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寶寶看似“膽小”的行為,實際是情商高的表現,家長別覺得丟人

孩子這2個“膽小”的行為,其實是情商高的表現,家長別意會錯了

梅梅育兒小課堂 2020-02-28 21:36:14

這個世界上的人就是分為很多種,有的人老實巴交,有的人不畏懼任何事情敢作敢為。而且有很多的人都覺得太聽話,膽小的孩子未來不會“混得開”其實不然,如果您家的孩子具備以下這2個“膽小”行為,其實是情商高的表現,家長別意會錯了。

寶寶看似“膽小”的行為,實際是情商高的表現,家長別覺得丟人

情商具體包含什麼?

美國心理學家認為,情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認識自身的情緒。因為只有認識自己,才能成為自己生活的主宰。二是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緒。即能調控自己;三是自我激勵,它能夠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發。四是認知他人的情緒。這是與他人正常交往,實現順利溝通的基礎;五是人際關係的管理。即領導和管理能力。

寶寶看似“膽小”的行為,實際是情商高的表現,家長別覺得丟人

孩子這2個“膽小”的行為,其實是情商高的表現,家長別意會錯了

一、不愛說話並不是膽小,而是會思考

我大伯家的兒子,不太愛說話,經常一個人待在房間裡。平時家裡來客人他也沒什麼話,我大伯就經常說他以後沒什麼出息,看看別人家的孩子,能說能笑,討人喜歡,不像他見了陌生人啥都不會說了。我和他聊過幾次天,發現他其實比較健談,很有自己的思想,平時一個人在屋裡待著也是在看書,他不愛說話只是想多一點時間來思考一些問題。

寶寶看似“膽小”的行為,實際是情商高的表現,家長別覺得丟人

和很多家長聊過,他們覺得如果孩子太內向,見了人不愛說話,這是一種膽小不自信的表現。其實他們都忽略了去探究孩子這樣做的原因。有些孩子不愛說話並不是膽小,而是更願意一個人靜靜地思考。這樣的孩子對於事物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善於發現問題,也有能力去解決。

寶寶看似“膽小”的行為,實際是情商高的表現,家長別覺得丟人

二、即使被嘲笑仍然要融進集體

孩子也有自己的小團體,這個時期的友誼非常的脆弱,今天跟這個好,明天就跟別人好,有些孩子還會成為被嘲笑和戲弄的對象,但是一個孩子如果能夠做到及時被如此對待,沒有迴避交朋友,仍然找小朋友玩耍,這個孩子也一定不簡單。如果這個孩子是您家的孩子,可能你就會認為自家的孩子沒有出息,但是不要忘了,這正是很多小朋友都做不到的,於是不情緒化。一個孩子有這樣好的控制情緒的能力,說明孩子情商高,不要理解成孩子是軟柿子,任人捏。

寶寶看似“膽小”的行為,實際是情商高的表現,家長別覺得丟人

孩子在0~3歲的時候,家長就可以對孩子進行情商的培養了,要知道一個人成功的決定性因素,智商佔了20%,而情商卻佔了80%。而針對這個年紀的孩子,建議家長可以用一些繪本或者是一些經典的小故事來引導孩子,教孩子學會與人分享、理解他人、不隨便發脾氣,這些能力是孩子未來中非常實用的秘密武器。對孩子未來的入園生活都是可以起到正向作用的,情商高的孩子可以更好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寶寶看似“膽小”的行為,實際是情商高的表現,家長別覺得丟人

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家庭生活是我們學習情緒的第一個學校

作為父母要知道孩子是在家庭中學會感知自己的情緒,瞭解別人如何回應我們的情緒,讀出別人眼裡的希望和恐懼。作為父母要成為孩子情緒引導中最好的老師。家長要學會與孩子情緒共享,懂得管理情緒,懂得引導孩子用積極的方式應對緊張心理和不良情緒,學會識別,控制,表達和調節。

寶寶看似“膽小”的行為,實際是情商高的表現,家長別覺得丟人

梅梅在培養孩子情商的時候,會使用這套《寶寶情商繪本》,我家寶寶今年兩歲半,這套書的畫風語言風格剛好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孩子,0~6歲的寶寶都可以使用,教會了我家寶寶不少本事,整套書給寶寶讀完後,寶寶會在情商上有很大的進步。

寶寶看似“膽小”的行為,實際是情商高的表現,家長別覺得丟人

購買鏈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