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粉絲經濟屬於流量經濟,但近來頂級流量的保鮮期越來越短,流量偶像的路還能走多久?

一樂看娛樂


流量經濟還能多久?

前幾年,第一批韓流挺近中國,在大陸掀起了軒然大波,一時間多少粉絲沉迷娛樂,甚至砸鍋賣鐵,不思進取,只為見自己的鮮肉偶像。

那個時候,韓團批量生產,一股腦兒塞進了大陸娛樂圈,演藝圈、音樂圈甚至舞蹈圈,一片狼藉,狼狽不堪。然而,即便如此,國內依舊“鮮肉”風肆意遊走,一大批上億出場費的明星佔領娛樂圈。按照李雪健老師的話就是,明明曾經是“文藝圈”,現在竟成了“娛樂圈”。這樣的現象,對影視藝術而言,不是一件好事。

中國有個成語,叫“歷久彌新”,這才是真正的經典。只有經過歷史長河的不斷沖刷,卻依然風韻猶存的,這才是經典。而“鮮肉經濟”所支持的,都是一些沒有實力只有顏值的“小鮮肉”,來的快,去得也快。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沒有內涵!凡是經典,必有它存在的價值,即能夠啟發人,感動大眾,樹立標榜,這就是現在“流量經濟”的缺陷。

凡是空架子,一定不會長久,這是中國老一輩人長長說的,鮮肉經濟也是如此。舉個例子,李易峰,2014年橫空出世,在娛樂圈轟動一時,然而演技拙劣,不能讓大眾所接受,備受爭議。如果當時沒有想通,依然做他的“小鮮肉”,那麼現在他早就被另一批人埋沒。好在,這個“小鮮肉”開始內外兼修,充實自己,《動物世界》上映,好評一片,紛紛說李易峰轉型成功。他為什麼要轉型,因為他明白,在娛樂圈,沒有真正的實力,只能是“短暫的春天”,到最後終究大夢一場空,所以他才會選擇沉澱,然後涅槃歸來。相反的,再看另一些人,某些韓國練習生火遍中國,現在還有多少留在大眾視野,還有多少依然耀眼如初,沒有多少吧,是的,沒有多少,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縱觀如今,流量市場越來越弱,觀眾的審美重新回升。因為表面的花架子只能帶來視覺娛樂,大眾心靈的空虛他們治不了。這又應了李雪健老師曾經在採訪中的一句話,“演員,是觀眾心靈的工程師。”那些演技塌陷的小鮮肉們,支撐不了好的劇本,演繹不了真正的“經典”。長的再美,沒有神韻,沒有內涵,觀眾也會審美疲勞的。

2019年,從我們的電影市場就可以看出,流量經濟已經輝煌不在。《上海堡壘》票房大跌,易烊千璽是靠著自己的實力,才成就了《少年的你》,最佳票房《我不是藥神》,裡面沒有小鮮肉,卻帶給我們深深地感動,還有劇終人散後對社會的思考。

用實力造就的作品,才是文藝界的常青樹!

藉著鮮肉經濟發家的公司或者導演,現在已經力不從心了,作品沒有內涵,演技尷尬透頂,投資再多,觀眾也不買賬!

再華麗的煙火,剎那之間,便會悄然隕落,所謂的“美若天仙”,不過是過眼雲煙,最終留下的,是真正的強者。


小瑾的電影時空


流量明星還會有市場,但花路沒那麼好走了

大紅大紫的小鮮肉小花仍被熱捧,頂流的市場仍然巨大。但曇花一現的小鮮肉越來越多,質疑聲越來越大,市場越來越追捧實力,流量明星們的路沒那麼容易走了。

流量明星如“流星”

從鹿晗到蔡徐坤,從蔡徐坤到李現,從李現再到肖戰、王一博,頂流不斷被刷新,短短兩三年時間,換了一茬又一茬。而在幾年前,流量們的熱度卻能夠持續幾年。比如鹿晗從2012年開始一直持續了六、七年,張藝興、吳亦凡等也是如此。可是近兩年,流量們的熱度持續時間不斷縮短,有的只有一年,有些只能算是壇花一現。

錯的不是流量,是沒實力

其實,流量沒有錯,流量就是市場也沒有錯,錯的是流量明星的“沒實力”。鹿晗 一直是流量的代表,可是他在影視方面的表現實在差強人意,粉絲一直都在等他的 好作品,但等到的卻是《上海堡壘》,於是粉絲紛紛脫粉。

而同樣是流量明星的易烊千禧憑藉著《少年的你》贏得一片叫好,成功轉型。

市場在變,粉絲在變,觀眾也在變,他們從單純的喜歡顏開始轉向喜歡“有顏還有才” 。

流量始於顏值但一定是終於才華

市場是看臉的,這一點還會持續,但有一張好看的臉只是有了一塊敲門磚而已,要想走的遠、走的長久,還是得靠實力說話。娛樂圈長青樹,一直都是那些實力派。比如最近又刷了一波存在感的陳數。而從《演員請就位》、《聲臨其境》、《我們的歌》、《歌手》等熱播綜藝中也能看出,市場已越來越青睞實力。

是流量明星們該努力的時候了。


暖陽之下


我覺得流量偶像的趨勢還要看自身的造化!

粉絲經濟是一個非常大而有前景的課題。作為娛樂圈明星藝人的地位和商業價值上升和普羅大眾的社會心理的轉變,粉絲經濟擁有著大量的投機者、入局者和買單者。

簡而言之,粉絲經濟是由粉絲、明星及第三方資本家支撐起來的新型經濟形態。在這個利益場中,明星是商業價值的承載體,粉絲是商業價值的實現者,資本家是商業價值的投資者。

一般最常見的是兩種,轉型和轉行。

先說第一種,轉型。一般意義上的偶像特點是人設完美、顏值高或者說至少很符合一部分人審美,也就是說可以理解為其競爭力主要在於人設與外貌。人設暫且不論,有維持很好的,也有與本人嚴重不符很快破滅的;外貌,對於大部分人而言,是會隨年齡增長而喪失優勢的。另一方面,喜歡偶像型藝人的粉絲,大部分年齡相對小,其對偶像的喜歡不穩定,容易隨著成長消退,同時偶像型藝人較好培養,粉絲選擇空間大,很容易“爬牆”更年輕的新生代偶像。以上也就註定了大部分偶像型藝人的“保鮮期”很短。

但實力派藝人的情況就不一樣了。首先,實力派藝人的“賣點”並不在顏值與人設,或者不以此為主,其實力(演技、唱功、舞技、創作能力等等)才是核心競爭力。而實力是不易隨年齡增長而衰退的,甚至在很多情況下,年紀越大、經驗越豐富,實力就越強。

所以,偶像藝人在不轉行的情況下,轉型實力派是最佳選擇。這一條路,是目前中國偶像型藝人最普遍的選擇。比如tfboys的公司近兩年開始為三人安排自己創作solo歌曲,走創作型路線;吳亦凡在《中國有嘻哈》中擔任導師,走實力派歌手路線(雖然沒成功……粉絲勿噴,僅談路人眼裡,能否轉型成功是路人決定的,只有獲得真正的普遍認可才能稱得上實力派,下面其它藝人也一樣);李易峰最近幾部作品,也有很明顯想證明演技的意思在(具體如何,沒看作品,不評價,歡迎科普)。

國內目前轉型成功,或者一直以來就是偶像+實力的藝人,想到比較典型的是這幾位:

羅志祥,早年偶像出道,幾次沉浮,目前公認“亞洲舞王”,實力沒話說,認可度高。

五月天,早期是偶像,一直以來實力比較被認可,且創作能力極強。

張藝興,韓國出道,現在仍是EXO成員,個人認為他在音樂方面的能力(音樂製作和唱功)以及舞蹈能力要勝過他演技,但最近真正獲得較普遍認可的,是在黃渤《一出好戲》中的演技;總體而言轉型成功。

華晨宇,出道的時候實力就極強,但由於其出道平臺、性格等方面因素,加之相貌不差,走偶像型路線比較多;近幾年隨著國內音樂市場發展,他的唱功和創作開始被大眾普遍接受,算實力派偶像。

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前前輩……黃磊老師……

黃磊老師雖然很早就是北影老師了,絕對的實力派,但是在早年,絕對屬於那個年代的國民偶像男神,應該可以說是中國第一位真正完成影視歌三棲全部優秀的全能藝人了。

再說第二種,轉行。轉行也有幾類,一類是同產業不同工作,也就是從臺前到幕後,比如去做舞蹈、聲樂老師,教練習生,或者做幕後音樂、影視製作等。

第二類就是從事完全不相關的職業。這個風險就比較大了,一般藝人都是從小就開始接受藝術方面的訓練,文化教育水平會相對弱,從事其它行業時,會受限制比較大。而且明星從光芒萬丈的舞臺上走下來,突然切換成普通人的生活,早九晚五上下班,這個落差很多人也是難以接受的。

還有一類就是乾脆不怎麼工作,依靠以前賺的錢,做一做投資,偶爾再回來出席點活動,平時在家照顧家庭。這一類要麼是年輕時大火,賺夠了後半生的開銷,要麼是一些所謂“嫁入豪門”的明星,會有條件這樣。

這種轉行的藝人,韓國相對來講比較多,那邊偶像更新換代更頻繁,且相比於國內,粉絲更苛刻,流動性強。中國轉行的明星很少,有也基本上是一些一直比較佛系,或者從一開始就是踏踏實實做演員做歌手,沒其他想法的。

轉行裡面個人能想到的成功典型,第一個是韓國的李秀滿,19歲歌手出道,29去美國留學,學完後華麗轉身創辦了SM Entertainment,自此成為韓國偶像產業神話。

說起來,張藝興說想成為甚至超越李秀滿,說了不少年,如今已經基本轉型了實力派,不知道下一步是不是就會開始準備這個目標了呢?

如果做成,那內娛將迎來春天。





石頭裡的泥人


粉絲經濟屬於流量經濟,但近年來頂級流量侍鮮期越來越短,流量偶像路還能走多久,

說從2014年自從有自己偶像,現在頂級流量不像以前的成龍周星馳那麼常青樹,頂級流量不能常青,是因為我們國家改革開放生活質量提高重教育,9年義務,文化教育知識程度普遍性是高中,差點也是個初中生,不像以前一大片沒什麼文化,有的甚至字都不會寫,以前人沒有讀過什麼書,一問三不知,拿什麼去跟人家比拼,有知識有文化跑在前面獨領風騷時間長不奇怪,

現在不一樣,在差是有初中生,文化使人消費理性,也使人上上,有上上就有競爭,競爭對手多了,光靠外表做偶像生頂級流量,定是會不長久,有內涵才是硬盒,才能長久,現在人理性,難波及全民犯圍,正常呀,就好像去電影院看電影,選擇消費,你這邊好服務又到位,下次肯定有回頭了,播放不好,服務又不到位,粉絲肯定走光了





李平省


部分偶像明星之所以能夠長盛不衰主要有這麼幾個方面的原因:他們都在某個領域非常優秀,並在一代甚至幾代人心目中留下烙印。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人能夠超越他們在大眾心目中的地位,從而使他們持續得到高關注。

紅了很久的明星還跟過去信息的發達程度有關,以前主要信息來源:電視,廣播,報紙。當時能接觸到外界信息的途徑非常有限,一個明星紅了,電視、廣播都在播他的歌曲、電視劇。人都有從眾心理,這就使得關注他們的人越來越多,喜歡的人越來越多,所以會越來越紅。

然而今天,我們明天接觸到的信息量要比以前大100倍甚至1000倍。時間碎片化,每個人關注的點不一樣,導致很多人喜歡的並不是同一個明星、網紅。明星、網紅要想讓更多的人關注就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精力,要錄娛樂節目,要拍短視頻,還要出歌等等。每個人時間精力有限,所以每個明星網紅也只能是在某個平臺的影響力大一點,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所以現在很多人跟著某個平臺紅了一陣,平臺過了爆發區慢慢就被人們遺忘了。能夠長期紅下去的最終還是需要有持續的內容輸出,如視頻、音頻、才藝等。只要長期能夠引起公眾關注,有源源不斷的流量,變現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紅利期也能夠得到延續。這年代光靠臉蛋已經很難一直紅下去了,保持持續輸出“乾貨”才是關鍵!


一起創吧


不僅是流量,所有藝人都要作品才能保持熱度,用老話說,就是活躍在銀幕上。火了以後,如果沒有後續作品,只活躍在熱搜上,熱度也只是一時的。現在造星運動就跟互聯網風投一樣,一開始就是砸錢,鋪天蓋地的營銷,等錢燒完了,明星事業走上正軌,那叫天使投資,反之,就是風險投資。

所以你覺得流量來的快去的快,是因為後續作品沒有跟上,現在影視寒冬,影視項目已經不是炙手可熱的香饃饃,進來的熱錢越來越少,潮水褪去,你會知道誰在裸泳。


八月夜桂香


開直播是即時即興,所以需要預先準備好,時間過長要考慮導致的枯燥乏味,要能留住人,吸引人。

短視頻,是拍攝再發布的,所以可以反覆拍攝,達到更好的效果,同時短視頻時間短,更適應時代。

建議:先做短視頻吸引一些粉絲,然後同時開啟直播。現在是短視頻時代➕粉絲時代。這個意見不錯!


作者李翔飛


流量明星快速更迭不是觀眾口味變化影響。而是信息大爆炸的這個時代必然產物。作為大眾,我們順其自然便好。

流量明星經濟就是資本與娛樂圈快速融合的產物,有人曾說過:娛樂圈,資本是骨,明星是皮。本來就是一種相輔相存的一種存在,流量明星的落魄只能說明大眾的審美能力在提高,是時代造就了他們,也必然會淘汰他們。鹿晗等一眾小鮮肉的落魄和現在肖戰,百分少年的崛起,只能說這是資本和大眾的選擇,相信流量明星還會在中國娛樂圈長久的存在。快消品在這個時代暫時還是替代不了的,唯一改變的可能就是,流量明星越來越多,紅的時間越來越短。這是一種時代造就的趨勢。

就拿流量時代的開山鼻祖楊冪來說,真的現在很多小鮮肉都應該感謝楊冪,若不是楊冪身先士卒讓資本看到了粉絲與資本兼容的可能性,就不會有現在的這個流量的時代了。當然最值得玩味的,也是最先開始的是楊冪的電影——孤島驚魂

這部電影至今都是神一般的存在啊,在那個流量還不見蹤影的時代,孤島驚魂以500萬的小成本狂瀾了將近9000萬的票房,而這部電影的主演一個是已經落寞的“山雞哥”陳小春,另一個則是剛剛靠宮爆紅起來的楊冪,這票房都是粉絲真金白銀砸起來,這部電影不但奠定了楊冪流量女王的基礎,也讓資本初次嚐到了粉絲經濟的甜頭,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首先就是郭敬明導演的小時代四部曲了,這部全四部豆瓣評分沒有超過五分的電影,卻在2013年到2015年間狂欖17億票房,在當年變形金剛4等多部大片的夾擊下,能取得這樣的成績,不得不說這是流量的勝利,是資本的勝利,以至於讓很多的經典電影的票房都在它面前羞愧難當。

2014年對於流量們來說是一個值得紀念的年份,因為這一年李易峰楊冪主演的古劍奇譚席捲整個夏天,這部豆瓣評分只有6.5分的大型古裝偶像劇,捧紅了四大流量之一的李易峰,讓他瞬間身價暴漲,通稿無數,幾乎一時間刷屏了所以思春少女的手機屏保。

同年,亞洲偶像團體的EXO成員吳亦凡,鹿晗宣佈解約回國,隨後同組合團體的黃子稻,張藝興陸續回國發展,至此歸國四子全部到齊(哦,對了,還有靠盜墓筆記一夜爆紅的楊洋)而在2014年在全民還在看快樂大本營時候,一個平均年齡只有13歲的本土偶像團體TFBOYS的橫空出世更加預示著流量時代的頂峰的到來,一個男色時代的正式開啟,一個全民追星的時代即將到來!

在這裡還要隨便說一句,國內流量時代的到來限韓令功不可沒。那時愛豆這個概念剛剛引進,韓國偶像紛紛退潮,愛豆市場資源緊缺,才有了四大流量和帝國三小隻,他們的成功是可遇不可求的,是時代造就的,所以我特別想對那些一個勁的想往娛樂圈鑽的孩子們說一句:別被娛樂圈的浮華迷住了眼,有時候踏實的活著遠比站在雲端更有趣。

說起流量巔峰時代的巔峰代表,就不得不提一個人——鹿晗,鹿晗是第一個以流量的姿態紅的最久,也是吃互聯網時代紅利最多的一個人,還記得當年他剛剛回國時轟轟烈烈的上海郵筒事件嗎?

現在看來是不是很不可思議?確實不可思議,可當年確實實實在在存在過得,和現在某些流量數據作假的小鮮肉不同,2014年那時候的互聯網遠遠沒有現在這般發達,可是那時候鹿晗就憑著實實在在的人氣,歸國以前微博點贊數就超過了一百萬,更是成為第一個微博評論次數最多,並且申請了吉尼斯紀錄的藝人

而他的演唱會紀念冊,鹿晗許願季價格高昂也瞬間被秒掉,足以可見其人氣,而2016年由鹿晗和井柏然飾演的盜墓筆記更是以豆瓣4.7分而取得了20多億票房的好成績落幕。

當然同時期的流量們也有著同樣不俗的輝煌表現,楊洋主演的三生三世以豆瓣3.9分票房5.31億收場,吳亦凡主演的致青春:原來你還在這裡豆瓣評分4.1分,累計票房2億元等等

現在我們回到最初的問題上來,流量明星的輝煌是否已經不在?我想你問這個問題的基礎應該是最近鹿晗主演電影——上海堡壘票房的慘淡為依據的,可是我只能很無情的告訴你:上海堡壘的慘敗只能說明以鹿晗為代表的那一批最初的老流量的影響力正在消退,他們正在面臨著轉型,或在擺脫流量標籤的泥潭裡苦苦掙扎,那時候用流量讓資本大賺快錢的時代的確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這當然是好事,這意味著資本會因為大眾審美的提高而更加註重劇本的創作和後期的剪輯開發,而我們也應該正視流量並沒有消失這個問題 ,只是我們關注的那一批開始消退了而已,以肖戰,鄧倫,百分九少年的二代流量正在崛起,與沉迷於其的粉絲不同,這批流量毫無疑問也是互聯網時代催生的產物,在如今這個小鮮肉小花井噴的年代,在大眾審美日益增長的年代,老一批流量已經如此,這一批新的流量又能走多遠呢……



桑丘說影視


現在國內偶像行業的發展,已經逐漸與日韓偶像行業一樣,國內正在形成一條完整的造星流水線,簽約練習生-訓練-出道賺取利潤,而日韓早已形成這樣的產業模式,這樣的模式的好處是,簽約了大批練習生就擁有了大量的後備資源,優秀的練習生層出不窮,而娛樂公司為了保持盈利不斷由優秀練習生組成組合出道,這就導致每個偶像組合的花期都非常短,都說物以稀為貴,偶像組合這麼多,自然不再稀罕。所以在日韓,偶像就是個普通職業。未來國內也會是這樣的情形,看一批批不斷的選秀和湧現的新人就知道了。長江後浪推前浪,現存的偶像又能紅多久也尚未可知。




夢迴蘇州ZH


首先粉絲經濟屬於流量商品,有買的和賣的,新鮮好的商品都會有長久市場,反之你不注重保鮮而將被別人所代替。這就要求明星不斷增加各種內在修養,充實自己在各項技能方面素質,不斷完善自己,永遠不被別人趕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