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一代人的心事》書評


《一代人的心事》書評

潘耀明是《明報月刊》的總編,一貫恪守獨立、自由、寬容的信條,寫的文章也是為時而著。這本書用一個下午讀完,寫胡適、王國維、柏楊、張學良、宋美齡,寫楊絳、巴金、鐵凝和吳晗、蘇曼殊,大都是2000年的文章。當時大IP熱點蹭得還是很6, 因為都是短篇,再精深的見地也是淺嘗輒止。

或許香港人對內地還是存有偏見,文化大V不知道中國文壇2000年現代文學的發達,總是故紙堆裡憑弔過去,傷懷於文革中知識分子的際遇。例如寫吳晗的啟示中一文,大呼在渾濁的世途,知識分子最要緊的是自救。大有借胡適之口罵中國的知識分子是亂世的飯桶之嫌。至於易卜生的真正的個人主義是國家主義的唯一大路,仍有現實意義。

有幾篇喜歡的覺得值得一讀的分別是

  • 《上帝與喬布斯》——喬布斯即使再有才華也還是會迷茫,這是大部分土豪的一種狀態,人總要為自己找些活著的意義,喬布斯把所作所為在拜完佛教後安上了一個堂皇的名義——改變世界,才堅定去做蘋果,創造出了器世界。作者在篇尾的吶喊,振聾發聵:詩人說:“詩是某種來自內心的東西,和夢是手足。”然而芸芸眾生卻在器世界迷失了,
    喬布斯才是後者的主宰者,這是情世界和器世界的迥異之處。當人們已進入沒有夢想的器時代,這個世界已變成只有千人一面的局面,人生還有什麼意義?!


《一代人的心事》書評

圖來自網絡


  • 《新年康樂》——這是兩個關於百歲老人的故事。一直以來很喜歡周有光老先生。書中百歲以上的周老滿面祥和地坐在侷促的小書桌前,侃侃而談的樣子很有畫面感。周從經濟專家變成了語言學家這跨度也是很勵志了。讓人感動於老人的狀態——自信豁達,關心國家大事,熱心,他的健康不是滿腹牢騷來的,是關心教育事業,熱愛生活來的。這篇還提到了汕頭貧農家庭的一個自稱“我就是一個平凡婦女,喜歡做工”農村婦女,55歲修完護士課程,67歲創辦養老院,100歲自學漢字。兩個老人的心態詮釋了老而康健的真正含義。


《一代人的心事》書評

圖來自網絡


  • 《宗教情操的失落》——文中說費爾巴哈認為,人類之區別於動物在於前者具有意識,在人深層意義中追求“理性、愛、意志力”的完善性,這是人類的絕對本質,上帝的全知全能和博愛,是人將自己的理智本質分裂出去的結果,上帝是人格化的道德律令,愛心的體現。這段話寫的深得我心。為什麼很多無神論者有時候會信仰基督或佛教,他們不信,他們寄託,他們只是在忙碌支離中選擇了一個港灣。
  • 《哄哄的歲月》——美國是哄哄歲月,中國失去了根也會成哄哄的歲月
  • 《從蔡元培的四字訣談起》
  • 《謙下的美》
  • 《凱爾泰斯的別思》
  •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 《城島的雨》
  • 《活著是寄宿,死了是回家》

以上篇章都十分精彩。如果不想買書,百度潘耀明+篇章題目就可看得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