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貨幣經濟觀念的發展與亂象:經濟學更像一門藝術?

有一則笑話揶揄說,經濟學第一定律就是“每個經濟學家都有一名意見相反的同行”。或者說“在一個包括N個經濟學家的小組中,很可能出現至少N+1種意見。”此話真的沒有誇張。大師凱恩斯就常常被指責同時持有兩種截然對立的意見。

宏觀經濟學的幾乎所有重大問題,都存在爭論。至今不僅沒有答案,而且似乎越來越說不清了。

宏觀經濟學其實從來就不是一門嚴格意義上的科學,基本上屬於一種歸納性的邏輯活動,就是從經濟生活中提煉歸納出一種普遍理論來解釋具體的經濟現象,但是由於人類社會活動的主觀不確定性,所以一切經濟理論都是難以證偽的,這就決定了其無法歸入科學範疇。

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已經有300年曆史。人們可以給每一個經濟學名詞下一條定義,但依然沒有一個統一的完整理論體系。很多理論是面對危機時應運而生,經過一段時期的檢驗,在另外經濟時期又與現實狀況不符,各家理論矛盾處處凸現,敢問經濟學算是科學嗎?

米爾頓·弗裡德曼(Milton Friedman)就說過,長久以來一直有一種看法,經濟學更像一門藝術,而不像一門科學(參見《The Methodology of Positive Economics》)。那麼,當你需要救命的時候,一門藝術能有多大的作用呢?

197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當代凱恩斯主義的集大成者、被稱為經濟學的最後一個通才的保羅·薩繆爾森,也曾這樣形容他所鍾愛的經濟學:“理性將永遠無法理解心靈所把握的理由,然而,介於科學和藝術之間的經濟學卻能把依據於證據的理性和來自於心靈的目的很好地結合起來”,也許我們可以說,宏觀經濟學這樣側重於決策行為分析的學科使經濟學更像一種藝術;而計量經濟學和實驗經濟學卻因經濟分析的工具和方法越來越先進,越來越具有科學化的形象了。

貨幣經濟觀念的發展與亂象:經濟學更像一門藝術?

有個笑話說:“一群物理學家看到經濟學家所用的數學知識,感到大為吃驚:經濟學居然用如此複雜的數學!經濟學家看到物理學所用的數學知識,同樣大為吃驚,物理學居然用如此簡單的數學!”

一味描繪蘋果落地的各種細節,如果始終無法參透萬有引力定律的奧秘,該是那門子學問呢?

世界上也許沒有獨立的經濟學,只有立足於集團立場的政治經濟學;它們確實不同於建立在公式定理,可以不斷重複的自然科學。歸根到底,經濟學必須立足於情理常識基礎之上,她的終極目的最終要回歸人文關懷,以經世濟民為根本讓百姓豐衣足食國家強盛。經濟學必須面對大量心理因素,包括人們的貪婪習性、消費習慣、價值觀念,對通貨膨脹率、利率、經濟景氣等變動的預期,以及政府重大政策變化影響和其他政治因素的預期等,而非自以為是地追求效率最大化的數學模型而已。

在貨幣理論領域,由於貨幣的物化特徵明顯,比較接近自然科學的對象,所以貨幣理論較之宏觀經濟理論的意識形態差異性小一些,更多交錯繼承發展的理性因素;但一旦用諸宏觀經濟,仍然可以導出南轅北轍大異其趣的貨幣政策。

人們必然關注和好奇明天將要發生什麼事情,世界將是怎樣。儘管未來太多不確定性,實踐證明經濟預測太多失敗,但還是需要用經濟研究得出的各種理論和實際運行數據去預測未來,指導未來。不管怎樣,我們要有一個信念,經濟學和一切事物一樣,畢竟有一定規律性可循。只要致力於經濟學研究的人,能夠在藝術和科學之間找到適當的平衡點,經濟學該不至於僅是笑話一籮筐而已。

然而,在人們爭貨幣論經濟學的科學性時,有人提供了世界上最為省心的答案,把滾滾紅塵的一切重大經濟政治現象,甚至整部世界史,歸結為一部“陰謀論”,特別是扯上猶太人的“陰謀論”。

(思進注:除註明作者之外,所有文章皆為思進原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