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張學友、劉德華均有言在先,為什麼仍有大批歌手“羊入虎口”?

大家都知道,最近一段時間丁太升的毒舌點評,還有張大大的謎之評語,都給《天賜的聲音》帶去了巨大爭議

,雖然同時話題熱度也瘋狂上漲,但是整體口碑卻受到了影響,真要說起來我覺得還是弊大於利。

張學友、劉德華均有言在先,為什麼仍有大批歌手“羊入虎口”?

而另一方面《歌手2020》也同樣因為現場聽審團投票的迷惑偏愛,導致外界不斷產生爭議,不少觀眾都直言這些人是“聾的傳人”,可見投票結果確實無法讓大多數普通人滿意,而這些因為評審導致的矛盾,讓人不禁想問究竟評審團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張學友、劉德華均有言在先,為什麼仍有大批歌手“羊入虎口”?

關於這個問題我認為無非就是兩種答案

一、代表普通聽眾,用最直觀的現場感受,以及最簡單不參雜多餘技巧層面的反饋去進行投票,最終得出一個能夠代表大多數人的投票結果,這一點在《歌手2020》中有充分體現。

二、代表相對專業的聽眾,用更加深入的分析,以及能夠有理有據去評判的標準,來對在場嘉賓表演進行一個評分,從而得出相對靠譜且具有說服力的結果,這一點在《天賜的聲音》中也很明顯。

張學友、劉德華均有言在先,為什麼仍有大批歌手“羊入虎口”?

但現在的問題是普通觀眾並不認可,也就是第一種答案被推翻了,那麼就只剩下第二種答案,可關於評審是否足夠專業這個問題又無從定論,甚至對於這方面的疑惑歌神張學友以及天王劉德華早就發表過自己的看法。

張學友、劉德華均有言在先,為什麼仍有大批歌手“羊入虎口”?

張學友

一直以來張學友都是《歌手》系列節目的重點邀請對象,但是節目播出這麼多年卻從來沒有成功過,甚至就連助陣都沒請到過。

而早前張學友則更是明確表示,自己是選秀歌手出身,很反感在舞臺上被人評頭論足,如今功成名就更不可能回去讓人指點江山,並且直言都不知道那些評審懂不懂。

張學友、劉德華均有言在先,為什麼仍有大批歌手“羊入虎口”?

劉德華

另一邊劉德華則是在近幾年接受採訪時表示,因為自己不懂,聽不出來什麼調子的轉換這種專業內容,所以不敢受邀參加《中國好聲音》這種大型的音樂比賽,害怕誤人子弟。

張學友、劉德華均有言在先,為什麼仍有大批歌手“羊入虎口”?


張學友、劉德華均有言在先,為什麼仍有大批歌手“羊入虎口”?

從這些言論我們不難看出,華語樂壇裡最頂級的兩位歌手,均對音樂比賽這種事情抱有牴觸心理,他們不認為這是一個最好的模式,因為音樂本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東西,誰都沒有辦法給出一個最為硬性的標準。


張學友、劉德華均有言在先,為什麼仍有大批歌手“羊入虎口”?

可是到了《天賜的聲音》和《歌手2020》,連天王巨星們都抗拒的模式,卻成為了節目晉級的標準,甚至是某些評審大放厥詞的基礎,實在是令人唏噓不已。

那麼為什麼明明張學友、劉德華這種重量級的歌手都有言在先,卻仍然有大批歌手羊入虎口呢?

關於這個問題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得”與“失”。

華語樂壇更新換代速度遠超你我相信,比如曾經紅極一時的飛輪海成員炎亞綸,這一次登臺《天賜的聲音》相信很多人已經感到陌生了,而拿到金曲獎晉升天后的徐佳瑩,如果不是參加《歌手2020》很多人也早就把她拋擲腦後,這就是歌壇的現狀。

張學友、劉德華均有言在先,為什麼仍有大批歌手“羊入虎口”?

因此很多歌手為了維持曝光度,往往會選擇參加各種不同的音樂節目,而如果咖位不夠或者是人氣低迷,那就沒有辦法坐上導師席,因此只能成為舞臺上競演的嘉賓,這其中無非就是得和失的關係。

通常來說參賽歌手可以獲得大量人氣和關注,甚至因此重回巔峰也不是沒有可能,比如去年《歌手2019》的吳青峰,就憑藉這檔節目成功翻紅,而之前來過的鄧紫棋更是藉此火遍內地,足以看出歌手們得到的回報著實不小。

張學友、劉德華均有言在先,為什麼仍有大批歌手“羊入虎口”?

至於失去的東西也很簡單,那就是作為一名專業歌手、成名歌手的面子,他們必須放下所有的驕傲去接受大眾評審,以及部分所謂的專業評審指點。

比如薩頂頂作為國家隊級別的歌手,她的音樂成就根本不需要任何人評價,屬於板上釘釘誰都無法扭曲的事實,可是近幾年為了能夠在國內有更好發展,現後參加了《我是唱作人》《天賜的聲音》等多檔音綜,最後被丁太升懟哭實在是可憐,但卻是失這一環節中必經的一步。

張學友、劉德華均有言在先,為什麼仍有大批歌手“羊入虎口”?

所謂羊入虎口,只能說同樣也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而另一個願挨,我們沒辦法改變大環境所有隻能自己做出妥協,只可惜如此畸形的歌壇,卻沒有人真正重視,爭議過後一切又還是老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