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今年房地产市场还有大涨的可能吗?

鄧雅雲dyy_


你好,嗨住租房来回答这个问题。

楼市,已经变成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现在也成为了人们饭前饭后的谈资。房地产行业经过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各地的房价也都涨起来了,那么今年房地产市场还会有大涨的可能吗?

答案可能是否定的,今年房价已经失去了大涨的机会,楼市大涨的红利期已经过去。

一、今年楼市严调控是主调,房价难大涨

自从去年定下了“房住不炒”的根本定位之后,进入2018年,许多地区也都纷纷收紧调控政策,近期许多地方在限购一周年之后也吹响了调控升级的号角,犹如海南等。

在当今的楼市调控大背景下,许多外来的人口想在城市安家置业,门槛提高了,尤其是社保连续缴纳证明,居住证的年限等等,都把外地人给拒之门外,不少地区对于本地人也实施了限购限售政策,大多数调控地区,第三套房及以上的都暂停出售了!可谓是“史上最严”调控,不过也正是如此严厉的调控,也使得现在各地的房价都平稳下来,没有再像去年一样,一天一个价的往上走。

二、多数炒房、投资、刚需都选择观望

在楼市前景并不是跟明朗的情况下,大多数的炒房、投资、刚需都变得犹豫起来,购房的事情也都选择放一放,看一看的态度。这个也是调控之后效果初显。


谁都不想自己刚买到的房,没过一阵子房价就下跌了,谁都不想做赔本的买卖!而炒房、投资房地产的门槛变高了,银行的房贷利率持续上浮,贷款收紧,这也是制约炒房、投资客们利用杠杆炒房的主因。

三、楼市红利期已经过去,房价稳中有落是趋势

现在我们都知道,楼市红利期已经过去了,2018年已经过去了一个季度,但是今年的楼市各地都有所降温,没有了去年的火爆场面,这也得益于楼市严密调控,炒房、投资客们的收手。

楼市有升值空间,才会有可能引来更多的人投资,楼市也才会有机会上涨,可是现在前提条件都已经不存在,楼市难大涨!

因此,综上所述,在今年楼市持续实施、调控升级的基础上,楼市还想继续大涨机会不大,今年乃至最近几年内,楼市缓慢降温是趋势,楼市投资价值、升值空间不在,外部的推力也难以继续维持。

不过租房也要找一个可靠的平台,嗨住租房-全城房源,一网打尽,房源多,房源真。


嗨住租房


房地产市场的跌跌涨涨随着年代的变化,随着政策的变化,随着库存的变化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但是这么多年来大至的规律就是,不论其他影响有多深入,房价的走势还是以上涨为基础的。

随着近几年房地产市场去库存的持续进行,楼市不论是从销量还是从价格都出现了明显的上涨,那么目前楼市的去库存工作已经进入了尾声。今年的房价还有打仗的可能吗?

对于今年楼市的判断,老J认为不会再出现大涨,但是上涨的趋势还是会在的。

我们都知道,在前几年之中,房价的快速上涨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炒房者、去库存和棚改。炒房者带来大量的资本和热钱;去库存带来宽松的楼市环境;棚改带来大量的需求。这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房价的量价齐飞引来了楼市的一片繁荣!

所以,在去库存的尾声楼市的余热还在,但是楼市的后劲已经没有那么足了。取而代之的就是调控政策的进入。


2018年,开年就有大量的调控政策出台,在大量的调控之下,房价想快速上涨都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调控的到来,使得原本就去库存尾声的楼市又出现了大面积的降雨,降雨过后的降温是一定的。很多人被调控的政策搞得要么不敢买房,要么不想买房,要么买不到房。这就是楼市调控对于房价带来的直接影响。买房的人少了房价自然也就上的没有那么快了。

因此,2018年虽然去库存还有延续,但是宽松的楼市环境在被慢慢收紧,房价继续高涨恐难实现!


房产老J


今年房产不可能大涨了,但是微涨还是可以的,毕竟现在的房价对比之前来说确实是比较高的了。

2016年之前的房价对比现在来说确实是比较便宜的,涨价之后,每个地方或多或少的都出台了限购政策,需要购买资格等等,所以在过去的一年里面,刚需能买房的几乎都已经购买了,现在购买的除了少部分刚需,大部分都是换房和投资的,所以现在的新房的成交量确实对比之前来说是比较少的。



个人生活在成都,我就拿成都给大家说说吧,成都现在的限购只能是刚需优先购买,需要成都户口,本科以上随便落户。其实所谓的刚需是什么?是成都只有一套房子?如果在北京有两套,上海有一套等等,再把他们全家的户口落在成都,那么他们也算刚需,这不是变相的炒房,把户口落在成都之后就购买房子的,应该限制他,至少在成都有工作,不然就是来炒房的。工作五年以上或者更久才能可以选择离开,还是如何?


成都现在的房价确实已经很高了,学位普通工薪阶层又是普通家庭的人来说,在成都过得也不容易。

租房是为别人餐桌加菜,买房是为自己添砖加瓦。

以上仅代表个人看法和个人观点,如有问题请在下面评论和讨论。


给力视界


正如易居研究所描述的一样,新建商品房减少,新增商品房投资更是在减少,库存也大幅减少。一句话,产品越来越少了,房价,不管如何调控,商品房始终是一个商品,始终是要回归市场,按照市场规律走。那么,一种商品保有量大幅减少,需求一直都在,各位老铁,你们说它的价格会怎么样???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每一次调控都是入手的好机会,跟股票一样,一直好的股票,每一次调整是不是就是你加仓的机会?

大多数人都是买涨不买跌,在调控阶段,有两种人:

第一:由于政策的各种限制,很多人想买不一定买得了,比如限购、限贷等。

第二:更多的需求者总会觉得调控了,可能会跌,事实上也是,调控期间,可能微跌,大家总是想啊,调控这么厉害,有人给我们做主了,哈哈哈,要跌了,过段时间一看,真的好像跌了一点,好这只是个开始,大跌在后面呢,再等等,殊不知一等几个月,突然发现仅仅是稍微跌了一点,最近到处开始涨价了,心里也开始慌了,再开始到处看房,发现到处都没有卖的了,有卖的看不起了,看得起了买不起了,价格已经今非昔比了。就这样反反复复很多年后发现还是没有自己的一套房。

所以房哥建议别管涨跌,买了再说,因为咱是刚需,什么是刚需?就是必须要套房子啊,那管那么多,买了再说,买了以后涨跌跟我已经没关系了,我就是买了住,房子,是用来住的!

喜欢的朋友点个关注,谢谢,房哥今天冲关注完成任务。


房哥说为什么


笔者认为2018年房地产没有大涨的可能性,这是当前的政策环境和经济环境决定的。

一、楼市调控还将继续,房价还将被抑制。从去年开始政府已经多次表示了要控制房价的决心,坚持楼市调控不放松,而上一轮房价下跌最大的原因就是在于楼市调控政策的严格,如果政策能继续保持的话,那么今年的房价也不可能上涨。

二、收紧信贷,楼市资金不足以支撑房价上涨。房价的涨跌与资金的多寡十分密切,而在目前银行收紧资金,上调房贷利率的背景下,流向楼市的资金已经变得更少了,这样一来房价就失去了上涨的动力。

三、库存降低,但房价不一定上涨。虽然目前楼市库存降至近5年来的新低,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房价就会出现上涨,因为大家已经越来越明白一件事了,那就是房租是用来住不上是用来炒的,所以未来买房的人就会变少。


楼盘网


保持现有的限购政策不放松的情况下,今年的房地产市场是不会大涨的。整体的趋势应该是会维持目前这种滞涨的态势,也就是涨也涨不上去,跌也跌不下来,但是部分二三线城市会稳中有升。

关于近期房地产市场的大趋势分析,我这几天连续发了好几篇文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看一看。

为什么说2018年的房价会维持滞涨状态,部分城市还会稳中有升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是,一年多来的限购实施效应,显示出的房价刚性

从2014年年初,全国大部分一二线城市都出台了限购政策。这次的限购到目前已经实施一年多了,应该说,限购政策的效应已经基本显现出来了。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大部分城市的房价实际跌幅很小。一些城市比如成都、重庆、西安、威海等城市的房价反而有一定幅度的上升。这说明目前的房价实际上是具有刚性的。



第二是,上涨的势头被限购政策遏制住了

实际上很多一二线城市在2015年到2016年,这一年时间里房价翻了一倍,所以才会全国大规模的出台限购政策。这次的限购,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限购。对购房资格和交易条件设置有史以来最高的要求。大部分城市房价虽然实际跌幅不大,但是过快上涨的势头被遏制住了。



第三是,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成为房地产市场的总基调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是对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定调。房价过快上涨,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资金的热炒。目前大部分城市的限购政策都针对炒房这个行为设定了不少限制条件,炒房的成本明显提高,炒作的动力也明显下降。所以在这样一种状况下,今年的房价要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

打这么多字,好辛苦,点个赞,鼓励一下吧


尚舍书院李延唐


看看,所有的回答,有几个说降的,你就明白,多少人,有着一套房,操着开发商的心。即使全部人都说不会降,微涨,只涨,房子放在那里,仍然还是房子,价格变没变没关系,重要的是是谁的还是谁的,没有流通,无法流通,没有人能接住


灵宝虹声


不请自来,我从三个方面解答一下吧。

1. 政策:大会结束,主要矛盾变了,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成为主要矛盾,发展中大国地位没变,经济建设为中心没变,个人理解:还是穷,还得盖。稳中求进,防范金融风险,那就说慢慢涨,不能太快,银行贷款收紧,首付提高,买房门槛提高。三去一补,建立长效机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补短板,产能太大,卖的没有盖的快不行,去库存主要指二三线城市,能留住人才的一线城市销售竣工比1比2,连期房都卖光了,不存在库存问题,去杠杆,首付提高,尤其是二套房,那就是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降低流动性,最起码炒房的门槛大大提高了,绝对的优质政策。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没变,那就是土地还是有关部门攥着,不符合条件的还是户籍不变,那就是优质资源还是在城市。

2. 基本面:城市化进程是不可逆的,发达国家城市化率70%以上,而我们只有不到50%,而且很多一部分人有宅基地,但是住城里,也算城市化率里面,所以不到50%这个数字是被严重高估的,城市化还远未达标。2017年房地产拉动GDP1.5,那就说没有房地产,去年GDP增加只有%5.2,不可或缺。上下游产业,地产商买地,买钢筋水泥这些产能过剩而普通人买不起的产品,买完房装修,买建材聘工人施工,商业就业都有拉动,简单说就是房地产不能停更不能没,而为了这一切最终买单的,是买房者,假设跌了,房子没人买了,那后果可想而知。

3. 供需关系

土地供应和城市人口间的矛盾,说2020年北京市人口不能超过2300万,2003年北京说2020年人口不能超过1800万,看这意思,以后大北京超过东京人口4300万人也不新鲜了,而土地供应,还是按照1800万人供应,而优质资源全在这,造成了地少,钱多,需求大的结果。

所以,需要住,您就买,没毛病,2018慢慢涨。想要炒,您掂量掂量成本吧,别说我没劝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