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市民朋友們,“600號”和精神衛生、心理健康機構都可充當你們的情緒“垃圾桶”丨上海新聞發佈會

2月29日下午,上海舉行新聞發佈會,邀請市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鄭錦、市商務委副主任劉敏、百聯集團副總裁浦靜波、淮海集團董事長孫忠明、市精神衛生中心主任醫師謝斌介紹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況。

發佈會上,市精神衛生中心主任醫師謝斌表示,面對疫情的未知,確實會令人缺乏安全感。這是由於未知事物降低了我們的“自我效能感”。為此有人可能採取過度防護的方式來應對,比如用塑料雨衣包裹全身、自制各種防毒“神器”、反覆消毒、過度洗手等。

隨著疫情態勢轉好,如果自我安全感不升反降,繼續過度防護,可能就需要從心理上做些必要的調適:

一是用知識武裝自己。

可以從靠譜的途徑學一些疾病和防護的知識。人們的焦慮往往來自於不瞭解和無法掌控,瞭解越多,焦慮體驗就越少。

二是讓頭腦變得“簡單”點。

與其整天焦慮,不如讓身體“忙”起來,轉移一下注意力,體驗一些愉快的感覺。簡單的放鬆訓練和運動,比如呼吸訓練、冥想、居家運動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三是借專業援助“託底”。

在必要時可以尋求專業幫助。“600號”和遍佈全市的精神衛生、心理健康機構都可以為市民朋友充當情緒的“垃圾桶”,讓大家擺脫負面情緒後能更輕鬆地面對疫情。

總之,在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下,切勿不加防護,也切勿過度防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