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科學坐月子”第2期:產後第一週,正確臥床休息

“科學坐月子”第2期:產後第一週,正確臥床休息

  產後第一週,新媽媽一般都是在醫院度過的,而在這期間,新媽媽會出現一系列正常的生理現象,如在產後24小時體溫會略有上升,但不會超過38℃;在分娩後2-3天乳房增大,開始分泌乳汁;在產後第1-4天內排出血性惡露,產後5-10天排出漿性惡露等。

  另外,新媽媽在產後1-2天還會出現產後宮縮痛,一般持續2-3天后會自然消失,並且多見於經產新媽媽。

  但是,如果新媽媽疼痛的時間超過1周,並且表現為連續性腹痛,同時還伴有惡露量多,色暗紅,多血塊,有穢臭氣味等,則很可能是盆腔有炎症,這時,一定要及時請醫生檢查治療。

  此外,新媽媽在產後幾天內還會大量排汗,尤其是在夜間睡眠和初醒的時候,這個現象會更加明顯,一般在產後1周內會自行好轉。

  但是,如果新媽媽表現為汗出溼衣,持續不斷,並伴有氣短懶言,倦怠嗜睡,或睡中多汗,醒來即止,口乾咽燥,頭暈耳鳴等症狀,則很可能是病理性出汗,這時就需要請醫生來診治了。

  那麼,在這一週,新媽媽及家人應該怎麼進行護理呢?

  第一:臥床休息。有人認為,坐月子就要完全臥床一個月,這樣才能消除孕期和分娩時的勞累。其實,這完全是沒有必要的。一般來說,新媽媽在產後第1天應當充分睡眠或休息,如果沒有特殊情況,24小時以後就可以起床做輕微活動了。

  一般來說,自然分娩完畢後,新媽媽不能立即上床睡臥,而應當先閉目養神,稍坐片刻,然後再上床背靠被褥,豎足屈膝,呈半坐臥狀態,同時用手輕輕按揉腹部,每日按揉2-3遍。

  而如果是剖宮產的新媽媽,在臥床休息的同時,還應當忍住疼痛,每隔三四個小時在家人或護理人員的幫助下翻身一次。同時,新媽媽和家人應該定時查看腹部刀口的敷料有無滲血,惡露排出是否正常,如果流血過多或沒有惡露排出,應當及時告知醫生。

  另外,過軟的床不利於新媽媽翻身坐起,容易造成骨盆損傷,所以,新媽媽產後最好睡硬板床或較硬的彈簧床。

  第二:下床走動。一般情況下,自然分娩的新媽媽在產後8-12小時就可以自己去廁所排便,並在室內行走。從產後第二天開始,可以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做一些簡單的鍛鍊和產後體操,以促進身體恢復。

  剖宮產新媽媽產後第二天可以在床上活動或扶著床邊走。下床活動的時候,新媽媽可以先在床上坐一會兒,再移到床邊坐一會兒,然後在家人的幫助下,在地上站立一會兒或扶著床邊走幾步,每天堅持3-4次。如果刀口太疼無法站立,新媽媽也要不時地在床上坐一會兒,不要一直躺著,以免內臟器粘連。

  第三:適當擦洗身體。產後24小時後,如果新媽媽身體恢復得好,就可以擦洗身體;產後第二天後,允許新媽媽洗頭,而且這一週新媽媽可以淋浴,但要注意保暖,洗完後要立刻擦乾。

  但如果是剖宮產和會陰切開後的新媽媽,在傷口還沒癒合前則不能淋浴,而且在擦浴時也要防止髒水汙染傷口。

  第四:注意飲食。新媽媽在產後第一週會感覺到身體十分虛弱,正所謂“虛不受補”,所以,在這一週,新媽媽應當以清淡飲食為主,避免進食油膩粗糙的食物。

  一般來說,自然分娩的新媽媽在產後第一餐應該以溫熱,容易消化的半流質食物為宜;從第二餐開始就基本可以恢復正常,但仍然應當以清淡,稀軟,容易消化的食物為宜。

  而對於剖宮產的新媽媽來說,手術後6小時應當禁食。6小時後,新媽媽可以喝一點溫開水,刺激腸道蠕動和排氣,之後才可以進食。能夠進食後,可以先吃一些促進排氣的食物,大量排氣後,應該選擇流質食物,然後改為半流質,之後逐漸恢復到正常飲食。

  

溫馨小貼士:

  新媽媽在月子裡幾乎整天都要在居室內度過,所以,一定要營造一個安寧,整潔,舒適的室內環境,以利於新媽媽的修養。在新媽媽出院之前,家裡一定要認真地進行消毒,最好可以用3%的來蘇水擦洗或噴灑地板,傢俱,以及2米以下的牆壁,2小時後通風,以確保新媽媽居室的乾淨與安全。

  

月子食譜推薦:1 花生紅棗小米粥

  小米150克,紅棗10顆,花生米少許;

  小米洗淨,用清水浸泡30分鐘;紅棗洗淨去核,切碎備用;

  在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燒開放入小米和花生米,轉小火慢煮;

  小米粒粒開花的時候放入紅棗,攪拌均勻後繼續熬煮至紅棗軟爛即可。

  花生和紅棗配合食用,既可以補虛,又可以止血,適合新媽媽恢復身體食用。

  2 蝦末菜花

  菜花40克,蝦10克;

  菜花洗淨,放入開水中煮軟後切碎;

  將蝦放入開水中煮後剝皮,切碎,加入白醬油和精鹽煮熟,倒在菜花上即可。

  蝦肉營養很高,而且鬆軟容易消化,很適合新媽媽產後調養食用。

預告一下:

下週二“早”健康之“科學坐月子”專欄——《第3期:產後第二週,產後抑鬱要當心》,歡迎您的收聽收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