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1 8歲女童突然患上抽動症,媽媽悔恨不已,原來是因為忽略了它

孩子是所以父母眼中的心肝寶貝,父母為了孩子的身體健康可謂是費盡心思,什麼都想給孩子最好的。比如嬰兒奶粉要吃原裝進口的;寶寶米粉要選含各種微量元素的;學校要盡力上最好的,簡直想把所以美好的東西都給他。但是,很多父母反而忽略了孩子精神上的需求。

8歲女童突然患上抽動症,媽媽悔恨不已,原來是因為忽略了它

給大家講講蘭蘭的故事。蘭蘭媽現在有兩個孩子,其中蘭蘭8歲,還有一個2歲的妹妹。蘭蘭媽常常會無瑞端生氣,控制不住自己,只要蘭蘭表現的不好,蘭蘭媽就會不自覺地指責蘭蘭。蘭蘭媽說:她對孩子罵得最多的話是: "我都累死了!為什麼你還這樣? " “再不聽話,你就給我滾出去! " “我怎麼生了你這麼個愛鬧的孩子? ”孩子小時候,吼她兩下就能變乖了。在孩子上小學的時候,由於生了二胎,就把蘭蘭送去寄宿學校。孩子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出現各種狀況:上課注意力無法集中,小動作特多,重點是出現了身體抽動的症狀,鼻子和脖子也會不自覺地抽動。蘭蘭媽這才意識到,孩子的心理可能出現問題了。

我看到蘭蘭的故事很心痛。據專家分析,蘭蘭是因為在媽媽的罵聲和吼聲中長大的,這些行為深深打擊到了她,她感覺不到愛,每天被嫌棄,覺得沒人愛她,自己沒用,形成潛意識的心理認知,從而患上了抽動症。

8歲女童突然患上抽動症,媽媽悔恨不已,原來是因為忽略了它

8歲的蘭蘭患上抽動症,原來是因為媽媽忽略了孩子精神上的營養!

由此可見,精神上的愛對孩子有多麼重要!我認為大多數孩子身體上是不缺營養的,很多孩子卻缺少精神上的營養。很多孩子有孤獨、懦弱、不自信、缺乏安全感、覺得被嫌棄等認知。我們要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是被愛的、被無條件接納的、安全的,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是被需要的、重要的、是有價值的。

做到以下幾點:

一、陪伴孩子時身心投入

有些家長表面上在陪伴孩子,卻沒有投入過多精力,只是和孩子待在同一個屋簷下,沒有交流和互動。就會讓內心敏感的孩子覺得爸爸媽媽並不愛自己,對正在做的事情也會失去興趣,對父母也會變得沒耐心。我們父母要全身心投入地陪孩子做他喜歡做的事情。讓孩子感受到你的身心和他在一起,你們在關注同一件事,讓孩子有安全感,變得自信。

8歲女童突然患上抽動症,媽媽悔恨不已,原來是因為忽略了它

二、鼓勵孩子

每次我做飯,即使我不需要孩子的幫助,可我也沒拒絕孩子。我會分給孩子一些簡單的活讓孩子幫忙,並會孩子說:“謝謝你!幸虧有你,我才做好飯,沒有你,我就不能做出這麼好吃的飯菜來。”孩子聽了後,特別開心,動力更足了。這就如同植物需要水滋潤一般。

三、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有些事情孩子一時做不好,我們也要坦然去接受。人無完人,孩子如同大人一樣,在不完美中逐漸成長。不能否定孩子,傷害孩子的內心。

四、擁抱孩子,大聲對孩子說出你的愛

8歲女童突然患上抽動症,媽媽悔恨不已,原來是因為忽略了它

很多人常常會很羞澀,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感情。在生活、學習上對孩子體貼入微,關照有加,只是用行動表示,沒有用語言及時表達出來。愛的語言需要及時表達出來,這將大大滋潤孩子的心靈。

請大聲對孩子說:

1、孩子,謝謝你!謝謝你給我帶來的美好時光!

2、你是爸爸媽媽最重要的寶貝!

3、有你真好,真感謝你能做我的孩子!

4、無論什麼時候,只要你需要,媽媽就在你身後!

5、幸虧有你!才讓媽媽如此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