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搭建CT影像綜合分析AI輔助系統,這個跨界團隊20天“交卷”

搭建CT影像綜合分析AI輔助系統,這個跨界團隊20天“交卷”

陳曦

“天津第一批醫療隊出發馳援武漢……”看著手機裡的新聞,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副院長徐波教授也陷入了深深地思索中,自己能為抗擊新冠肺炎的疫情做些什麼?

在此後不到20天時間裡,“總準確率83%、特異性80.5%、靈敏度84%、10秒/例……”這支由中國抗癌協會腫瘤人工智能專業委員和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組成的“CT影像綜合分析AI輔助系統”項目團隊,就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該科研團隊搭建的,可較為準確地區別普通病毒性肺炎與新冠肺炎的新系統,近日上線,供國內醫學界專業人員測試。

作為項目研究團隊的牽頭人之一,徐波教授表示,雖然我們的團隊不是專業研究病毒性肺炎的,但作為一名醫務人員同時也是科研工作者,在國家需要時,投身抗疫,我們義不容辭。

挺身而出

牽頭組建團隊緊急研發

作為中國抗癌協會腫瘤人工智能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的徐波,一直致力於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腫瘤學領域的應用,此次他第一時間就想到了人工智能技術。

搭建CT影像综合分析AI辅助系统,这个跨界团队20天“交卷”

徐波在工作中

“因為一直有項目合作,我馬上聯繫了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應用研發部部長孟祥飛博士,結果我們不謀而合,最終決定搭建一個影像分析的AI輔助系統,為CT等影像學檢查判斷新冠肺炎提供參考。”徐波回憶說,這個設想源於核酸檢測有一定假陰性率。雖然典型的CT圖像可能有助於早期篩查疑似病例,但由於各種病毒性肺炎的圖像比較相似,影像科醫生很難通過肉眼直接判斷。而CT影像的AI輔助診斷系統可以提供有力的參考,提高篩查診斷能力。

“我們之前搭建過一個‘乳腺癌病理學綜合分析AI輔助系統’,最初我覺得這個系統已有一個相對成熟的模型算法,在此基礎上稍加修改,應該很快就能把新冠肺炎的模型搭出來。”徐波笑著說,事實證明,我們輕敵了,“新系統模型的搭建遠沒有那麼簡單。”

新搭建的系統採用人工智能深度學習技術,對新冠肺炎和其他病毒性肺炎的CT圖像進行分析鑑別。“讓計算機深度學習,最主要的是要有大量數據訓練集。數據案例最多的地方肯定是湖北,但此時一線的醫護人員的重點都在患者的救治上,無暇顧及。而其他地方的案例又有限。”徐波感慨。

眾人拾柴火焰高,人工智能專委會充分發揮團隊作戰優勢,聯合了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陝西省傳染病醫院等多家醫療機構,通過各種渠道,最終收集了寶貴的453張病毒性肺炎患者的CT影像資料。

搭建CT影像综合分析AI辅助系统,这个跨界团队20天“交卷”搭建CT影像综合分析AI辅助系统,这个跨界团队20天“交卷”

天津醫科大學博士研究生王帥和科研助理肖明明對CT影像進行區域勾畫和篩選

“蒐集到CT影像只是第一步,大量繁瑣的工作還在後邊。天津醫科大學2017級博士研究生王帥是徐波的學生,他負責對CT影像中需要計算機識別學習的區域進行勾畫和篩選。“CT影像中的肺實變、磨玻璃影、鋪路石等典型特徵想要計算機學習,就得先告訴它們,這些特徵在哪,因此區域的選擇非常重要,直接影響到建模和機器學習的效果,以及系統最終的準確率。”徐波說,“沒辦法,時間緊,我給王帥下了死命令。所以他每天一早就一頭紮在電腦前,一坐就是一天,每天都能超額完成任務。”

面對失敗

他們絕不輕言放棄

做了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徐波和孟祥飛對第一次測試的結果充滿期待。然而讓他們失望的是,起初的機器識別準確率並不理想。接下來,連續七八次調整之後,準確率依然“飄忽不定”。這讓徐波和團隊陷入了深深的質疑中。

“沒有任何的借鑑,我們自己都開始懷疑,是否能用AI技術來很好的識別病毒肺炎。但關鍵時刻,大家迅速重拾信心投入戰鬥,誰也沒有輕言放棄。”徐波目光堅定地說,“一方面我們請了更多的影像科醫生重新探討選擇的影像區域,另一方面超算中心的康波博士團隊改良了Inception遷移學習模型,建立了新的算法。”

因為處於疫情期間,團隊成員也沒有機會見面,很多工作都是在家裡完成的。每天科研團隊的主要研發人員都在微信上溝通、討論,徐波笑言,討論到夜裡12點已成為常規作息。

終於,在研發了近二十天,經過數據集的訓練和組內及組間驗證,模型鑑別新冠肺炎的總準確率可達83%,特異性為80.5%,靈敏度為84%。在平時,搭建這樣一個系統,從數據採集、建模到驗證,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

“天河平臺的AI+CT系統有兩個層面上的判斷,一個是判斷病毒性肺炎的準確率,第二層意義是幫助判斷是普通病毒性肺炎還是新冠肺炎。”徐波說,AI+CT模型在進一步優化調試後有望快速、高效、準確、安全地助力新冠肺炎的診斷。相比於影像醫師約10分鐘/例及核酸檢測的總耗時24-48小時,AI+CT模型的檢測分析只需要10秒/例。

該系統已在國家超算天津中心試運行,由天津、北京、山東、陝西、江西、安徽、福建等地40餘家醫院和科研機構的科研人員進一步上傳數據行測試驗證,通過擴大數據集來進一步優化模型。正式上線後,使用者不僅需要遠程藉助“天河人工智能創新一體化平臺”提供開放能力支撐,便可在電腦、手機等多個終端註冊使用。

搭建CT影像综合分析AI辅助系统,这个跨界团队20天“交卷”

這張徐波團隊與孟祥飛團隊的照片攝於2018年9月,由於疫情,兩邊還沒有機會聚在一起拍張合影

“當我們的戰友們在湖北一線抗擊疫情的時候,我們在後方能夠通過我們的團隊合作來做一點事情,我們覺得很榮幸。我們搭建的這個系統是一個完全公益的科研平臺,期待大家加入到測試和優化的後期工作中來。”徐波充滿希望地說。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均由作者提供

審核:管晶晶

終審:冷文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