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如何評價漫天飛舞的各種語言起源假?維基百科達人告訴你

1 引言

語言起源曾經是語言研究中的一個禁區(Botha 2003:2),近年來則又成為眾多學科關注的焦點(Pinker 1994;Deacon 1997;Liberman 2006)。1972年美洲人類學協會第一屆語言起源專題研討會在多倫多召開(Wescott 1974);1975年一次在當代語言進化研究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的專題研討會在紐約召開(Harnad et al 1976);1981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社會科學委員會主辦的“語言起源國際跨學科研討會”在巴黎召開(Grolier 1983);1983年語言起源協會在加拿大溫哥華成立(Wind et al 1989);1996年第一屆語言進化國際研討會在愛丁堡大學召開(Hurford et. al. 1998;楚行軍 2006)。這一系列學術活動的相繼舉行對語言起源和進化研究的復興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近年來,世界權威期刊《自然》和《科學》等都以大量篇幅為相關研究成果的交流提供平臺,以致以致使平克(Steve Pinker 2000:441)認為語言進化研究“已經迴歸至令人尊敬的領域”。作為一門獨立的語言學分支,進化語言學也逐漸進入了越來越多不同領域學者的視野。(Kirby 2007;Hauser et al. 2007;王士元 2011)


當前,進化語言學領域文獻大量湧現,且橫跨多個學科。(Hauser et al. 2002;Christiansen & Kirby 2003a;Wang et al. 2004;Bickerton 2007)。以牛津出版社新近推出的《牛津語言進化手冊》(Tallerman & Gibson 2013)為例,其結構安排就按照動物行為科學、解剖學、基因科學、神經科學和古人類學等學科不同來安排章節,涉及主題遠遠超越語言學的範疇。面對這樣一個跨學科學極強的研究主題(楚行軍 2016),研究者面臨的一個重要基礎性問題就是如何將相關實證研究和理論探討的各種發現整合起來,以更好探索其對語言理論建構和語言現象分析的啟示。實際上,雖然喬姆斯基等學者早在2002年就呼籲研究者應該重視從跨學科視角整合語言進化各層面的發現(Hauser et al. 2002),然而我們在系統梳理相關文獻後我們發現,此類研究仍相對較少,以至於即使在進化語言學發展如火如荼的今天,本領域各層面知識的整合仍然是一項急需引起更多學者注意的任重而道遠的長期工作。渥克爾·約翰遜(Sverker Johansson)的《語言的起源:對假設的約束》(後簡稱《起源》)一書雖然出版於2005年,但作為一部以系統梳理各領域進化語言學文獻為基礎的理論分析著作,對當前進化語言學領域的初學者以及想去了解自身專長之外其他領域語言進化研究進展的學者而言,仍然有重要的參考作用。下文在概述其主要內容的基礎上,結合近年語言進化研究熱點問題簡單對其做出初步評價。

2 內容簡介

本書共12章。其中第一章是簡單介紹,主要從探討人類語言的特性出發,引入本書主題,並對各章內容進行簡單介紹。最後一章是總結,對本書的主要內容和結論進行簡單歸納、梳理。本書的主體是第二章到第十一章,其中第二至八章分別從語言的概念本身、進化理論、人類進化史、解剖學與神經科學、動物交際系統、動物對語言的學習能力和語言與心智、自我意識的關係等視角出發,對語言起源研究所涉及的各種背景知識進行綜述,為接下來研究怎樣限制語言起源的各種假設提供基礎;而第九至第十一章則詳細探討了怎樣逐步對語言產生的各種可能性作出限定、語言進化的選擇優勢和原始語(protolanguage)相關的各種假設。下面,我們來逐章看一下該書的主要內容。

在第一章的介紹中,作者指出雖然人類的近親黑猩猩等其它動物都有自己的交際系統(Hauser 1996),但沒有跡象顯示這些交際系統與自然語言有同源之處(p2;非標明來源時指所評介之書,下同)。非語言交際和自然語言能力之間進化環節的缺失,使得語言的起源和進化研究充斥著各種相互矛盾的假說。在當前進化語言學如火如荼地開展的背景下,利用現存的各種相關數據和實證結果,對這些假說進行科學地約束就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是作者寫作本書的主要目的。


如何評價漫天飛舞的各種語言起源假?維基百科達人告訴你


第二章對語言概念進行簡單綜述,以為相關探討提供必要基礎。作者從索緒爾的“語言”和“言語”的區分開始,對喬姆斯基筆下的“語言能力”與“語言使用”、 悉德尼·蘭姆 (Sydney Lamb)的語言四個層次劃分思想和豪澤等學者(Hauser at el 2002)提出的狹義語言機能(FLN)和廣義語言機能(FLB)的概念進行簡單回顧,並對功能主義、生成語法和新興的認知語言學各自的語言觀進行了梳理。

第三章對進化理論進行了扼要介紹。進化是一個很普遍的過程,自然選擇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自然選擇的核心思想是通過遺傳和變異,以生存競爭為手段,能更好地適應環境者才能獲得生存的權利,不適應者將被淘汰。作者在糾正了一些關於進化理論的常見誤解後指出,語言的進化不僅僅只是語言使用者自身的生物進化,包括模因複製在內的文化演化等其它許多相關係統的進化也需要考慮。這些不同系統的共同演化,特別是人類認知和語言之間相互促進的共同進化(Deacon 1997),可能在現代語言的產生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第四章對人類進化史進行簡單回顧。在進化譜系上,黑猩猩和倭黑猩猩在現存動物中與人類具有最近的血緣關係,但現代人和它們共同的最直接祖先是什麼,這在學界當前還存在許多爭議。在進化時間上,從原始人類到現代人之間可以分為四個較為明顯的不同進化階段(p56,p75),人類的一些顯著特徵按照直立行走、石器製造和大腦速增的順序先後產生。在進化發生的地理位置上,雖然當前仍有學者指出人類起源的“走出非洲說”還有不少有待商榷的地方,但綜合化石分析、考古學、基因科學、形態生物學和相關寄生蟲研究[①]等多方面的證據,與多地區發生論相比,“走出非洲說”似乎更具有說服力。

第五章對語言所需的某些解剖學和神經科學上的先決條件進行探討。有證據表明人類的發聲器官很可能專門為語言作了某些適應,這就使得多數學者認為語言起源於口語。不過,當前並沒有足夠證據來完全排除語言起源於其它模態的可能性,而各種模態的語言都會提出自己對語言使用者在生理和神經上的相應要求,這就更增加了語言起源研究的複雜性。(p98-112)大腦的偏側化和模塊化也由於大腦發展的可塑性等原因而對語言進化研究的啟發非常有限。

第六章關注動物行為學家們的研究成果。動物行為學研究者的各類實驗表明,動物的交際系統許多方面都能顯示語言的某些特徵,而這些特徵不少都曾被普遍認為是人類所獨有的,比如 “有限手段無限應用”、遞歸性、新符號的創造、語言習得的關鍵期和“方言”差別等。有些學者甚至提出某些鳥類可能也存在像人類的語言習得機制一樣的“鳴聲習得裝置”。(p119)面對如此發達的動物交際系統,任何研究者都會問的一個問題是:動物交際演化的選擇優勢是什麼?一般來說,更好的交際優勢能夠使對方受益,而自己則需要為此付出代價。這種情況下,更有效呼喊系統又怎麼會進化而來呢?這是交際系統進化研究面臨的基本問題之一,人類語言的進化自然也遇到了此問題(見第十章)。


如何評價漫天飛舞的各種語言起源假?維基百科達人告訴你


第七章綜述訓練其它動物學習各類語言的研究。眾所周知,有些鳥(如鸚鵡)能夠模仿人類的話語,但這些大多都是機械模仿式“鸚鵡學舌”,模仿者沒有理解所模仿話語的意思。一般來說,由於發聲器官等生理結構的差異,哺乳動物很少像鳥類一樣,模仿人類語音。因此,不少研究者嘗試傳授具有某些自然語言特徵的各類視覺符號系統給海豚和各種猿類。從當前可以得到的相關實驗數據來看,雖然某些動物確實能夠學會一些類似語言的交際系統,但這樣的交際系統能被看作語言嗎?究竟應該怎樣客觀評價動物在學習語言方面的一些成績?這些問題仍然存在眾多爭議。(Fitch 2000; Yip 2006; Hauser at el. 2007)

第八章主要探討語言、心智(mind)和自我(self)之間的關係。思維在多大程度上由語言塑造,這是“薩丕爾-沃爾夫假說”所關注的主題。自我意識是一種對自我的洞察,可以簡單理解為主體能夠將自己對外在世界的內在表徵遞歸地再次在內在表徵中表徵出來。蓋洛普鏡像測試被廣泛地用來評價自我意識能力。不少學者認為自我意識是心智原理成為現實的前提。在日常生活中,人類可以從他人的外在行為推出其心智活動,然後再利用自己對他人心智活動的理解來預測對方的實際行為,這種推測心智活動的能力就是心智原理。作者在綜述相關研究後得出的結論是:語言並非是人類心智和思維能力的前提,而心智原理雖然非常有用,但並非是語言能力得以發展的必要條件。

第九章將語言起源和進化的核心問題分化為5個主題,然後分別從各個主題來約束語言起源的各種假設。這5個主題分別是適應[②]相對拱肩、早期相對晚期、漸進相對突發、口語為先相對手勢為先、先天基因決定論相對依賴經驗學習的文化決定論。綜合各方面數據,作者認為:語言能力的產生是從人類進化的早期階段就開始了,經歷過一系列連續的原始語階段,在很大程度上是自然選擇的適應產物;而在語言起源的模態和基因基礎方面,當前仍缺乏足夠數據來進行有效的準確約束。

第十章主要討論語言進化可能的選擇優勢。語言首先必須能夠使說話者自身的基因擴散能力得到提高。另外,語言進化所發生的社會背景對正確理解語言的選擇優勢也很重要。(p194)作者在用詳細的資料分析了打獵、工具製造、性吸引、照顧與教育小孩和維持好社會關係等因素作為語言產生的選擇優勢的合理之處和不足地方之後,得出的結論是:維持社會關係和在集群“政治”中取得優勢應該是語言進化的主要驅動力。

第十一章的主題是語言的可能進化前體。作者主要從原始口語、原始手勢語、原始語義和原始句法四個層面探討了原始語成為可能所需要的某些前提條件。在對這些前提條件討論的基礎上作者進一步指出,對原始語的各組成成分之間的相互依賴關係的探討在今後的研究中也應該被重視,因為這是確定這些成分出現的先後順序和其在某個階段生存能力的基礎。

最後一章是本書的總結,作者在對本書的主要結論進行簡單梳理後指出(p247):(1)生物進化(通過基因)和文化演化(通過模因)在語言進化的歷史上都扮演了重要角色;(2)雖然在當前的研究水平下語言起源的歷史並不能完全清晰化,但關於語言起源的各種假設已經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得到科學的約束;(3)在現代語言產生前人類必定已經經歷了很長的原始語階段,在這個階段裡,語言通過模因傳播而不斷地變得具有更高的可學性和更強大的交際表達力,人類則在生理上逐漸適應為更好的語言學習者和使用者。

3 簡要評價

本書是由Marjolijn Verspoor和Wilbert Spooren主編的“多視角證據下的語言與交際研究” (Converging Evidence in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 CELCR)系列叢書的第五本。此係列叢書非常重視多學科證據的結合,主要採取交叉學科的方法來研究語言和交際。每本書都關注語言學的某個主題,然後從不同學科的視角將不同領域學者對這個問題的研究成果給有機地匯聚起來,以此為基礎再對此主題相關的一些重要問題進行剖析。《起源》一書作者正是秉承以上指導思想,將來自語言起源研究所有相關學科的證據和理論有機地結合後展現出來,再以這些綜述為基礎,對語言起源的各類假設進行科學的評價和約束。貫穿全書,任何部分論述的展開都是由各領域的數據作驅動(data-driven),而不是理論驅動(theory-driven)。這樣的專著正是進化語言學領域當前最缺乏的。在過去的十多年裡,學者們從更廣闊的領域,借用其它學科的方法和新發現,不斷開創語言進化研究的新視角,正如Christiansen & Kirby(2003a:300)指出的那樣,“語言進化研究必然是一個交叉學科,因為只有這些學科一起才能夠為理論提供足夠的約束,使相關研究成為真正的科學探索”。但跨學科研究在促進進化語言學取得極大成績的同時,也造成了由於涉及學科太多而使得一般研究者對自己領域的發現與語言進化研究的其它分支有什麼聯繫而感到茫然。與進化語言學領域出版的其他有影響的論著相比(Burling 2005;Minett&Wang 2005; Tallerman&Gibson 2013等),對本學文獻的明晰全面梳理和有機聯繫分析是此書最有價值的新意。

不過,金無足赤。這本書資料不可謂不翔實,但由於涉及的主題太多、太繁雜,對某些證據的引用上缺乏必要的深入挖掘和進一步探討,這往往會給進化語言學領域的初學者帶來一定的誤解和疑惑。例如,在第六章對動物交際系統的探討中,作者引用一系列文獻來說明過去曾經被認為是語言特有的一些特徵,如“有限手段無限應用”、遞歸性、新符號的創造、語言習得關鍵期和方言差別等,在其它動物身上也能夠發現。(p119)這給讀者的印象是:以上那些所謂的語言獨特特徵在當代實證科學的光環下已經變得不再獨特,實際情況究竟如何呢?拿遞歸性是否是語言特有的獨特特徵來說,作者僅僅引用了Li & Hombert的遞歸性在某些動物的鳴聲中也能發現的文獻,卻沒有對支持相反結論的文獻做出交代。例如Fitch & Hauser(2004)構造的實驗證明絹毛猴雖然可以識別有限狀態語法,但缺乏感知短語結構語法的能力。進一步的研究如果可以證明其它動物都缺乏感知和處理短語結構語法的能力,那麼動物要麼缺乏遞歸機制,要麼就是不能把遞歸機制應用到對聽覺信息串的處理上,語言遞歸特性從另一個角度得到了支持。(Fitch et al. 2005:204)實際上,由於語言遞歸特性在生成語法理論構建中的重要地位,就遞歸是否是人類特有語言特有的某種特性而言,這不但是豪澤(March Hauser)等學者兩輪辯論的核心論題之一,(Hauser et al. 2002;Fitch et al. 2005;Pinker & Jackendoff 2005;Jackendoff & Pinker 2005),其它相關研究文獻非常多。例如,Kirby(2002)用計算機模擬研究證明遞歸也可來自文化傳播而不需要某種內在天賦。Hurford(2003)認為由於最早的語言缺乏從句,因此很可能也就缺乏遞歸。Deacon(2003)則指出遞歸有可能是一種類似數學計算的先驗符號學約束,來自符號組合完成指稱功能的需要。Parker(2006)在詳細綜述相關研究後得出的結論是:遞歸雖然在人類非交際認知中也很容易找到,例如數字能力、音樂和視覺感知等,但在其它動物的非交際認知中是否也存在遞歸尚缺乏明晰證據來加以支持。Corballis(2007)在綜述了鳥類鳴聲、心智原理和自我意識等領域與遞歸相關的研究後指出,語法的遞歸性、心智原理的遞歸結構和對時間遞歸性的感知等各個具有遞歸特性的心智模塊雖然在人類的發展中具有某種可分離性,但它們的共同發展及進化可能是緊密聯繫的。遞歸就像是一種粘合劑,它將人類發展早期的各種基本技能給連接起來,為我們提供了具有很大靈活性和創造性的心智能力。

除了以上筆者所論述之處外,與Christiansen & Kirby(2003b)和Tallerman & Gibson(2013)等有眾多專家聯合撰寫的著作相比,這本書在某些細節上還有其它一些白璧微瑕之處(Fitch 2006;Becker,2006)。不過,瑕不掩玉。正如Fitch(2006)指出的那樣:《起源》是正在快速發展著的進化語言學領域第一本由單一作者完成的較為全面系統綜述的專著,這本書體現了科學的基本態度——通過對各類數據的綜述而排除一些假設,這是進化語言學向前發展的必由之路;任何有興趣進入此領域的初學者都應該來研讀一下本書,以對進化語言學獲得一個全面的初步瞭解。

​PS

斯沃克·約翰遜(Sverker Johansson)在瑞典達拉那大學教授物理。其為維基百科網站撰寫了多達270萬個條目,約為數據總量的8.5%,成為一個每天寫一萬篇維基百科文章的人

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tech/310109.htm

http://zj.people.com.cn/n/2014/0717/c187005-21691766.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