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做好自尊管理,勇於“麻煩”別人

在快餐店,一個年輕媽媽和5歲左右的兒子排隊點餐,媽媽讓小男孩自己點。孩子踮起腳尖,看著售貨員、手指著上面的廣告牌,說自己要哪一款套餐,但是飲料要換成另一種,還需要加什麼佐料,服務員說,那樣的話需要加錢,還得現做、要等一會兒。

小男孩點點頭,說:“沒關係,我和媽媽可以等”。小孩子幾句話把自己真實的需要,怎樣去調整說的一清二楚。而年輕媽媽對於孩子的“特別需要“,也欣然地接受,耐心地陪著孩子等。售貨員轉身,按照這位小顧客的要求去配餐。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做好自尊管理,勇於“麻煩”別人

首先,一個有較好的自尊感的人,敢於表達自我的需要,也樂於看到實際情況是否允許自我的滿足,即使在被人否決、被環境拒絕時,整個自尊感也不至於奔潰、產生無地自容的羞愧感。

這樣的人也不會為了得到某些利益與滿足,而過度犧牲自我、壓抑自我的需要、貶低自我的價值。

而自尊的水平存在問題時,過於自大會趾高氣昂、頤指氣使,顯然會惡化人際關係,太容易得罪人。

自尊水平太低時,就會容易怕給別人惹麻煩、覺得自己的需要不重要,對於正常的尋求支持、相互幫助也充滿了擔憂。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做好自尊管理,勇於“麻煩”別人

其次,自尊水平除了影響到是否樂於、善於求助於人,也會影響到自我對自我的接納

人開始壓抑自我、自我貶低的表現,仿

佛內心始終維持著一種自我審視與質疑的系統,會不斷地質問”我配得上更好的生活嗎”?”我可以為自己爭取滿足嗎“?”我值得被人擁戴、認可嗎“?

也就是說,不同的自尊價值水平的人,表現差異會很大。

也許都是到陌生的地方、見不熟的人,自尊較高、乃至有些自戀的人,會有”自來熟“、”人來瘋“的表現,而自尊不足的,如同林妹妹進賈府,會入門問禁、四下留神,唯恐遭人白眼、落人口舌。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做好自尊管理,勇於“麻煩”別人

在一個團體裡(即使是新建立的),通過一段時間,也會出現以下情況:有的人似乎越發嬌氣,成了被照顧的嬌貴小姐,很會說一些場面話、會處理與外界的交流、活躍圈子氣氛。而有的人,手中活兒越攬越多,幹了很多瑣事大家也未必知道和認可,彷彿是默默辛勞、忍氣吞聲的”老媽子“。

這種團體裡的角色分配,也與自尊感有強烈的聯繫。自尊感強的人,更容易維持自我的邊界,爭取到較高的地位和支配權的角色,並且堅決只做屬於自我角色的事情。而自尊感低下的人,更容易被支配、被洗腦、被安排,而一次次的互動,似乎強化了自己只有”被需要的“價值,而沒有獨立自我的需要。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做好自尊管理,勇於“麻煩”別人

一個人堅韌的自尊強度、有效而靈活的自尊管理,來自於三個方面。

第一,穩定的、安全的依戀。

一個及時的、有情感回應的母嬰依戀,是一個人自我感、自尊感誕生的基礎。人在嬰幼兒時期,吃喝拉撒睡都離不開母親的悉心照料。如果母親對於孩子的身心需要不敏感,不能及時給以滿足,容易導致過多的情緒受挫和創傷,嬰兒雖然語言不會清晰表達,內心感受卻往往會持久地留下印跡。一次次的忽視與過度的情緒受挫,嬰孩會有覺得自己的需要即使很強烈,也很難被滿足的體驗,而這種不斷強化的母嬰互動,逐漸內化為內心客體的互動,會在成年後,不斷投射到外界與人的交流中。覺得周圍的人,都看不到自己的需要、周圍的人都是冷漠的,與其被他人冷漠,還不如自我降低自我的期待。無意識中,讓內心偏向自我貶低、自我虐待的客體互動得到了強化,即使別人未必不願與自己形成平等互惠關係,但是自己總覺得對方在欺負自己,卻忽視了自己沒有積極主動去爭取的事實。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做好自尊管理,勇於“麻煩”別人

第二,持續的、來自強大客體的支持。

自尊的管理,如上所述,無外乎關於如何接納自我的需要、多大程度上贊同與認可自我的存在,並在這個過程中,不斷與外界發生交換。這部分功能,需要逐漸內化、認同一個強大的客體。而這個過程,父母、老師、以及孩子理想化的人物,都會起到部分的作用。

可以說,允許孩子享受部分全能的感覺、按照他的需要,只要符合基本環境、不侵犯別人的權益、不危害健康,就儘可能允許他自己掌握自己的生活。在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肯定他已經做到的事情,給他示範如何完成複雜任務的技能,允許一個成熟與掌握的過程等等,這對一個人通過掌握技能、延遲地滿足自我都會有積極的作用。上面案例中,小男孩的母親和服務員,做到的,恰恰是接納了孩子自我支配的需要、告訴他實際的情況,不催促他、也不給他壓力。這份會讓很多大人都羨慕的、健康的自尊,自然也離不開這個相對滋養他、尊重他的環境。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做好自尊管理,勇於“麻煩”別人

第三,成長過程中,各種創傷經驗的影響。

一個人的自尊必然是在各種創傷中發展與強化,即使嬰幼兒時期得到很好的撫育,在長大過程中,也必然經受種種考驗。小到某一門課成績總是考不好、被老師批評訓斥,大到遭到同學排擠、青春期失戀。這些創傷是難以避免的。這些生活的意外、無常,也會延續終生。而這些創傷的發生,都在打擊我們的自戀、自尊:我是優秀的、我們的環境的足夠安全的、我們的能力是不斷進步的。所以如何應對已然發生的不幸,是維持自我可以爭取到的最好生活是什麼、自我是否有能力保護自我的根本問題。

很多創傷的發生,來自於不可抗外力,所以如何累積一些有效應對挫折的經驗、接納現實中不確定性、獲得較多的社會和情感的支持,都會影響到一個人有效應對創傷、走出創傷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有部分是被動的,而人最可貴的也許是主觀的能動性、主觀的可選擇性,即無論外界發生什麼,我們至少可以擁有的是,如何面對它的態度。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做好自尊管理,勇於“麻煩”別人

採悅觀點:不敢爭取自己的權益、害怕給別人添麻煩,都是自尊管理相關的問題。作為成人,現實的經濟理財、身體健康、人際關係需要管理,而自尊自信、壓力水平等主觀的體驗同樣需要有意識地調節。使自己逐漸靠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自在而客觀的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