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独孤信千里奔主,高欢另立新帝

独孤信千里奔主,高欢另立新帝

北魏孝武帝派遣斛斯椿与行台长孙稚、大都督元斌之镇守虎牢,行台长孙子彦镇守陕州,贾显智、斛斯元寿镇守滑台共同抵御高欢。

高欢让相州刺史窦泰进军滑台,建州刺史韩贤进军石济。窦泰与贾显智在长寿相遇,贾显智暗中与窦泰约定要投降高欢,便带着部队撤退了。

军司元玄察觉到了这一点,飞马奔回去,要求增派部队。孝武帝连忙派遣大都督侯几绍前往支援,在滑台的东部与窦泰交战。贾显智带领他的人马投降了,侯几绍战死沙场。

北中郎将田怙亦是高欢的内应,高欢偷偷进军到了野王,孝武帝发现了田怙的阴谋,杀掉了他。

高欢的大军到达黄河北岸十余里的地方,他再一次派遣使者当面向孝武帝申明他的诚意,孝武帝不作答复,于是,高欢指挥军队渡过了黄河。

孝武帝向各位大臣询问对策,百官慌作一团,或是说投奔南方的梁朝,或是说到南方去依靠贺拔胜,或是说去西部的关中地区,还有人说坚守洛口死战一场,计划始终定不下来。

到这个关口,大都督元斌之还在与斛斯椿争权夺利,他丢下斛斯椿跑回来,欺骗孝武帝说:“高欢的兵马已经到了!”

孝武帝又惊又慌,急忙派遣使者召回斛斯椿,然后就率领南阳王元宝炬、清河王元亶、广阳王元湛带着五千名骑兵在瀍(chan)水西边宿营,寄居在南阳王舍下的出家人惠臻背着玉玺手持千牛刀跟随着。

大家都已经知道孝武帝将要出发到西部去,人心涣散,这一天的夜间,逃亡的人超过一半,连清河王元亶、广阳王元湛也逃了回去。只有武卫将军独孤信单人匹马追赶孝武帝,孝武帝感慨地说道:“将军辞别父母、抛下妻子而来,‘世乱识忠臣’,这句话是千真万确啊!”

独孤信千里奔主,高欢另立新帝

孝武帝奔往西部的长安,李贤在崤县与孝武帝相遇。高欢进入洛阳后,住在永宁寺,派领军娄昭等人追赶孝武帝,请他东还。

长孙子彦眼见守不住陕城,弃城逃跑了。高敖曹报仇心切,率领着精锐的骑兵一路狂追孝武帝到陕城以西,终于没有赶上。

孝武帝拼命鞭打着马匹没日没夜地狂奔,粮食和饮水都快断绝了,跟随孝武帝逃跑的官员只能喝山涧的水充饥。一直跑到了稠桑,潼关大都督毛鸿宾迎接孝武帝,送上了酒与食物,随行的官员才免除了饥渴。

高欢召集留在洛阳的文武百官,斥责他们说:“做臣子的侍奉皇上,本来就应该挽救危难,消除混乱。假如在朝中不进谏过失,出奔时不能陪伴随从。没有急事时一心争宠求荣耀,一旦遇上急事就自己抱头鼠窜,你们做臣子的气节在哪里!”大家都不敢做声。

尚书左仆射辛雄解释说:“皇上只与他宠信的近臣们谋划商量事情,我们这些人事先都不知道,等到皇上的车驾到西边去的时候,我们要是立即追随,恐怕行为就相同于奸党;而我们留下来等待大王您,您又以我们不追随皇上这一点责难我们,我们这些人进退都无法逃脱罪责了。”

高欢愤怒地说:“你们身为高级官员,本来应当献身报效国家,但是在一群奸臣当权的时候,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说过一句规劝抗争的话吗!使国家大事变成今天这种地步,这种罪过还能推到谁的身上!”

说完,他就下令收审辛雄以及开府仪同三司叱列延庆、兼任吏部尚书崔孝芬、都官尚书刘廞等人,将他们全部杀掉。

宇文泰派赵贵、梁御率领两千名武装骑兵前去恭迎孝武帝,孝武帝沿着黄河向西行进,对梁御说:“这条河的水向东流,而朕却往西去,如果有一天朕能够重见洛阳,亲自到皇陵宗庙祭祀,那可都是你们的功劳呀。”说着,孝武帝和他身旁的人都流下了眼泪。

宇文泰备好了仪仗与卫队迎接孝武帝,在东阳驿进行了参拜。宇文泰摘去帽子流泪说:“我没能遏制住贼寇的侵犯迫害,致使皇上颠簸迁徙,这都是我的罪过。”

孝武帝说:“你的忠心与气节,远近闻名。朕因为缺乏足够的德行又身居尊位,结果招致贼寇肆意横行,今天与你相见,实在是太惭愧了。朕现在就把国家的重担托付给你,你好好勉力吧!”将士们都高呼万岁。

孝武帝进入长安后,将雍州的官署作为宫殿,大赦天下,任命宇文泰为大将军,国家军政大事的安排都取决于他。不久,宇文泰与冯翊长公主成婚,被封为驸马都尉。

高欢决定亲自追赶孝武帝,要迎接他回来。大军到了弘农后,高欢派行台仆射元子思率领侍官去迎接孝武帝。很快,高欢的军队就攻下了潼关,捉住了毛鸿宾,部队进驻在华阴长城,龙门都督薛崇礼率领全城军民投降了高欢。

贺拔胜派长史元颖处理荆州事务,守卫南阳,自己率领所属部队向西赶赴关中地区。他到了浙阳郡后,听说高欢的军队已经驻扎在华阴,就准备回去。

行台左丞崔谦劝他道:“如今皇室遭到颠覆,皇上流亡在外蒙受风尘,您应该日夜兼程,到皇上所在地方进行朝拜,然后和宇文行台一道同心协力弘扬正义,天下的人谁不望风而响应呢!现在您舍弃这义举而退却,恐怕人人都会离散而去。一旦失去了这样的好时机,就后悔莫及!”贺拔胜不肯采纳他的意见,带着军队返回了。

高欢退到河东地区驻扎下来后,派遣薛瑜镇守潼关,库迪温镇守封陵,并在蒲津的西岸建筑城墙,让薛绍宗守卫新城,又叫高敖曹管理豫州的事务。

高欢从离开晋阳出发到这个时候,前后一共递交了四十份奏折,孝武帝都不作答复。高欢就往东返回洛阳,他派遣侯景等人带领兵马趁荆州空虚前往偷袭,荆州的百姓邓诞捉住了元颖来响应侯景。

此时,贺拔胜也往回赶到了,但荆州已经侯景占领,贺拔胜的兵马也被侯景打败,他只好带领仅剩的几百名骑兵投奔了南梁。

孝武帝还在洛阳的时候,曾秘密派遣赵刚召来东荆州刺史冯景昭率领部队到洛阳去援救。冯景昭的兵马还没来得及出发,孝武帝就向西逃亡进入关中地区。

冯景昭召集府中的文武官员一同商议应该跟随哪一方,司马冯道和请求冯景昭据守东荆州,然后等待北方高欢作出处理。

赵刚却对冯景昭说:“您应该带领人马赶赴皇上所在的地方。”等了很久,也没有一个人说话。

赵刚将腰刀抽出来扔在地上对冯景昭说道:“您要是想做忠臣的话,请杀掉冯道和;如果想要追随高欢这个奸贼的话,就可以马上杀掉我。”

冯景昭被赵刚的话感动,觉悟过来,立即统率大队人马赶赴关中地区。侯景带领部队逼近穰城,东荆州的百姓杨祖欢等人起兵,在路上阻挡冯景昭,冯景昭吃了败仗,赵刚逃入蛮人地区。

高欢回到洛阳后,又派遣僧人道荣将一份奏折交给孝武帝,里面说:“陛下如果在远方恩赐我们一份诏书,答应返回京城洛阳,我将率领、约束文武百官,清扫干净您居住的宫殿,恭候您的归来。如果您不定下一个返回的日子,那么七庙不能没有主人,天下邦国必须有所归附。届时,我宁可辜负陛下,也不辜负国家。”孝武帝对此也不作答复。

高欢就召集文武百官和元老,商议立谁做皇帝合适。清河王元亶因为自己是孝文帝之孙,因此认定自己是新君的当然人选,进出排场都已经有人清除道路要行人回避了。

高欢对他感到十分厌恶,就借口说:“孝昌(孝明帝年号)年间以来,宗庙的辈分次序开始混乱,永安年间孝武帝只把孝文帝尊为他的伯父,永熙年间孝武帝又将孝明帝的牌位移到了宗庙的夹室之中。近来皇帝基业丧失,在位的时间短,原因都在于继承帝位的人辈分不对。”

于是拥立清河王的嫡长子元善见为新帝,并对元亶说:“要拥立您的话,还不如拥立您的儿子。”元亶为此而感到心中不安,骑上快马向南疾奔,高欢派人去追回了他。

十月十七日,当时才十一岁的孝静帝在洛阳城的东北部登上了皇位,下令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天平。

独孤信千里奔主,高欢另立新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