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日本愤青刺伤李鸿章,为清朝减少1亿两白银赔款,那么这个青年的结局如何?

文史砖家


中日甲午战争,李鸿章可以说是输光了家底。

海上战场,苦心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陆地战场,自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组建的淮军也是节节败退;而外交领域,更是在国际舆论宣传上落后于日本,导致寄予厚望的列强调停完全沦为空想。

最让李鸿章愤懑的是,收拾残局的活也落在了他身上。很明显这意味着他又要再一次在屈辱的不平等条约上签下名字。

而谈判对手日本呢?

为了与清朝决战,日本可谓是倾尽国力做了一次豪赌。尽管在海上、陆地两线打赢了清军,但日本国力已经达到底限,如果再得不到赔款补充,估计自己都要被巨大的战争消耗先拖垮。

所以此时的日本,也急切盼望凭借战场上的胜利,在谈判桌上狠狠地敲清朝一笔竹杠。

于是,就有了李鸿章作为清政府的代表,抵达日本马关春帆楼开展的和谈。

为了取得最大的战争利益,即便战争双方已经坐在了谈判桌前,日军也没有停止对清军的攻打,并且还使劲营造出一副军事威胁直隶、北京的样子,迫使清政府屈服让步。

而与军事恫吓想配套的是,伊藤博文提出了割让台湾、澎湖列岛、辽东半岛,赔款3亿两白银的苛刻条件。

面对日本人的狮子大开口,李鸿章这边虽然挂了个“谈判代表”的名头,却也不好全权拿主意,转而发电报询问清政府的意见。

但要命的是,此时的日本已经掌握了清政府来往沟通的密电码,李鸿章的请示汇报,等于是暴露了清政府的谈判底线。

所以双方谈判的临界点,在于清政府能“拖多久”,与日本政府能“挺多久”之间达成的平衡。

时间拖得越久,对清政府来说就相对越有利,要是拖到日本国内经济撑不住战争后勤供应的那一步,清政府反而会是“打赢”了战争。

就在双方僵持的紧张时刻,日本突然出现了“自乱阵脚”的事件,一个名为小山丰太郎的激进青年,居然开枪将清政府的谈判代表李鸿章击成了重伤!

作为狂热的激进分子,小山丰太郎的动机很简单,他就是要通过刺杀李鸿章破坏马关和谈,让清政府和日本的关系重新回到激烈的战场上,从而由战争获取更大的利益。

对于这样搞不清楚家底能撑多久的激进青年,伊藤博文当真是气不打一出来。此时他最害怕的结果,是李鸿章借刺杀事件回国中断谈判,甚至联合国际上谴责刺杀事件的列强,对日本施加压力。

为尽快获取战争利益,伊藤博文立马做出了两个方面的补救。

一方面,起诉刺杀事件的行动者小山丰太郎,法院审理判处他无期徒刑,作为给李鸿章和清政府的交代,同时平息国际舆论。

另一方面,在勒索的赔款数目上,根据侦查到的李鸿章与清政府来往的电报内容,由原先的3亿两白银,缩减定为了2亿两,以期尽快达成协议。

马关条约签订后十多年的1907年,眼看当事人李鸿章已经死了6年,而且刺杀事件也已经淡出了舆论的视野,日本政府便释放了小山丰太郎。


剧透历史


1895年,正在日本下关进行谈判的李鸿章在回驿馆时,遭到一名日本狂徒的刺杀。子弹射入他左脸脸颊,子弹嵌在他的颧骨之中,所幸并未伤及性命。因李鸿章年事已高,考虑到手术的风险性,这颗子弹留在骨头里并没有取出,直至李鸿章寿终盖棺。巧合的是,李鸿章后来访欧期间,恰逢伦琴发现X光射线,李鸿章也拍了一张,骨头中的子弹纤毫毕现。

一直以来,关于这颗子弹为大清省了一亿两白银的说法流传甚广。那么,这种说法究竟是否准确?刺杀李鸿章的小山丰太郎又是何许人也?他在刺杀李鸿章后又经历了什么呢?

小山丰太郎的子弹,真的为大清省了一亿两白银?

李鸿章中弹后,伊藤博文和陆奥宗光异常焦虑和愤怒。因为作为战场上的优势一方,日本在谈判桌上其实占尽优势。英法德等列强纷纷处于观望状态。可是李鸿章的突然遇刺,恰恰容易为清朝政府落下口实。

伊藤博文他们最怕的就是,李鸿章借故回国,不再谈判,转而由列强插手,周旋停战。以当时日本的国力,一旦列强插手,势必会影响他们在战争中取得的胜果。

为了避免李鸿章回国,陆奥宗光紧急做了许多公关手段。大致可以分为三块内容:治伤,慰问,惩凶。

治伤时,陆奥请来陆军野战卫生长官石黑忠直,以及广岛陆军预备病院院长佐藤进派。他们两个是有名的外科枪伤大夫。其中佐藤进派更是曾经在大隈重信遇刺后,为其实施截肢手术的人。两人到来之后,甚至恭敬地表示:“定将如同我等父亲受枪伤一般,加以认真对待。”然而事实上,李鸿章使团中本有两名医官,但是石黑在回忆录中明确的写道,他和佐藤联手,务必不能让李鸿章使团的大夫有露脸的机会。这一切即是要表达日方的友善,也是拖住李鸿章留在日本的手段。

(李鸿章受伤后,陆奥宗光和伊藤博文都曾亲自慰问)

关于慰问,不仅天皇派出特使,皇后更是手制绷带,并且派来两名护士服侍李鸿章。各界人士纷纷发来慰问函电。甚至有人送来带有章鱼的水族馆。这个水箱,后来李鸿章在养伤之时,时常观看取乐。

惩凶方面,刺杀李鸿章的凶手小山丰太郎,当场就被警察捉住,而后送往法庭审讯。

遗憾的是,清政府当时并未抓住这一机会,向日方施压。日方也破译了清朝的密码,在密电中得知,清政府对于割让土地一事并不强势。于是,得知清朝底牌的日方确实在军费方面做出了一亿白银的让步,土地割让等方面却留下了中国近代史上最为耻辱的一笔。

(《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但是由于日方在外交上对于国际环境估计不足,于辽东引发了三国干涉还辽等事端。)

小山丰太郎是何许人也?他刺杀李鸿章的动机是什么?背后可有人指使?

小山丰太郎,当时27岁,几乎是明治维新的同龄人。他的父亲虽然当过群马县的议员,但是他自己却只是一个游手好闲的平民,中学只上过几个月便辍学了。虽然后来进入庆应义塾,但是没过多久也中途退出。

之后,他自诩为“壮士”,为自由党的选举活动卖力奔走,但其实也只是被当做某些政治团体的马仔打手,还有两次因为斗殴而被捕入狱的经历。

国内很多网站上都有写,他加入过日本右翼团体神刀馆。这里要说明一下,据茅海建老师的弟子吉辰考证,神刀馆是剑道家日比野正吉创办的武馆,说它是“右翼团体”有失偏颇。同时,在刺杀李鸿章之际,小山早已与神刀馆脱离了关系。

这次刺杀行动没有任何人指使,完全是小山凭借当时的报道,以及自己对于局势的理解,而产生的狂热且疯狂的举动。他刺杀之时,随身携带了一份“毙奸书”,上面将战争的罪责,归于李鸿章一人。而最根本的动机是,他认为,李鸿章此次前来议和,是为了阻扰高歌猛进的日本军队。如果击毙李鸿章,必将使得日本军队一路推进,直接打进北京城。

最后一点,才是小山的真正动机。而这,并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想法,是受到当时日本社会普遍的狂热战争思维所影响。

甚至于为了阻止议和,他还动过刺杀伊藤博文的心思。伊藤博文在知悉遇刺事件后曾经叹息,刺客还不如杀了自己。疯狂的小山看到伊藤这样的想法,跟自己不谋而合,竟然还心有戚戚焉,实属无知的狂徒。

小山丰太郎的结局

小山丰太郎被送往山口地方裁判所接受审讯。

裁判所所长鹤冈琢郎曾经多次受到伊藤博文的施压,要求判处小山死刑。并且许诺,鹤冈可以得到退休后在宫内省的肥差。可是鹤冈以司法独立为由,断然拒绝了伊藤博文的诱惑。

小山被判处无期徒刑,在偏僻苦寒的北海道服刑。

两年后,因为大赦被减刑为15年有期徒刑,1907年,小山假释出狱。

小山出狱后,将狱中的经历写作《活地狱》一书,记载他服刑期间所受到的苦难。书中序言里写道:

“我之罪,乃因思国家之真心深切也!”

即便是出狱之后所写的回忆录,小山依然这么认为着。

小山丰太郎最终死于1947年。狂热的他在晚年之际,目睹了日军的溃败,目睹了国内生活因战争而变得困窘。不知道他在晚年的时候,是否有一点对战争的反思。


兮兮说事儿


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以后,清廷无奈求和,本来是打算派出户部侍郎张荫桓、湖南巡抚邵友濂赴日和谈,但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以二人“全权不足”为由拒绝和谈,并将两人一番羞辱后遣返回国。随后,七十二岁高龄的李鸿章开启日本之旅。

而在第三轮会谈结束后,就在李鸿章回住所的路上,一名埋伏多时的日本青年突然冲出,之后掏出枪射中李鸿章左眼下部。

这名“黄金”刺客名叫小山丰太郎,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个名字可能很陌生,但正因为他打李鸿章的那一枪,使中国在马关条约的谈判中意外占得了便宜,少赔了近一亿两白银。

关于此次事件,大部分人后来关注点都在李鸿章身上,而鲜有人关注刺客小山。那么这名刺客究竟什么来头?为什么要刺杀李鸿章?最后的结果又是怎么样的呢?

小山丰太郎,生于1869年4月,在日本出身名门望族,中学毕业后加入了著名的右翼团体——神刀馆。当时在日本国内,类似神刀馆之类的右翼团体很多,这些团体是明治维新之后出现的,主要的主张就是战争决定一切。

这些右翼团体是近代军国主义的雏形,一直伴随着日本的发展直到今天。小山是神刀馆狂热的支持者,对他而言,不希望看到中日停战的那一天,而希望看到日本继续发动战争,直到将中国彻底灭亡。

所以当他听说北洋大臣李鸿章来日本谈判相关的停战事宜时,十分不满,遂向神刀馆提出要刺杀李鸿章,并顺其自然得到允许。

1895年3月24日,结束了一天谈判的李鸿章在仆人的簇拥下走出春帆楼,结果在门口被小山打了一枪。由于过度紧张,小山这一枪没有打中李鸿章的要害,而是打在了左眼下部。尽管如此,对于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来说,这一枪几乎是致命的。

日本方面一边捉拿凶手,一边让人把李鸿章紧急送往医院救治。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李鸿章借这个事情向日方施加压力,日本方面也觉得很过意不去,所以在谈判条件上稍微放松了一些,才有了我们后来看到的马关条约。

虽然小山当时跑掉了,但是这些右翼分子在日本政府那里都是挂了号的,没过两天,他就被警察抓到了。法院判了他一个无期徒刑,刺杀外国公使,理论上来说是要判死刑,为什么没有判呢?

一是李鸿章后来没有追究;二是当时这些日本右翼团体势力渐渐庞大,日本政府害怕牵一发而动全身,搞得自己很被动;三是小山当时的行为在很多日本人看来就是一种爱国的表现,处理的太激进怕引起社会的公愤。不管怎么说,无期徒刑对小山来说,已经是相当严厉的处罚了。

被法院判刑后,小山一直在北海道服刑,直到1907年他38岁时奉敕恩获释,回到老家群马县。算来算去,这名刺客在监狱里前前后后也就呆了不到十三年时间,监狱的生活并没有让他骨子的军国主义基因消失,反而更加狂热。

此后,日本发起了侵华战争,年纪七旬的小山丰太郎无法参加作战,却在家乡为军国主义分子摇旗呐喊。直到他1945年8月15日听到天皇宣读的投降书,听到美国扔了两颗原子弹。那一刻,他的精神支柱垮掉了,信仰崩塌了。两年后的8月4日,小山丰太郎死于家乡,终年78岁。


小小嬴政


甲午战争时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朝惨败,日本这次竭尽全力对清朝的海战获得了胜利,随之提出了非常无理的赔款要求,已经年过七旬的李鸿章前往日本谈判,结果日本分清朝他开枪。开枪的愤青名叫小山丰太郎,因为日本当时和中国关系紧张,他就进去了神刀会,这个教会是激进派。李鸿章来了之后,很多人的态度都像小山丰太郎相同,想要扰乱这次谈判,让日本继续攻击中国,要想这样,唯一的办法就是杀死李鸿章。


一切准备好之后,就等李鸿章来,他一来到埋伏好的街道上,小山就开始了行动,只不过当时李鸿章是坐在轿子里的,视线受阻,被子弹打中以后当初昏迷,小山看不到里面的情况,还以为李鸿章已经死亡了,于是就赶紧跑了,谁也没想到这颗子弹恰好是打在了他的脸颊上,虽然受伤但没什么大事。

这件事发生后,日本政府更加紧致,因为日本的高层很清楚,这次的胜利其实是侥幸,但中国政府不知道,日本当时已经快要坚持不住了,如果清军奋力一搏,日本就失败了。本来已经做好打算的日本政府,被小山的刺杀这么一捣乱,计划差点就落空了。

谈判过程


谈判老手李鸿章自然是要牢牢地抓住这个事情去谈判,当即天皇就派人来安慰他,日本的首相也急忙赶来。因为他们害怕李鸿章生气离去,双方再次开战,如果再次开战的话,日本是无法拿出高昂的费用来打仗的,所以日本首相也表示会降低谈判标准。他直接说,因为李鸿章在本国受到刺杀,身中一枪,可以降低一亿两的赔款。李鸿章听了之后说:“中一枪减一亿,我本就已经到垂暮之年,活不了多久了,不如再打我两枪。”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最后的结果是两亿两的赔款,他也尽力了。

小山丰太郎逃跑之后没多久就被抓住了,坐了十几年的牢,他也算是给中国帮了个大忙,也让日本高层恨之入骨,当时日本首相直接公开骂他太意气用事,不顾及国家情况,但也没有对他进行更严厉的处罚。日本人反而能够理解他的这种行为,他的行为算是一种爱国精神,只不过是当时日本的压力和计划是他一个青年不能跟体会的。1907年他被释放,活到了1947年。他只被关了12年,出来之后多次成为激进分子,到东三省搜集情报,勘查地形,给侵华提供资料。

李鸿章的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李鸿章谈判回来之后,就大口大口的吐血,没过多久就去世了,享年78岁,小山也是78岁时去世,不知道是不是巧合。知道李鸿章去世之后,慈禧非常悲伤,当场流下了眼泪,说到大局已定,如果再有什么问题,也没人来扛了。李鸿章做的一切,当时许多中国人并不明白处境,反而认为他是卖国贼,但是日本首相却认为他是大清唯一一个可以和列强争长短的人。他也被外国人评价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春秋乱舞


李鸿章作为清政府的代表,在日本马关求和谈判的时候,被人打了一枪,痛的李鸿章在发给慈禧的电报中撒起了娇:“痛呀!”

对李鸿章开枪的是一个日本人,小山丰太郎。

小山丰太郎这一枪一打,日本人和清政府的谈判形势看上去瞬间“急转直下”,日本人勒索的赔款也从3亿两白银,缩减到了2亿两。

于是,李鸿章被吹上了天,将日本对清政府少勒索的那1个亿的功劳全算在了李鸿章的头上,算在了李鸿章挨的这一枪上。

可是,日本突然减少了向清政府索要的“赎金”,真的是因为李鸿章挨的这一枪?这一枪真的有这么贵?

显然不是,当然,小山丰太郎这一枪确实成为了清政府少赔1个亿的一个小小的导火索。

1894年11月,慈禧忙着操办自己的“万寿节”,可是,前线的战事连连失利,怎么办?贸然求和的话,不好听,所以清政府想到了一个办法——让洋人出面“调停”。

当时,清政府总理衙门会见了英、美、德、俄、法五国驻华公使,让他们出来调停。可是,这五个洋国也是各怀鬼胎,一时之间没有达成一致,英国人说“不便与日再言”,德国人说“现时和议无济于事”,即便是美国人也没同意五国联合出面调停。

这回可吓坏了慈禧,洋人怎么了?送上门的好处也不要了?

实际上,美国是想单独操纵清政府和日本人的和谈,从中牟取暴利。所以,当清政府单独找到美国人的时候,美国人便同意出面了。

美国人对日本人说了一句,你们日本人真要将清朝打垮了,英、法、德、俄这几个强国肯定会趁机打着维持秩序的旗号瓜分中国,到时候你们日本的利益也没有保证,适可而止吧。

日本此时虽然也已经发展了起来,可是综合国力到底不如中国,继续打的话,即便打赢了,也确实会发生美国人所说的情况,所以同意和谈。

1894年11月22日,受到清政府和李鸿章委托的德国人——德璀琳,上了一艘去日本的轮船,代表清政府、李鸿章和日本和谈。

美国人听说了此事后,闹了一闹,日本人也不接受德璀琳代表清政府,所以,德璀琳只能无功而返。

1894年12月,清政府又任命张荫桓、邵友濂二人作为全权大臣,想在上海和日本谈判。

日本人此时则想着打垮北洋舰队,然后占领威海卫,从而获取更多的谈判筹码,所以日本人告诉清政府,想和谈也可以,派代表来日本广岛谈!

可是,当张荫桓、邵友濂到了日本后,日本人又找茬了,他们质问张、劭二人:“究竟敕书中曾否载明便宜行事全权字样,贵大臣能否遇事自专,毋须电请裁决?”

张、劭和日本人打了一顿嘴炮之后,在日本人的刻意逼迫下,只好安然返国。

这时间一拖,日本打下了更多的地盘,北洋舰队已经全军覆没!

美国人及时地跳出来当起了和事佬,日本想了想,给了个回复,让恭亲王奕訢或者李鸿章来谈!

奕訢是皇族,事关清朝脸面,再说慈禧也不是很信任奕訢,所以便选择了李鸿章。

慈禧这个老妖妇也贼精明,为了不让和谈、割地赔款的帐算在自己的头上,她将光绪推了出来,让光绪负责此事。

当时,光绪和翁同龢的想法是可以多赔钱,但是绝不能割地。李鸿章为此几番奔走于洋人之间,想让洋人掺一脚,让他们干涉干涉,可是没人理他,所以他只好从光绪手里要来了所谓的“商让土地之权”。

日本人在听说了李鸿章将成了清政府的和谈代表后,或许是出于对李鸿章的了解,他们又趁机提出了更苛刻的条件。

日本人这个算盘打的很好,先抬价,再在和李鸿章谈判的过程中,给他打个折,照样赚的盆满钵满!

1895年3月19日,李鸿章抵达马关,20日便迫不及待地到春帆楼和日本人展开了谈判。

不过,纵使双方已经处于谈判状态,但是日军的动作并没有停止,然后在继续攻打清军。

1895年3月24日,李鸿章和日本人结束了第三轮谈判,在返回住所的途中,小山丰太郎持枪从人群里冲了出来,对着李鸿章便开了枪,打中了李鸿章的左颊。

1895年4月1日,在第四轮谈判中,日本人突然抬了价,割台湾,割澎湖,割辽东,赔款3亿两白银!

不是说,李鸿章挨了一枪,让清政府省了一个亿吗?怎么反倒加价了?先抬价,再打折呗!

清政府少赔了吗?没有,最后这2亿两白银甚至已经超过了日本人的预期,这两个亿是清政府三年的财政收入,是日本四五年的财政收入,已经赚翻了。

李鸿章像条狗一样求伊藤博文,能不能再少赔5千万?5千万不行,能不能少2千万?不肯少勒索点钱,能不能少勒索点地?

伊藤博文的回答,统统是不能。

日本要求清政府一个月内交割台湾,李鸿章急了,能不能多给一个月?贵国何必这么急,台湾已是你们口中之物!

伊藤博文直接甩了两个字,饥甚!

清政府原本可以借助李鸿章遇刺一事,让洋人干涉进来,可惜,李鸿章怕了,慈禧怕了,清政府怕了,所以对此选择了忍气吞声。

日本之所以会将赔款从3亿降到2亿,一则因为谈判本便是一个讨价还价的过程,他们故意设了高价,本来也是让清政府讨价还价的;二则日本人截获了李鸿章发回中国的电报,知道了清政府的底线,也考虑到了清政府的财力;三则是因为谈判拖了太久了,日本人也不由得担心洋人会忍不住跳出来插手,或者李鸿章狗急跳墙,用遇刺一事中断谈判,这么一来到手的肥肉便飞走了。

所以说,李鸿章挨的这一枪值不了一个亿!

小山丰太郎之所以会刺杀李鸿章,不过是为了敲断清政府和日本的和谈,让日本继续打清朝罢了。

他是一个激进的右翼分子。

小山丰太郎被捕之后,日本为了给清政府和李鸿章一个交代,也为了做给国际世界看,对他进行了起诉,后经法院判处无期徒刑。

可是,李鸿章死后过了6年,即1907年,日本政府在看到当年的“刺李”风波早已经风平浪静,早已经退出了所有人的视野,受害人李鸿章也已经死了之后,便释放了小山丰太郎。

在小山丰太郎被释放了27年之后,即1928年,日本人河本大作策划和制造了“皇姑屯事件”,炸死了张作霖之后,河本被日本政府象征性地监禁了一年之后,又再次来到了中国。

所以,千万别期待日本政府会因为日本人刺杀中国人而对他们进行应有的处罚。

1947年,小山丰太郎在被释放后又活了40年之后,这才死去。


宁糊涂


刺杀李鸿章的日本愤青名叫小山丰太郎,日本上野国馆林藩(今日群马县馆林市)人,出身地方门阀士族,父亲曾任议员。小山16岁肄业于庆应义塾,翌年因病休学,后成为激进主义者,加入日本右翼团体“神刀馆”。

李鸿章赴日谈判时,小山丰太郎不满中日停战,希望日本继续与中国作战,加之对中国人的不满,遂于1895年3月24日刺杀乘轿出行的李鸿章,枪击李鸿章左脸,但是未伤及其性命,导致国际舆论哗然。

因此,坊间有传言,《马关条约》的赔偿金额,之所以由起初的三亿两减少到两亿两,正因为李鸿章挨了一枪。李鸿章利用这一枪大做文章,日本因担心列强干涉,急于签订条约,于是只能退一步,将赔偿金额减少到两亿两。

不过,对于这一说法,也有人表示反对,认为日本减少赔偿金额,与李鸿章并无关系。因为李鸿章是在第三轮谈判后遇刺的,当时日方根本没有要求清朝赔款三万万两。1895年4月1日第四轮谈判时,日本才亮出三万万两白银的赔款。

而且,日本起初的态度十分坚决:作为获得伟大胜利之结果,我方要求之条件决非过高,而提出较次更少之要求,日本国民终究不能满意。显然,当时的日本根本没有受李鸿章遇刺之事影响。

至于为何赔偿减少到两亿两,是因为中方向日方提交了赔款改为一万万两的修正案,与此同时,日本人在破译李鸿章电报时看到“倘彼犹不足意,始终坚执……只有罢议而归”的态度,日本担心胜利果实失去,只好退一步,减少到两亿两。

在日方看来,如果中方坚决不答应三亿两的赔款,日方最多不过再次出兵,打到北京,可那又能如何?最终也免不了受列强干涉。到时,胜利的果实就将与列强瓜分。由此可见,日方同意减少赔款,是出于对列强的畏惧,而是用来安抚李鸿章(当然,表面上未必没有那种姿态)。

关于小山丰太郎,刺杀李鸿章后,被日本法院判处无期徒刑,禁锢于北海道网走郡。不过,1907年,小山被奉敕恩准假释。1947年,小山丰太郎死,年78岁。


周知惟


“今申刻会议,已将停战搁起,象索议和条款,允于明午而交,归途忽有倭人持手枪对阻击,中左颊骨,血流不止,子未出,登时晕绝。伊藤、陆奥均来慰问。姑令洋医调治,此事恐不能终局矣。”

这是1895年3月24日李鸿章向北京发回的紧急电报,描述了自己在对日和谈协议之后,返回驿馆途中遭日本刺客刺杀的经过和受伤的情况。李鸿章正是从谈判地春帆楼返回引接寺的途中遇刺的,子弹射中左脸,李鸿章当场昏厥。

刺杀李鸿章的刺客,是郡马县北大岛二十六岁的小山六之助(又称小山丰太郎),在枪响之后,李鸿章左右清日随从护卫人员,立即上前保护,小山六之助间补枪不成,便向街边的店内逃去,试图利用人多蒙混逃跑。

刺杀行动发生的之后,在街中警卫的日本警察立即向李鸿章所在处靠拢,一部分警察留下保护,而另一部分警察则冲入店中抓捕小山六之助,在一阵交火之后,小山被当场抓获。为平息清朝方面的怒火,保证和谈的继续,对小山六之助的审判随即展开。

3月30日日本法院即对小山六之助进行了判决,判处小山无期徒刑,监禁于北海道网走郡,同时将山口县知事及巡捕长撤职查办。但在监狱中小山六之助被视为英雄,一直得到优待,并在1907年奉敕恩准假释。

但从相关文字记载中,就能够看出,小山六之助绝对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愤青。《中东战纪本末(文牍)使相遇刺纪实》中记载:“中堂自会议处言旋,将至行馆,忽有日人自人群中走出,距舆前五尺许,以手枪击中堂,……中堂晕眩,几不省人事。”

在当时保卫森严的情况下,小山六之助能到李鸿章轿前如此近的距离射击,而且为了保证刺杀的突然性使刺杀成功,这一切几乎都在一瞬间完成,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的小愤青自己能够完成的事情。

在审判中,小山六之助表示“日军放弃占领北京,是意味着日本的耻辱,目前同中国关系签订和约为时尚早。”小山六之助想要将战争进行下去的想法是不假,可是这个想法仅仅是小山六之助自己一个人的想法吗?想必不是吧。

对清开战是日本举国上下倾全力的一件事,击败清军换来清军的主动求和,是日本高层在对国内实力评估之后认为的能够获得的最好的结果。那么对于李鸿章的重视程度,对于李鸿章的保护级别,都是最高的。

但是李鸿章遇刺后,对于刺客的审判,虽然在速度上显示了日本方面的重视,但是在判决结果上,却不尽然。对于刺杀一国全权代表大臣的犯罪分子,最终仅以终身监禁的判决结束,而且最后还获得假释,他的背后就没有人保护吗?

继续甲午中日战争,实现占领中国的梦想,这是当时日本从上到下很大一部分人的想法,小山六之助,不过是他们派出的一个刺客而已。而这位射出价值一亿两白银子弹的狂热的军国主义者,也有幸活到了1947年,亲眼见证了日本帝国主义的覆灭。

以上为狼君个人见解,如果您有不一样的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与我讨论。

我是狼君,喜欢狼君的观点欢迎评论、点赞,转发加关注


狼君历史


我们都知道一个故事,就是当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被作为代表赴日本谈判,却被一个日本青年一枪击中,为此,清朝减少了1亿的赔款。这颗子弹可以说是历史上最贵的一颗子弹了。这个日本青年为什么要刺杀李鸿章呢?在日本获得甲午战争的胜利后,为何又因为一颗子弹而减少1亿2白银的赔款?

当时李鸿章可是清朝大名鼎鼎的谈判高手,虽然清朝十分腐败,建立了很多不平等的条约,但是在很多条约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李鸿章的身影,所以甲午战争后的条约签订也自然少不了李鸿章。当时李鸿章已经70多岁了,但是却依旧奔波。

来看看这一个刺杀李鸿章的青年又是谁?这位日本青年名叫小山丰太郎,当时的日本已经被军国主义洗脑了,很多青年都认为日本是无敌的,所以他们很希望日本和当时的清朝的战争继续打下去,认为日本会取得最终的胜利。但是日本高层知道甲午战争的胜利只是一个意外而已。

相信看过甲午战争这部电影的人都知道,其实有一枚炮弹击中了日本的军舰,但是这一枚炮弹却是一个空炮弹所以没有对日军的军舰造成影响。当时清朝的海军实力在全世界可以说是排得上名号的,而日本确实远远落后。日军高层知道,如果这场战争继续下去,清朝或许会有一些钱财继续消耗,但是日本没有那么多钱财在战争上消耗了,所以日军高层决定见好就收,签订赔款。

李鸿章赴日后,在一个街道上小山丰太郎这位日本愤青将枪举了起来,瞄准了李鸿章的头部,但是他没有想到这一枪并没有致命,而是被李鸿章的脸颊给卡住了。当时李鸿章被击中后直接倒地,但是并没有直接死亡,这位日本愤青以为李鸿章已经被自己击毙,所以在混乱中逃跑了。

这个当时是一件大事,李鸿章本来是赴日谈判的,却被自己国家的愤青给打了一枪,日本高层也坐不住。因为日本国根本负担不起接下来的战争费用,身为谈判高手的李鸿章,抓紧了这次机会,提出要减少战争赔款,所以就出现了这一个历史上最贵的子弹。

再来看看当时这名愤青最后怎么样了?

小山丰太郎逃走之后,不久就被逮捕了。因为这件事影响重大,整个日本国的这种人大有人在,所以小山丰太郎并没有判死刑。而是改判了无期徒刑,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时日本国中类似于小山丰太郎的人太多了。

从此也可以看出日本的军国主义在当时也是十分严重的,被判处无期徒刑的小山峰太郎在后面的日子里由于大赦被改成了有期徒刑,而且他还活着出了监狱。出狱后的小山丰太郎一直活到了1947年,他也是亲眼看到了日军军国主义的失败,到了这时不知道他有什么想法,因为“爱国”大半辈子在监狱里度过,出狱后看到自己的国家根本不似自己心中的那般“神圣”落差之大可想而知。

可是如果没有他这一枪,李鸿章也没有那般容易让日方减少一亿两白银的赔款。

所以对于小山丰太郎的这一枪可以说不知道如何评价。一名愤青满清减少了许多赔款,其实刺杀之事,小山丰太郎背后能没有人吗?仅仅是他加入的激进派的神刀会吗?我想不止,背后还有那些希望开战的日本高层。


无笔


在马关和谈开始时,李鸿章力劝日方谈判人员伊藤博文舆陆奥宗光牢记西方帝国主义时代亚洲的更大利益;并且请求,中日 同文同种,不应互相拆台。李鸿章想在他年轻的对手面前恃老卖 老,他已 73 岁高龄,而伊藤博文 55 岁,陆奥宗光 52 岁。 但在实际的谈判中,他却很难说服对手慈悲为怀,尤其在赔款上, 日本坚持要求赔款 3 亿两。就在这一艰难时刻,李鸿章突然得到 了其外交努力无法获得的『不幸中之万幸』:当某天李鸿章从会 场返回时,他被一名日本狂热分子小山丰太郎狙击。子弹击中了他左眼下方, 但伤势并不致命。在李鸿章被刺后,日本政府就派人追捕小山,小山被成功缉拿,后经过判决被处以无期徒刑,禁锢于北海道网走郡,在1907年奉敕恩准假释,一直活到了1947年。此事使日政府十分尴尬,便主动宣布休战。日本天皇还派御医为李鸿章诊治,日本报纸对李鸿章的态度也由攻讦转为称赞。在李鸿章遇刺的第二天,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前往拜 会李的儿子--使团的一名随员时,称:『令尊之不幸实为大清之幸事。自今起,议和条款的商定将较前更容易了,日清之战也将停止。』 l895 年 4 月 17 日,《马关条约》签订。条约规定:

 

(l)清政府承认朝鲜国独立自主,不再向中国朝贡;

 

(2)向日本赔款白银二亿两;

 

(3)割让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

 

(4)开放重庆、苏州、杭州和沙市为商埠;

 

(5)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开设工厂,从事工业和各种制造业。

 

中国国内的反应是严厉批评这项条约。许多学者指责李鸿章 父子卖国自保。两江总督张之洞强烈反对批准条约,数百名汇聚在北京应试的各省举子几次联名上书清廷,请求清帝废除条约,迁都内地,继续战斗。354 但清政府不顾这些愤怒的抗议, 在日本压力下于 1895 年 5 月 8 日交换了条约的批准书。


常棣tandy


日本愤青刺杀清政府前往日本谈判的李鸿章,这看似是一件偶然事件,实则是日本军国主义具有极强的侵略性的另一种体现。

中日谈判背景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件事情的背景——甲午中日战争。

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被列强联合各种欺负,但是这时中国人还没有觉醒。认为被像英国俄国等世界强国联合打败也没什么打不了的,我泱泱大国地大物博,随便赔点钱打发了便是。


直到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看似强大的大清帝国竟被一个弹丸之地的小国日本打败,这震惊了各个阶层的国人,原来我大帝国竟已经如此不堪一击。

日本不同于其他的西方国家,其他的西方国家,国人当时可以说不了解,但是日本却自古以来便是中国的近邻,彼此之间十分熟悉,且以前日本连成为中国的属国都排不上号,如今我泱泱大国令被小小的日本打败,国人在心理上是难接受的。

但是即便是在不愿意承认,清政府确实是败了,而败了就要承担失败的后果,于是就有了李鸿章赴日谈判。

屈辱的代言人

李鸿章是屈辱的,是压力重大的,此时此刻李鸿章才是全中国“最难的人”。

李鸿章一心创立的北洋舰队全军覆灭,在军事上自己是失败的;甲午中日战争失败,自己亲赴日本承受屈辱,成为失败的代言人,这是在政治上的失败。

以上两点是李鸿章的失败,以下两点则是李鸿章内心的挣扎。


在外,日本强大的军事力量让李鸿章感受到喘不过气息,李鸿章知道凭借现在清政府的实力,是无法阻挡日本军队的铁骑的。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与日本和谈,休养生息。

在没,是国人的不理解,李鸿章赴日本谈判,自己被国人称为卖国贼汉奸,懦弱无能,甚至自己的屈辱要被订在历史柱上,被后世唾骂。

小山丰太郎的刺杀

在以上的背景下,李鸿章赶赴日本去进行屈辱的谈判,对于李鸿章来说,对于清政府来说,这已经相当于被剥光了衣服进行走秀,已经屈辱的不能再屈辱,而李鸿章即将要签订的条约也是一个丧权辱国,不平等到不能再不能的条约。

但是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国内竟然还有人表示不满,从而进行对李鸿章的刺死事件。


行刺者便是小山丰太郎。

在小山丰太郎眼中,仅仅与清政府签订一个占进便宜的条约是不够的,小山丰太郎的想法是大日本帝国要打进北京城,去尽情的侵略中国,抢夺中国人的钱财,奴隶中国人,霸占中国的土地以及女人。

所以,小山丰太郎想要终止这场谈判,从而继续侵略下去,实现自己心中所想,

在小山丰太郎眼中,没有什么正义可言更别提什么人道,有的只是日本人的利益。



值得一说的是在日本拥有小山丰太郎这种想法的人并不只一个,而是一群人。

所以我说,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具有极强侵略性的一种表现,小山丰太郎事件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小山丰太郎的结局

小山丰太郎的刺杀行为令所有人都感到愤怒,包括日本当局。

原因是日本在这次谈判中,经过他们所谓的辛辛苦苦的努力,眼看着就要与中国签订了所有符合他们利益的条约。

这就相当于羊即将步入虎口,却被人一棒子把羊打跑了。


清政府高级官员使者在日本被日本人刺杀,这于情于理也是说不过去的。所以为了安抚李鸿章以及清政府,给李鸿章请最好的医生,安排最好的养伤条件,各种慰问。对待元凶日本人也没什么好说的,先是抓起来,后被判以终身监禁。

由于小山丰太郎劳动改造良好,后被改判为15年,直到出狱。而不得不说小山丰太郎生命力还挺顽强,一直活到了1947年,直到他亲眼看到他心中的大日本帝国战败,日本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方才死去,不知此时他的内心是何感想。

时刻录品历史

小山丰太郎刺杀李鸿章事件仅仅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小插曲,对于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双方来说,胜者依旧是日本,败者依旧是清政府,最后清政府也是改赔的赔了,该割的地割地了。有没有此次行刺事件,事情也都会如此。

喜欢时刻录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