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屠呦呦:我長壽的祕訣就是不要當選中國院士,這樣我還能多活幾年

曾經獲得諾貝爾獎的屠呦呦的名字又沒有出現在新一批院士增選名單上,屠呦呦屢次“落選”引發了巨大爭議。

除了諾貝爾獎,屠呦呦還獲得了共和國勳章與國家最高科技獎,但院士名號卻一直沒有評上,原因是什麼呢?

屠呦呦:我長壽的秘訣就是不要當選中國院士,這樣我還能多活幾年



院士評審體制問題

屠呦呦已年過八十,她的年齡在院士評審過程中是一塊短板。根據最新的院士增補規則,院士候選人只由院士與學術團體推薦,本人申請是無效的,且年齡一般不應超過六十五歲。

這一條,屠呦呦已經不符合,但門並未關死,六十五歲以上科研人員仍有機會當選。那麼對於六十五歲以上的院士候選人,則需要具備以下條件:必須有六名或以上院士作為推薦人,且推薦人中至少有四名院士的學部與被推薦人所在學部一致。除此以外,對於七十週歲以上的候選人僅有一次被提名機會。

也就是說,屠呦呦在年齡上是不利於評選院士的。除此以外,要獲得同行推薦,屠呦呦本人的成績必須得到圈內人的認可。這不僅包含科學研究成績,也包含了人際關係的處理。

在人際關係上,據屠呦呦的同事所說,屠呦呦並不善於交際,不管別人是領導或是朋友,只要她不贊同其所說的話,屠呦呦便會立即反對,然後給出自己的意見看法。大家應該都明白,這樣做不管對錯,總歸是很容易得罪人的。

除了人情交際,屠呦呦在科研成績方面也備受爭議。


屠呦呦:我長壽的秘訣就是不要當選中國院士,這樣我還能多活幾年



屠呦呦“獨攬”了功勞

屠呦呦是因研製出青蒿素而成名,在這之前,原本治療瘧疾的藥物奎寧失去效用,瘧疾再次成為人類難以戰勝的疾病之一。而青蒿素的問世對於人類來說,無異於救命稻草的出現,自然而然地,屠呦呦也被捧上神壇。

但在學術圈內,有許多學者並不認為屠呦呦是青蒿素的研發者,在他們眼裡青蒿素的研發是包括屠呦呦在內所有科研人員的共同努力,屠呦呦獨攬其名是不合適也不公平的。

2011年,屠呦呦還沒獲得諾貝爾獎,但媒體已經把她稱作“中國最接近諾貝爾獎的的人”。但這引起了屠呦呦的同行的不滿,因為參與青蒿素研發(五二三項目)的科研人員共500名,屠呦呦並不是其領導者,且在2011年,《京華時報》報道了某位匿名人士的“揭露”。

這位匿名人士對青蒿素研發是瞭解的,其認為在青蒿素研發中,屠呦呦並非首個發現青蒿提取物具有抗瘧作用的人,也並非首個分離抗瘧有效物的人,屠呦呦也並沒有指導整個科研組,因此屠呦呦所獲殊榮應是屬於全體科研人員的。

另外,“五二三項目”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張劍方曾強調,青蒿素得以成功問世,靠的是所有科研人員的努力,參與項目的六個單位均沒有能力單獨完成青蒿素的研發。如此看來,把屠呦呦推上領獎臺顯然太不合理了。

據說屠呦呦在眾多同行中風評並不好,她曾以個人名義上報獎項,有人稱她還曾試圖以權制人,但事實如何並不知曉。

如何歸功,成了爭議話題,只有屠呦呦得了諾貝爾獎,圈內人難免會有不快,加之屠呦呦本人不懂得交際,因此被排斥也不奇怪。


屠呦呦:我長壽的秘訣就是不要當選中國院士,這樣我還能多活幾年



屠呦呦無心參選

能不能被評選是一回事,屠呦呦本人是否有意願評選又是一回事,據瞭解,屠呦呦對於院士稱號並無太大興趣。

屠呦呦團隊的成員曾說過:“屠老師沒有這方面的考慮,也不會報名。”如果屠呦呦本人無心評選院士,儘管學術圈內的同行極力推薦,屠呦呦也不會被當選。因為推薦候選人需要上交多份證明材料,而這些材料大部分都需要從屠呦呦手中獲取。

另外,屠呦呦領取諾貝爾獎的獲獎感言中,有強調團隊的貢獻,並沒有提及個人,而且從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之後的表現也能反映她對於獎譽的態度。

得知自己獲獎後,屠呦呦一直不願接受採訪,即使是接受了採訪,屠呦呦也多次強調科研成果屬於集體,有關她個人的貢獻她不願多談。屠呦呦的老伴說到屠呦呦無奈拋下女兒前往研究青蒿素的往事時,說道:“我心疼她也支持她,那個年代很多人都這樣,她從沒想得到這些榮譽。”

楊瀾也曾採訪過屠呦呦,被問及她為何不是院士時,她在回答中暗示,如果一味追求院士稱號,便本末倒置,想要靜心搞科研也很難了。

她用幽默的方式回應了外界的質疑,也直接表明:“我長壽的秘訣就是不要當選中國院士,這樣我還能多活幾年。”中國中醫科學院院士張伯禮評價屠呦呦是個比較低調的人,儘管已經獲得大獎,但她還一心想著青蒿素。

青蒿素解決了瘧疾的問題,但屠呦呦希望繼續尋找到青蒿素能治療的其他疾病。屠呦呦團隊的楊嵐說:“我覺得屠老師整天想的就是青蒿素,怎麼把它繼續做下去,讓它的作用發揮到極致。”

屠呦呦經常拒絕出席活動或接受採訪,就像她自己所說:“我還有很多事要做。”所以,屠呦呦本人並無心參選院士,有關外界的質疑對她來說或許不過是鬧劇一場。


屠呦呦:我長壽的秘訣就是不要當選中國院士,這樣我還能多活幾年


屠呦呦是否當選院士其實並不應該成為焦點,因為院士之稱原本並不是為了讓誰獲得更多利益,更多地是對於一位兢兢業業的科學家的肯定,而忽略科研成果去追究私人問題便更是滑稽之舉了。有關青蒿素的研發,屠呦呦本人必然是有所貢獻的,這無需置疑,但與屠呦呦一同研究的科研人員也應獲得尊重與肯定,他們的力量同樣偉大。


屠呦呦:我長壽的秘訣就是不要當選中國院士,這樣我還能多活幾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