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俗話說“別拿土地爺不當神仙”,學會拜土地神,納福開運積德

俗話說“別拿土地爺不當神仙”,學會拜土地神,納福開運積德

土地神又稱土地公或土地爺,在道教神系中地位較低,其家族龐大,成員眾多。舊時,在中國大地上,幾乎到處可見石砌的、木建的大大小小的土地廟,裡面供奉著土地公、土地婆。土地神源於古代的"社神",社神源於遠古時期人們對土地的崇拜。


對社神的祭祀,早在《詩經》中就有記載。《禮經·郊特牲》中說:社,所以神地之道也,地載萬物,天垂象,取財於地,取法於天,是以尊天而親地也。《孝經援神契》中講:社者,五土之總神。土地廣博不可遍敬,故封土為社而祀之,以報功也。


土地爺的傳說

有傳福德正神姓張名福德,生於周武王二年二月二日,從小就是個天資聰穎又極為孝順的小孩。三十六歲時,當上朝廷的總稅官,為官廉正;到了周穆王三年才過世,享年一零二歲。神奇的是,他死後三天,容貌都沒有改變。有一貧窮人家用四塊大石圍成石屋奉祀他,過了不久,居然由貧轉富,百姓都相信是神恩保佑,於是合資建廟並打造金身膜拜,因此生意人常祭拜。


俗話說“別拿土地爺不當神仙”,學會拜土地神,納福開運積德


另傳土地公為周朝士大夫的家僕,為避免讓小姐受凍,乃脫衣給小姐穿,自己只穿單薄的衣物,卻因受不了寒冷的天氣而凍死。就在此時,天空顯現“南天門大仙福德正神”的景象,士大夫感謝他的恩德,於是建廟奉祀。周武王時,贈封后土,後世尊為土地公。

土地公的造型幾乎都是白鬚、白髮,笑容可掬,地方員外打扮。一手拿元寶,一手執如意或柺杖,充分表現出慈祥溫和的長者風範。


土地爺聖誕日

在漢族民間,土地公也被視為財神與福神,因為漢族民間相信“有土斯有財”,因此土地公就被商家奉為守護神。據說他還能使五穀豐收,因此,很多人就把土地公迎進家裡祭拜。一般家庭的廳堂五神中必有供奉土地公,家中沒有供奉土地公的,也在每月的初二、十六,在家門前設香案、燭臺、供品祭拜。不過一般農家則是以每月的朔、望兩天,也就是初一和十五祭拜土地公。而且現在一般都是在自家門前焚香拜祭。


俗話說“別拿土地爺不當神仙”,學會拜土地神,納福開運積德


如何拜土地公才正確?

開運招財,要學先會祭拜土地公。土地公是管我們財運的正神,正確的祭拜會帶來財運。

拜土地公的傳統中,一個月拜四次,初一、十五、 初二、十六;初一、十五在屋內拜拜,敬拜的是福德正神,初二、十六則是敬拜眾土地公。每年二月二這一天是土地公的聖誕,這天要拜得豐盛一點。

至於參拜的時間以子時最佳,也就是晚上十一點到凌晨一點。


拜土地公三大禁忌

1、供品必須新鮮乾淨


俗話說“別拿土地爺不當神仙”,學會拜土地神,納福開運積德

2、上供時不可用味道鹹酸苦澀的供品,因為傳說土地公喜歡吃甜食,所以要準備甘甜的敬品。另外,水和水果是不可少的,在拜完土地公之後,水會變成財水,可以增加自身財運;水果則富有貴人靈氣。


3、祈求祭拜時勿貪心,土地公不喜歡人貪心,所以不要祈求偏財,倘若需要財富的時候,可向土地公祈求許願,如果最後果真賜給我們財富,請記得一定要回去還願,表達自己的心意,並且撥出一部分來捐助需要救濟的人,這樣土地公才會願意再幫助你。


福德正神寶誥


志心皈命禮

一方土谷。萬姓福神。秉忠正烈。助國衛民。應承簡命。座鎮一方。黎庶瞻仰。司職功曹。掌傳丹忱。上達天蒼。義貫九天。善惡昭彰而響應。靈通三界。功過糾察以分明。鞏固金湯。奠安社稷。大忠大孝。至顯至靈。護國佑民。大喜大舍。太上加封。土谷尊神。玉帝敕奉。主壇鎮宮。土地明王。福德正神。


俗話說“別拿土地爺不當神仙”,學會拜土地神,納福開運積德

安土地神咒


元始安鎮 普告萬靈 嶽瀆真官 土地祗靈

左社右稷 不得妄驚 迴向正道 內外澄清

各安方位 備守壇庭 太上有命 搜捕邪精

護法神王 保衛誦經 皈依大道 元亨利貞


文章摘自道學平臺公眾號(id:edaojia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