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武漢封城37天:這7個人,早該被曝光了

肆虐一月有餘的新冠肺炎疫情,終於傳來好消息。


截至昨日,24省區市確診病例零新增,湖北以外30個省區市和新疆建設兵團新增確診降低至11例。


雖然還未全勝,但我們已嗅到春天的氣息。


這背後,是無數英雄用血肉凝成的堡壘,守護我們等待勝利號角響起的那一天。


武漢封城37天:這7個人,早該被曝光了

天使折翼,扶救生靈


29歲的彭銀華,是武漢市第一人民醫院的一位醫生。同事們說他樂觀、憨厚;患者們說他待病人如親人。


武漢封城37天:這7個人,早該被曝光了

彭銀華醫生


疫情爆發,他推遲婚禮前往一線,沒日沒夜地工作。曾連續工作48小時,接收了40個病人。


2020年2月20日,男孩的生命,定格在了他熱愛的崗位上。


武漢封城37天:這7個人,早該被曝光了

彭銀華在隔離病房對著鏡頭比V手勢


抽屜裡躺著來不及發的請柬,同事們曾打趣他:“等你好了,我們要參加的是三口之家的婚禮了。”


未婚妻最終沒等到夢中的婚禮,肚子裡的寶寶也等不到爸爸的擁抱。


武漢封城37天:這7個人,早該被曝光了

彭銀華與未婚妻


身負山河,心付卿。若有來世,可還願我的妻?擷一片追夢的彩雲,許一次今生的約定。


多少天使甘願折翼,用翅膀拯救凡間生靈。


武漢封城37天:這7個人,早該被曝光了

抱薪赴雪,義無反顧


武漢市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在親赴一線救治時,不幸感染病毒,救治無效逝世。


武漢封城37天:這7個人,早該被曝光了


住院期間,他仍想盡辦法保障院內工作。他說:“我是院長,我丟不下!”


是的,他丟不下。


丟不下那些患者;丟不下那些破碎的家庭;丟不下這愛了一輩子的城市。


奈何,他卻把自己丟下了。


確診後,他堅強樂觀。給自己看片子,給自己開醫囑。同事們到病房外給他鼓勁,他把拳頭攥得緊緊的,說他會加油。


此時,妻子蔡利萍正奮戰在武漢市第三人民醫院隔離監護室。


武漢封城37天:這7個人,早該被曝光了

蔡利萍護士給即將進入監護室的“孩子”畫卡通人物


責任在身,她無法親自照顧,只能發信息給“小肚雞腸”的丈夫。每當問起“要不要去照顧你”時,丈夫的回覆總是“不要”。


武漢封城37天:這7個人,早該被曝光了


沒人知道,哪一條微信會永遠變成“未讀信息”,哪一通電話,會是永遠的別離。


女兒為父親寫下家書:


武漢封城37天:這7個人,早該被曝光了

劉智明女兒寫給父親的一封信


“那個我習以為常,只當是自己的父親又在醫院加班才沒回家的普通晚上,會成為我時至今日,不斷在深夜裡頻繁出現的夢魘……”


醫者,仁也。抱薪赴雪,義無反顧!


願他們一路走好,通往天堂的路上,滿是他們一生所愛的光明。


武漢封城37天:這7個人,早該被曝光了

勇踐使命,守城英雄


2月10日中午,李師傅運送一批醫用酒精回武漢。


途經三堡檢查站時,一位民警得知他沒有防護設備,就把自己的防護鏡和兩套防護服送給了他。


武漢封城37天:這7個人,早該被曝光了

民警司元羽


他叫司元羽,是江蘇徐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指導員。兩天後,連續奮戰一線16天的他,因心源性猝死,不幸逝世。


兩年前,司元羽的妻子和老父親相繼病逝,母親被接回老家,唯一的女兒在外地上學。於是,“我家反正就我一個”成了他主動加班的理由。


在他遞交的請戰書上,只有短短几句話:


“我叫司元羽,我是共產黨員,國家有難,人民有難,我將臨危而上,勇踐使命!”


武漢封城37天:這7個人,早該被曝光了

司元羽上前線的申請書


臨危而上,字字鏗鏘。


晝夜堅守,大家擔心他身體吃不消,可他卻說,自己壯得像頭牛。


武漢封城37天:這7個人,早該被曝光了

司元羽的警服和沒來得及吃的方便麵


這個高大的男人曾經遺憾:“可惜不能去武漢,咱們能做的,就是把身後這座城守好。”


武漢封城37天:這7個人,早該被曝光了

司元羽最後一次走上工作崗位的背影


英雄,你做到了。


這座城,你守到了生命的最後,也守住了這城中的祥和平安,萬家燈火。


武漢封城37天:這7個人,早該被曝光了

這方水土,我來守護


潘繼明,是重慶市沙坪壩區一位普通民警。2月16日,他一如往日地到轄區開展防疫工作。


正當他向群眾宣傳防疫知識時,突發心臟疾病倒地,不幸犧牲,年僅51歲。


武漢封城37天:這7個人,早該被曝光了


疫情爆發以來,潘繼明帶領戰友始終衝在最前面,僅用一週時間就排查轄區3萬餘戶,近8萬人。


這期間,他敲開200多扇門,穿上防護服,進入疑似病例家中採集血樣、測量體溫、收集信息、安撫情緒、宣傳政策,確診後又連夜護送至定點醫院救治。


去年7月,他剛做過心臟搭橋手術。家人擔心他,可他總說:“你放心,我頂得住。”


武漢封城37天:這7個人,早該被曝光了

潘繼明與妻子


這樣的工作強度,誰能頂得住?


但我若不頂住,誰來守護這一方水土?


在我們身後,有一群默默堅守的英雄。歲月靜好,是他們用生命所書寫的溫柔。


武漢封城37天:這7個人,早該被曝光了

披荊斬棘,搏命堅守


樊樹鋒,是鄭州市一位民警。


武漢封城37天:這7個人,早該被曝光了


大年初一,接到返崗令的他,匆匆安頓妻女,連夜從老家趕回,投身到疫情防控阻擊戰中。


樊樹鋒整天泡在轄區樓院裡,將社區2800餘名居民,和22批疫情重點管控人全部摸排到位。


武漢封城37天:這7個人,早該被曝光了


2月19日,連續抗疫17天的他,顱內大面積出血,永遠倒在了工作崗位上。


他的臨終心願是要捐獻器官,用最後一絲力氣,繼續護衛他心中惦念的人們。


“此生無悔披戰甲,來世還要做警察”,這是樊樹鋒曾經在朋友圈發過的一句話。


武漢封城37天:這7個人,早該被曝光了


曹雪芹曾寫道:所謂赤子之心,原不過是"不忍"二字。


因為不忍,即使滿身傷痕,也要身披鎧甲,護一方平安。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


致敬,我們的守護神!


武漢封城37天:這7個人,早該被曝光了

堅守平凡 修築責任


39歲的許鵬,是藍天救援隊機動隊隊長。2月20日這天,他往武漢運送抗疫物資途中遭遇車禍,不幸殉職。


武漢封城37天:這7個人,早該被曝光了


去年的2月20日這天,許鵬正在青海玉樹賑災。


這個把公益作為生命的男人,時刻走在救援的路上。緬甸、老撾、可可西里等地的救援任務,都有他的身影。


武漢疫情期間,他連續工作16天,直到殉職的前一分鐘。


武漢封城37天:這7個人,早該被曝光了


他把自己獻給了一個又一個身處困境的人,只能將美麗的謊言留給年幼的兒子:


“孩子要乖,爸爸去武漢打怪獸。”


武漢封城37天:這7個人,早該被曝光了


這是他朋友圈裡最後的文字。


使命,責任,無懼,堅守。


作為志願者,他們用燃燒自己的熊熊火光,驅趕遠方肆虐的惡魔,給身後的人帶來溫暖和希望。


武漢封城37天:這7個人,早該被曝光了

熒熒之光,捧出黎明


山東泰安市先鋒村的賈慶臣,也是一名防疫志願者。


武漢封城37天:這7個人,早該被曝光了


疫情爆發時,小村莊人手緊,支部書記在先鋒村“父老鄉親”群中,發佈了缺少防控人員的消息。


賈慶臣第一時間回覆:“需要支援打電話!在家隨時待命!”


武漢封城37天:這7個人,早該被曝光了


他在朋友圈裡發了一張值班照片,朋友評論:”辛苦了!”他隔天回覆:“應該的。”


這句“應該的”成為他生命中最後一句話。


2月8日,連續9天奮戰一線的賈慶臣因勞累過度去世,生命定格在了31歲。


武漢封城37天:這7個人,早該被曝光了


作為普通村民,他的“應該”或許是應該宅在家裡,是應該守護自家老小。


可是,賈慶臣卻選擇逆行,拼命守好身後這座小小的村莊。


志願者的逆行,只留下小小的背影。但熒熒之光,足夠捧出一片黎明和希望。


武漢封城37天:這7個人,早該被曝光了

女子本弱,選擇無畏


內蒙古包頭市東站街道辦事處黨委書記滕逸鶴,持續奮戰在社區防疫第一線。2月21日,終因過度勞累導致心源性疾病,搶救無效逝世。


這枚始終不肯停歇的“陀螺”,還是猝不及防地停止了轉動。


武漢封城37天:這7個人,早該被曝光了


早在發病之前,滕逸鶴的身體就有了不好的預兆,連續幾晚睡不好的她,一直在與頭痛欲裂作著鬥爭。


“疫情緊急,等忙完這陣子我去醫院找醫生調理下就好了。”每當戰友催促她休息時,她總是這樣回答。


武漢封城37天:這7個人,早該被曝光了


可惜,她還是沒等到這一天。


丈夫早年因病逝世,如今只留下一個女兒孤零零。母親給女兒拿頭痛藥時還不忘叮囑:“你是一名黨員,要堅持,可不能當逃兵。”


誰都不會想到,自己與最愛的人的最後一面,會是怎樣的倉促而短暫。誰也不會料到,那柔弱的女兒,溫暖的媽媽,轉天就成了倒在崗位上的英雄。


沒有誰生而英勇,只是選擇無畏。


武漢封城37天:這7個人,早該被曝光了

你護患者,我護佑你


2月3日下午,淄博市婦幼保健醫院保安分隊隊長廉光民,在連續13天奮戰一線後,因急性心肌梗死,搶救無效,因公殉職。


他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52歲,留下了他最惦念的妻子和女兒。


手機微信的對話框裡,父女間最後的“秘密”是一雙“古風鞋”。女兒喜歡了很久,於是,這雙“古風鞋”被他擺在購物車最頂端的位置。


武漢封城37天:這7個人,早該被曝光了


“雖然父親是一名保安,但我不覺得自己在生活上有什麼苦。我不在乎他有多大的本事,只希望他沒有離開。”


醫生保護患者,我保護醫生。重任在肩,雖微不足道,也要勇往直前。


疫情之下,萬千基層工作者的貢獻或許沒有多少轟轟烈烈,卻實實在在地護佑著他們想要護佑的人。


捷克作家伏契克曾這樣釋義英雄:“英雄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在決定性關頭,做了為人類社會的利益所需要的事。”


武漢封城37天:這7個人,早該被曝光了


截止目前,這場疫情已經帶走2744人的生命。冷冰冰的數據背後,是一個個等待團圓卻永遠破碎的家庭。


疫情發展至此,我們就快看到希望的曙光,多少點亮曙光的生命擺渡人,卻將自己的生命,永遠留在了2020。


如果可以不做英雄,我真希望他們只是兌現承諾的愛人,是平安回家的爸爸,是膝下盡孝的兒子。


引《風聲》中的一句作為結尾:


“我親愛的人,我對你們如此無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際,我輩只能奮不顧身,挽救於萬一。”


願英雄一路走好!這座用血肉鑄成的豐碑,值得被國人永遠銘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