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古人飲食不規律,一天吃幾頓飯和現在完全不一樣,你敢相信?

現在的人們普遍都接受了一天三餐的飲食習慣,可以說這是大家比較公認的健康的飲食習慣,當然也有的人說自己是兩頓飯,減肥,或者是沒有時間吃,自然這是你個人的行為,普遍大家還是接受三頓的事實。

古人飲食不規律,一天吃幾頓飯和現在完全不一樣,你敢相信?

其實在古代的時候,中國人一般是吃兩頓飯的,只吃早餐和晚飯,先秦時候人們根本就不吃午飯,當時的人們一般吃早飯也比較晚,早上九點左右才吃早飯,這也是他們主餐,畢竟白天下地幹活是很累人的,也是很消耗體力的,所以早餐也比較豐盛,到了下午的四五點的時候,這是正好累了一天回來了,於是就吃晚上的飯菜,不過當時之所以吃兩頓飯,其實也是與當時的生產力的低下有關聯的。

古人飲食不規律,一天吃幾頓飯和現在完全不一樣,你敢相信?

後來,隨著人們的生產力的水平的逐步提高,生活習慣也漸漸地改變了過來,到了漢朝時代,那時候的貴族們已經開始了一日三餐的習慣了甚至漢文帝劉恆當時鼓勵或者說是鼓動人們每天一日三餐的飲食習慣。

古人飲食不規律,一天吃幾頓飯和現在完全不一樣,你敢相信?

只不過當時一日三餐還只是在帝王,貴族,大臣們中施行一日三餐的習慣,到了後來的隋唐時期,這個飲食習慣才漸漸的成為了老百姓的習慣,但是很多的情況下老百姓還是多數以兩餐的時候居多。其實主要還是因為那時候的老百姓,家裡並沒有多少的餘糧,所以能省一頓是一頓。

其次還有一個原因是,古代施行宵禁的,為的就是防火災,如果被抓到,是要面臨坐牢的,所以人們很少晚上動火,只不過到了宋代的時候,取消了宵禁,人民的夜生活才豐富了起來,於是就有了晚上的宵夜,有的時候貴族會一天吃個四五餐,不過這也僅限於貴族。

古人飲食不規律,一天吃幾頓飯和現在完全不一樣,你敢相信?

還記的大觀園的劉姥姥嗎?當時進到賈府中的時候,是真的沒有見過吃的,當時賈府吃午飯,這劉姥姥還說“我們莊戶人家,是沒有這麼講究的,哪吃什麼中午飯啊”結果是到了吃吃中午飯的時候,就屬她吃的最多,連賈府中的賈母都看呆了,把自己的那份也給了他,可見這當時的人不是不吃午飯,是真的沒得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