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校長核心素養是什麼?

15518951668


1.傳道者

校長是團隊的傳道者,傳的是文化和戰略。這兩項工作是團隊成員所不能替代的,必須要依靠校長來主導和完成。

首先,校長是校區規則的制定者,這個規則並不是學校的制度、流程和文件,而是員工必須誓死悍衛的一種精神文化。比如:1、教不好學生等於偷錢或搶錢;2、不是靠口碑招來的學生不受人尊敬。3、跟客戶不親的學校沒有未來。這不僅僅是一種企文化,更是一種價值觀念,也是機構生生不息和永續傳承的一種商業模式。其次,校長是戰略的決策者,必須統籌全局,以終為始,要有長期的發展規劃。

2.授業者

何為授業者?即對於人才的培養,也可以說是團隊的教練。教練的工作就是要讓團隊完成任務並達成目標,同時發現、挖掘並培養所需人才。教練不僅要能把有經驗的、聰明能幹的員工培養成優秀人才,而且還要能夠把沒有經驗的新員工、笨拙的、能力差的老員工培養成頂尖業務高手。比如:校長要培養一名市場主管,主要解決四種問題,既方向和目標、會不會幹、願不願意乾和怎麼幹的問題。

當然,校長可以把這四個問題畫成一個四象限表格,然後讓每個人在表格裡填寫自己的方法和見解,經過投票篩選之後,把每項最優質的前四種方法記下來,然後再把計劃制定成可以落地的實施方案,就可以輕鬆地培養一名優秀的市場主管。

3.運營者

操盤手即為團隊的領頭者,也是團隊的包工頭。包工頭的主要任務就是讓團隊幹完活並達成既定目標,同時要拿到屬於團隊的那份辛苦錢,讓團隊死心塌地的出力。

要實現幹活,達標,拿錢的這三個目標,最好的方法就是加強激勵和提高人效,在每完成一個目標後,機構要給予一定的獎勵,且員工和管理者的獎勵要有所不同,這樣就能以目標為導向,持續激勵員工和管理者不斷拿到學校想要的結果。

用通俗一點的話來解釋,那就是“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過於在乎得到而不重視付出,這樣的機構,其團隊未必不是人心渙散。

4.激勵者

激勵者就是團隊情緒的調動者,也是團隊的神父。神父要做的就是情緒管理、批評、表揚和禁止負能量的傳播。

情緒管理的最好方法就是召開一對一的會議,與員工溝通並注入信仰,即畫餅和洗腦,相信對於每個機構而言,這樣的方式方法並不陌生,對於滿懷報復的員工而言,以理想充飢最為見效。而批評可以用BIC溝通法,表揚可以用二級反饋法,禁止負能量可以用五步禁負法。


職場首席官


大家好,我是小陳

“如果校長的能力不夠,很難將學校辦好。”與上篇談論校長的職業化成長路徑不同,本文,鍾祖榮教授開宗明義便提出了校長必須具備的四點核心素養。

“一位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這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校長對於學校的重要性。校長對於學校的作用就像舵手對於船的作用,船要往哪裡開,是否能達到預想的彼岸,與舵手有重要關係。

校長的地位是角色賦予的,但能夠做好與其能力直接相關。校長要想真正發揮關鍵作用,其能力要足夠。如果校長的能力不夠,也很難將學校辦好。校長要具備一些素養,尤其是核心素養:

1,校長的專業標準

我國義務教育學校校長專業標準是2013年頒佈的。該專業標準的出臺對於校長的選拔、培養、培訓、考核、管理等各方面是非常重要的文件。

專業標準按照校長職責劃分成六塊——規劃學校發展、營造育人文化、引導課程教學、引領教師成長、優化內部管理、調試外部環境。

每項職責下面分三個維度——專業理解和認識、專業知識和方法、專業能力和行為,提出了六十項要求。

這份文件對校長的從選拔到考核的全套管理工作是指導性文件,對提高校長素質非常有價值。該標準參考了國內外的專業標準研製的。

校長專業標準提出了“以德為先、育人為本、引領發展、能力為重、終身學習”等5個基本理念,比教師的專業標準多了一條——“引領發展”,體現了校長的領導作用和管理作用,這也是校長角色的要求。

2,校長的辦學思想

校長是領導和管理學校發展的專業人員。我國教育管理體制過去總體來說是集權式管理體制,是自上而下的指揮,校本的內容比較少。

過去校長按照教育部門的方針、政策辦學就可以,自主權相對較小。改革開放後,我國不斷促進教育改革,校本化趨勢越來越明顯。

所謂校本化趨勢是指賦予校長基於當地和本校實際,結合上級的教育方針政策來辦學的權利,在這個過程中,要求校長有規劃,有思想。校長的辦學思想對學校非常重要。

校長的辦學思想包括五個方面:

第一,人才觀,或稱教育目的觀,即要培養什麼樣的人。

對於要培養什麼樣的人才,國家有需求和導向,但是具體到學校,學校需要有各自的培養目標。校長需要具體策劃學校的培養目標。每所學校的培養目標與其他學校有所差異,這種差異源自於生源的特點。辦學思想要有符合教學方針同時又結合學生實際的培養目標。

第二,教育課程觀或稱活動觀,即培養這樣的人才要通過哪些課程來實現。

課程體系的構建對校長而言非常重要。現在除了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外,還有校本課程。校本課程的開發能體現校長的辦學特色。

第三,教育方法觀,即要通過哪些方式方法來培養學生和實現課程。

課堂教學是主要的渠道,課堂學習是主要的方式,但是還需要各種各樣的渠道和方式。除了課堂教學,現在越來越重視課外的、校外的、綜合的、實踐的教學方式。北京市推行研學旅行,研學旅行是教學方式的改革創新。

第四,教育資源,即實施課程、實現教學要用到哪些資源。

包括人力資源、物力資源、財力資源,其中最主要的是師資方面的資源。

這裡的師資不是籠統指學校有一批高素質教師,而是指教師要能很好地實現辦學目標、辦學方向,體現學校辦學的特色,比如有些學校強調文化育人,如果教師沒有國學底蘊,就很難實現文化育人的目標。校長要有意識引領教師朝這方面發展。

第五,教育管理,即教師需要將資源整合起來,涉及運行流程、規章制度等,另外,是否達到了預期和目標,要加以檢測的手段。

校長尋找自己的辦學思想需要有一個過程,要在實踐中慢慢總結形成辦學思想。

3,校長的辦學規劃

校長要將辦學思想要落實到規劃中。

規劃是基於學校的現狀,經過全校共同努力,三年或五年內能夠達到各個方面的目標。規劃對於學校而言非常重要。

規劃的研製需要校長帶領全體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完成,這是校長領導力最核心的方面。

這裡要強調兩點:

第一,如何處理分數、升學和素質的關係問題,這實際上是一種矛盾處理能力。

到了初中、高中階段,學生面臨升學壓力,校長不考慮升學是不可能的,這是現實的需要。有位校長提到:“沒有分數,今天過不去;沒有素質,明天過不去。”今天和明天都很重要,今天更多是做準備,明天是強調持續發展,關鍵是如何看待兩方面的關係。

一方面,學習成績是學習能力的一種體現,在分數中有學習能力和素質的成分,這是二者可以統一的方面。

但是未來的素質不僅是學習能力,未來的職業中需要各種各樣的能力,比如系統分析能力、資源利用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合作能力,這些能力如果僅僅通過課堂教學是很難充分培養出來的。

必須通過校本課程、活動課程將學生的素質加以培養,這樣才能照顧好今天和明天,處理好二者關係是校長規劃中非常重要的方面。

第二,校長的辦學規劃一定是適應未來的,因為學校是為未來培養人才。

如果校長沒有適應未來的眼光,辦學理念就是落後的。

目前對於校長而言,為了使規劃能夠適應未來,校長需注意以下方面的積累:

第一,信息素養。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智慧課堂、智慧校園發展十分迅速,校長一定要關注智慧化、信息化;

第二,關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走向,即創新驅動發展,核心是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目前對於學生的核心素養說明有三個方面,但是有些寬泛。校長應該抓住學生的核心素養。

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2010年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對素質教育的重點有所涉及。

1999年的文件中提到:“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2010年的文件中提到“著力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

十八屆三種全會中再次強調“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這三點。

學校的培養目標要更加聚焦到這三點的培養,這是真正的核心素養,校長要圍繞這種核心素養著力辦學。

4,校長的管理能力

從管理過程而言,校長的管理涉及多個環節:從計劃、組織協調、控制,到最後的評價。

這裡尤其要注意評價。

目前校長對於教學的評價體系還不太完善,除了對學生學習能力的評價外,對學生其他方面素質的評價還比較簡單,不夠科學,不足以反應學校的辦學質量,對於學生思想品德、創造力、學習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評價缺乏科學的工具。

另外,質量意識,責任意識有待加強。

部分校長“只問耕耘,不問收穫”,一些校長不清楚自己所做工作的效果。一些管理者雖然積累了簡單案例,但是沒有量化的意識,缺乏數據積累。這是要從管理上需要強化的。

科研機構、中小學校長們要聯手攻克管理方面尤其是評價方面的難關。評價手段提升後,會推動學校管理和教學質量的提升。



C小陳日常生活記


校長在影響學校的氛圍、態度和聲譽方面起著關鍵作用。有好的校長,學校才能成為優秀人才的孵化器,學生需要的不是填鴨式的教育,而精心的培育和鼓勵。

另一方面,校長能力直接影響學習的教育質量。當學校缺乏堅實的基礎和方向時,教育質量就會大打折扣,學生就會遭殃。

但是怎樣才能成為一個成功的學校校長呢?雖然成功的校長沒有唯一的答案,但許多優秀的校長都有一些共同的策略、技能、特點和信念。

1. 明白建立社區的重要性

優秀的校長會注重建立和維持互惠的家庭和社區夥伴關係,並利用這些夥伴關係培養包容、關懷和互動的學校社區。要建立這些社區網絡,校長必須能在學校和社區中引人注目,建立信任,與家長、教職員、社區成員和學生建立一種透明度和共同目標。

因為在高度信任的學校裡:

  • 教師有動力並且願意嘗試新的策略,因為他們相信領導者會支持他們;

  • 學生們能到達激勵並和學校緊密聯繫在一起,因為他們信任他們的老師;

  • 家長們都很支持,因為校長和老師們都與他們建立了相互信任的關係。

2. 充分授權老師並注重老師的領導力培訓

偉大的校長知道他不是在獨角戲。他知道自己必須與優秀的老師和同事為伍,不僅如此,他還必須鼓勵老師和員工不斷學習、發展。最重要的是讓自己成為領導者,從而為老師提供充分的支持。

眾所周知,當人感到滿足,並獲得職業發展的機會,以及對自己職業的自主和控制時,他們的整體工作效率會更高、參與度更高、效率也更高。

校長可透過為教師提供專業發展機會和支援服務,以及創造一個讓教師有實驗、創新和領導的環境,為教育工作者創造一個健康的環境,對學生有正面的影響。有調查顯示,優秀的校長在他們所領導的學校的員工敬業度高於平均水平是其他人的2.6倍。

優秀的校長專注於提高教學樓內教師的質量。通過精心聘請最好的教師,通過支持他們的努力和抱負,通過對全體工作人員抱有很高的期望,通過認真支持每個專業人員的個人發展,從而影響學生的成就。

3.利用數據和資源

優秀的校長善於使用數據,包括標準化和對學校進行評估,通過基於實際情況的決策來推動持續改進。優秀的校長能夠利用這些數據做出戰略決策,使學生受益。

4. 有遠見和計劃

優秀的校長是有遠見的人。他能夠清晰地表達學校願景和目標,善於團結周圍的團隊,並通過團隊努力實現目標。

願景是領導者最重要的品質之一,因為它為團隊領導者與為每個團隊成員提供動力和方向。當然,為了使領導者能夠成功地追求他的願景並實施他的計劃,他必須將他的願景與不懈的熱情結合起來。一個有效的領導者的遠見和激情應該會激發靈感、激勵和激情,並滲透到整個學校。

5. 創造協作、包容的學習環境

協作,包容的學習環境能為所有學生提供靈活的學習選擇和有效的路徑,以及實現教育目標所需的空間,並讓學生體驗到一種歸屬感。優秀的校長知道這一點,並優先考慮包容性,創造包容的學習環境,培養每個學生,並鼓勵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合作。

6. 對工作充滿熱情

激情是一個關鍵因素,對校長來說,激情尤其重要,因為校長通常對學校的氛圍和文化有很大的影響。

充滿激情的校長有一種極具傳染性的能量,可以極大地影響教師的滿意度和動力,以及學生的表現。要知道,世界上所有的知識都不能讓你成為一個好的領導者,而那些對工作的關心並願意與你合作的人才是關鍵。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人們想追隨一位有激情的領導者。這樣的人不僅關心他所從事的事業,而且也關心參與其中的其他人。對一切事情激情都是成功領導的關鍵。

7. 鼓勵冒險

失敗是成功之母。正如老師應該鼓勵學生勇於承擔風險以促進成長一樣,真正有效的領導者通過創造一個支持性的環境來鼓勵下屬和同事承擔風險,這個環境不僅獎勵成功的想法或倡議,而且也獎勵努力,不管結果如何。

失敗是學習的必要條件,但我們對結果的不懈追求也會讓員工不敢冒險。為了解決這一衝突,領導者必須創造一種支持冒險的文化。

8. 以身作則

我們都聽過這樣一句話:“照我說的做,不要照我做的做。”然而,最具諷刺意味的是,行動比語言更能說明問題。以身作則的校長不僅為學校的學生樹立了榜樣,也為同事和家長樹立了榜樣。以身作則的領導者幾乎總是會得到尊重和讚賞。正如哲學家、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施韋策(Albert Schweitzer)曾經說過的那樣:“榜樣不是影響他人的主要因素;而是唯一因素。”

9. 堅持不懈

改變雖然是好事,但如果發生得太頻繁,也會造成破壞。頻繁的人員流動會導致消極的學校氛圍,而這反過來又會對學生的表現產生負面影響。

一項研究發現,平均需要5年時間,一位新校長才能帶領一所學校的表現恢復到離職前的水平。

因此,優秀的校長願意獻身於學校,並且在困難和挑戰面前堅持不懈。畢竟,實現一個願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真正的轉變需要時間。一個領導者的承諾不僅體現了激情,也體現了奉獻精神,這對學校文化有著巨大的積極影響。

10. 終身學習

作為學校長所能擁有的最重要的品質就是對知識的渴望。正如約翰·f·肯尼迪所說:“領導力和學習是不可或缺的。”最好的領導者,不管他在哪個行業工作,都知道他永遠不會知道一切。他對自己的知識保持謙虛,但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信心。優秀領導者是永遠充滿好奇心的個體,從不停止質疑和學習。

優秀的領導者在獲得權力和責任之後,依然能夠保持學習,推動自己成長,挑戰傳統智慧。 這就是為什麼領導者面臨的兩個最重要的問題既簡單又深刻:作為一個組織和個人,你學習的速度和世界變化的速度一樣快嗎?你是否決心保持對學習的興趣?優秀的領導者不僅僅是最大膽的思想家,更是最貪得無厭的學習者。


思維遊牧


校長核心要素是校正同仁思維,助力學生成長,讓喚醒在教育界煥然一新。也就是說呢,用一個相對弱的說服去影響某個個體的某個態度,重構心靈品質。注意不能使對方的態度發生改變的前提下這個態度將對後來的這個說服刺激產生抵制,我不知道這麼說說的清楚不清楚,就是這種話哈就是都是那種寫稿子的話。但凡說出來,就覺得不像人話。如果你明白暗夜之中,才見繁星,危機之下,暗藏轉機,事在人為,為者常成。不難發現:校長的核心素養是知行合一的喚醒。

——End





小圓心聊職場


一是要有不折不扣的執行力。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專門性教育機構,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忠誠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應是學校辦學的基點。校長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具有較強的思想政治素質,不折不扣地執行黨的教育方針,堅定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培養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與接班人。執行力不能體現在標語口號,更要落實到具體的教育教學行動中,校長要將黨的教育方針校本化,實際化,具體化,活動化,要將上級的教育政策落實到位,執行到位,成為實實在在的行動。

二是要有宏觀發展的把控力。校長是學校發展的帶頭人,擔負著引領學校和教師發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的重任。校長應當始終將發展作為工作的第一要務,具有學校宏觀發展的把控力。能夠基於學校發展現狀,結合自身的辦學思想,準確定位學校發展方向,科學規劃學校發展路徑,掌握繪就學校發展藍圖的素質與本領。並根據學校長遠規劃逐步分解實施,通過年度計劃,學期計劃,指導教職工制定具體的行動方案,引領學校各項事業逐步發展,逐步推進。

三是要有課程教學的引導力。學校教育應當以教育教學為中心,隨著校長專業化程度的推進,學校辦學自主權的擴大,教育保障力度的加大,校長也將逐步從繁瑣事務中走出來,將工作的重點放在課程改革,課堂教學的指導上。因而,校長必須熟知教育、熟悉教學,在課程教學方面有著一定的造詣,具有一定的見解,能夠引領改革的方向。校長不僅應是學校管理的領導人,更應當是課程教學的帶頭人。只有教育家辦學,教育專家當校長,才能讓學校聚焦課堂,關注質量,課堂教學的引導力應當是校長的必備素質。

四是要有遊刃有餘的協調力。校長是學校的領導者,領導者的重要素質是彈好鋼琴,處理好方方面面的關係,這就需要校長具有較強的協調能力。要積極協調學校領導班子的關係,形成領導班子的凝聚力,發揮領導核心的作用。要主動協調領導與教師之間的關係,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提高學校工作的向心力。要全面協調學校與家長社會,與上級領導的關係,優化外部環境,最大限度地爭取廣泛的支持。

五是要有銳意進取的創新力。學校教育要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尊重學校發展傳統,但卻不能固步自封,因循守舊,而應主動接受先進思想,順應時代發展,積極開拓進取,堅持創新發展。校長要有自己的辦學思想,自己的教育觀念,自己的辦學理念,要有銳意進取的創新精神與意識。

六是要有嚴以律己的自控力。校長是學校的領導者,校長負責制下的校長,具有較高的行政權威,因而,校長必須具有相應的自控力,不至於在行政權威之下迷失自我。校長要具有較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愛崗敬業,樂於奉獻,淡泊名利,甘為人梯,富有教育情懷。要有良好的品行修養,恪守職業道德,立德樹人,為人師表,尊師重教,關愛學生,嚴於律己,廉潔從業。


囍楊洋


校長的核心素養:
那一定是:責任心!
有責任心的校長才敢勇於擔當責任
有責任心的校長才會時刻心中有著教育情懷
有責任心的校長能帶出一大批有責任心的老師


有責任心的校長才能培養出有責任心的國家棟梁!!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65201e35e3ee4d2bac96d169f8af2c07\

婚禮主持人的日常生活


教育工作者的核心素養是教書育人的責任心


捕風的尹老實


校核/正師長


徑得


愛學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