疫情防控期間職工足不出戶即可在網上對省內用人單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規章的行為進行舉報投訴。要切實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度,加強重點企業日常巡查和送法普法服務,推廣用人單位在勞動保障監察辦案信息管理系統上自主申報用工情況,配合就業等部門做好24小時重點企業復工復產調度工作,依法查處違法行為,及時排查化解處置各類勞資糾紛。

今年高考是否會延期?在今天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教育部副部長翁鐵慧就此作出回應。

那个莞惠城轨安检员今天出院啦!首份新冠遗体解剖报告说了啥?疫情期间工资怎么算?今年高考会推迟吗?一起来关注

翁鐵慧介紹,教育部正按照中央要求密切關注疫情發展變化情況,綜合研判各方面因素對考試組織的影響。首先,正會商有關部門及各地方研判疫情發展走勢。其次,教育部正組織專家評估疫情對考試組織、考場防疫、交通出行、命題制卷以及中學教學等方面的影響。

翁鐵慧強調,高考考生過千萬,不管是什麼樣的高考方案都必須要保障廣大考生和涉考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及身體健康。教育部將密切關注高三學生和家長關切,穩妥審慎研究今年的高考實施方案,相關工作安排將及時向社會提供。

著力擴大今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

翁鐵慧介紹,經過精確測算,全國有44萬左右研究生導師,1.2萬個碩士授予點。近幾年,共新增2000多個碩士點。

經過認真研究過,科學確定招生規模,將重點向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傾斜。經測算,預計碩士研究生擴大規模同比增加18.9萬人。

同時,擴大普通高校專升本,同比爭取增加32.3萬人。

她表示,將科學確定分校招生規模的方案,重點投放服務國家戰略和社會民生急需領域。現在這些領域都是非常缺人才的。

研究生計劃增量,重點投向臨床醫學、公共衛生、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專業,而且以專業學位培養為主,以高層次的應用型人才專業學位為主。
專升本的計劃增量,將投向職教本科和應用型本科,主要向這些學校增加名額,向預防醫學、應急管理、養老服務管理、電子商務等專業傾斜。那个莞惠城轨安检员今天出院啦!首份新冠遗体解剖报告说了啥?疫情期间工资怎么算?今年高考会推迟吗?一起来关注

教育部:鼓勵畢業生參軍入伍

翁鐵慧表示,今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874萬人,就業工作原本壓力就不小,加之突發疫情影響,畢業生就業壓力增大,將最大限度增加就業機會,與人社部一起著力穩住大學生就業崗位基本面。重點加大基礎教育、基層醫療、社區服務等領域招錄。加大政策傾斜,鼓勵更多應屆畢業生參軍入伍。會同有關部門實施好大學生基層就業的各類項目,鼓勵更多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

教育部副部長翁鐵慧:鼓勵入伍參軍,配合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通過優化指標分配,提前體檢等舉措,徵集更多的應屆畢業生。每年國家徵兵大概要四五十萬,我們現在已經差不多超過一半是大學生,今年這方面我們在繼續擴充,同時主要向畢業生傾斜,過去是在校學生都可以,今年更多的是主張讓畢業生參軍入伍,畢業生的積極性也很高。

那个莞惠城轨安检员今天出院啦!首份新冠遗体解剖报告说了啥?疫情期间工资怎么算?今年高考会推迟吗?一起来关注

人社部:今明兩年組織百萬畢業生見習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遊鈞介紹,今明兩年,將組織百萬畢業生見習。對開發見習崗位的企業,給予3-12月的政策補貼。

為畢業生提供24小時、365天就業服務

翁鐵慧介紹,教育部將通過多種途徑開拓招聘渠道。目前已經舉辦了12場網上招聘活動,還有18場全國性的線上招聘會正在籌備中。教育部已經遴選了5家規模大、崗位與畢業生去相吻合的企業,前程無憂、智聯招聘、獵聘網等企業開闢校園招聘專區,全部免費為大學生提供高質量服務。

從2月28日開始,教育部正式推出24365全天候網上服務,“24365”是指24小時,365天服務不打烊,幫助畢業生不見面也能招聘。

那个莞惠城轨安检员今天出院啦!首份新冠遗体解剖报告说了啥?疫情期间工资怎么算?今年高考会推迟吗?一起来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