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養老保險為什麼必須要累計繳滿15年以上才能正常辦理退休?

法慶777


養老保險必須交費滿15年以上才可以辦理退休。法律依據是我們的《社會保險法》。職工到達法定退休年齡後,社保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以上才能夠辦理退休手續。

有人說,別給我講法律,裡邊的深層次原因是什麼?

深層次的原因就是我們要保障社保基金的運用安全。

大家都知道我們建立養老保險金制度的時候,我國是屬於一窮二白的階段。

社保基金是怎麼建立的?有企業、個人、政府三者出資共同建立的。政府不僅提供了管理人員還扮演著兜底的角色。

在目前的黑龍江等地方,政府財政每年要往養老保險基金裡注入很多錢,才能保障養老保險基金的順利運轉。大家想想,黑龍江去年的社保盈餘是負的232億,也沒見黑龍江的退休人員退休待遇拿不到啊。

根據財政部門的數據,我們國家去年社保方面的政府投入是2.4萬億。

去年的時候,政府又通過統一方案往社保基金裡劃撥了4到5萬億的國有企業股權,每年帶來的股權收益達3000億左右。

另一部分養老基金的收入是個人繳費和企業繳費。一般來說,他們的繳費比例分別是,個人繳費8%,企業繳費20%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繳費的基數都是按照當年的社會平均工資上下浮動,從60%到300%。

繳費基數乘以繳費比例就是個人和企業需要繳納的錢數。

一般來說,將5000元每月的社會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的話,個人需要每月繳納養老保險費400元,企業是1000元。

如果不考慮通貨膨脹、利率變化等因素,我們繳費15年,領取待遇15年的話,待遇水平就會是1400元。這還不包括後續的喪葬費,一次性撫卹金,個人賬戶餘額等部分。

但是去年我們的平均養老金是2320元。


原因就在於我們不是儲蓄型養老,除了個人賬戶部分用於儲蓄外,大多數養老保險基金適用於現收現支的統籌金,這樣既保證了人們的生活水平,又通過調節金融政策,適當實行開源節流。

有人說,社保基金不夠,國家印錢就行。有點兒進金融學知識的人都知道,如果是國家印錢的話,社會上的商品價格會急速上漲。因為他會通過購買、銀行、儲蓄、貸款,等流程將貨幣指數不斷放大,每年幾萬億新增貨幣購買力,將會讓我們的物價暴漲,想想以前的4萬億吧。

其實這樣掠奪的還是我們居民個人儲蓄的部分。

雖然通過一些做法可能表面上我們會看到佔便宜,但實際上通過社會的傳導作用,都會反饋到我們的自身。

所以,必須至少交滿養老保險15年才能退休,是為了保障我們所有人能夠安全領取養老金的底線。


暖心人社


大家好,社保專家——思之想之,為您解答疑問。養老保險之所以必須累計繳滿15年才能退休領取養老金,這是社保法的規定。你覺得這個時間長嗎?有專家覺得還短了。

回顧歷史可以發現,1997年,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把最低繳費年限由之前的10年提高到滿15年。

當時,給出的解釋是,人口預期壽命已從不足40歲提高到70多歲,繳費僅10年就享受長期待遇,將會導致僧多粥少的局面,而且大多數人可以比較容易地達到15年的條件。

你可能不知道,前兩年曾經討論過,有專家建議,要延長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因為現在老齡化加速發展,退休人員越來越多,養老保險基金的支付壓力越來越大,現在結餘4萬多億元養老金,足夠支撐17.3個月的發放。

不過,現在還是維持了15年。15年只是個最低繳費年限,並不是說繳滿15年就可以不繳費。只要在用人單位就業,就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費。

更為重要的是,個人享受基本養老金與個人繳費年限直接相關,繳費年限越長、繳費基數越大,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就越多。

更多社保問題,關注思之想之。


思之想之


你好!養老保險為什麼必須要累計繳滿15年以上才能正常辦理退休?在職人員現在每個月繳納的職工養老保險,個人繳納部分全部進入個人賬戶,而單位繳納的部分會按比例進入社會統籌賬戶,統籌賬戶的錢用於給巳經退休人員發放養老金。

而且養老保險的繳費有個上限和下限,具體包括繳費比例在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之間,最低累計繳納15年。這些上下限門檻都是為了保障大家的權益,不至於因為老年時領取的養老金過少,而無法保障自己的基本生活。另外,養老金的上下限對多數人來說是公平的,可以讓養老金在分配上更加公平,繳費高的人補貼給繳費低的人,緩解社會壓力。

養老金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只要你一直活著就可以無限期地領取,即使你的個人賬戶餘額全部用完了,不但還可以領取,而且是一年比一年領得多。希望能幫上你,請釆納。


葉公來幫忙


樓主,你好!不管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還是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都是必須要滿足,累積繳費年限滿15週年以上,才能辦理退休手續。

因為這是我國《社會保險法》當中的一個條款規定。法律性的規定,它是強制性的條文,任何人都不能改變他。所以說這個政策。這個規定也延續了這麼多年。可以說已經深深地印在我們中國老百姓的腦子裡了。

樓主,這裡只提到的養老保險,那麼樓主可能還不清楚這個,醫療保險需要交費多少年?才能辦理退休手續吧。

居民醫療保險是不可以辦理退休的。只有職工醫療保險才可以辦理退休。職工醫療保險辦理退休男性必須累積年限,繳費滿25週年以上,女性必須繳費年滿20週年以上,才能辦理醫保退休手續。所以說養老保險的15年,比起對醫保來說還是要短了不少。


社保小達人



首先:請原諒重申一下(或糾正一下提主描述),繳納養老保險並非累計繳滿15年,而是必須實際繳滿最低年限15年。換言之,因為養老保險它是由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組成的累計數,這是參保人辦理退休的前提條件。

其次:參保自然人無論是出於單位(企業)或者個人參加繳納養老保險,都是依據現行養老保險有關政策辦理的,不僅逐漸完善了養老制度,也體現和保障了參保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養的優越制度,同時也是賦予參保人享受權利和義務的一致性。

第三:參保人無論是單位(企業)還是個人,共同設置一個基本繳納養老保險門檻(請注意:是實際繳費最低年限15年,並非是視同繳費年限與實際繳費年限的累計),就是為了體現參保人的權制義務和受益原則,即:多繳多得,少繳少得;長繳多得,短繳少得。


(注:圖片選自網友作品,致謝。)


風雨黃鶴村


養老保險必須累計繳滿15年,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才能正常辦理退休是國家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而制定的。最初1986年在國企合同制工人中實行養老保險的繳費,有的地方在1992年開始建立個人帳戶。

根據《國務院關於深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 通知》(國發 [1995]6號)要求,制定了社會統一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的養老保險制度 改革方案,建立了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 促進了養老保險新機制的形成,保障了 離退休人員的基本生活,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取得新的進展。


由於各地經濟發展的速度不同,養老保險的統籌和繳費層次各不相同,企業的負擔過重,所以建立統一的養老保險制度非常必要,為了保障退休職工的生活保障,建立統一的養老保險繳費制度和制定最低的繳費年限。

最低的繳費年限15年是根據國家勞動力發展的水平,以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的實際國情而制定。

因此正常辦理退休,繳費年限滿15年方可按月領取養老金。


花貓53


.養老保險必須要累計繳滿15年以上才能正常辦理退休,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和《養老保險條例》賦予我們每個參保人的權利和義務。

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徹底改變了過去單一由企業和家庭個人的養老,以致於不堪負重的弊端,現轉變為政府、企業、個人三方合力共同鑄造的牢不可破的社會養老保障體系,為企業輕裝上戰和個人老有所依,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是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實事。

每個人從青年到老年的職業生涯一般都有三、四十年,政府考慮到諸多不確性因素,因而制定的養老保險必須累計繳滿15年准入門檻是比較人性化的,有能力的可多繳多得,經濟能力差的,累計繳滿15年,到達法定退休年齡同樣可以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它充分體現多繳多得,少繳少得,長繳多得的公平公正原則,為了我們晚年生活多一份保障,咱們還是要把握好政府的惠民福利政策,盡力多繳長繳為上,共同分享國民經濟飛速發展的新成果.!


小草144270718


這是根據《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個人享受基本養老金待遇必須同時達到兩個條件:一是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二是累計繳費滿十五年。可見,累計繳費滿十五年,只是享受基本養老金待遇的“門檻”,是個人享受基本養老金待遇的最低繳費年限。


那麼為什麼是十五年呢?而不是其他的呢。這就得從頭說了。

我國的養老保險是從1985年陸續展開的,當時一窮二白,養老基金是靠個人、單位、政府三方面籌集的,根據當時的具體歷史情況、人的平均壽命、工資情況、及國有化進程的情況綜合情況制定的。最後綜合考量定下的最低十五年這個年限。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關注我的頭條號。


社保小兵


那為什麼要18歲才算成年人呢?😂

這是在立法規定,當時是綜合考慮了我國經濟發展水平、人均壽命、人口增長率、老齡化速度等各方面因素設計的。既要實現老有所養的目的,同時也要考量經濟承受能力,還要考慮個人參加的積極性等。這些都是專家級的問題了,小編無能深入分析,說明小編得加油學習了😂。


圍爐品茗話百態


這個真的回答不了你,因為繳納15年是國家規定的,為何是15年不是20年30年,可能是有一定的數據支撐的,具體是什麼我也不清楚,退休相關信息可參考視頻,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以上內容由我的社保app提供,下載我的社保app自助繳費查詢更方便。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6d79001203886bd3e2a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