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与“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有什么区别?

许仙视角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与“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这两者之间,不论是情景的描写还是情感的抒发,均有着本质的区别。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句诗出自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是一首典型的以景抒怀的诗作,在赞美景色无限美好的同时,又感叹美好的事物总是消逝很快,笼罩着一种无可奈何的淡淡忧伤!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出自当代诗人臧克家的诗作《老黄牛》:块块荒田水和泥,深翻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这是一首典型的以物喻人的诗作,以老黄牛的形象歌颂中国的劳动大众,同时暗喻古稀之年的自己,诗作满溢着一种豪气,一种蓬勃向上的拼搏和进取精神!


民传文化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和“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这两句话表达的意思其实是不一样的,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二者之间的区别。

一、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李商隐的《乐游原 / 登乐游原》,诗中的原文为: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字面意思是:夕阳的景色虽然十分美丽,可是时间已经到黄昏了。换句话说就是夕阳景色虽好,可是黄昏将尽,景色将转眼即逝。现在大多数用这两句话来形容转眼即逝的美好,形容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我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不要等到失去才后悔莫及。

二、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

当代诗人臧克家写过一首《老黄牛》,其中就有“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这句话。诗的原文为:

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


这是一首赞美黄牛的诗,赞美老黄牛辛勤劳动、自强不息的的精神。其中这一句“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大概就是:表示珍惜时光,不要白白浪费大好光阴的意思。现在大多时候是用来劝学,要学生珍惜时间,努力学习,自强不息。

三、二者区别

在我看来,这两者之间所表达的意思是不大一样的,所以二者之间是没有什么冲突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表示美好的事物存在的时间往往是十分短暂的,我们要好好珍惜。而“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表示的是要我们珍惜时间,不要别人来督促我们前行,表达自强不息的意思。


妙哉书道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登乐游原》 中一句,虽然夕阳无限美好,可惜的是已接近黄昏时刻。

这是一首登高望远,即景抒情的诗,描绘了登上古原时,触景生情,精神上得到一种享受和满足。“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人们多理解为“晚景虽好,可惜不能久留”。“只是”二字,表达了诗人热爱生活,执着人间,坚持理想,而心光不灭的一种心志。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出自当代诗人臧克家《老黄牛》。老黄牛如此辛勤劳作,不辞辛苦,则完全来自于它自身的动力。这时的坳黄牛,就是年逾古稀,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诗人自己。

诗人坚信乌云遮不住太阳,坚信祖国永远属于人民,他要在有生之年为祖国和人民奉献出自己的一切。诗人坚信乌云遮不住太阳,坚信祖国永远属于人民,他要在有生之年为祖国和人民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二首诗的作者,年龄相差1200多年,前者是触景而发,对英雄暮年的一种叹息,人生在不知不觉中,将要走向终结,要不是黄昏该有多好。后的精神面貌,无疑要积极的多,赞美了劳动人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


德雨50926495


唐诗人李商隐最有名的诗便是《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乐游原地处长安东南方,建于汉宣帝,原本为庙苑,后因地势开阔,逐以`原″呼之了。自古诗人墨客,多愁善感,每当登高远望,家国之痛,身世艰难,齐上心头。玉谿登临乐游原,此时晚霞灿烂辉煌,金色无边无际,真是一个绝美的傍晚,令诗人感慨万千。诗人正处晚唐,朝气的初唐强盛的盛唐已离诗人远去,唐此时已裒弱无比,离灭亡已不远了。诗人看见无限美好的夕阳,感概此时的唐朝正向灭亡而去却无法挽救,因而发出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是现代诗人臧克家绝句《老黄牛》后两句。⺀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老牛亦解韶光贵,不等扬鞭自奋蹄。

此诗描述了一头不辞辛苦、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老黄牛形象,其实亦是自喻自己年逾古稀、老当益壮、自强不息。表现了诗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墓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壮志。此诗壮心豪迈,急激向上,读后令人无比感慨。


我是伍洋


前一句可以理解为,再好有什么用,可惜快死了!

后一句可以理解为,再加上一把劲,反正还没死!

前一句是说“美中不足”

后一句是说“时不我待”

前一句带一些惋惜和消极,

后一句却是满满的上进和努力。

如果在“夕阳无限红,只是近黄昏”分别加上两个字,那么这两句诗就可以完全相同了。

(但得)夕阳无限好,(何必)惆怅近黄昏。

类似的诗句也有不少

比如苏东坡这两种都写过,消极的“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乐观的“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比如李白,不求人的时候“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求人的时候“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比如杜甫,这两首也都写过,悲观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畅快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还有互赠模式的,比如白居易赠刘禹锡“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而刘大豪杰回赠一首“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孔子心情不好的时候,不也说“逝者如斯夫”,心情励志的时候便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若是读陆放翁和辛弃疾的作品,这种前后矛盾的情感比比皆是,一方面是怡情山水,万事不萦怀。另一方面却是日思夜想,恨不得上马杀贼,恢复河山。

诗人有如女人,情感总是如曲线一般此起彼伏,人莫能测。


亦有所思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就是到了古夕之年了,为社会服务的机会少了。他象夕阳,西边天上彩霞无比美丽,但到了日薄西山的时候了,人生短暂,但世上的事是接续的,也许在某事件未完而生命终止。这是上天对人最公平的。

后两句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是比喻修辞。人老了,不以物质享受为幸福。却以努力劳动为高尚,多工作,多劳动,给社会上的后辈子孙留下物质财产,并给子孙树立形象。听人说是诗刋编缉所作。词句意境都很好。


夕阳无限好126669730


触了什么景,作了什么诗,要看作者的心情和感受,前两句的作者除了感慨自己年迈体衰无能为力之外,也对晚唐的衰落备盛惋惜和无奈。后两句出自现代诗人臧克家之手,立意明确,心态积极,催人奋进。所以说两者区别很大,没有可比性,不是吗?!


万维一隅



攀枝花雨花石


老当益壮,一路高歌,歌唱共产党来歌唱太平歌


用户14364025114


前一句是:知时不长。

后一句是:珍惜时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