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趣說史記」司馬遷是怎樣煉成的?

從這期開始,小編就打算開始一個全新的系列了,看標題大家也猜到了,就是「趣說史記」系列。小編一直認為,歷史不應該是枯燥的,歷史是有趣的,所以我一直希望以一種相對趣味的方式來呈現“枯燥”的歷史,從而讓大家對歷史更感興趣。


在開始這個系列之前,我們先來講講它的作者司馬遷吧,稱他為中國史家第一人實在不為過。在《史記》還沒有問世之前,從來沒有這麼一本詳細的書籍來記錄中華歷史。


「趣說史記」司馬遷是怎樣煉成的?


中華文明上下5000年,為什麼我們可以如此確定?因為源頭就在這本書裡。《史記》作為二十四史的No.1,可是正兒八經的正史。他的記錄上到炎帝黃帝時代,下到西漢武帝時代,一共3000多年的歷史。真乃“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我們這就來看看司馬遷這傳奇的一生吧!


一、


西漢時期,司馬遷出生於黃河龍門的一個小康家庭。他的父親司馬談是個知識分子,從小就教司馬遷讀書習字,所以司馬遷才10歲的時候就能閱讀甚至背誦《尚書》、《左傳》、《國語》這類書了,可是說是塊讀書的料子。


「趣說史記」司馬遷是怎樣煉成的?


漢武帝建元年間,司馬談到首都長安當官去了,做太史令,就是我們常說的史官。可見啊,司馬遷能成為史官,和他老爸的影響也是分不開的。不過在漢武帝時期當史官可不是個容易的活,漢武帝喜怒無常,而史官又要如實地記錄歷史,稍不留神,惹漢武帝不高興了,可能就被“咔嚓”了。


司馬遷年長之後,就離開了故鄉,追隨到了父親的身邊。這個時候司馬遷也比較有文化了,司馬談覺得可以讓這小子歷練歷練了。司馬談就讓司馬遷到處去搜集一些遺留下來的舊事和傳聞。就這樣,20歲的司馬遷開始遊歷天下。


這次的遊歷完美詮釋了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一樣都很重要。司馬遷經過當年屈原投江的地方,為他憑弔。登上廬山,看當年大禹如何疏通的九江。來到會稽,看大禹曾經待過的地方。到姑蘇(今江蘇),看看五湖。又來到臨淄、曲阜,感受孔子留下的遺風。又沿著秦漢大戰時歷史名人們的故鄉,感受這熱血廝殺的戰場。最終在精神得到極大滿足之後,回到了父親身邊。


「趣說史記」司馬遷是怎樣煉成的?


因為老爸司馬談的關係,司馬遷也當官了,就任郎中,也算是個不小的官職了,不得不說,司馬談肯定是開了後門的。


漢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漢武帝在泰山舉行封禪大典。封禪大典是隻對泰山進行的一種古老的禮儀,古代皇帝對此情有獨鍾。泰山現在名氣這麼大,完全是自古以來啊。司馬談就是參與制定封禪禮儀的官員之一,但是不巧的是,司馬談生病滯留在了周南(今湖北),沒法到泰山去了。參與制定封禪禮儀,這對於官員來說,是一種極大的榮譽。更何況,司馬談本就是史官,這份榮譽的重量不言而喻。


「趣說史記」司馬遷是怎樣煉成的?


要說這司馬談心態也不行,這事他越想越氣,給本來就不好的身子雪上加霜,病情加重,性命垂危,司馬遷立即來看望了父親。


司馬談語重心長地對司馬遷說道:“我們的祖先是周朝的太史。在遠古的舜禹時代就立過顯赫的功名。後來衰落了,難道要在我這裡斷送了嗎?只要你當上太史,就能繼續我們祖先的事業了!如今的皇帝完成了千年一統的大業,到泰山封禪,我卻去不了了,這是命中註定啊!我死了以後,你一定會做太史!做了太史以後,你千萬不要忘記我要編寫的論著啊!

如今漢朝興起,天下統一,君主賢明,臣子忠義,我作為太史卻不能記載,中斷了國家的歷史,我感到十分不安啊,你可要記在心裡啊!


司馬遷低下頭流著淚說道:“我雖然不聰明,但一定會把父親編纂歷史的計劃全部完成,不敢有絲毫缺漏!


二、


因為在首都長安當官的緣故,司馬遷結實了不少有才之人,其中對司馬遷影響最大的就是董仲舒孔安國


董仲舒就不用多說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那位。孔安國則是孔子的後人,家裡有失傳的《古文尚書》十多篇,並且孔安國本人也精通古文學

。司馬遷和孔安國一拍即合,跟著他學了不少古文學習和考證的方法。關於堯舜禹這類的上古歷史,《古文尚書》的內容變得尤為重要。


「趣說史記」司馬遷是怎樣煉成的?


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到這個時候為止,漢朝已經建立102年了,先前一直沿襲的秦朝製作的《顓頊歷》。


這個時候,司馬遷已經當上了父親當年的職位太史令,他和一些大臣們向漢武帝進言說:“《顓頊歷》已經不適合現在的情況了,應該重新制定曆法。”就在這一年,漢武帝下令製作《漢歷》,這就是我們傳承了幾千年的傳統曆法。


三、


漢武帝天漢二年(前99年),當時漢朝將軍李廣利(他和李廣沒啥關係)正在和匈奴打仗。漢武帝想讓李陵去護送物資。這李陵大有來頭了,他的爺爺可是大名鼎鼎的飛將軍李廣,那句著名的詩句你肯定背過,“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寫的就是他爺爺李廣。


爺爺這麼勇猛,孫子也虎得很。李陵表示不想去送物資,並要求帶兵五千人給匈奴來個以寡擊眾,漢武帝很欣慰,這小子可有當年李廣的風範啊,就同意了他。


不過吹牛是要付出代價的,李陵慘敗,甚至投降了匈奴!沒骨氣啊,沒骨氣,你爺爺要是知道了,能氣得再死一遍!漢武帝也憤怒了,大臣們也都聲討李陵。只有司馬遷站了出來,不過這一站,司馬遷將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差點毀了他的一生。


「趣說史記」司馬遷是怎樣煉成的?


司馬遷說:“李陵的為人我知道的,對待親人孝敬,對待朋友誠信,一心想的就是報效祖國。他只帶領了五千人,吸引了匈奴全部的火力,殺敵一萬多,雖然戰敗投降了,但是功可以抵過。我想李陵肯定不是真心投降,肯定是在想機會活下來繼續報效祖國的呀!


這些話對漢武帝來說顯然沒什麼用。這時候更有奸臣謊報李陵為匈奴練兵,為了有朝一日攻打漢朝。漢武帝一氣之下,殺了李陵整個家族。李廣將軍絕不會想到,自己的後人就這麼被滅族了!而司馬遷也因為幫李陵說話,被扣上了個莫須有的罪名誣罔之罪。這是個大不敬的罪名,按漢朝法律要被殺頭的。


大難臨頭,慷慨赴義,保全了名節,可是父親的遺願還未完成,就這麼死了,死得太沒有價值了!司馬遷隨之又想到周文王拘於囚室而推演《周易》,孔子困厄之時著作《春秋》,屈原放逐之時賦有《離騷》,左丘失明之時有《國語》,孫臏受酷刑後修兵法,呂不韋被貶時才有《呂氏春秋》,韓非被囚秦國,才作《說難》、《孤憤》和《詩》三百篇!我司馬遷還沒有完成父親交代的任務,怎麼可以就這麼去死?

我應該向聖賢們學習,活下去,完成父親的遺願。


「趣說史記」司馬遷是怎樣煉成的?


終於,在那個奴隸婢妾都懂得自殺的年代,司馬遷卻選擇了以腐刑贖死罪!腐刑啊,也叫宮刑,字面意思已經很明白了。好在這時候司馬遷年紀已經大了,有後代了,沒絕後。


在如此屈辱當中,司馬遷沒有辜負父親留給他的期待,司馬遷完成了這偉大的歷史著作《史記》。


「趣說史記」司馬遷是怎樣煉成的?


四、


司馬遷有一個女兒嫁給了楊敞。楊敞也是個潛力股,漢武帝死後,漢昭帝劉弗陵即位,在漢昭帝時期,楊敞官至宰相,厲害吧。司馬遷的女兒為楊敞生了兩個兒子,大兒子楊忠,小兒子楊惲(yùn)。楊惲從小就聰明好學,這點像他外公司馬遷。楊惲的母親就把自己珍藏且深愛著的《史記》拿出來給他閱讀。楊惲對此愛不釋手,如獲珍寶,一字字,一篇篇地讀。在漢宣帝劉詢(原名劉病已)的時候,楊惲被封為平通侯。這時候朝政清明,於是楊惲就把《史記》獻給了漢宣帝,從此天下人才有機會讀到這偉大的歷史著作。


《史記》能得以問世實在太難得。司馬談的遺願是一點,但這與司馬遷堅忍的個性也分不開。寧可遭受腐刑苟活於世,也要把這《史記》寫下來傳世,不得不說,這胸襟,這眼界,這格局,實在讓人敬佩不已!


(本期完)


從下期開始,小編將正式開始更新《史記》的內容。小編也將以趣味的方式來講述《史記》的內容,請大家拭目以待吧!


謝謝大家的閱讀,點個關注,我們下期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