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共情的力量》:成為擁有共情能力的高情商人

導語:共情是理解他人特有的經歷並相應的作出回應的能力。共情的兩面性是指這種與生俱來的能力既能用來助人,也能用來害人。


《共情的力量》一書是由亞瑟·喬拉米卡利和凱瑟琳· 柯茜合著。亞瑟·喬拉米卡利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美國癌症協會講師、美國心理學會會員,他曾在哈佛大學醫學院任職,創立了Facebook“共情與善良工程”項目和領英“健康共情成就小組”,對身心治癒有著豐富的經驗。 凱瑟琳· 柯茜是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美國心理學會(APA)高級會員、《美國心理學家》雜誌副主編。

《共情的力量》:成為擁有共情能力的高情商人

《共情的力量》一書告訴我們什麼是共情,如何利用共情與人溝通,幫助那些在痛苦的人。作者借自身經歷和多個典型案例和故事探索共情的能量,教我們在生活中用共情來獲得愛情、友情、親情和成功。

什麼是共情

共情,是情商的核心能力,也是人類天生的能力,但是一直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共情是能看透別人的內心和靈魂,知道他們的想法,感受他們的情緒的能力。在更深層次上相互理解,真實感受他人的感覺,明白他人的想法、主意、動機和判斷。

在很多時候,人們經常說的感同身受、換位思考,就是一種共情感受。

共情和同情的區別

很多時候,人們分不清楚同情和共情,也就無法作用共情的方式與交流和溝通,也不能達到所期望的目標。共情與同情一字之差,感覺卻是天壤之別。


《共情的力量》:成為擁有共情能力的高情商人

當你的朋友向你傾訴自己的不順際遇或是苦悶心情時,第一種情況是:你靜靜地坐在旁邊聆聽,拍拍朋友的背或是輕輕撫摸朋友的手,輕聲安慰說:我能理解你,我會在一旁支持你,一切都會變好的。第二種情況:你在朋友尚未把話說完的時候便開始落淚,進而發展成傷心欲絕,痛心地說道:怎麼會這樣,你實在太可憐了,我可憐的朋友呀!
共情,empathy,其詞源為表示進入感情深處的希臘語empatheia。美國心理學者愛德華•鐵欽納在思考有別於“憐憫”的詞語時,首次提出了“共情”一詞。共情是一種設身處地為他人考慮,理解他人感情、想法、需求以及行動等的能力。共情涉及的感情可以是喜悅、悲傷,也可以是其他的情愫。同時,共情也可被視為一種溝通交流的能力,缺乏共情的人一般難以與他人進行有效順暢的交流,也難以實現完滿的人際交往。
同情,compassion,詞源為表示共同的拉丁語cum和表示受苦的patior。同情意味著一個人能感受到他人的痛苦和不幸,並希望為他能減少痛苦和不幸。有人說,同情是一種精神態度,希望他人從他們的苦痛中得到解脫,與對他人的義務感、責任感和尊敬之心等有密切關聯。

上面提到兩種傾聽的表現,第一種情況可歸為共情,第二種則是同情。兩種傾聽都表現了對朋友的關心,但作用的心理機制不同,產生的效果也不盡相同。第一種傾聽的表現能使朋友在感受到理解的同時,產生克服困難的勇氣,並能夠更順利地克服困境。第二種傾聽的表現雖然也能讓朋友感受到關心,但這份關心卻顯得沉重,朋友更多的是為你的傾聽過激反應感到擔憂。

《共情的力量》:成為擁有共情能力的高情商人

學習表達共情——就是把你的想法和感受轉化為能夠直擊他人內心和靈魂的言語——需要自我覺察、細心反思和大量實踐。

正確表達共情的七個步驟

在任何關係中,不管是親子關係、夫妻關係,還是朋友關係,都需要表達共情。在與人溝通時候,需要正確地表達共情的可以採取以下步驟:

1.使用開放式問題

顧名思義,開放式問題的答案是不確定的,有很大的發揮空間。從開放式問題的答案裡我們能夠捕捉到很多信息,這些信息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與對方進行互動,更深入地瞭解對方的感受和想法,從而能夠準確地共情。

而封閉式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會扼殺對方想要繼續交流、或充分表達自我的意願。

比如,在交流中,有這樣兩個提問:

  • A.你這兩天都很晚才回來,是不是最近工作很忙?可能的回答:是的,最近很忙。
  • B.你這兩天都很晚才回來,發生什麼事情了嗎?可能的回答:最近工作壓力有點大,老闆對項目不滿意,公司最近也裁掉了幾個人,所以需要稍微加點班。

顯然,第二個問題能夠促使對方談論更多。

開放式問題的好處就在於,能夠更好地引導對方打開話匣子,瞭解對方的經歷和想法,從而更好地共情。

《共情的力量》:成為擁有共情能力的高情商人

2.放緩節奏

一個人在情緒激動的時候,是很難理性思考的,只有當情緒平緩的時候,他的大腦才能夠發揮真正的效用。

一個被情緒裹挾的人,他看到的東西其實是帶有侷限性的。當我們把節奏放緩,實際上是讓我們的想法,能夠跟得上我們的情緒。理性和感性並用,才能夠做到真正共情。

3.不要匆忙做出評判

當人們產生矛盾的時候,你會發現,在那些具有攻擊性的言辭裡,總是帶有很多主觀評判,比如“你總是...”“你根本就不...”“我還不瞭解你嗎?你就是一個....的人”。

人們的這些評判,多半是基於過去經驗的總結。也就是說,很多人僅僅只根據過去,就給一個人的現在和未來“下結論”。

但人是變化的,就像這個世界一樣,每天都在變化。固化的評價只會阻礙一個人改變的可能性,同時會阻止共情的產生。

所以與他人相處時,不要匆忙作出評判。不要總是看到一個侷限的焦點,而是應該嘗試著往後退一步,看到畫面的全局之後,再下判斷。

《共情的力量》:成為擁有共情能力的高情商人

4.關注你身體的感受

要了解情緒是如何影響到身體,和特定的軀體反應發過來如何改變我們的感受,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微笑是我們表達共情的最有力方式之一,因為我們微笑時,他人也會不可抗拒地想要微笑。面部肌肉的改變代表了你自主神經系統的變化,這會啟動情緒的轉變。

觀察媽媽和孩子之間的相互微笑,看著快樂的感覺在他們之間瀰漫開來時,你就會理解身體影響頭腦的力量,以及頭腦同時也能夠改變身體感覺的力量。

5.向過去學習

共情能在當下的連接和親密關係種創造奇蹟,但也總是同時關注著過去。我們需要去知道並理解過去發生了什麼,我們要明白舊有模式、評判、理論和理想化是如何影響著當下所發生的事情的。

搞清楚真正的原因意味著:除了尊重他人的過去,也要注意我們自己的過去。過去尚未解決的任何衝突都會被帶到當下的互動種。瞭解自己並發展對過去衝突的覺察是培養對他人呢共青能力的必經之路。

《共情的力量》:成為擁有共情能力的高情商人

6.讓故事充分展開

每個人都有他特有的故事可講,每個故事也都以它自己的速度發展。藉助共情,我們能夠異常精準地判斷出他人需要走多久或走多慢。當我們陪另一個人出於某場景時,共情會提醒我們這是那個人的旅程。我們出現在那裡是為了陪伴和幫助他。

我們的作用不是引領而是跟隨,不是主導而是參與,不是為了總結性發言而為了讓溝通能持續流淌。我們表達共情的方式就是讓自己完全參與到故事當中,儘自己所能去幫忙,並感恩自己也能成為這段經歷的一部分。

7.設定邊界

設定邊界是一種能讓共情發揮作用、讓注意力一直關注當下這個話題的方法。我們要知道每個人都是相互分離、各不相同的。共情會允許差異的存在,更重要的是,共情還會幫助我們呢包容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在共情的指引下,我們知道什麼時候介入是必需的,什麼時候離開才是對關係最好的。


共情能夠幫助我們用更寬廣的視野看待生活,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寬恕讓我們不再悔恨過往,將自己投入到與他人、與生活的更深入、更有意義的關係之中。

結語:通過共情獲得高情商,從而能夠撫慰自己和他人。看透人心,治癒自己,溫暖他人。

《共情的力量》:成為擁有共情能力的高情商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