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2 甘肃成县抛沙镇《广化寺》前世今生,居然如此神奇!

成县有个广化寺

在百度上搜一搜,中国有多少个广化寺?而最有名的还数北京广化寺。北京广化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北边的鸦儿胡同31号,是一座北京著名的大型佛教寺院,也是北京市佛教协会所在地。坐落在什刹海后海的北岸,东邻银锭桥,西邻宋庆龄故居。全寺占地面积20余亩,拥有殿宇329间,共分中院、东院和西院三大院落。大约建于元朝。我有幸曾去过两次,但都是走马观花,过后了无印象。而对于家乡的广化寺,确象自已家里一样清楚。

从小就和广化寺为邻,上小学时就在被村里人称为“山门上”的旧广化寺寺院里上学。僧房虽然简陋,但却宽敞明亮。记得教室东面是吴道子洞,下课常进去玩,洞基洞壁全是石条砌成,内有一个方形佛翕,可能是点灯用的,也可能是敬佛用的。洞前有一口井,井傍据说是马融当年讲学的绛帐台。村里老一辈人说,他们上学时,那个土台子还在。我上学时洞前是竹林,没有了台子,不知是井早还是绛帐台早,井还在台子没了。山门正门前有两株古柏,说是唐朝吴道子栽的,吴道子喜喝茶,常把茶根倒在柏树根上,于是西面的那株柏树,都说是茶柏,可以当茶泡喝。但我从来没泡喝过。站在山门向下看,山坡下东南方向有一块大石碑,据老一辈人说,是吴道子手指画的观音菩萨像,是吴道子用手指醮颜料,用指甲画的。还有老者说吴道子在广化寺还有一幅自画像。只是听说,当时健在的人都没见过,也有可能是误传。观音碑一场大瀑雨后,因为立碑的山坡发生了滑坡,以后碑就不见了,后来听说是有人藏匿起来了,也未可知。

虽然说一提起广化寺,如数家珍。但还是有一大堆疑难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我求助于百度。有人说我要杀了百度,因为他知道的太多了。我也想杀了百度,对于成县的广化寺来说,他知道的太少了。百度根本无法回答我的疑问。

一、马融绛帐讲学,为什么要把绛帐台设在广化寺。

马融当时是武都郡太守,太守讲学是第二职业,不是他的份内之事。马融设绛帐讲学,就相当于今天把清华、北大办在了广化也不为过。可以想见当时广化寺的繁荣景象,全国各地的有志之士,远涉千山万水都来到了广化。他们都要吃住,有多少人要住在驿站里,一下子来了那么多有钱人,武都街上是何等喧嚣。那么书写了《西狭颂》,《郙阁颂》的仇靖、仇绋是不是就是马融的学生,他们哥俩可是近水楼台。这样问题就来了,马融是一边讲学,一边当太守,他就不能离开武都郡治所,那么武都郡治所在那里?如果不在广化,最远不超过丰泉。但也有学者研究证明,郡治所应在抛沙镇五龙山下的姜家坪,有许多考古佐证,而转弯村的甘霖寺堡子社又有古城垣遗迹,进一步证实了武都郡治所地址在姜家坪。那么广化寺算什么,是一所学校,还是道观,还是寺院。东汉时佛教已传入中国北方的新疆、甘肃的河西走廊一带。所以说东汉时广化不可能有寺院。马融设帐讲学不可能从姜家坪出发,讲完学又返回姜家坪。不说过去,就现在政治文化中心,政治和文化不能离这么远,因为东汉时期,成县还是蛮荒之地,郡治所所在地姜家坪不会西扩至广化。街道最大也就是今天的一个大村庄那么大。所以说东汉时武都郡治所在广化一带较为可信。从治所出来就能讲学,多方便。而广化寺西侧有韦家沟,东侧有周家沟,沟内常年有水,如今只有发大水才有水流。广化寺南与鸡峰山相望,寺前有一条河流过,就是“郡西狭中道”流出来的自西北沿广化村向东流去,我上小学时,河道离广化寺直线距离有一百多米,后来与河争地,把信马由缰的河水改道到如今的许家河庄边流下。那么广化寺三面有水,背依寺梁,易守难攻,而且视野开阔,由此推出广化寺或许就是当时的武都郡治所。马融一边讲学,一边当太守,讲学理政两不误。东汉时成县是氐羌汉杂居之地,为了郡治所的安全,依山傍水而建,应是最佳选择。关于武都郡治所到底在那里,有多少考古能再现当时现状。而广化东侧有一梁,名曰堡子梁,梁的西侧,从我记事时起就不断有地下考古工作者在夜色中考古,常把庄稼遭害得不成样子,那些“考古工作者”的洛阳铲真是厉害,一夜就能翻起一个黄土包,不知挖掘出了什么文物。说明这些地下考古工作者,也把广化当成了东汉武都郡古城遗址。小时候修梯田时,在堡子梁的大土坎上,曾见过羌氐人的墓穴。据老辈人讲,他们有一个习俗,人到六十岁以后,就挖一个墓穴,在墓穴里吃住,死后由子女封了墓门即可。修梯田时,只见过一些土碗,而大都是破烂的,当时正是文革中,没人重视过。但这些只能证明羌氐人曾在这里居住繁衍过。说明不了广化就是武都郡治所所在地。治所到底在那里,还有待于将来的考古挖掘进一步证实。但按“郡西狭中道”来理解,应是广化才对。因为姜家坪西是水泥厂所在地的牛岭山,再住北点就是去沙坝镇的吊沟。当年仇靖随手写成“郡西狭中道”,很有可能是西狭离武都郡所在地很近,如果郡治所在姜家坪,就应写作:“郡西十五里狭中道,才不会有疑义。

可能是因为马融绛帐台的缘故,百度百科中把武都郡治所定在了广化。词条说“武都郡,秦置,属陇西郡。治所在今甘肃成县西北抛沙镇广化村。公元2年,西汉改置下辨道,属武都郡。140年,东汉复为下辨县,移武都郡治此。《三国志·魏书·曹休传》: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遣将吴兰屯下辨,太祖遣曹洪征之”。《宋书·氐胡传》:西晋建兴五年(317),“戊搜卒,(杨)难敌袭位。与坚头分部曲,难敌号左贤王,屯下辨”。皆此。307年,东晋属仇池国,497年,北魏属广业郡。573年,北周省入修城县。百度也不能完全相信。暂且把东汉武都郡治所所在地定在城西抛沙至丰泉村一带。那么马融为什么要在广化寺设绛帐讲学,就暂时回答不了了。

二、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为何来广化寺。吴道子洞真是吴道子来了才修的,还是吴道子来之前就有,还是吴道子走后为了纪念吴道子才修的。

宋代苏东坡说:“诗至杜子美,文至韩退之(愈),书至颜鲁公(真卿),画至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事毕矣。”吴道子是“百代画圣”。但这样一个皇家大画家为什么会来成县广化寺。

吴道子当年沿嘉陵江南下写生,是为给皇帝献嘉陵江山水图。不可能是在那时住进广化寺的。嘉陵江离成县广化太远,当时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吴道子不可能这样来回奔波。

东汉至唐,广化寺是什么?历史记录空白。而广化寺都说始建于宋代,都很有根据。但无人研究,宋代以前广化寺如何。是不是山上只有两株古柏,一个绛帐台,一个吴道子洞这样简单。

东汉至唐的几百年中,中国佛教发展十分迅猛,全国佛教寺院何至千万,是不是广化也名列其中,当时某一年,兴修广化寺,请唐吴道子来广化寺画佛象,一座寺院的画活,是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的,于是吴道子在广化寺住了一年半载,就住在这个吴道子洞中,但按当时社会发展情况看,不可能让大画家吴道子住在冰冷的石洞中。如果真的住在石洞中,那每天渴了茶,把残茶还要端到柏树跟前去浇柏树,这也有一段距离,情理上也说不过去。

约在开元初年,吴道子不再做官,开始“浪迹东洛”。离开了皇城长安,出游各地,此时吴道子已是古稀之人,一日到了成县,因为有广化寺绛帐台的缘故,而选择了在广化寺隐居修行。作为一个大画家他修的是什么呢,是道法,还是佛法。不管他修什么,为何又客死四川。

史有记载说:安禄山攻陷长安后,神品画师吴道子追随玄宗去了四川。第二年(758年)两京收复之后,玄宗回来了,吴道子却以其老迈之躯,难以攀越巴蜀栈道,只好滞留蜀中。次年(759年),79岁的吴道子死于资阳城北15里之李家沟,并安葬在李家沟。

历史记载矛盾之处也很多,那么吴道子什么时候到的成县,在成县干了什么,为什么会有一个吴道子洞,这都成了问题。

那么我的看法是,广化寺在宋代以前就是一座寺院,最近在唐代就是寺院了,吴道子因给寺院画佛象,或给佛象开光才被请到了成县。后人为了纪念吴道子,才修了吴道子洞,把他作为一代画圣供奉在吴道子洞中。至于那块吴道子观音画像碑,也是唐代兴修广化寺时吴道子的作品。文革中虽然不见了,但他没有被破坏,总有面世的一天。

广化寺还有许多不解之谜,有待我们长期研究,但史料有限,我主要是凭空意造,请方家多多批评。

成县将来要开发旅游项目,广化寺是最佳选择。因为搞清了广化寺的历史,也就是搞清了成县的历史。如果真要开发广化寺,就必须搞清他的历史,我们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不明不白地开发广化寺。

广化寺原址即今抛沙镇广化小学,《新志》:“即汉马融绛帐台址,因名.中有唐吴道子画观音像,宋元丰间建”。有道子洞及石碑、古柏存。来源:cxjjx99的博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