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疫情之後百業待興,能聊聊此次疫情對各行各業的正負影響嗎?

靜怡勤反覆練


將比2003年非典疫情對汽車業的危害更大

COVID-19在確診病例和死亡人數方面均已超過 2003年非典 疫情 2003年,中國還沒有成為汽車強國,也沒有成為全球 汽車製造商的主要供應商

» 當時中國人的汽車保有量只有24萬輛,比現在少了 10倍( 200萬輛)

» 在ARS流行期間,中國汽車銷量增加,因為人們購 買汽車是為了避免乘坐公共交通

» 雖然中國汽車產量在非典危機期間下降,但總體汽 車銷售和收入卻越來越積極

此次疫情爆發之際,正值銷售額大幅下滑、貿易緊張局勢 加劇以及預測遭到抑制之際

在全球貿易緊張局勢下, 2019年中國汽車銷量下滑 2.8%,這是近二十年來首次下滑 全球汽車製造商預測中國汽車銷量將進一步下降 2020年,在得知冠狀病毒爆發之前

長期的危機可能會給全球汽車製造商帶來災難性的經濟損失 ,導致零部件儲備枯竭和供應鏈瓶頸。


FrankYuMF


疫情對各行各業的深遠影響大家都有目共睹,幾乎所有行業都受影響,民生領域尤為受創嚴重!

我們來重點闡述一下後疫情時代中國未來爆發性增長行業。

第一、大健康產業和醫藥產業:由於疫後殘留在人們心目中的恐慌,醫藥健康產業還會繼續高速增長。

第二、5G新商機:無人駕駛以及智能AI家居、自媒體長短視頻、遊戲及線上娛樂等行業將得到空前發展;

第三、線上教育、知識付費、原創文化產業等迎來爆發期;

第四、無人零售、無人餐飲、無人機配送、遠程醫療等高科技行業強勢崛起;

第五、各種配送平臺和上門服務平臺全面崛起,包括生鮮配送,客製化餐飲配送等;

第六、線上辦公,尤其是實現群體協作的辦公軟件成為趨勢,工作不再受地理空間限制;

第七、宅商業大行其道:同城物流,跑腿服務宅經濟全面崛起;

第八、心理諮詢和心理醫生成為熱門行業,因疫情造成心理諮詢需求增加;

第九、VR/AR 等場景體驗類項目,將引領虛擬世界一步步走入現實;

第十、區塊鏈和分佈式商業:疫情帶來的社會失序使人們更加重視區塊鏈技術在醫療和數據監測方面的應用,分佈式商業和個人品牌興起。




大志戲功名H


1、餐飲、服裝、旅遊

因為疫情的影響,整個餐飲行業都受到了嚴重的衝擊。本來春節期間定好了餐,都取消了,該出去吃飯的人都宅在了家裡,開始自己做飯吃。即便想點外賣,由於小區的封閉式管理,外賣也送不進去,只能止步於小區門口。

就算你出去取外賣,還得損失一個口罩,用完了就得銷燬,為了一頓飯,損失一個N95,還冒著感染病毒的風險。

況且現在的口罩,是稀缺資源,屬於戰略儲備物資,更是一罩難求,即便是土豪也不願意為了一頓飯扔掉一個口罩。

而且,這裡還有個問題,就是送進來的東西你還得先消毒,但是現在的消毒液、消毒酒精也成了戰略物資,很稀缺。所以,哪怕家裡的飯做得不那麼好,不那麼可口,但是在利弊權衡之下,我相信大多數人會選擇宅在家裡自己做飯吃。

而這種狀況絕不是持續一個兩天就完事了,時間跨度很可能是好幾個月,我相信你能想象到這些餐飲老闆有多焦慮了。

服裝生意,也是重災區,本來準備了一個冬天的貨,就準備春節這幾天大賺一筆。現在好了,關門歇業,等你開門做生意的時候,氣溫已經升高,很有可能已經是夏天了,誰還會去買冬裝呢?

全年銷售最旺的一個月沒了,之前上的冬裝成了庫存,還得積壓到下一年,但是你的店能否熬到下一年呢?

本來春節是一個重要的旅遊黃金週,但是受疫情的衝擊,旅遊景點關閉,大型文娛活動取消,人們也終止了出行計劃。人們都宅在家裡不願意出門,而且這種狀況也要持續一段時間。

這裡有一個數據,2019年春節假期,全國旅遊景點接待總人數4.15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5139億元。

如果沒有這次疫情,2020年旅遊人數和旅遊收入肯定會超越2019年,但是現在受疫情的影響,本應火熱的旅遊市場瞬間冰凍。這讓那些靠旅遊業公司、導遊們情何以堪?

2、養殖戶、種植戶

養殖大戶沒人給送飼料,那些圈養的家畜就得掉膘、餓死,即便有飼料,但是你這些東西賣給誰呢?人都不出門了,餐飲業也停擺了,根本賣出去,時間越久,你虧得越多,根本扛不住。

那些種鮮花的,別說市場停兩個月,就是停一個月,這些花都得爛在地裡。即使你運到了城裡,沒人上街,你又能賣給誰呢?可不就砸到了自己手上了嗎?

3、小微企業、個人創業者

對於很多小微企業來說,賬面上的現金一般只能維持到下個月,因為錢是銀行貸來的,這個月有收入,才能給員工發工資,才能還貸款。停工一個月,沒了收入,他拿什麼給你發工資,還貸款?還有很多個人創業者,一家大小的吃穿用度全靠自己的這點小生意維持著。

一旦生意停擺,沒了收入,一家老小吃穿用度,都成了問題,那真是夜夜失眠,心裡慌得很。而且他們的錢都壓在貨上,貨賣不出去,錢就收不回來,房租還得付,到時候就得清倉出貨,而且這會引起連鎖反應。

前幾天還看到一篇採訪西貝餐飲董事長的文章,裡面說因為疫情的影響,西貝餐飲在今年春節前後一個月的時間營收損失在7—8億元。兩萬員工一個月的工資支出就要1.5億元,如此下去,西貝餐飲賬面上的現金撐不過3個月。

看起來很悲觀,但是我相信作為一個有著20多年經營經驗的公司董事長,曾經面對過無數的危機也走過來了,這時候他肯定已經想好了對策。

為什麼這樣說呢?作為一個公司的領導,哪怕一個很小的個體創業者,都有自己的風險應對策略。

比如,貨突然賣不出去,或者現金流突然斷了…..,對於這樣的危機事件,你必須有應對辦法。作為經營者,如果你連這個意識都沒有,連危機備案都沒有,那你真的不配做生意,也不配做一個老闆,更不適合創業。

而且很多老闆的應急預案不止一種,比如拆東牆補西牆,因為老闆們不止一個公司,也止一個收入渠道。

再比如和員工協商,工資暫時只發80%,甚至50%,等危機過後,再補發。我相信在外力面前,平日裡博弈的雙方會自發的抱成團,只要大家還想幹,不想一拍兩散,都會各讓一步。你也不要把老闆想得這麼脆弱,你以為老闆都是吃閒飯的嗎?

馬雲剛創業的時候,公司一直在虧錢,為了養活公司,還得自己扛著麻袋去義烏小商品市場上貨,然後自己又扛回來擺地攤賣貨,就靠他自己,也把公司養了好幾個月。

能當老闆的人,沒幾個弱逼,如果太弱,早被市場淘汰了,怎麼可能混到老闆這個位置上呢?

我曾經做社區團購的時候,為了節省開支,沒招那麼多員工,自己一個人配貨、送貨、既是前臺,又是售後……,一個人幹了三、五個人的活,也挺了好幾個月。

不要忘了,老闆也是從基層幹起來的,就算是一個餐飲小老闆,最開始也是從採購、洗菜、配菜、顛勺……開始。真到了緊急時刻,沒有人手,他無非辛苦一些,至少不會讓業務停擺。

因為情況不一樣,現在不是讓你在好與更好裡面選擇,而是讓你在壞和相對不太壞裡面選擇。

就像我家裡,平時不怎麼開火,因為都在忙工作,現在一家人窩在家裡,媳婦就是火頭軍,一天要做三頓飯,既要照顧小孩,還要打掃衛生。她憋了一肚子火,天天罵我,嫌我不會做家務,什麼忙也幫不上。但是,就算吃泡麵,我們也能活下來。

4、個人

肯定也有人會說,我不工作哪有錢還房貸、車貸……,確實,這也是現實存在的問題。作為個人,你必須有自己的一套風險管理機制,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不確定的世界中,未來會發生什麼,誰也不知道。

我相信,這次危機不是第一次,但也絕不是最後一次,個人面對危機的時候,你不得準備應急預案嗎?如果你的頭腦中時刻有這個意識,才算是一個真正成熟的人。

就像我父母都是國企職員,在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他們的企業兩年沒發過一分錢工資。企業賣不出產品,發不出工資,可是員工也得養家活命,怎麼辦?

作為個人只能自救,幸好那時家裡有餘糧,日子過得雖然艱難,但是也挺過來了。

因為我父母都是50後,經歷過很多,有這種憂患意識,以及危機防範意識,比如一段時間內沒有收入怎們辦?買不到糧食怎麼辦......

他們都有自己的一套應對措施,確保家庭成員在危機時候都能挺過來,而且還能過得相對不錯。

相反我們現在的年輕人,像80後,90後,00後,大多數沒有經歷過這種危機,根本沒有這種意識。甚至很多人都是超前消費,當月的工資還沒到手,就已經計劃好如何消費了。

所以面對危機,首先要改變你自己的心理預期,不要老想著還和以前一樣的花錢方式,要做好收入減少,甚至無收入狀態下挺幾個月的準備。

其次,你要思考你的收入方式,不能將你的工資作為唯一的收入渠道,多拓展你的收入渠道,嘗試通過互聯網做一、兩個副業來衝抵風險。很多時候,只有經歷過血淋淋的現實之後,你的風險意識才會培養起來。

這對於個人和企業都是一種進步,而且我相信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大部分都能扛過去這次危機,而且會越來越好。


穿三線型態狙擊手


危險並未消除,儘量減少外出

.

五一之前,不管別人怎麼說,防控怎麼降級,儘量減少出門次數,出門帶口罩,進門消毒,出去買菜一次多買點,不要天天出去,在家運動,必須上班的,單位和家兩點一線,別亂逛,單位工作時刻警惕,口罩帶好,別坐公交,別上飯店,別串門,原因在於:

一、到現在還沒有特效藥;二、治療好的出院後還有反覆;三、每天還是百人死亡;四、無症狀患者的存在;五、病毒發源地不在武漢;六、疫苗最快4月底才臨床試驗,成功否還要驗證半年;七、病毒排查試劑盒有效率才百分之五十;八、最長潛伏期有達到27天的;九、新冠病毒可能會與人類長期共存;十、該病毒不光影響肺部和呼吸,對心臟等其他臟器也有嚴重影響;十一、其他國家確該人數也在迅速上升;十二、口罩當前還是很難買不到,去醫院除急診和發熱呼吸科外,其他科室得預約。

因此,每個人都要保持高度警惕。國家放鬆控制,允許人員流動,那是考慮國家經濟方面,沒辦法再封村封路封小區。年前各類生產企業屯的庫存也即將消耗殆盡,不開始生產,人們的日常生活所需接濟不上,要保社會穩定,必須開工復工。但是不代表這場戰役結束了,老人們身體弱,有很多基礎病,要少出門,在家做運動,這個時候要生病,醫院診所都難進!



經濟信息速遞


以下行業可能最值得我們去關注。

醫療行業:

通過這次疫情我們發現,平時相對寬鬆的醫療資源,一旦出現突發情況,將變得很難應付,因此應急醫療有可能會成為熱點,疫情過後,全社會性的傳染性疾病的防控顯得尤為重要,消殺消毒殺菌行業或許會迎來新的重視。

生物、製藥技術:

現在,新病毒的檢測時間已經達到30分鐘之內,這和生物技術是分不開的,生物技術不僅用於診療,還可以用於製藥,疫情過後,生物技術產業有可能成為熱點之一,疫情過後,生物製藥產業發展可能將會得到很大重視。

遠程辦公協作工具:

線上辦公軟件,尤其是能夠實現個體協同的辦公軟件,工作不再受地理空間限制,增加協同軟件的發展,研發協作和提高工作效率,很大的可能在將來會推動遠程工作的機會,類似於字節跳動、釘釘等期間就免費推出了它的產品供大家在家辦公使用;

自媒體行業:

內容產業在未來也許會進一步爆發,自媒體、網紅、短視頻等行業在疫情期間基本不受影響,甚至出現流量上漲的情況,如今只要涉及買賣就避不開短視頻,通過製做內容變革傳統商業模式已經到來,內容行業在未來將會更繁榮的發展。

無人零售:

傳統零售業整體蕭條疲軟,“無人零售”:無人超市、無人零售、無人餐飲、無人機配送等高科技行業回強勢崛起,不僅能夠節約土地和人力成本,還能將銷售滲透到人們日常的碎片化消費場景中,獲得相應消費數據以此精準把握用戶需求,佈局新興渠道。

配送行業:

各種配送平臺或上門服務平臺等,比如通過河馬、叮咚買菜、每日優鮮等近年來每日新鮮蔬菜水果購買配送,蔬菜水果的新鮮程度與超市或菜場的新鮮程度無基本差別,定製化餐飲配送,清潔/保姆/搬家等各種上門服務,同城物流,跑腿服務等行業。

物流體系:

疫情中的物流無人化將會擁有更完善的物流體系,例如物流機器人應用於倉庫、分揀中心、以及運輸途中等場景的,貨物轉移、搬運等操作的機器人,國外傳統工業智能製造Dematic、Swislog,以及Amazon等互聯網巨頭,都在陸續佈局物流機器人。


可樂爽歪歪


疫情之後 百業待興--聊聊此次疫情對各行各業的正負影響

相比2003年的SARS和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等疫情來講,此次新型冠狀肺炎病毒的社會影響無疑是更強的,同時伴隨著春節期間的人流大遷徙,不出意外此次疫情的確診與疑似病例人數還會進一步增加,而隨著疫情的進一步發展,我國的各行各業都會受到負面或正面的一些連鎖反映,我國的各行各業都會受到哪些影響?

第一產業 影響甚微

第一產業是指主要利用自然力為主,生產不必經過深度加工就可消費的產品或工業原料的部門,在我國第一產業一般指農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等。整體來看,此次疫情肯定會對第一產業產生一些負面影響,例如在漁業中,疫情可能會影響漁民生產的積極性等,但如果從宏觀層面進行分析,第一產業在此次疫情中的負面影響並不會很重,同時又因第一產業對我國GDP的貢獻有限(2019年第一產業的貢獻率僅為3.1%),因此第一產業的負面效應如果是反應到國家經濟層面則可以說是影響甚微。

第二產業 不容樂觀

第二產業是指以對第一產業和本產業提供的產品(原料)進行加工的產業部門,在我國第二產業包括採礦業、製造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和建築業,其中在此次疫情中影響較深的是製造業。

製造業包含農牧產品加工、食品製造、紡織、醫藥製造等等,而在此次疫情的影響下,國家已經將春節假期延長,同時我國已經有超過一半的企業將開工時間延後,僅從這一點來分析便會對不少製造廠家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例如一家工廠的開工時間是2月10日,但與其對接的上、下游廠家卻是直到2月底才開工,這便會對其生產工作造成很大的時間錯配影響,同時工廠員工的工資還得照常發放,如果在海外有訂單也得按期交付,再加上眼下並不太好的全球經濟形勢,這樣的負面衝擊對不少製造業廠家來說可能會是致命的。

但一個硬幣總是有兩面,製造業中的醫藥產品生產也可能會因為此次疫情而得到一定的發展,例如前天爆出的“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新聞便引起了雙黃連口服液的瘋搶現象(目前幾乎所有銷售渠道均已被搶到無貨),同時如口罩、醫用防護服等醫療必需品的製造也會在此次疫情下得到一定的提升。

總體來說,對於製造業而言,此次疫情所帶來的負面效肯定是要大於正面效應的,很多在近兩年已經傷痕累累的製造業廠家是否能夠挺過此次疫情,這才是留給中國製造業最大的難題。

第三產業 七上八下

第三產業即服務業,是指除第一產業、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例如交通、餐飲、金融、批發零售、影視、娛樂、房地產、教育等行業都屬於第三產業,而受到此次疫情影響,第三產業中的各類細分行業也會受到或正或負的影響,接下來筆者會挑出幾大較為知名的行業進行分析。

影視行業 凜冬已至 影視行業一般指電影產業,而截至2020年1月30日,全國院線排片量已從年前338041場減至1442場,還在上映的電影也只剩去年年底上映且還未下線的“老電影”。如果從票房情況來分析,僅看大年初一這天的單日票房,2017年為8億元,2018年為12.77億元,2019年是14.58億元,2020年則為181萬元。同時2019年春節檔的累計票房已經達到了58.4億元,先前預計2020年的春節檔票房可以接近70億元左右,受到疫情影響,這部分的票房幾乎全部打了水漂,然後再考慮到春節檔之後的票房情況,此次疫情對於電影票房市場的直接影響應該會超過100億元。至於之前《囧媽》採取免費線上公映的方式而直接套取6.3億現金,這種做法是否會導致影視行業的革新還有待觀察。

交通運輸 偃旗息鼓 雖然目前依然處在春運的人流高峰期,但對於交通運輸行業而言,此次疫情的打擊也是不容忽視的,根據2020年大年初一的交通運輸數據顯示,與2019年大年初一相比,今年的總運輸量下降了28.8%,其中道路交通下降了25%,鐵路交通下降了41.5%,水陸交通下降了54.5%,民用航空下降了41.6%。由於目前的宅家要求,除了必須的交通需求外,老百姓們基本沒有外出的機會,因此在疫情得到完全控制之前,交通運輸業受到的負面影響是非常明顯的,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開滴滴的師傅,您看看現在還能接到客人麼?嚴重如武漢地區的滴滴服務索性更是完全暫停。

旅遊行業 關門大吉 據中國旅遊研究院數據顯示,2019年春節假期,全國旅遊接待總人數4.15億人次,同比增長7.6%,實現旅遊收入5139億元,而據預測2020年的春節假期旅遊人數則很有可能突破4.5億人次,相應的旅遊收入會突破5500億元。但受到此次疫情的影響,很多原本準備出遊的人都取消了出遊計劃,同時國家文化和旅遊部還直接發佈了從1月26日起暫停旅遊企業經營活動的緊急通知,通知中明確說明暫停經營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旅遊產品,因此我們甚至可以直接用關門大吉來形容此次疫情對旅遊行業的巨大影響,原本預估的5500億元旅遊收入也是無從談起了。

餐飲行業 飽受風霜 今年過年您還會選擇在餐廳中和家人團年麼?在此次疫情的影響下,餐飲行業也如影視或交通等行業一樣會受到極大的影響,不僅是因為餐飲企業為了響應國家號召的大面積暫停營業,更重要的是即使等到開業了,疫情期間會選擇到店就餐的人數也會大幅下降,甚至不少知名餐館竟然已經在自家門前做起了賣菜的生意。由於近年來外賣的快速發展,傳統餐飲行業本已受到了很大的衝擊,而加上此次疫情的影響,不少中、小型餐飲企業是否能夠跨過這道疫情坎,也真還是個大問題。

房地產行業 形如冬眠 受到此次疫情的影響,最受老百姓關心的房地產行業也會受到很大的負面影響,最直接的體現便是線下售樓等銷售活動的暫停或延期,而中國房地產協會也已經向各大房地產商發出了倡議書,其中建議各大房地產開發商都應暫停售樓處的銷售活動,待疫情過後再行恢復。如果現場售樓等銷售活動一旦暫停,房地產商如何能快速的拿回資金也會成為一個困難,最終這個問題會傳導到房地產開發等層面,因此此次疫情對房地產行業的負面影響亦是不可忽視的。

零售行業 大破大立 2003年的非典讓線上銷售得到了飛躍式的發展,也為如淘寶、京東等線上交易門戶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時間契機,同樣也給傳統線下零售行業帶來了極大的衝擊。而回到此次的疫情,其影響範圍甚至要超過2003年的非典(非典主要集中在幾個城市,同時感染人數也要少了很多),因此在全國範圍內此次疫情對於線下零售行業的負面衝擊可以說是海嘯式的,例如目前很多大型百貨都處於門可羅雀的狀態,這也讓本就在互聯網銷售衝擊下處境艱難的線下零售行業更顯雪上加霜,而不少小型零售店主也立刻將目標瞄準了線上的轉型銷售,例如利用前期積累的線上客戶建立營銷群,使用微信等工具進行線上營銷等,這也是客觀形勢對線下零售行業的革新變化。

遊戲行業 扶搖直上 過年宅在家裡您會選擇幹什麼呢?看起來玩遊戲確實是個不錯的選項,而根據騰訊遊戲的數據顯示,《王者榮耀》這款遊戲在2020年1月24日除夕夜的單日流水更是達到了20億元,此前《王者榮耀》的單日流水記錄是在2019年除夕夜所創下的13億元。受到此次宅經濟的直接刺激,各類線上或線下游戲的玩家人數都在疫情期間體現出了裂變式的增長,同時各遊戲廠商也在企劃案上大下功夫,這也是玩家人數在疫情期間出現瘋漲的核心原因。

電商物流行業 黃金搭檔 往年的春節檔本是線下零售和餐飲等行業的黃金期間,但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老百姓足不出戶的宅家成為了過節的主流方式,雖然線下消費的渠道受到了阻擊,但不少消費者手中的錢還是會變相的消費出去,而這條渠道無疑便是線上消費,隨著互聯網購物的普及,此次疫情可能還會給本已成熟的網購行業帶來一個嶄新的春天,同時隨著網購訂單量的增加,物流行業在春節假期後亦會得到一定的增長,甚至這對黃金搭檔可能會迎來二十一世紀以來最好的一段時光。

關於第三行業的總結就到這裡,其實還有很多的細分行業都沒有談到,但筆者認為此次疫情一定會是一把雙刃劍,在帶給不少行業巨大沖擊的同時亦會給一部分早已磨刀霍霍的行業一種發展機遇,但從短期來講此次疫情帶給各行各業的負面效應仍是要遠遠大於正面效應的,不出意外2020年第一季度我國的GDP增長率會直接破6%,至於中期或長期嘛,我們就共同拭目以待吧。


蘇菲


疫情應該很快就會過去,各行各業也會開始步入正軌。疫情對有些行業的影響是很大的,例如餐飲行業、影院行業、旅遊行業、線下教育行業、會展行業等。間接也會影響很多其他的消費,例如旅遊行業受影響,自然交通出行會受影響,酒店賓館住宿會受影響,旅遊中的餐飲會受影響,景點的一切銷售都沒了。等等。

這些影響很多其實是搶不回來的,因為過去就過去了。這些行業中,有三類企業受影響最大:1、對現金流不充裕的企業;2、庫存壓力大的企業;3、業務模式單一的企業。

有些企業嚴重的會倒閉掉,或者要通過截流例如裁員等來減輕負擔。有些企業一時半會恢復不過來。甚至要轉型。

當然,國家地方政府都會出臺一些措施來減輕企業負擔,包括減免稅負和提供貸款等。但,有些企業能支撐,有些也比較難。這要看企業的情況了。

而且,即便像鍾院士所說,4月下旬可能會最終控制疫情,在這段時間,很多工作的恢復也依然是謹慎的,例如大型展會、各類宴會等。

當然,有些行業是受益的。例如醫療行業,醫藥行業,口罩物品等。而日常生活還要正常過,所以,各類日常用品商城、便利店等生意都會更好,而且,線上配送要比平時更忙,一切在線的生意都比單純線下要好很多。例如炒股的不僅沒有影響,反而還會增加。

其實,不管是哪個行業,都要從這次疫情中吸取經驗教訓。醫療行業要加強對這類疫情的系統反應能力和機制,以及資源的重新匹配等。包括物資的存儲。特別是資源的匹配和重新配置方面,是需要重點解決的。

對政府而言,如果構建一種快速反應機制,並有效進行資源配置很關鍵。同時,如何平時加強對疫情的認識,對公共衛生事件的意識和反應能力及速度,至關重要,事關人命甚至國家未來。

對企業來說,有些東西不要糾結,攤上了就認了。重要的是立即重新制定規劃,如何開源節流,如何應對下一步的發展,能活下來先活著,錢永遠賺不完,多賺少賺倒沒什麼。也不要抱怨,抱怨也沒用。在美國流感生病檢測還有話費幾千美元的費用,但中國都是免費的。

我們不能去追責,追也沒用,要放眼未來,防止下一次再發生類似之事,我們如何應對。

同時,對很多企業來說,從商業角度,要把疫情看做市場的新機遇。很多企業都是在市場發生危機之後才崛起的。這就要看企業自身有沒有這樣的意識。例如未來的在線化,例如數字化營銷,例如視頻化時代,例如共享模式等等。

總之,看到正反面,要充滿信心,重新上路,迎接新未來。


王德惠觀察


本次疫情,各行各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由於本次疫情出現在春節這個特殊節日,正是人們回家探親訪友的好時節,親朋好友聚在一起吃吃飯聊聊天。

首先受到影響的就屬於餐飲業,大家不能去酒店餐廳聚餐,各省市餐飲行業接到通知必須關門待業。

其次受到影響的就屬於娛樂場所,親朋好友見面找一個娛樂場所娛樂一下,也是在所難免的,受疫情的影響大家都不能出門,娛樂場所一片冷清。

然後各單位及企業都延遲了假期,推遲開工復產,對於製造業來說,延期員工工資還需要支付,企業不能復產,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損失。

再者受本次疫情的影響,蔬菜大棚種植戶,新鮮蔬菜由於運輸的問題,運不出去,只能爛在地理,造成農民損失慘重,苦不堪言,辛辛苦苦的種植一無所獲。

再來說說本次疫情下,部分商家趁機高抬疫情物資價格,如:口罩,酒精,醫用手套,消毒液等等,趁火打劫的行為不可取,在國家有難的同時我們都需要伸出援助之手,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你的一份小小愛心,都可能挽救一個人的生命,所以大難當前我們應奉獻自己的一點愛心,不應該做對社會造成危害的事情。


小媛兒生活錄


這些行業中,有三類企業受影響最大:1、對現金流不充裕的企業;2、庫存壓力大的企業;3、業務模式單一的企業。

有些企業嚴重的會倒閉掉,或者要通過截流例如裁員等來減輕負擔。有些企業一時半會恢復不過來。甚至要轉型。

當然,國家地方政府都會出臺一些措施來減輕企業負擔,包括減免稅負和提供貸款等。但,有些企業能支撐,有些也比較難。這要看企業的情況了。

而且,即便像鍾院士所說,4月下旬可能會最終控制疫情,在這段時間,很多工作的恢復也依然是謹慎的,例如大型展會、各類宴會等。

當然,有些行業是受益的。例如醫療行業,醫藥行業,口罩物品等。而日常生活還要正常過。所以,各類日常用品商城、便利店等生意都會更好,而且,線上配送要比平時更忙,一切在線的生意都比單純線下要好很多。例如炒股的不僅沒有影響,反而還會增加。

其實,不管是哪個行業,都要從這次疫情中吸取經驗教訓。醫療行業要加強對這類疫情的系統反應能力和機制,以及資源的重新匹配等。包括物資的存儲。特別是資源的匹配和重新配置方面,是需要重點解決的。

對政府而言,如果構建一種快速反應機制,並有效進行資源配置很關鍵。同時,如何平時加強對疫情的認識,對公共衛生事件的意識和反應能力及速度,至關重要,事關人命甚至國家未來。

對企業來說,有些東西不要糾結,攤上了就認了。重要的是立即重新制定規劃,如何開源節流,如何應對下一步的發展,能活下來先活著,錢永遠賺不完,多賺少賺倒沒什麼。也不要抱怨,抱怨也沒用。在美國流感生病檢測還有話費幾千美元的費用,但中國都是免費的。

我們不能去追責,追也沒用,要放眼未來,防止下一次再發生類似之事,我們如何應對。


經財人生


演出行業是這樣的!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3a03380431de444081ac6347ef076b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