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達州“疫線”見聞:不用彩排的動人瞬間


達州“疫線”見聞:不用彩排的動人瞬間


全市第一例確診病例出現在達川,讓這個擁有百萬人口和30餘萬農民工的大區顯得格外不同,全區黨員幹部充滿了危機感和緊迫感。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全力戰“疫”的他們從未停歇。從城市到鄉村、從清晨到夜晚,這裡的守門人、代購員、先鋒隊全力以赴,無論走到哪裡,都能看見鮮紅的黨旗、聽到鏗鏘的誓言,給我們信心、讓我們感動。

請配合,我宣誓,代購員


用堅守詮釋初心,讓黨旗在“戰疫”一線飄揚。


達州“疫線”見聞:不用彩排的動人瞬間


趙家鎮機關黨員幹部重溫入黨誓詞


趙家鎮素有達川“南大門”之稱,與大竹縣石河鎮接壤。在210國道趙家場鎮入口,“黨員志願服務隊”旗幟迎風飄展。

“您好!進入場鎮需通行證明、測量體溫和備案來去信息,請配合!”這位聲音嘶啞的青年志願者細聲地提醒,一旁登記的是一名年過花甲的老黨員,胸前的黨徽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亮格外耀眼。或許是因熬夜還未換班的原因,他們嫻熟與認真之中透露著一絲疲憊。為我們測量體溫的這位青年志願者叫陸虹潔,6天前他將“請戰書”和入黨申請書一同交到趙家鎮六角坵社區黨支部,分配崗位後他每天在這裡堅守12個小時以上。量體溫、做登記,他們重複著同一句話、同一個動作,在這個看似平凡而又特殊的崗位上,基層的黨員用默默的堅守,構築了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


達州“疫線”見聞:不用彩排的動人瞬間


趙家鎮黨員志願服務隊

記憶中熱鬧喧譁的趙家鎮,街道上只有醒目的防疫標語、掛著大喇叭的宣傳車、帶著紅袖章的巡邏隊成為最引人注目的風景。

“我在趙家鎮堅守,疫情不退我不退…….”還未到趙家鎮政府辦公地,就聽到整齊鏗鏘的聲音傳來。“85後”的趙家鎮黨委書記唐瀾正帶領黨員幹部在政府院壩,面向黨旗重溫入黨誓詞,並向黨旗和全鎮人民鄭重承諾。嚴肅的表情、堅定的眼神、洪亮的聲音,趕走了半個多月來連續作戰的疲憊,為全鎮黨員幹部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宣誓結束後,他們紛紛拿起黨委自創的“順口溜”和宣傳畫,向各自的崗位出發。“疫情不退我不退!”誓言錚錚,激勵人心! 看著這樣一支鋼鐵隊伍紮根在趙家鎮,我們心裡頓時感到特別的欣慰和自豪。

在隨訪中,偶遇一名正在超市門口往摩托車旁搬貨物的“黑大漢”。“東西不多,就是零碎!容易搞混淆,乾脆就一家一個小包裝!”他是趙家鎮林山村支部書記張富偉,因為摩托車的載量小,每天要來這家超市3趟,一趟要跑近40分鐘,目的是為給村裡群眾代購生活物資和急需用品。“特殊時期,只要他們安心待在家裡,多跑幾趟也沒啥關係!” 留給我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那魁梧的身材和豪邁灑脫的笑聲。


達州“疫線”見聞:不用彩排的動人瞬間


趙家鎮林山村支部書記張富偉為群眾代購生活用品

正是這特殊時期的“代購員”,溫暖了群眾百姓的心,用實際行動展現了黨員幹部為民辦實事的優良作風。這讓我們感受到,疫情阻擊戰打響以來,基層黨員幹部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初心使命,用執著堅守和勇於鬥爭的精神詮釋著責任與擔當,他們當好了群眾的主心骨和貼心人。


組織力,先鋒隊,口罩廠


黨群同心攜手迎戰,匯聚無往不利的磅礴力量。


達州“疫線”見聞:不用彩排的動人瞬間


麻柳鎮天台寺村黨員先鋒突擊隊

麻柳鎮作為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後達川第一大鎮,全鎮人口達12萬,疫情防控任務異常艱鉅。我們和檀木區域黨委書記劉娟來到天台寺村,環境消殺、入戶排查、宣傳勸導,一切井然有序。

在國道542線與開江縣交界的勸導點,一個簡易帳篷、兩張行軍床、幾箱方便麵。“我們這個點每天過往車輛500輛以上,司乘人員近2000人,每個人、每輛車我們都要‘一檢二問三查’,不能有任何的放鬆和鬆懈!”該勸導點是防輸入的主要點位,由7人輪流值守。

“雖然條件艱苦,有時也會感到疲憊,但我們是黨員,關鍵時刻我們就該衝在前面。

”看到大家有條不紊地工作,我們深刻感受到,區域黨委在這場“真刀真槍”戰“疫”中經受住了實踐的檢驗,生動詮釋了“組織力”。

“請大家儘量不要出門,確實需要出門的一定要戴口罩……”在麻柳鎮梁家壩村,黨員曾德貴正騎著改裝的流動宣傳摩托車,沿途宣傳巡邏。疫情防控一開始,該村黨支部就迅速響應、積極行動,發動黨員、後備力量組建了12人的黨員先鋒突擊隊。


達州“疫線”見聞:不用彩排的動人瞬間


麻柳鎮梁家壩村黨員輕騎隊在巡查

60多歲的老黨員王大銀聽說疫情防控需要人手時,主動要求參戰,每天揹著噴霧器來回奔走在各個院壩中;預備黨員王位、萬松林主動加入先鋒隊,青年志願者李明、唐光明、曹佔春等也積極參與到道路管控、宣傳動員、體溫監測等工作。


達州“疫線”見聞:不用彩排的動人瞬間


麻柳鎮梁家壩村老黨員義務勸導

我們深深體會到,在基層治理能力的大考中,只要黨組織堅強有力、黨員無畏衝鋒,就能帶領群眾交出一份滿意答卷!

疫情來臨,全國各地口罩一夜售罄,防疫一線工作人員的口罩從何而來?成為了擺在麻柳鎮黨委政府面前的重大難題。

從街道執勤的志願者口中我們得知,他們的口罩是“永明製衣廠”提供的。“製衣”與“口罩”之間的聯繫讓我們心生疑惑。

我們在場鎮找到了這家“永明製衣廠”,在與企業負責人劉其軍的交流中得知,從正月初三開始,他們就主動找到鎮黨委,表示想轉型生產口罩。在原材料緊缺的情況下,通過黨委政府多方努力和聯繫,從河北採購到專用優質面紗布5000多米。


達州“疫線”見聞:不用彩排的動人瞬間


麻柳鎮永明製衣廠趕製口罩

“我們‘小工廠’也有‘大作為’,希望通過力所能及的努力,能為防疫工作多做一些貢獻。”劉其軍樸實堅定的話語和製衣廠一夜轉型的行動,背後是為眾人抱薪者的責任和擔當。讓我們體會到了黨群勠力同心、眾志成城的強大力量,我們相信一定會迎來春暖花開的美好時節!


雙報到,守門人,夜巡隊


挺身而出逆行而上,用辛苦指數換群眾的安全指數。

楊柳街道位於城鄉結合部,轄區商圈、園區、居民小區交錯。到楊柳街道辦已是下午3點多。“6個村(社區),常駐人口4.6萬,流動人口1.7萬,近期‘湖返’25人、‘重返’170人,人手緊戰線長,還好有‘雙報到’的同志幫忙!”街道黨工委書記張為民介紹到,“今天有8個單位50多名黨員在微信群領取了任務。”

據瞭解,18個城市社區均建立了雙報到“微信群”,採取網上派單、幹部接單的模式,把任務明確到具體人、具體崗位和具體點位上,避免人員集中扎堆,降低交叉感染風險。走訪中,我們遇見了市國資委、區自然資源局、區人民法院等單位的“雙報到”黨員,他們擔起了防疫知識的宣傳員、應急處理的突擊員、小區值守的警衛員,緩解了社區連續運轉、疲勞作戰的困境,用辛苦指數換來了人民群眾的安全指數。


達州“疫線”見聞:不用彩排的動人瞬間


楊柳街道開展“雙報到”黨員志願服務

在騎龍社區萬興世家小區門口,一位戴著口罩拄著柺杖的老婆婆,正在“訓斥”兩名年輕人,年輕人低著頭連連應是。老人家叫曹林鳳,今年81歲,曾是黨的十三大代表,在小區很有威望,居民都服她。

每天她都要到小區門口當“守門人”,只要有人不聽勸導,她就會上前“講道理”,連續20多天沒有缺席過。在她的帶動下,小區黨員紛紛請纓上陣,參與巡邏值守、代購物資、宣傳防疫政策。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疫情防控中,各領域各行業黨員“逆行”而上,在群眾最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奮戰在疫情一線,堅守在重要崗位,牢牢守住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大門”。


達州“疫線”見聞:不用彩排的動人瞬間


楊柳街道81歲老黨員曹林鳳為小區居民測體溫

準備結束當天的走訪時,已是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原本熱鬧的昇華廣場只有零散的幾個人。

“沒事趕緊回去,莫在外頭閒逛!”在一隊“紅袖標”的催促下,行人加快了腳步。“由於夜間人手少,防控力量弱,加之個別居民總想出來透透氣,存在交叉感染風險,所以我們組建了黨員夜巡隊。”正在巡邏的社區幹部劉宇解釋到。


達州“疫線”見聞:不用彩排的動人瞬間


楊柳街道黨員夜巡隊在值守

楊柳街道將轄區劃為8個片區,每名黨工委成員帶領一支夜巡隊,每晚7點至11點都在各自轄區巡邏,開展“一講一幫三勸”工作,最大幅度減少人員集聚,降低交叉傳播風險。

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沒有局外人。無數的“逆行”身影傳遞了溫暖和希望,無數的默默堅守展現了責任和擔當,無數的愛與奉獻彰顯了價值和追求,這些沒有彩排的動人瞬間定格後,繪製出了一幅生動的黨群同心“戰疫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