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1 普利策新聞獎得主講述:作為攝影記者,你該知道的十條原則

攝影記者在職業生涯中一定會面對這個挑戰:

和他人建立更好的聯繫,進而在報道中更準確地描寫他們。很多時候,受訪者的世界觀可能會和你的大不相同,這時你知道他們應該成為報道的關鍵點。你也許會從他們的眼中讀出他們脆弱的境況,從而想去捕捉到它。

但是最重要的是,我們在追求拍攝真實照片的同時如何對待拍攝對象。雖然我們不可能列出一個具體的操作清單(不同情況的受訪者太多了),這幾個被廣泛接受的原則可以幫我們更有意義地與受訪者互動。

波士頓環球報攝影師Matthew Lee和Stan Grossfeld作為各自新聞機構的攝影師加起來擁有超過50年的攝影經驗。他們每人都遇到過代表了社會中不同人群特徵的群體,無論是幫派、自然災害受害者還是土著居民。他們受人尊敬的作品讓兩人都獲得了讓人夢寐以求的普利策獎。Storybench採訪了他們,瞭解了嚴肅的攝影記者應該遵循哪些原則,以成為有效和富有同情心的新聞報道者。

普利策新聞獎得主講述:作為攝影記者,你該知道的十條原則

△ Lidia Portillo在客廳裡看因車禍去世的女兒和三個外孫、外孫女的照片,孩子們的父親在與家庭牧師通電話。© Matthew Lee

主動建立聯繫

作為一個攝影記者,你被教導在尋找新聞時要勇敢。敲門並打電話尋找可能的線索應該成為你的第二天性。但是當你遇到一些備受生活煎熬的人,對他們提出尖銳的問題或拍攝情緒化的照片會讓他們感到恐懼。也許你面對的是一個性侵受害者,她很難講出受到侵犯時的細節。也許你面對的是一個有創傷後應激障礙的退伍老兵。在這些情況下按下快門的舉動對他們來說不亞於一種剝削。

然而,有時候主動找話題開啟一段對話可以讓攝影記者獲得安全,這個習慣不該被輕視。讓我們來看看Lee在奧克蘭論壇報工作時報道暴力幫派時的經歷吧。

Lee回憶道:“我曾在有著最嚴格的警察巡邏的地區做過報道,那地方當時一年有超過250起殺人案。當我在一些危險街區的時候,我常做的一件事就是主動開啟對話。如果你走過這些街區,幫派的人會經常問你在幹什麼。他們的世界裡隱藏了很多秘密,如果你直率坦誠地說‘我正在為什麼什麼做報道呢’,你就沒事了。如果你畏畏縮縮、笨拙尷尬,幫派成員會感覺到你的不自然,認為自己受到侵犯,會有所行動。”

毫無疑問,當拍攝對象沒有意識到自己被拍時,攝像機的鏡頭就像一個上膛的武器。說明自己的意圖也許是表達尊敬、給予被拍者主權的最好的方式。一段對話開啟後,你可以花點時間讓拍攝對象放得開,然後再去拍攝。這就談到了第二點。

普利策新聞獎得主講述:作為攝影記者,你該知道的十條原則

△ 照片是由4次普利策獎得主Carol Guzy在伊拉克摩蘇爾所記錄下的場景。他用鏡頭展現了那些在與“伊斯蘭國”極端組織衝突陰影下的人們,在摩蘇爾的IDP難民營裡,他們的未來難測,每個人的表情中都透露出虛弱與傷痛。

在拍攝前聊天

也許這個看上去像商業攝影師在攝影棚裡讓孩子分心的一個手段,但是Lee堅持認為這是讓他的眾多拍攝對象瞭解拍攝過程的首選伎倆。

Lee說:“有時我會指著房間裡的紀念品或狩獵獎盃,幾年前我為美國銀行總裁拍攝時就這麼幹過。我認識到當你指著人們喜愛的東西的時候,他們的興趣會分散對鏡頭的注意力(至少讓他們覺得自在)。這很神奇,幾乎每次有很有用!”

和你的拍攝對象聊聊他們的愛好或恐懼的東西不僅讓你更有人情味,還能讓你在對話中引導他們展現自己的個性。聊天能讓他們自在地做表情,記者不應迴避聊天。

普利策新聞獎得主講述:作為攝影記者,你該知道的十條原則

△ 27歲的美國駐伊拉克士兵Brian Scott Ostrom在經過4年的海外戰鬥生涯後,帶著嚴重的創傷後應激障礙症退役回到祖國。這組《歡迎回家:美國老兵斯科特·奧斯特羅姆的故事》圖片獲2012年普利策特寫攝影獎。© Craig F. Walker

表現情感

僵硬的上唇和與恐怖或悲劇環境的疏離感,也許在新聞業界反而會被認為是直覺的反應。但是Grossfeld和Lee都認為攝影記者的工作的一部分是要能表現情感。其實,你所拍攝的照片是觀眾和讀者會看到的照片,如果它不能打動你,你又為什麼拍它呢?

Lee說:“我在長堤電訊報工作時報道了一起可怕的車禍。這一家的車在路上起火了,車上的人全部喪生。我去見了倖存的家庭成員,建議奶奶從她裝滿鞋盒的照片裡選出五張她想在報道里呈現的親人的照片。在她找照片時,我開始拍照。那時,她手正捂著嘴巴哭泣。那張照片在第二天成為了頭版,有人匿名付了所有的喪葬費用。所以,當你不能感同身受的那天就是你該退休的那天。”

普利策新聞獎得主講述:作為攝影記者,你該知道的十條原則

△ 2015年,《紐約時報》自由攝影師Daniel Berehulak因報道非洲埃博拉危機獲得普利策專題攝影獎。

試著給你的拍攝對象一點許可權

在這個報道里,Lee主動給那位奶奶看了他將要放到報紙上的照片。這當然並不是一個嚴格的規定。人們看自己的照片時總會自然地更加嚴苛。你當然需要權衡這個選擇,尤其是在做調查性報道的時候。然而,當給拍攝對象看照片是可行的時候,當拍攝對象知道你會把這張照片印出來時,就給他們看看吧。這凸顯了攝影記者工作的透明性,也會因此增進他們的信任,當後續有什麼問題想再聯繫他們時,就好辦多了。

同一社區的人應該對你的拍攝發揮積極作用,因為他們可以提供很多外人不瞭解的信息。後續報道也很重要。你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一個報道會要求你返回現場,記錄時間的流逝。也許有場內戰持續幾年,編輯讓你回到戰場,看看某個家庭的變化。你應該時刻認識到自己不僅僅是攝影師,而是有血有肉的人。

普利策新聞獎得主講述:作為攝影記者,你該知道的十條原則

△ 《華盛頓郵報》的攝影記者Nikki Kahn、Ricky Carioti和Carol Guzy共同獲得了2011年普利策突發新聞攝影獎,他們的作品均與2010年初的海地大地震有關。

善待每個人

Grossfeld和Lee都指出了在攝影工作之外的應注意的事情。在Grossfeld的職業生涯中,他碰到過數不清的對拍攝對象不太友善的同事。他們帶有強迫性,試圖抓取一些親密瞬間,這樣的攝影師會為後來到此地報道的記者毀掉友好關係。對於Grossfeld來說,遵循黃金原則“善待每個人”很簡單:你永遠不知道你會不會再次見到他們,或者你同事未來會不會和他們打交道。

在工作之外與公眾維持良好關係很重要。Lee深刻地認識到了這一點。“有一次我工作後心情特別差,一個乞丐走過來行乞,不知道為什麼我就向他吼了起來。我讓他離我遠點,別來煩我。我倆大吵了一架。然而,沒過多久編輯就讓我到附近的公園報道無家可歸的人。我遇到的第一個乞丐就是他。我一點也不奇怪為什麼那天我什麼照片也拍不了。”

不管具體是什麼事情,你在工作時和下班後的表現都很重要。

普利策新聞獎得主講述:作為攝影記者,你該知道的十條原則

△《邁阿密先驅報》的攝影記者Patrick Farrell獲得了2009年普利策突發新聞攝影獎。這些圖片報道了艾克颶風和其他颶風給海地造成的人道災難。評委們對獲獎者的獲獎評價是,“對絕望的事情的刻畫具有煽動性並且十分鎮靜沉著的圖片”。

做好功課

這個對於跨文化報道尤為重要。在Lee看來,很多新人攝影師在其他文化背景中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經濟文化地位。

他提醒道:“這可能導致緊張關係,尤其是當你想在破敗的貧民窟採訪時。”如果你像Grossfeld那樣在全球各地報道,對當地文化的細緻研究會拯救你的報道。如果不的話,你也許會冒犯你的拍攝對象,陷入困境,沒法給編輯交差。

Grossfeld說:“我不想冒犯誰,但是有些年輕人不想做文化調查。有一次在西伯利亞,一個部落給我馬肉吃,從先前的研究中我知道拒絕馬肉會冒犯他們,所以我像松鼠一樣把肉放到腮幫裡存著。但不僅僅是和土著人打交道時需要做文化研究,對於整個世界來說都是這樣。每個文化都有一些習俗和禁忌,你應該去預備這些知識。”

普利策新聞獎得主講述:作為攝影記者,你該知道的十條原則

△ 1982年普利策獎照片:芝加哥的卡布里尼綠色住房項目裡孩童在玩耍。© John White

Grossfeld指出,微笑和友好的舉止可以彌補你對某些文化禁忌的無知。

不要妨礙醫護人員和警察工作

當報道犯罪或戰亂時,你會到處尋找好的拍攝角度。但是在緊急事件中,你也許會從受人尊敬的攝影記者變成令人不幸的絆腳石。捕捉悲劇場景一直以來都是有爭議的。但如果因為你的拍攝延誤了醫療和救援,你的事業將受到更大危害。Lee把他和波士頓警方多年的良好關係歸因於他從沒有妨礙過犯罪現場的工作。

Lee解釋道:“因為我知道什麼時候退後,什麼時候四處走動以拍出最好的照片,他們也會在我剛到現場時告訴我發生了什麼。因此,過去幾年裡我們一直相互尊重,愉快合作。”

普利策新聞獎得主講述:作為攝影記者,你該知道的十條原則

△ 路透社攝影團隊和《紐約時報》4名攝影記者因歐洲難民危機的系列報道共享了2016年普利策突發新聞攝影獎。

記住,你的照片是有分量的

你拍的照片是有分量的。這一點再怎麼強調也不過分。一旦你帶著情感去拍攝,你需要進一步考慮你的構圖會怎樣影響報道,公眾會如何理解照片。Lee拍的奶奶的照片告訴我們什麼信息呢?是她很脆弱?把她手中的照片框進鏡頭裡會改變這張照片嗎?答案是肯定的。

普利策新聞獎得主講述:作為攝影記者,你該知道的十條原則

△ 2015年普利策突發新聞攝影獎頒給了《聖路易郵報》。2014年夏天,手無寸鐵的非裔青年布朗遭白人警察槍殺後,該報做了大量相關報道。普利策委員會認為該報的攝影圖片有力地傳遞了密蘇里州福格森市的絕望和憤怒,不僅服務於當地社區,也讓整個美國警醒。

你的照片是有分量的,不要僅僅根據自己的理解來拍攝。在拍攝時要考慮大眾會怎樣理解這張照片。

總有東西值得學習

“數不清我帶過多少個這樣的實習生,當我給他們講光圈和快門速度時他們不耐煩地說‘我知道’。其實,你要像什麼都不懂一樣去學習。如果有耐心,你會學到更多知識。我對年輕攝影記者教學的重點往往都在最後。對知識要像幹海綿一樣有耐心!”

普利策新聞獎得主講述:作為攝影記者,你該知道的十條原則

△《芝加哥論壇報》的E. Jason Wambsgans獲得2017年普利策專題攝影獎。圖為一名10歲男童在芝加哥槍擊案後倖存下來,他的母親陪同在他旁邊。

不要尋求爭議,而要尋找真相

許多新聞機構被收購、合併甚至倒閉,這讓攝影記者和編輯受到脅迫。然而,你要謹記,你的照片對公眾來說是很重要的。爭議不意味著成功。如果你的照片不能對社會有教育意義,不能揭露一些真相,不能曝光不平等現象,那你需要問問自己為什麼要拍它。

普利策新聞獎得主講述:作為攝影記者,你該知道的十條原則

△ 1985年普利策獎獲獎作品:埃塞俄比亞的饑荒。© Stan Grossfeld

“不要讓自己陷於榮譽和喧囂中。”Grossfeld在談到所獲的普利策獎時說。

- The End -

編譯:葉千(實習生)

本文首發自新京報傳媒研究

歡迎朋友圈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