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惠亮亮,危重症患者的“貼心人”

惠亮亮,危重症患者的“貼心人”

中國江蘇網訊 惠亮亮,男,41歲,2002年7月參加工作,200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2020年,現為江蘇省第二批援鄂醫療隊淮安分隊負責危重症救治組組長,江蘇省第二批援鄂醫療隊臨時黨支部淮安黨小組組長。日常工作使他具備救治危重症患者的能力和實戰技能,並積累了豐富的危重症臨床經驗。同時,他還是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緊急醫學救援隊的隊員,常年備戰訓練,使他具有應急救援能力和水平。

2019年11月,惠亮亮同志經過組織選拔考核,受江蘇省衛健委派遣,赴德國專門學習了“重症患者人工膜肺技術(ECMO)”,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蔓延的日子裡,惠亮亮同志日夜牽掛關注,在得知淮安要組織援鄂醫療組時,毅然決然報名參戰,在疫區病房一線用自己的精湛醫術和高尚品質詮釋了一個醫務工作者的無私無畏的情懷和一個共產黨員模範帶頭作用與責任擔當。

主動請戰,他成了馳援武漢的“急先鋒”

惠亮亮,危重症患者的“贴心人”

惠亮亮有一個幸福家庭,妻子在清江浦區街道工作,兒子上小學二年級,夫妻雙方均有70多歲的老人。武漢疫情發生以來,他們全家十分關注疫情情況,在市組織援鄂醫療組時,他暫告對家庭眷戀,手寫了請戰書,他說:“我對治療重症肺炎這種疾病比較有把握,因為我平時從事的也就是這方面的工作,有多年的臨床經驗和理論基礎,最近又到國外專門學習了這方面技術,我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作為一名黨員,在國家用人之際,在國家遭受疫情的侵襲情況下,去武漢一線抗擊疫情,我當義不容辭,使命擔當。”他的請戰,得到了妻子的全力支持,並讓他安心去工作,家裡老人孩子不用操心,同時要注意做好自我安全防護,完成任務後要安全回家。1月28日,大年正月初四,惠亮亮和戰友們一起代表首批淮安市支援湖北醫療隊,帶著家人的囑託,帶著單位領導和同志們的信任和一顆勇敢的心向武漢出發了。

“硬核”醫術,他成了重症治療團隊中的“主心骨”

惠亮亮,危重症患者的“贴心人”

醫療隊員惠亮亮在指導患者俯臥位通氣。

在武漢抗疫一線,惠亮亮作為淮安援鄂醫療組危重症救治組組長,他知道要想打贏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首先要確保小組所有人員滿分過了安全防護培訓關,他們的工作將是關乎每個患者的生命,責任重大,不能有半點馬虎。在進入隔離病房前短短20多個小時的訓練備戰中,在領隊李淑豔同志的支持下,惠亮亮帶領小組成員爭分奪秒地學習感控知識,熟練掌握防護服穿脫等搶救病人前的準備工作,確保所有醫務人員能規範、科學處置每一個流程、每一個環節。作為一名老黨員、醫學博士,惠亮亮同志懷著一顆對人民的熱愛和對黨的忠誠之心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個共產黨員的初心與使命。他深知這次行動非同尋常,戰前動員尤為重要,他反覆提醒大家要牢記進駐要求,強化工作紀律,身心力行做表率,鼓勵同志們牢固樹立戰勝一切困難的勇氣和信心,無論遇到什麼情況都不能影響到工作,要以病人為中心,振作精神,一往無前。

就在其小組進入隔離病房第三天,新轉進一名重症肺炎患者,當時患者指脈氧只有60%,氣喘、神志模糊,既往有COPD病史。他帶領幾名隊員隨即展開搶救,迅速調整好呼吸機,給予無創通氣支持。冒著可能被氣溶膠感染的風險,惠亮亮近距離地俯身在患者面部上方,親自給患者戴上無創面罩,不斷調試其與面部的吻合度及密閉性,防止漏氣。他把危險留給自己,把安全留給同志,每次救治病人他總是上前,把其他醫護人員擋在身後。雖然身著厚厚的防護服,護目鏡因喘息變得有些模糊,但他把眼睛睜的大大的,絲毫沒有影響他對病人搶救治療。直到發現患者的生命體徵趨於穩定了,他才舒心地笑了。每次接班,都要提前進入隔離病房,和交班醫生仔細瞭解患者前一晚上病情、核實醫囑,再逐一進行查房,認真審看每個患者的胸片和CT,排查風險隱患,確保患者醫療安全。不僅如此,在臨床一線工作之餘,還擔負起當地醫生的培訓工作,使當地的醫生對“ARDS、重症肺炎”的診療有更深的理解,提高了當地醫生的業務水平。惠亮亮同志所負責的淮安市援鄂醫療隊危重症救治組共有7名醫護人員,兩名醫生,5名護士,承擔起病區65名新冠肺炎病人的救治任務,其中包括6-7名危重病人。在淮安援鄂醫療隊中,第一個治癒出院的病人就是經過該組醫護人員12天的精心治療和護理出院的。他對工作一絲不苟,認真負責,醫療技術精益求進,截止2月23日,所負責的病區已成功治癒出院“新冠”肺炎患者38人,搶救危重患者50人次,培訓當地醫生20人次,得到當地醫生及患者家屬的一致好評。

暖心關懷,他是重症病患者的“貼心人”

惠亮亮,危重症患者的“贴心人”

雖然下班疲憊但醫療隊員惠亮亮仍很樂觀自信。

臨床一線一直是惠亮亮同志的工作主陣地,他始終將臨床救治放在第一位,把患者的病情放在心裡。他利用休息時間和當地的醫生建立微信群隨時隨地進行“掌上診療”,隨時跟蹤病區患者的病情變化,指導當地醫生的醫療操作,指導用藥,調整醫囑。不僅在醫療方面,惠亮亮同志還非常關心患者的心理狀態及生活,不畏懼風險,常常陪在患者身邊,關心寬慰患者,鼓勵患者樹立治癒疾病的信心,看到很多患者普遍存在急躁情緒和焦慮心理,他說:“關心、愛護和尊重每位患者,竭盡所能地滿足他們的合理要求,是醫者職責所繫”,他堅持心理疏導和人文關懷並重的原則,真心實意為患者解決難題,被患者家屬親切稱為“新冠”肺炎患者的“貼心人”。為了便於隨時掌握患者的病情變化,還和多名“新冠”肺炎患者加了微信好友,特別是對治癒出院的病人互相留下電話號碼,動態把握他們的健康狀況,隨時解答他們的問題諮詢,確保萬無一失。工作之餘他常為患者提供幫助,比如為患者代購食品和生活用品;而對生活困難的病人,他發動同事們一起籌集資金,購買奶粉、餅乾、水果等營養品和牙膏、洗髮水等生活用品贈送給他們。點點滴滴的關愛,讓患者感受到如春天般的溫暖,點點滴滴的平常小事折射出一個醫務工作者的博愛情懷。

勇挑重擔,他成了昇華人生價值的“踐行者”

惠亮亮,危重症患者的“贴心人”

醫療隊員惠亮亮團隊治癒出院的第一位患者。

來到武漢前線以後,作為江蘇省第二批援鄂醫療隊淮安黨小組組長、淮安市醫療隊援鄂小組危重症救治組組長,惠亮亮硬是把淮安援鄂醫療隊的隊務宣傳、後勤等累人的工作攬在身上,而這些工作都要佔據他臨床工作之餘的時間。他卻認真負責,無怨無悔。只要一有空,他就主動協助隊長統計彙總急需物資,做好物資搬運和生活用品採購、分發。他還有套理髮手藝,隊友們理髮都交給他了。在省醫療隊的安排和江夏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冒著被感染的危險外出採購後勤物資,有力保障了後勤物資;在紛繁複雜的戰“疫”中,他還用筆和手機記錄下那些在這個特殊的戰場上一個個動人的場面,宣傳感人事蹟,向新聞媒體有效推送抗擊疫情的相關稿件20餘篇,大大激發了大家的幹事熱情,堅定了大家奮勇前行的信心,受到取得省援鄂醫療隊領導和隊員們的一致好評。在武漢“前沿陣地”,臨時黨支部成立了。作為援鄂醫療組淮安黨小組組長,在時間緊、任務重的複雜環境下,發揮“ 我是黨員我先上”的先鋒模範作用,短時間內匯聚起強大的戰鬥力。一個黨組織,就是一個戰鬥堡壘,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在惠亮亮的影響下,他所在的臨時黨支部在武漢前線發展預備黨員1人,3人列為入黨積極分子。他要讓自己和同志們一起形成一股強大的戰鬥力,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辱白衣戰士的責任擔當,不辱一個共產黨員的初心與使命,讓黨旗在武漢前線高高飄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