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如何评价历史上诸葛亮的一生?郭嘉不死卧龙真的不出吗?

不怂历史


我是杭州刺史,我来回答。

从魏晋到明清, 文人们对诸葛亮评价的主流, 是由客观平直到玄虚空泛, 由褒贬不一到绝对肯定, 思维方式 愈益呈现出道德化、绝对化的倾向。 对诸葛亮忠义的阐释过程, 使文人们越来越认同于官方文化。 由此, 距真实的 诸葛亮越走越远, 文人的思想日益僵化, 民众亦自然而然地接受了文人绝对化的思维观念。

诸葛亮在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受到上自皇帝下至 庶民的普遍赞誉 ,这与文人们对诸葛亮的评论密切 相关。或者可以说, 正是历朝历代文人对诸葛亮一 生言行的反复诠释与渲染 , 才形成了诸葛亮文化现 象这一中国社会独特的人文景观。在中国浓重的政 治文化氛围中,文人们对诸葛亮的评论愈来愈趋于 道德化 、绝对化, 致使诸葛亮的形象距其本来面目愈 来愈远 ,而文人们在圣化诸葛亮的过程中越来越认 同于官方文化,同时其君子小人判然两分的思维模 式也给民众以巨大的影响 。

古代文人对诸葛亮的评价 ,在魏晋至隋唐、宋 、 元明清这三个历史时期有较明显的变化。魏晋至隋 唐时期的评论较朴素平直 ,以肯定者居多 ;宋代有褒 有贬;元明清时期则盛誉者居多 ,批评者绝少。

1.魏晋至隋唐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 ,距诸葛亮生活的时代未远,又 属战争频仍阶段 ,人们评价诸葛亮比较客观,多以公 允平和的语调论之,但亦有道德评价的因素在内。

陈寿(233— 247年 )是最早对诸葛亮做出全面评价的人 。他在 《三国志 ·诸葛亮传 》后有一段集 中评论,其核心是“用心平而劝戒明 ”, 其结论是“识 治之良才 ,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 ,未能成功, 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陈寿的评价就事论事, 言简意赅 ,高度概括 ,致使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对 诸葛亮的评论 ,不管赞同陈寿的看法与否,其议题均 莫能出其范围 。

最早从忠义、正统的角度肯定诸葛亮的 ,是蜀汉 的君臣。诸葛亮去世后, 刘禅在诏策中即强调诸葛 亮“将建殊功于季汉 , 参伊周之巨勋”的意义 , 借此 标榜了蜀汉政权的正统性 。此后不久 ,习隆等大臣 在请求为诸葛亮立庙的奏折中说:“亮德范遐迩, 勋 盖季世。王室之不坏, 实斯人是赖 。” 仍着意强调 诸葛亮对汉室兴衰的意义。晋武帝司马炎曾感慨若 得诸葛亮以辅 ,可无 “今日之劳 ” ,并赞叹 “诸葛亮 在蜀 ,尽其心力 。其子瞻临难而死义,其善一也 ” 。 司马炎所谓的“善 ”,其实是 “忠”, 是从一般忠君的 意义上去讲的 。西晋张辅强调:“睹孔明之忠, 奸臣 立节矣。殆将与伊 、吕争俦,岂徒乐毅为伍哉!” 亦 如此意。

东晋的习凿齿 (? — 384年)在当时文人对诸葛亮的评论中是一个比较关键的人物。他赞扬诸葛亮 以仁德之心执政 , “法行于不可不用 ,刑加乎自犯之 罪 ……诸葛亮于是可谓能用刑矣, 自秦汉以来未之 有也” , 将诸葛亮视为秦汉第一臣。更重要的是 , 陈寿《三国志》以魏为正统 , 习凿齿作 《汉晋春秋》 , 首倡帝蜀寇魏论 。因为此时东晋偏安江南 , “其事 有类于蜀 , 为偏安者争正统, 此孚于当代之论者 也 ” 。从这样的角度出发 , 习凿齿认为周瑜 、鲁肃 是 “小人 ”,因其尽臣礼于孙氏;诸葛亮为 “君子 ”,因 其 “有匡汉之望” 、“有宗本之心 ” 。习凿齿这一提 法 ,与刘禅对诸葛亮的评价 “参伊周之巨勋 ”以及 “忠武侯 ”的地位相呼应, 诸葛亮的忠义逐渐成为后 世文人评价诸葛亮的主题 。

隋朝短祚,评论不多。唐朝李白 、杜甫 、刘禹锡 、 杜牧、李商隐等著名诗人都有咏怀诸葛亮的诗篇,他 们主要歌颂诸葛亮 “欲尽智能倾僭盗, 善持忠节辅 庸昏” 的忠义与才能 , 尤其赞其 “誓将雄略酬三 顾 ” 的豪气。 “倾僭盗 ”显然具有鲜明的倾向性 , 但同时也有 “天地三分魏蜀吴 ” 的客观看法。唐 朝宰相裴度 (756— 839)认为遍阅旧史往哲 , “或秉 事君之节,无开国之才 ;得立身之道, 无治人之术;四 者备矣 ,兼而行之 , 则蜀丞相诸葛公其人也 ”。他斥 责陈寿、崔浩 “皆以变诈之略 , 论节制之师;以进取 之方, 语化成之道 (成就教化之道 )不其谬欤 ” 裴氏此论从谋义不谋利的角度 ,为诸葛亮的北伐作 了一个苍白无力的辩护。薛 逢 “赤伏运衰功莫 就 ” 亦为此意。晚唐薛能 (817— 880)则 “病武侯 非王佐才 ”, 言 “焚却蜀书宜不读, 武侯无可律余 身 ”,讽刺诸葛亮不明上天意愿, 权变诈伪, 连年征 战 ,既扰民 ,又未能兴汉 , 他辛辣地嘲笑 “当时诸葛 成何事 ? 只合终身作卧龙 ” 。魏晋至隋唐时期对 诸葛亮的评价,可谓方方面面, 举凡诸葛亮的政治才 能 、军事才能 、道德人品,均已涉及,其特点是较为平 直 。

2.两宋时期

在历代文人对诸葛亮评价的过程中, 宋朝是一 个重要的转折时期 。其中 , 正统观念的影响和理学 的发展最为关键 。北宋的积贫积弱, 南宋的偏安江 南 ,使汉民族处于深重的民族危机之中。在王朝呈 衰败之势以及民族危难之际, 诸葛亮作为 “兴复汉 室 ”的一面旗帜, 特别能起到激励人心的作用 , 因而 北宋后期到南宋一代 ,有关诸葛亮的评论很多 。这些评价自然而然地从民族感情出发 , 从正统观念出 发。与东晋习凿齿改变 《三国志 》正统说的做法一 样, 南宋朱熹《资治通鉴纲目 》一反 《资治通鉴 》以魏 为正统的做法, 再次以蜀汉为正统。其原因 , 正如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卷四五所言:“(宋 )高宗以后, 偏安江左近于蜀,而中原魏地全入于金 ,故南宋诸儒 乃纷纷起而帝蜀。”朱熹此意与习凿齿完全相同, 但 他的影响则比罢官返襄阳的习凿齿要大得多, 清人 蓝鼎元曾谓 “紫阳 《纲目 》大书特书, 千载名分已 定” 。

宋代是理学的创立与发展阶段。姜广辉先生在 《理学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曾将理学概括为 “一种学 圣人的思想运动 ”, 精确地揭示了理学的特点 。在 宋儒精心设计并反复阐释的修齐治平理论体系中, 诸葛亮是一个倍受瞩目的人物。宋代的理学家在评 论诸葛亮时, 往往从德行的角度去评论 , “王佐 ”之 议集中反映了宋儒的诸葛亮观。赞誉者从不同的侧 面, 谓诸葛亮出山 、征伐 、事君 、道德均可与伊尹、周 公相提并论。认为其受三顾而出 ,与伊尹、姜尚之出 处同 ;出山即为 “天下大义拨乱继绝 ” , 故为仁义 之师 ;重权在握而不专擅, 尽道以事庸主刘禅, 非盛 德不能致此 ;刘备托孤, “听其自取而终不自取, 此 伊尹 、周公之心也 ” ;一生廉洁, 不累于物, 亦与伊 尹、周公同 。徐积 (1208— 1103 年 )评价诸葛亮 “用心平而得人心”时, 认为自尧 、舜 、禹 、夏 、商、周、 汉以来七代 , “辅佐之臣有其才者甚多, 惟少德耳。 武侯诚奇人, 谢安可比之 ” 。特别突出了 “德 ”的 分量 。宋人一般很少将谢安与诸葛亮相题并论, 徐 积之意,显然在于强调两人对安定王室方面的特殊 功德 。戴少望 (? — 1215年 )则强调 :“有仁人君子 之心者,未必有英雄豪杰之才 ;有英雄豪杰之才者, 未必有忠臣义士之节;三者, 世人之所难全也 。全之 者,其惟诸葛亮乎!”因而 ,他认为诸葛亮 “宜其擅美 当年 ,仰高后代 ,古今一词, 称为王佐之才而不可加 也” 。这是对诸葛亮的综合评价, 要之不外德、才 两项 ,关键仍是德。

然而宋代并非众口一辞肯定诸葛亮 。俞文龙认 为诸葛亮于大义未明 , “谓之忠于刘备则可 ,谓之忠 于汉室则未也” , 因为献帝尚在 ,刘备于汉宗室服 属疏远 ,又非人望所归 。特别是荆、益之事 ,论者颇 多。程颐从“王佐” 、“道义”的角度出发 ,强调 “行一 不义而得天下不为” , 批评诸葛亮 “有王佐之心 , 道则未尽 ”, “孔明必求有成而取刘璋 ,圣人宁无成耳 , 此不可为也 ” 。朱熹赞赏程颐 “其论极当 ”, 强调 “诸葛亮大纲却好, 只为如此, 便有斑驳处 ” 。叶 适评价曰:“荆、益虽可取, 然假力于孙权, 则借贷督 索 ;会盟于刘璋 , 则欺侮攘夺 。”非君子所为。认为 “自伊、吕不兴而管、乐久亡, 无复可为之时也 ” , 实际上否定了诸葛亮可比伊、吕, 甚至也难以和管 、 乐并列 。诸葛亮为刘禅手写《申 》、《韩 》之事 ,亦被 朱熹斥为“其学只是霸 ” , 叶适认为诸葛亮是 “本 王心而行霸政,以儒道挟权术, 为申、商、韩非而不自 知 ” 。实际上是对隋唐以来 “使诸葛亮而无死 ,礼 乐可兴 ” 28这一说法的否定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也 颇受一些人的非议。 “三苏不取孔明 ”,苏洵 、苏轼 、 苏辙对诸葛亮的攻守方略 、治军能力都有微辞 ,认为 他是治国之才而非征伐之将 。北宋的兵学理论家 何去非亦认为诸葛亮为相才而非将才, 他却一身兼 二任, 结果“不获两济 ” 。这些说法和陈寿之论相 去不远 。

3.元明清时期

元明清时期 ,文人们对诸葛亮赞誉有加 。诸葛 亮为宋人诟病之处 ,这一时期有了新的解释 。明人 赵南星认为 , 苏轼之论 “孔明仁义诈力杂用以取天 下 ,与曹操异者几希 ”, 是不知孔明苦心, 为匡复宗 社 ,取刘璋等宗室弱小不能自保者以安其身,实乃仁 义之大者 31 。宋濂一一驳斥前人对诸葛亮的指责 , 认为他们“皆以权谋术数测孔明 ”, 三代以下惟诸葛 亮一人 “合于先王之道 ” 。清人王萦绪则指出 ,袭 取刘璋事倡自法正,成于庞统, 与诸葛亮无关 。对 “将略非其所长 ”的问题 , 除朱彝尊、王夫之仍表赞 同并有较深入的分析外, 杨时伟、李光地、王萦绪等 或谓与司马懿对垒时 “孔明将略, 益见其长 ” ;或 谓 “孙吴一片诡诈, 成何局面 ”, 仁义之师不为行险 侥幸之举,自可堂堂正正出之 。这些已近乎迂腐 之论 。唐代杜甫曾将诸葛亮与伊尹 、吕尚并论, 有 “伯仲之间见伊吕 ”之说。而在清人的议论中 , 诸葛 亮已位居伊吕等众圣之上。清初毛宗岗 (1632— ?) 盛赞:“历稽载籍, 贤相林立 , 而名高万古者莫如孔 明 ……比管 、乐则过之 ,比伊、吕则兼之,是古今来贤 相中第一奇人。” 空前地提高了诸葛亮的地位 。蓝 鼎元(1675— 1733年)更提出:《正议》、《二表》 , “百 世可师 ”,诸葛亮是“天生王佐”, “出处似伊尹, 忠诚 似周公 ,学问似颜子 ,三代以下第一人之目 , 明道君子咸推之 ”。应 “从祀至圣庙庭 ,俎豆万世” , 永享 祭祀 。王萦绪 (1713— 1784)在 《祭风论 》中甚至说 诸葛亮“讨贼之心贯日月而动鬼神 ” ,祭风之举 “天 地当无不立应者。与周公《金滕》之事相似 ,固实理 也, 何妄诞之有 !”诸葛亮曾 “自比管 、乐 ”, 王萦绪认 为诸葛亮一生言行 ,诚、公、忠 、信 、谨慎 、宁静 、淡泊, “一切皆圣贤真派, 从无杂霸之术, 亦从无杂霸之 心, 岂屑与管、乐为伍 ” 。 诸葛亮终于被塑造为 “无一点黑暗处 ” 的圣人了。

从上述可知, 魏晋至明清文人们对诸葛亮评价 的主流,由平实朴素渐趋于玄虚空泛,由多角度渐趋 统一 ,文人的思维愈来愈呈现出道德化 、绝对化的倾 向。

人物品评注重道德 ,本是中国文化题中应有之 意。在儒学渐次普及的汉代 , “经明行修 ”是评价士 人的主要标准。但随着东汉中后期儒学的式微, “举秀才, 不知书;察孝廉 ,父别居 ”等名实不符现象 的出现,人们对士人的评价比较注重于实际。诸葛 亮本人为学不 “务于精熟”而“独观其大略” ,魏晋 时人的评价主要从政治家、军事家的角度立言而较 少从道德的角度评价 , 正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点。 而宋代以后,对诸葛亮评价中的道德化色彩越来越 浓, “王佐 ”之议便是最典型的例子。诸葛亮从 “自 比于管仲 、乐毅, 时人莫之许 ”到 “天生王佐 ”, 被文 人逐渐地圣化了。而这种圣化, 主要从正统的角度 突出强调了诸葛亮的忠义, 特别是这种忠义对千秋 万世的政治表率和道德激励作用 。

政治化、道德化的立场容易导致绝对化 、极端化 的结论。宋代以后的文人笔下,诸葛亮与司马懿 、曹 操往往形成鲜明的对比。这自然有一定的客观原 因。在民族危难之际,由正统观念衍生的正义感 、忠 义感往往给仁人志士以巨大的精神支持 。 《出师 表》 “北定中原 ,兴复汉室 ”的名言使他们热血沸腾。 岳飞夜书 《出师表》 ,陆游疾呼“邦命中兴汉 ,天心大 讨曹 ” ,文天祥 《怀孔明》诗 “至今 《出师表 》, 读之 泪沾胸。汉贼明大义, 赤心贯苍穹 ” , 均借此直抒 收复中原之壮志。然而在这种强烈的感情色彩支配 下, 文人对诸葛亮以及三国人物的评价往往走极端, “汉贼不两立”在他们头脑中深深扎下了根 。诸葛 亮与曹操 、司马懿被判然分为汉室与汉贼两大阵营,一个绝对是忠义的代表 , 一个绝对是奸诈的代表 。 典型如南宋主战派人物陈亮 , 他承认司马懿用兵 “出奇制胜, 变化如神 ,天下莫不惮之” ,但将司马懿 与诸葛亮相比时 , 则强调诸葛亮 “去诡诈而示之以 大义, 置术略而临之以正兵 ”, “仲达以奸, 孔明以 忠 ;仲达以私 ,孔明以公;仲达以残 ,孔明以仁 ;仲达 以诈,孔明以信。兵未至而仲达气已沮矣 ” 。这简 直是一种精神胜利法了 。蓝鼎元声称 “平生最恶曹 孟德”, 闻人称“魏武帝 ”, 必 “唾其面而奴之 ”, 他甚 至作《拟诸葛武侯伐魏檄 》, 以重申诸葛亮 “灭曹兴 汉 ”之志 。清人黄恩彤认为同受托孤之重任, 诸葛 亮有“自取”之命而终不取 ,司马懿未受 “自取”之命 而自取之, “此天下后世所以仰诸葛若鸾凤, 恶司马 如枭鸱也” 。实际并非如此 ,文人们扬诸葛贬司马 的根源仍在于正统与非正统之辨, 诸葛亮与司马懿 一 “忠”一“奸 ”、一正一反只是由此角度衍生而来的 道德评价。


关于诸葛亮是否为“王佐 ”的议论 ,体现的也是 一种绝对化的思维模式。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儒家 推崇的 “圣王 ”是尧、舜、商汤王 、周文王、周武王 , “圣臣”也是寥寥可数的伊尹 、吕尚、周公几位。 “圣 王 ”因仁义兴 , “圣臣 ”以忠义辅 , 因而称为 “王佐” 。 诸葛亮出山前曾自比管仲 、乐毅 ,体现的是欲建功立 业的士人心态, 是一种常人的心态。而诸葛亮在世 时惟彭羕狱中上书称誉诸葛亮为 “当世伊、吕 ” , 去世后刘禅定之为 “参伊、周之巨勋 ”, 均有一定的 背景。宋代以后关于诸葛亮是否为 “王佐 ”的议论 , 典型地反映了文人们极端化的思维特征。无论肯定 者或者反对者,均是一种绝对化的评价:前者全盘肯 定 ,因而诸葛亮出师即为仁义之师;取刘璋为保宗 本 ;为刘禅写 《申 》、《韩 》是对症下药 ;不用魏延之计 是 “明道正义 ”, “义兵不用诈谋奇计 ” ;屡次北伐 最终不胜,则是天不祚汉而非人力。总之 ,诸葛亮的 一举一动都是仁义道德的体现, 没有丝毫不义 。后 者对诸葛亮的批评则是从 “君子欲有所立于天下 , 必使之无一不正而后从其君 ”的角度出发, 既是王 佐 ,就容不得半点瑕疵, 因之取刘璋 、写 《申 》、《韩 》 均为美中不足。两者异曲同工 ,出发点和归宿都是 对诸葛亮的肯定 。元明清时期的文人则干脆不提那 些 “不正 ”处 ,诸葛亮成了没有争议的人物 。

魏晋到明清时期文人们在对诸葛亮的评价中呈现的变化 ,如前所述 ,与时代条件密切相关。唐代安 史之乱后 ,北宋后期及南宋 、明万历朝以后, 为诸葛 亮作诗或作传 、编谱者明显增多, 也从一个侧面说明 了这个问题。但诸葛亮更是一个超越时空的历史人 物,他在中国文人中形成的影响历久不衰。值得我 们关注的是:文人们何以对诸葛亮情有独钟? 在对 诸葛亮评价中形成的思维定式, 其后果与影响是什 么?


在古代文人的心目中, 诸葛亮无疑是内圣外王 完美统一的典型代表。诸葛亮在汉末那种特殊环境 中所拥有的权力与地位 ,所成就的功业 ,是大一统时 期的文人所无法实现的 。诸葛亮个人的品德, 如忠 义、公允 、清廉 、进取、献身等, 确实为文人们所由衷 敬仰 ,与他们的精神追求相契合。因而 ,诸葛亮激励 着千百年文人的心弦, 牵动着他们的思绪。文人们 在诸葛亮身上 ,汲取到了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他 们在评论诸葛亮时 ,或借此抒发自己修齐治平的豪 情, 或倾诉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而更多的时候 ,是 主动迎合政治需要极力挖掘和宣扬诸葛亮的功德, 为统治者献计献策 。元代程钜夫《敕赐南阳诸葛书 院碑 》一文典型地反映了文人们这种自觉的政治意 识。文中载曰:“有能推尊圣人之道 , 表彰大贤之 业, 作兴民俗, 敷弘治化者,此真人臣之职,而上之所 宜闻也。” “人臣之职 ”即是崇圣彰贤 , 以此化民成 俗,这是中国古代文人自觉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而 文人代代沿袭的经学知识结构和生存环境, 也使他 们只能从 “圣贤气象 ”的阐释中去显示自己的价值, 发挥自己的 “创造力” 。程钜夫在文中着重强调了 南阳武侯祠、诸葛书院与祠东的孔子庙在文化传统、 道德精神上的契合, 认为 “孔子作 《春秋 》而万世君 臣之法定 ”,诸葛亮于汉末首倡 “汉贼不两立” ,方使 《春秋》之义焕然复明, “不有武侯 , 《春秋 》已亡 ”, 因而诸葛亮是捍卫 《春秋 》君臣大义、承续儒家礼乐 文化的里程碑式的人物, 而在南阳营建诸葛书院的 深意即在于使 “诸学子以及有位之人 ,师圣人之道, 仰大贤之业… …所以教天下知为君臣之道也” , 从 而使 《春秋 》大义永远延续下去 。这与宋明理学“为 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的宗旨是完全一致的。 《春秋》的 “微言大义” ,诸葛亮彰显、承传春秋大义 的“功德 ”, 都是文人们精心揣度、“创造 ”的成果。 文人们在对诸葛亮忠义的阐释中 , 使自己越来越认 同于官方文化 。

文人们在对诸葛亮的评论中形成的思维模式 , 带来了诸多消极影响 。

其一,距真实的诸葛亮越走越远 。宋代以后,诸 葛亮这个历史人物被逐渐道德化 、符号化了 。将魏 晋与宋元明清时期文人们对诸葛亮的评论两相对 照 ,便可清楚地看出, 后者的评价往往游离了汉末三 国的生存与战争环境。三国时吴国大鸿胪张俨 《默 记 》一书的《述佐 》篇 , 尽管认为诸葛亮在谋略方面 较司马懿高出一筹 , 但前提是, 在 “天下崩坏, 豪杰 之士, 竞希神器”之际, 诸葛 、司马二相各为其主 ,均 是 “一国之宗臣, 霸王之贤佐 ”, 并无正统与非正统 、 忠义与奸诈之分 。张俨是吴臣 , 其《默记》又为私存 之文, 评论比较客观。而到后世 ,诸葛亮与司马懿两 人的形象逐渐演变为水火不容的君子小人两极化代 表 。回顾文人对诸葛亮的评论 ,仍是陈寿的评价较 为朴素 ,也较为公允全面 。这自然不能简单地理解 为时代愈近评论愈公, 而只能从后代文人的时代环 境 、思想方法中找原因 。

其二,圣化诸葛亮的过程, 禁锢了文人的思想 , 使之僵化、单一。南阳武侯祠镌刻一幅清人的对联 曰 :“陈寿何人也评论先生长短;文公 (指朱熹 )特笔 为表明当日孤忠 。”清代文人对陈寿的指责, 对朱熹 的赞誉 ,正反映了对诸葛亮的评价中从魏晋较自由 的 “评论长短” 、到宋代刻意 “表孤忠” 、再到明清沿 袭宋人之说而很少反观历史的文人思想脉络。古代 文人们秉承统治者意旨 , 运用其智慧与才能所创造 的五经神话 ,孔子神话 ,最终使自己越来越丧失主体 意识,拜倒在自己所创造的权威面前。圣化诸葛亮 的过程也是一个造神的过程 ,它使文人对诸葛亮只 可赞同 ,难有客观分析 。

其三, 文人们的思维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民 众 ,其价值观在民间形成了巨大而深远的负面影响 。 元末明初 , 罗贯中的长篇历史小说 《三国志演义 》 中 ,诸葛亮是核心人物 。曾有学者精辟地指出 :罗贯 中作书的本意, 是“帝蜀黜魏 ,表彰诸葛” 。 《三国 志演义 》的盛行以及明清时期三国戏的盛行使诸葛 亮的形象日益深入人心。清人顾家相说:“盖自 《三 国演义》盛行 , 又复演为戏剧 , 而妇人孺子、牧竖贩 夫 ,无不知曹操之为奸, 关、张 、孔明之为忠 … … ” 晚清的觚庵也指出 :三国戏如 “《定军山 》、《火烧连营》 、《七擒孟获 》等著名之剧何止数千 , 袍笏登场, 粉墨杂演 ,描写忠奸 ,足使当场数百十人同时感触而 增记忆… …宜乎妇孺皆耳熟能详矣 ” 51 。通过小说 与戏剧的传播 ,诸葛亮以鲜活而并非真实的形象从 书本走向了民间,精英文化世俗化了,民众自然而然 地接受了文人的价值判断,中国民众非此即彼、君子 小人截然两分的一元化思维方式与此不无关联。


杭州刺史


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诸葛亮出生于琅邪郡阳都县一个官吏之家。诸葛亮3岁时母亲张氏病逝,8岁丧父,后与姐弟随叔父诸葛玄投奔到荆州牧刘表家生活。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诸葛玄病逝,诸葛亮和姐弟便移居南阳,17岁的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于冰镜先生司马徽。

他看到刘表昏庸无能,不是命世之主,于是结庐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山中,在此隐居了十年。这期间他广交江南名士,其智谋为大家所公认,有匡天下之志。他密切注意时局的发展,所以对天下形势了如指掌。人称“卧龙”。娶黄承彦之女为妻。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联孙抗曹,

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建安二十六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

章武三年(公元223年)春,刘备在永安病危,召诸葛亮瞩托后事。蜀汉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建立丞相府以处理日常事务。当时,全国的军、政、财,事无大小,皆由诸葛亮决定,赏罚严明。对外与东吴联盟,对内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加强战备。

建兴五年(公元227年),上疏于刘禅,率军出驻汉中,前后6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

建兴十二年,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将后事托付姜维。

小说中,为了突出人物的形象,把诸葛亮塑造成了一个出神入化,无所不能的军师。虽然历史中的诸葛亮并没有小说中的传神,但也是一代贤臣,万古留名。


阜阵


【寻欢评断】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也是千古名相,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有着神一样的地位,“诸葛”这个姓氏也因之有了特殊的意义。

高中时,曾经写过一篇作文——《心中的灯》,就是写孔明先生的,被语文老师好一番夸奖,遂复印全年级阅读,至今犹自豪不已!

自比管乐,雅量高致;

三顾茅庐,得识明主;

如鱼得水,三分谋定;

联吴抗曹,赤壁鏖兵;

七擒七纵,平定南中;

六出祁山,匡扶汉廷;

鞠躬尽瘁,贤相殒命。

不说演义,只说正史,诸葛亮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为了理想,为了心中的正统,不屈不挠,夙兴夜寐。不要说什么封建忠君,也不要说什么穷兵黩武,我们的民族,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人,才五千年延绵不绝!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人,我们民族的脊梁才禁得住风出雨打,沧海桑田!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合东吴孙权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李寻欢111


诸葛亮为蜀国操劳了一辈子,他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一心北伐匡扶汉室。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其实不然,郭嘉没死的时候,刘备兄弟三人寄人篱下,还没有势力。郭嘉多次劝鉴曹操小心刘备,甚至杀了他。可惜曹操没有听,在郭嘉外出领兵打仗的时候,吕布来袭,刘备自荐去征讨吕布,谁知刘备带着兵马跑到徐州去了,那时候刘备还不知道诸葛亮呢!后来徐庶回马荐诸葛,刘备才三顾茅庐拜请诸葛亮出山。

郭嘉被称为军事鬼才,军事能力卓越,官渡之战,充分发挥了军事才能,他向曹操提出了对付袁绍的十胜十败,让曹操没有顾虑击败了袁绍,可惜死的太早了,如果他不死,天下有可能是曹操的。只是他和诸葛亮出现的时期不同,而且死在诸葛亮出山前,一切属于机缘巧合罢了。



德州小哥寻缘


本人奉孝迷弟。

郭嘉公元207年死,诸葛亮208年出山。

拿郭嘉和诸葛亮做对比的,都在夸两人的谋略高强,举世无双。一山不容二虎。

诸葛亮陪同刘备经赤壁,夺下半个荆州,整个益州、汉中。刘备临终,托孤重臣。多次出祁山,伐关中。杜甫说“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表达对诸葛亮能力和忠心的赞扬。

对郭嘉的追捧大多因为曹操用他的计谋在危机时刻反胜,平定辽东,帮曹操统一了北方。

诸葛亮是能臣,郭嘉有良谋。诸葛亮不会成为郭嘉,仅仅成为一个高级军事参谋;而郭嘉也不会成为诸葛亮,做个喜欢理政的重臣。诸葛亮一生谨慎,郭嘉喜欢出奇计。

诸葛亮有后半生的辉煌一半来自刘备,一半来自他荆州地区的朋友圈。刘备从出道开始一直都是冲在最前线:陶谦让徐州,刘备在面对曹操的正面压力;吕布夺徐州,刘备居小沛,他的东西方是曹操和吕布;投奔袁绍打曹操;投奔刘表被安排在离曹操地盘最近的新野。刘备不是打仗不行,而是经常在打硬仗。在遇见诸葛亮之前打仗打了近20年,所以诸葛亮和刘备一起,诸葛亮的军事谋略一定比不上刘备。而刘备在聘诸葛亮之后,慢慢刘备集团有了起色,直到最后雄霸一方。之所以这样并不是诸葛亮的个人功劳,而是诸葛亮身后有一群荆州士子的关系网,47岁的刘备请诸葛亮的直接原因是希望请一个27岁的年轻人,表达对荆州士子的礼贤之意,诸葛亮投靠刘备给了刘备很大的舆论声望。也帮他笼络了一班人马,刘备的个人文武官体系初步搭建起来。

这是诸葛亮的初期功劳,至于后来的丞相北伐,既体现了他的忠心、卓越的外交手段,又体现了他不懂军事、长于政治又不善行政的特点。说到底,他是个热爱政治权力的政治家。

而郭嘉,他的光芒永远是在曹操旁边的,他敢于跳出常规不拘泥于规则,又出其不意致胜。他的思维不适合做官,适合做一些战术层面的点睛指导,事半功倍。他是半个隐士。

曹操没有郭嘉,北方不一定统一,但他有一批精良的军队和出色的谋臣,他的胜利应该感谢袁绍。刘备没有诸葛亮,可能会是一方军阀,占了益州汉中,再出一个北伐的信臣良将。

曹操没有郭嘉,是少一个人。刘备没有诸葛亮,是少一个初期的班底。

所以郭嘉多活几年的话,诸葛亮仍会出来,郭嘉喜欢的是功业,诸葛亮是权力。

个人观点。




吉耶221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若郭嘉真的没有早亡,根据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的内心推测,诸葛亮还是会出山的!

诸葛亮不出山的原因不在于郭嘉,而在于没有值得他追付的君主!

郭嘉是曹操身边的重要谋士,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曹操也是当时相对来说,比较有想法,比较可以依附的明主!这句话的隐含之意是不是也透漏着,诸葛亮也曾想在曹公帐下效力呢?

除了曹公,跟着谁干,都不会影响诸葛亮的发展,所以,我认为,诸葛亮不是不出山,也不是因为郭嘉的才能掩盖了诸葛亮,只是诸葛亮还没有选对自己要跟的人,毕竟乱世之中,选一个像袁绍那样的主子,看似前途无量,可真能一展抱负吗?

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与其惶惶不可终日,真不如韬光养晦,待价而沽!


堯山


诸葛亮在我国古代后期受到上自皇帝下至 庶民百姓的普遍赞誉 ,是历朝历代文人及统治者对诸葛亮的反复利用渲染 , 才形成了诸葛亮这一独特的人文景观。

真实历史中,诸葛亮只是一个能力平平,生性谨慎的一个权臣而已,并无太多的过人之处,诸葛亮本人为学不 “务于精熟”而“独观其大略” 。诸葛亮最后化身为千古名相,成为忠臣良相的代名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夹杂了从民间到统治阶级;从魏晋到明清;从褒贬不一到绝对肯定的一个包装.神话.利用过程!到现在更被捧为“万世师表”.“宇宙一流”的神话层次!与真实的诸葛亮越来越远。文人 民众也自然沉浸在官方的观念之中。

古代文人对诸葛亮的评价 ,在魏晋至隋唐、宋 、元明清这三个历史时期有明显的变化。魏晋至隋唐唐时期的评论较客观真实,以否定者居多 ;宋代有褒有贬;元明清时期则盛誉者居多 ,批评者绝少。最后越到最后,诸葛亮的面目越发虚假,不真实!

一: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

陈寿距汉末时间不远,以曹魏为正统。对诸葛亮评价比较客观,认为他行政能力谨慎,军事能力平平。

东晋的另一代表习凿齿 与陈寿相反,也是对诸葛亮评价比较关键的人物。他以蜀汉为正统,赞扬诸葛亮 以仁德之心执政 , 将诸葛亮视为秦汉第一臣。 认为诸葛亮为 “君子 ”, 诸葛亮的忠义逐渐成为后世文人评价的主基调 。

二.截然相反的两宋时期

南宋是一 个重要的转折时期 。汉民族处于深重的危难之期, 诸葛亮作为 “兴复汉 室 ”的一面旗帜 。一反北宋以曹魏为正统的做法, 南宋以蜀汉为正统。赞颂诸葛亮 “重权在握而不专擅,”将诸葛 亮与曹操 、司马懿分为汉室与汉贼两大对立阵营, 扬诸葛贬曹与司马。 人为定性为 “忠”“奸 ”,正统与非正统之正反代表!

三:全面神圣化的元明清时期

元明清时期 ,统治阶级及文人为了利用他的“忠义”和“贤德,”更对诸葛亮赞誉有加 。 三代以下惟诸葛亮一人为千古不二的“王佐之才” 。 是“古今以来贤相第一奇人。” 将诸葛亮提高到 “无一点黑暗处 ” 的圣人高度。

诸葛亮所成就的功业 ,最后成为后世文人们借此抒发自己主张才华的精神寄托。挖掘和宣扬诸葛亮的功德, 最终是为了迎合政治需要和统治者献计献策 。古代文人的心目中, 诸葛亮无疑是内圣外王 完美统一的典型代表。

—————————————————————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两者纯属牵强附会,生拉硬扯,这问题咋听着象是从说书场中传出的,明显是为书场增加趣味悬念的桥段!

根据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好为“梁父吟”以及“隆中对”里尽知天下形势的迹象就表明诸葛亮并非是一个安于“躬耕陇亩”的读书人,而是一个迫切想一展平生抱负,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假隐士山人!有无郭嘉此人,和郭嘉生死没分毫关系,诸葛亮还是会出山的!

郭嘉是曹操身边的重要谋士,依曹操雄才大略的影响力,应该是多数文人士子想要主动依附的明主!从这句书场桥段中隐隐透出诸葛亮极可能也想效忠于曹公帐下。奈何曹公帐下人才济济,自身影响力有限,还难进曹公的人才侯选名单之中!

诸葛亮不是不想出山,也不是因为郭嘉的才能掩盖了诸葛亮,只是没有一个明主来请诸葛亮出山来一展自己的理想抱负!隆中时光不过是诸葛亮韬光养晦,待价而沽的过渡时期!


渔歌夜话


这句话只是后人为了说明郭嘉是天下奇才,和诸葛亮出山与否没有多大关系。对于诸葛亮为何会出山,笔者认为。首先诸葛亮是一个拥有雄才大略的人,他自然希望在这个乱世一展身手,救天下苍生于水火,对于雄才大略的人言,最渴望的便是一个明君,一个伯乐,对于诸葛亮而言,他代表的是拥护汉王朝的士子之心,所以当他遇到同样雄才大略且心系天下苍生的刘备后,自然就出山了。


东cqu


三分天下累死途中,和郭井水不犯河水。


手机用户74831459036


诸葛亮,字孔明,出生在东汉时期的琅邪阳都。先祖诸葛丰在西汉曾受汉元帝赏识,被提拔为光禄大夫。

《汉书》卷七十七载诸葛丰:“以明经为郡文学,名特立刚直”。

而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在东汉时期曾做过泰山郡丞。由此可见,诸葛亮并非之后在《出师表》中所说的那样“本是布衣”,而是出自官家。

良好的家世背景并没有给诸葛亮创造较为优越的生活条件,相反,诸葛亮自幼便开始了躲避战乱的生活。

诸葛亮的幼年正处于东汉末年社会大动乱的时期,这一历史时期,统治者昏庸无道,生活奢靡腐化,统治阶级内部宦官、外戚、官僚之间为争夺权力而互相斗争,政治极不稳定。

此外,社会矛盾也不断增加。地主豪强的势力越来越大。

史书记载,这些人“荣乐过于封君,势力侔于守令”。

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民生活的艰辛。他们终日劳作,却总是吃不饱,穿不暖,若是再碰上灾荒,则境遇更加悲惨。

黑暗的社会生活以及尖锐的阶级矛盾最终导致了全国范围内的农民起义的爆发,之后战争又转变为军阀间的混战,诸葛亮的家乡自然也受到了战争的影响。

诸葛亮八岁时父亲去世,这让原本不易的生活变的更加的艰难。因此,诸葛亮与兄弟姊妹便跟随叔父诸葛玄到豫章生活。

《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记载: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

然而,时间不长,朝廷派朱皓接替了诸葛玄的太守职位,诸葛玄只得携诸葛亮等家眷投奔在荆州任职的刘表。

建安二年,诸葛玄去世,诸葛亮与弟弟诸葛均便在隆中定居下来。

相较于北方频繁的战争,当时荆州一带战乱较少,局势相对来说也比较平稳。这使诸葛亮暂时的避开了动荡不安的战乱环境,能静下心来学习思考。隆中十年,除了“躬耕陇亩”以维持生计外,诸葛亮博览群书,并与有识之士一起谈论古今之事,畅聊志向抱负。

魏略记载: 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三人务於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而谓三人曰:“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三人问其所至,亮但笑而不言。后公威思乡里,欲北归,亮谓之曰:“中国饶士大夫,遨游何必故乡邪!”

读书“观其大略”是为了寻求治国理政之道;友人问诸葛亮之志,诸葛亮笑而不答是因为诸葛亮有着更大的报负。“遨游何必故乡邪”之语显示出诸葛亮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

诸葛亮虽身居隆中,却时时关心着国家局势,并以家国天下的情怀来思考国家未来的发展。隆中十年的学习让诸葛亮有了充分的时间观察社会、分析局势、形成自己的政治见解与政治主张。

诸葛亮在隆中期间结交了大量的名士,为自己编织了一张人际广泛的关系网。

荆襄地区本就有多名士,而东汉末年局势的动荡促使更多人定居这里以躲避战乱,一时间,荆州成为四海俊杰聚居之地,诸葛亮在隆中期间积极结交朋友,联络族群,与荆州很多名门望族以及有识之士都建立了密切的关系。

崔州平、徐庶等人学识渊博,诸葛亮经常同他们在一起进行学习讨论,这些志同道合的朋友陪伴诸葛亮成长,在诸葛亮学习生涯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当时,黄氏、 庞氏、蒯氏、马氏、蔡氏、习氏等都是荆州地区的大家族,他们不仅有着巨大的社会影响力,还与各个政治集团有来往,诸葛亮与这些家族建立联系,使自己的声望迅速得到了提高,诸葛亮“卧龙”的称号就是出自庞德公之口,并在之后声名鹊起。

此外,与这些人的接触,也有助于诸葛亮准确及时的把握政治动向,更加全面的分析局势。

建安十二年,在好友司马微、徐庶的极力推荐下,当时因兵败而暂时屯居新野的刘备三顾茅庐,拜访深居隆中的诸葛亮。

《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诸葛亮在与刘备会面时,提出著名的“隆中对”战略,指出曹操兵多将广,位高权重,不可贸然与其争锋;孙权盘踞江东地区,地势优越,百姓富足,也不易谋取。刘备若要有所建树,因从势力较为薄弱的荆州地区入手,以此作为据点,之后再夺取西川,形成刘、孙、操三足鼎立之势,最终入主中原,复兴汉室。

这一思想规划得到了刘备的充分肯定,在刘备的再三邀请下,诸葛亮最终决定出山辅佐刘备完成大业。诸葛亮在 27 岁这一年进入仕途,开启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诸葛亮出山之后,尽心效力于刘备,蜀汉政权在建立期间,诸葛亮在外交和政务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军南击刘表,不久刘表病逝,刘表之子刘琮举州投降曹操,刘备被迫舍妻弃子率少数人逃往夏口。危急关头,诸葛亮请命出使东吴以说服孙权联合抗曹,凭借过人的智慧和灵活的政治头脑,诸葛亮最终成功说服吴主。

史书记载,孙权在听完诸葛亮的分析后大悦,随即调遣三万水军,“随亮诣旨,并力拒曹公”。

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火烧曹船,大败曹军,取得了以少胜多战争的胜利。

刘备借势又收取江南四郡,为自己政权争取到了立足之地。战后,为稳定局势,诸葛亮被任命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建安十六年,益州牧刘璋听闻曹操要征汉中,他担心益州失守,便派法正到荆州请刘备征讨张鲁,以确保益州的安全。刘备率军入川时,令诸葛亮和关羽镇守荆州。

由于诸葛亮在隆中生活了十年,对于荆州情况十分熟悉,同时,荆州还有诸葛亮结交的士族及好友,因此刘备征战期间,诸葛亮留在荆州对于巩固后方、支援前线起到了重要作用。

建安十九年,由于战局发生变化,诸葛亮留关羽守荆州,自己率赵云、张飞等将领入川协助刘备攻取成都。

成都平定后,诸葛亮任职军师将军,管理左将军府事物,之后刘备外出征战时,经常让诸葛亮留守成都,以补充前方的粮草和兵员。

建安二十六年,也就是章武元年,刘备在成都称帝,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张飞死后,又担任了司隶校尉的职务。

从诸葛亮出山到刘备去世的十五年里,诸葛亮并非像小说中所说的那样是一个始终身处前线,整天研究排兵布阵的军事家,实际情况是在蜀汉政权的建立时期,诸葛亮主要从事外交和政务方面的活动,充当政治家的角色。

他出使江东,成功与东吴缔结友好盟约,消除了刘备政权东部的隐患,为政局的稳定以及蜀汉政权的建立谋求到了一个较好的政治环境。

此外,在征战中,诸葛亮常常承担着巩固后方的重任,由此也可以看出诸葛亮在政务处理方面过人的能力。

章武元年,刘备为给关羽报仇而起兵征讨东吴,却在夷陵之战中惨败,刘备抑郁成疾不久便在永安县的永安宫去世。临终前,刘备将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并告诉诸葛亮:“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诸葛亮听闻,感激涕零,承诺一生将“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以辅佐幼主。

刘备去世使蜀国陷入内忧外患之中:少主年幼,不懂世事,无法亲理朝政;东征耗损了太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国家元气大伤;周边一些郡县趁机发动叛乱。

诸葛亮危机之时承担起了巩固政权、平稳局势的大任。他先是被封为武乡侯,之后又担任了益州牧一职,亲自处理蜀国大小政务。

此外,诸葛亮还派邓芝出使东吴,与东吴重修旧好,缓解蜀国周边的战局压力。

为改变国内战后颓势,他采取了“务农殖谷,闭关息民”的政策,大力促进农业发展。

建兴三年,诸葛亮率军南征,平定叛乱,又扫除了蜀国在南方的隐忧。

在刘备刚去世的几年里,诸葛亮尽心竭力辅佐幼主稳定政局;颁布政策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通过结盟、安抚、平叛等多种方式为蜀国创造相对和平安稳的周边环境。他励精图治,使蜀国在遭受重创后政治、经济等方面迅速得以恢复,为蜀汉政权的巩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蜀汉建兴五年,诸葛亮抓住北魏新帝上位,朝局不稳的时机,上表后主,决定北伐。

次年春,诸葛亮派赵云、邓芝带领军队驻扎箕谷,给魏军造成将由斜谷取郿县的假象,自己却亲自率领军队攻打祁山,安定、天水、南安三郡很快投降蜀军。

但由于马谡在驻守街亭时违背了诸葛亮的命令,致使军队被魏将张郃所破,战略要地丧失,诸葛亮只得领军退回汉中。

当年冬,诸葛亮再次出兵北伐,在攻打陈仓时遭到魏国大将曹真的顽强抵抗,最终因粮尽而还。

建兴七年,诸葛亮第三次出兵伐魏,攻取了阴平、武都二郡。

建兴九年,诸葛亮率军再攻祁山,并发明了“木牛”来运送军粮,六月,再次因缺少军粮而退军,返还途中伏击射杀了前来追击蜀军的魏国大将张郃。

多年的征战让蜀国上下疲惫不堪,从建兴十年到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在国内施行“休士劝农”,“教兵讲武”的政策,一面发展生产,一面增强军备战斗力。

经过三年的准备,建兴十二年春,诸葛亮开始了第五次北伐的征程。

诸葛亮率大军从斜谷出发,驻军五丈原,与司马懿军队对峙。为了解决军粮问题以便与魏军进行长期作战,他分兵屯田,并发明流马来进行运输。在与魏军相持百余天后,诸葛亮终因操劳过度而去世,那年诸葛亮 54 岁。蜀汉的北伐战争随着诸葛亮的去世而以失败告终。

按照诸葛亮生前所说,诸葛亮被安葬在汉中的定军山,谥号为忠武侯。

纵观诸葛亮的一生可以发现,诸葛亮在隆中时主要的状态是躬耕、读书、结交名士,完全是文人的生活方式。

刘备三顾茅庐是诸葛亮人生的转折点,开启了诸葛亮进入仕途的大门,而诸葛亮的政治生涯又以刘备去世为划分点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诸葛亮主要从事外交活动和后方根据地建设,为蜀汉政权的建立做准备;后一阶段,诸葛亮除了辅佐后主处理政事外,大部分精力用在进行北伐战争,这一时期,诸葛亮展现出军事方面的才华,在治军方面表现突出,其本人赏罚分明,“无恶不惩、无善不显”;其管理下的军队能军纪严明、进退有度。

郭嘉郭奉孝

国家一开始投奔的是实力非常强劲的军阀袁绍。那时候对他也是非常的恭敬。但是国家却在几十天内就发现了袁绍的优柔寡断。对他虽然非常的恭敬,但却没有给他非常大的展示自己的机会。是一个难以成就大业的人。袁绍手底下的其他模式解说,他不懂得用人的机制。优柔寡断。郭嘉便离开了袁绍,投奔了曹操。

当时的诸侯十分的多,都割据一方。但是真正有志吞并天下的却没有几个人?郭嘉对当时的所有的军法都进行了一番统计,揣摩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现曹操这才是真正的可以投奔的军阀。而是他对其他人的分析,对曹操后来的进攻也十分的有好处。

当时吕布通过辕门射戟的方式,化解了刘备的危险。刘备不久之后又得到了上万了兵马。引起了吕布的嫉妒。吕布带兵攻打刘备,刘备打不过吕布,只能逃跑归降于曹操,曹操对待刘备十分的厚重,让刘备做豫州牧。但是曹操手底下的魔城阙,都想要诛杀掉刘备。郭嘉却说曹操也是义军。杀掉了刘备,刘备以仁义著称。对于曹操是没有好处的。曹操笑着说,得到你如同天助。只是曹操不仅没有杀掉刘备,还给他兵马,还有粮草。让他到小沛自己屯兵,准备对抗吕布。

当时曹操想要征讨吕布,吕布败退到了下邳。吕布靠着自己的武力,让曹军久久的围攻,却不能攻克。曹操的将士都感到了疲惫,曹操想要班师回朝。但是荀攸和郭嘉却看出了这里面胜利的机会。说吕布虽然十分的勇敢。而且武力过人。但是他有勇无谋。他手底下的部队已经连续败了三次。而且吕布的军队都已吕布为核心,并不听从陈宫的进言。所以他们一定会被打败的。曹操点头表示同意。所以决定还是围困着吕布。将河水引进了下邳。终于他的暑假开始了叛乱。想曹操引进了下邳,吕布被围困在白门楼上,被迫投降了。这一战为曹操歼灭了劲敌吕布。郭嘉可以堪称首功。

在曹操迎接汉献帝回到了许昌之后。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展开了大战。在这一战中,郭嘉却没有多说话。而是拥有了更大的预算。因为和袁绍相持不下,而当时被北方虽然没有较大的威胁,但是南方还有孙策的等人,所以说曹操想要留下一部分人,守备许都,但是郭嘉提出了一个非常规的见解。那就是不派出兵力去保卫许都。因为孙策肯定来不到。因为孙策刚刚吞并了江东地区。而他杀的都是英雄豪杰。手底下能够为他效力的人。基本上是没有。而且孙策是一个没有计策的人。所以根本没有必要去保卫许都。因为他来不到许昌。就会被阻截。甚至还会被刺客击杀。后来果然不出郭嘉所料。孙策被刺客所击杀。

而当时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乌桓。趁着东汉时局大乱。将汉朝的人民掠走了10万多户。而袁绍的两个儿子袁熙和袁尚。和当时北方的乌桓民族。对曹操不断的骚扰。曹操为了统一北方。决心远征乌桓。郭嘉作为这次主要的决策人。详细的分析了乌桓之战的可行性。虽然曹公已经威震天下。但是胡人却仗着自己离得远。并不对曹操称臣。而且并不对曹操设防。因为没有防备,如果能够兵贵神速的进行攻击。那么乌桓一举可以消灭。而且袁绍当时在河北,虽然是为了自己的名声而做的仁政,但是河北地区的人民还是认为他的两个儿子也能够实行仁政,所以河北还是有袁绍的人心所在。

曹操听从了郭嘉的意见。瞬间感觉茅塞顿开。决定率领一支部队。对北方的乌桓进行奇袭。郭嘉又为曹操献祭这次主要要兵贵神速,现在千里袭人。辎重太多。不能够取利。所以应该放弃辎重,用轻兵进行取胜。曹操果然一举获胜。不仅让乌桓被歼灭,还杀死了袁绍和袁熙。并且消灭了他们的残余势力。

但是在这场战斗的路上,郭嘉虽然有谋略,而且能够在事情的判断上做出非常优秀的预测。但是他却染病了。运动在床的时候,曹操虽然在前线却不断的派人来盼望。来往于前线和郭嘉生病处的人不绝。郭嘉因为早年就体弱。然而平生又好饮酒。所以这次大病不起。最终不幸逝世。年仅38岁。曹操对此感到非常难过。说天下只有郭奉孝才是最懂他的。天下以后的是事情怎么办呢?上表朝廷为他申请了贞候的爵位。曹操在后面的赤壁大战中,也曾感叹到过。如果有郭嘉郭奉孝在,不至于让曹操收到如此的大败。

后来的世人们也为郭嘉和曹操感叹,但是人已经死了,再感叹,曹操能够在赤壁之战中获胜也是个伪命题了。所以我们只能缅怀郭嘉,就不去做那些不存在的事情了。可惜郭嘉英年早逝,心中的志向没有能够实现就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