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9 蒙古灭金用了24年,疲弱南宋却能撑45年,只因拼死相抗吗?

从1211年发起野狐岭战役,到1234年攻下金朝末都蔡州(河南汝南),蒙古灭金共用了24年时间。从1235年窝阔台攻宋,到1279年崖山南宋最后残余力量尽覆,共历经45年。

令人不解的是,自从金灭北宋后,偏安一隅的南宋对金战略上始终是防御求和、占尽下风。为何面对蒙古入侵时,却能苦撑近半个世纪?难道是南宋军民誓死相抗,令蒙古知难而退吗?

蒙古灭金用了24年,疲弱南宋却能撑45年,只因拼死相抗吗?


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别让眼睛欺骗了你。南宋军事上的失败,是因长期积弱军力疲弊所致,并不会因换了对手就能涅槃重生。能在蒙古面前撑这么久,另有原因。

蒙古攻宋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是窝阔台时期(1235~1241年),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后窝阔台继承汗位,1234年联宋一举灭金,次年就以南宋背叛盟约为借口攻宋,主要战场在江淮、荆襄、四川。

蒙古灭金用了24年,疲弱南宋却能撑45年,只因拼死相抗吗?


在近七年的时间里,宋境大片土地遭遇战火摧残,攻破城市数百座,就连襄阳、成都等要地也落入蒙古手中。然而该时期蒙古进攻意图并非占地,而是为了抢夺财物。因此没有在占领区建立有效统治,劫掠一空之后旋即撤军,后被南宋逐渐恢复。

作为统帅的窝阔台战略很清晰,南宋虽弱也不是一口气能吞并的,钦察、斡罗斯以及更远的欧洲才是他真正的目标。就在攻宋同时,由拔都(术赤之子)和贵由(窝阔台之子)等黄金家族第三代核心,率领大军进行第二次西征。此战一直攻打到东欧的匈牙利境内,因窝阔台死去方告一段落。

蒙古灭金用了24年,疲弱南宋却能撑45年,只因拼死相抗吗?

蒙古三次西征

由此看来,蒙古虽强也还没强到两线作战的地步,窝阔台时期对南宋主要是骚扰、破坏为主。

蒙古攻宋第二阶段

攻宋第二阶段是蒙哥时期(1256~1259年)。那么从窝阔台1241年死后到1256年蒙哥再次攻宋,期间十几年时间蒙古在忙些什么?

成吉思汗是众望所归,诸部皆服。但之后立新汗,总会引发内部争斗。窝阔台最喜爱的儿子是阔出,但皇后乃马真想立自己儿子贵由为汗。窝阔台死时贵由还在外西征,于是乃马真便临朝称制、自掌大权。为给贵由铺平道路,乃马真共在位五年。贵由也是运气不好,刚上位两年便于1248年去世。

蒙古灭金用了24年,疲弱南宋却能撑45年,只因拼死相抗吗?


拔都本就和贵由不和,在蒙古会议上指责贵由当大汗本就违背窝阔台遗命,却对蒙哥赞不绝口,认为他能力出众,西征有大功。于是在拔都等人支持下,蒙哥在1251年被选为大汗,蒙古汗位由窝阔台系变成了拖雷一脉。

蒙哥继位后一方面平息内乱,另外还干了两件大事:一是遣弟忽必烈于1254年攻灭大理国。再是让另一位兄弟旭烈兀率军十万,发起第三次西征。旭烈兀也是厉害,一直打到叙利亚,占今中东大部地区,之后建立伊尔汗国。

蒙古灭金用了24年,疲弱南宋却能撑45年,只因拼死相抗吗?


一切就绪后,蒙哥方于1258年大举攻宋。兵分三路,东路由忽必烈带兵攻打鄂州(湖北武昌)另一路由兀良合台从云南经广西迂回到湖南、江西腹地,自己则亲征四川。

结果蒙哥于次年暴毙于钓鱼城(重庆合川),一说病亡、一说中矢石重伤身亡,此次攻宋因此中断。

蒙古灭金用了24年,疲弱南宋却能撑45年,只因拼死相抗吗?

钓鱼城之战

第三次攻宋

蒙哥死后,其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夺汗位,这场兄弟之争持续五年,终于在1264年春忽必烈取得胜利,接受了兄弟的投降。

1268年内部已稳的忽必烈再次发起攻宋,他采纳了南宋降将刘整的意见:“无襄则无淮,无淮则江南唾手可得”。此计甚毒,将攻击目标直接指向南宋统治中心的屏障——襄阳。

蒙古灭金用了24年,疲弱南宋却能撑45年,只因拼死相抗吗?


襄阳之战是忽必烈南征战况最激烈、历时最久的战役,从1268年到1273年相持六年方才得手。襄阳是蒙宋战争的转折点,攻克襄阳后蒙古水师便可由汉水进入长江,沿途经湖北、安徽到达建康(南京),建康失守则临安(杭州)就完全暴露在蒙元军队兵锋之下,至此南宋主力基本被歼,剩下只是花时间用来清除残余力量。

蒙古灭金用了24年,疲弱南宋却能撑45年,只因拼死相抗吗?


由上述,金灭后南宋得以延续45年,蒙古汗位更叠引发的内乱以及西征是重要原因。也由此看出,蒙元虽表面强大,但因其组织架构、热衷内斗的天然缺陷,注定是一个不稳定的政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