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 抗战时期国军中的“三李一王”,抗日战场上他们都是山东人的骄傲

抗战时期国军中的“三李一王”,抗日战场上他们都是山东人的骄傲

齐鲁大地,人杰地灵,自来都是人才辈出,精英荟萃,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诸多代表人物都诞生于此,之后,更是有诸多知名历史人物应运而生,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

到了民国时期,在国民党的军界中,素来有着“三李一王”的说法,特指的就是国民党军队中四位山东籍的高级将领,他们都是黄埔军校出身,曾经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是时人眼中军队中的明星级人物。

李仙洲(1894-1988)

抗战时期国军中的“三李一王”,抗日战场上他们都是山东人的骄傲

李仙洲,原名李守瀛,山东河西县人,曾经做过小学教员,1924年加入国民党,同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出任国民革命军教导第一团排长。1925年的东征,1926年的北伐战争,1928年的第二期北伐,他都有参与,曾经担任过蒋介石的警卫工作,北伐结束后升任为第一师第一旅副旅长。

抗战时期国军中的“三李一王”,抗日战场上他们都是山东人的骄傲

1930年,中原大战时期,李仙洲为第三师第九旅十三团团长、第九旅长的身份参与了对鄂豫皖苏区的“围剿”。1934年,李仙洲调任为二十一师师长。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李仙洲所部开往华北战场,以之后升任第九十二军军长,率部先后参加过南口、忻口战役、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枣宜会战一系列国民党正面战场重大抗日会战,后来还在鄂西北、皖北与日军有过交锋。

基于抗日战场上的杰出表现,1942年,李仙洲升任为二十八集团军总司令,负责国军在鲁西、鲁南地区对日军作战。

抗日战争胜利后,李仙洲被任命为第二绥靖区中将副司令长官,曾指挥整编四十六师和七十三军对华东野战军交锋。1947年,莱芜战役中,李仙洲所率七个师6万余人都被华东野战军歼灭,他本人也成了俘虏。之后,李仙洲一直以战犯的身份被关押接受改造,直到1960年被特赦。

抗战时期国军中的“三李一王”,抗日战场上他们都是山东人的骄傲

获释后的李仙洲,后来好出任过山东省政协秘书处专员、省政协常务委员、民革山东省委员常务委员、全国政协特邀委员、南京黄埔军校同学会名誉会长等职务,于1988年因病去世。

李延年(1904-1974)

抗战时期国军中的“三李一王”,抗日战场上他们都是山东人的骄傲

李延年,字吉甫,山东省广饶县人,早年在私塾中读书,曾考入济南省立商业专门学校,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参加了1925年的东征,1926年的北伐战争。北伐军攻克武昌后,年仅22岁的李延年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一军二师五团团长。

1928年,李延年升任为第九师第二十六旅旅长,1929年,李延年被授予少将军衔,驻防在汉口。1930年中原大战时期,李延年率领的他一个旅抵御过冯玉祥一个师的进攻,之后,被升任为八十八师副师长,驻军在杭州。

1931年,李延年升任为陆海空军总司令部攻城旅旅长,之后,曾一度被蒋介石派往前去征讨白崇禧、李宗仁。1932年,李延年升任为第九师师长,奉命追击、堵截蔡廷锴部。1934年,李延年调任为剿匪东路军第二路军第四纵队指挥官。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李延年升任为第二军军长,参加了淞沪会战。1938年的台儿庄战役,李延年所部作为增援部队也有参与。

1940年,李延年被任命为第三十四集团军副总司令,驻防湖南省常德,参加了宜昌江防守备战和宜昌攻坚战。

1945年,李延年被任命为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与日军交战。抗日战争胜利后,李延年做为山东地区受降长官,代表中国政府受理该区日本侵略军的投降事宜。

抗战时期国军中的“三李一王”,抗日战场上他们都是山东人的骄傲

解放战争时期,李延年曾先后出任第一兵团副司令官、第九绥靖区司令官、第六兵团司令官等职务。

1949年,国民党军队溃退台湾,时任福州绥靖公署副主任的李延年率领其所部从福建撤走,逃亡台湾。因为是提前撤军,李延年到台湾后受到审判,被判处十年徒刑,后疏通关系后,一年后获得假释,至此定居在台北,于1974年去世。

李玉堂(1899-1951)

抗战时期国军中的“三李一王”,抗日战场上他们都是山东人的骄傲

李玉堂,字瑶阶,山东省广饶县人,家里条件较为富裕,从小得到良好的启蒙教育,先前在私塾读书,后来进入山东省工业专门学校就读。袁世凯称帝时,李玉堂加入学生营,参加过讨袁斗争。五四远动期间,李玉堂参加外了交后援会,领导集会带头抵制日货。

1921年,李玉堂加入到山西军士教育团,正式投入到军界。1924年,李玉堂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被安排到国民革命军陆军一师二团任见习官。之后,讨伐陈炯明的第一次东征、第二次东征,北伐战争,李玉堂都有参与,并且表现神勇,获得过“智仁勇”银盾的奖赏。

1928年,第三期北伐成功后,李玉堂被任命为第3师第8旅上校副旅长。1929年,粤桂战争时,李玉堂奉命支援粤军作战,战绩不俗。1930年中原大战时期,李玉堂因阻敌有功,获颁四等宝鼎章。

1933年,李玉堂率其所部进入闽北地区,处理第19路军发动的“闽变”,击溃第19路军特务团。1936年,李玉堂晋升为陆军中将,获得四等云麾勋章。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李玉堂被安排往上海一带与日军交战,1938年,李玉堂所部又内安排往徐州战场。1938年,李玉堂升任为第8军军长,率部参加武汉会战。1939年,李玉堂所部在棺材山阻击日军,立下战功,被授予“泰山军”称号。第8军改组为第10军后,李玉堂留任军长,驻防长沙,在前后三次长沙会战中,李玉堂的部队给予日军沉重打击,取得三次长沙大捷。之后,李玉堂被升任为第27集团军副总司令,参加了常德会战。而他的老部队第十军在后任军长方先觉的率领上,苦守衡阳四十余天,让日军付出近两万的伤亡,而第十军也基本全部打光,创造了中国战场上的东方莫斯科保卫战。

抗战时期国军中的“三李一王”,抗日战场上他们都是山东人的骄傲

1947年,李玉堂升任徐(州)兖(州)绥靖区司令官兼整24军军长,参与内战。1948年,李玉堂在率其所部向徐州突围时,为解放军俘虏,因为冒充士兵在押解途中逃脱。1949年,李玉堂被任命为海南防卫总司令部副总司令,负责驻防海南。

1950年,李玉堂又兼任了东路军总指挥以及第32军军长,成为海南的重要军政人物。期间,他曾一度与解放军有联络,因联系中断而与国民党军队撤往台湾。李玉堂到达台湾后,被撤去军职,他被策反的往事也因身边人员的出卖而暴露,李玉堂因此被捕。

1951年2月,在蒋介石的亲自批示下,李玉堂被押往台北碧潭刑场执行死刑。1983年,他被山东省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王耀武(1904-1968)

抗战时期国军中的“三李一王”,抗日战场上他们都是山东人的骄傲

王耀武,字佐民,山东泰安人,他带兵打仗很有一套,当时人称“宁碰阎王,莫碰老王”,虽然与其他三李并称,国民党军界中却广为流传着“三李不如一王”的说法,曾获得过中正剑。他家庭出身并不是很好,早早辍学,只得出外谋生。

王耀武先前在天津的一家烟草公司打工,后来还在糖果公司当过店员。1924年,他报考了黄埔军校,被录取为第三期学员。之后的第二次东征,北伐战争,他都有参与,1930年中原大战时期,王耀武屡建战功,升任为团长。

1934年,参与多次“围剿”红军后,王耀武升任五十一师师长。抗日战争时期,五十一师与五十八师合编成立七十四军,王耀武为第五十一师师长,率部其参加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兰封会战、万家岭战役、第一次长沙会战、上高会战、浙赣会战、鄂西战役、常德会战、雪峰山战役等知名战役。

抗战时期国军中的“三李一王”,抗日战场上他们都是山东人的骄傲

1938年,万家岭战役中,五十一师协同国军其它部队,重创日伪军队4000余人,王耀武升任七十四军副军长。1941年,已升任为七十四军军长的王耀武,率部在江西上高会战中又、重创了日军。1945年,湘西雪峰山战役中,任职第四方面军司令官的王耀武率领军队在与日本军队交锋中,伤毙敌人将近3万人。

抗战时期国军中的“三李一王”,抗日战场上他们都是山东人的骄傲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王耀武被任命为第二绥靖区司令长官、兼任山东省政府主席、省保安司令等职务,掌控着山东的军政大权。解放战争时期,通过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王耀武在山东的资本全部被拼光。

1948年,王耀武乔装打扮后从济南城中突围,后被解放军俘虏,关押在北京功德林监狱改造。1959年,作为第一批被特赦的战犯之一,王耀武被释放。之后,王耀武担任了全国政协文史专员、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务,于1968年因病在北京逝世。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费人:菊花茶

菊花茶,本名郑良,网名菊花茶163,天涯新浪论坛知名历史作家,资深三国控。曾发表过《华山论剑》、《历史原来是这样的》、《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快意恩仇的人生》、《祸起萧墙》等文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