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西遊記》應裁掉誰

紀連海在說西遊的節目裡為我們設想取經五人組應該裁掉誰。首先是白龍馬,那是理由充分的,人人平等,唐僧為什麼耍騎馬,而且馬會踏死圧靈,與佛教是不符的。其次是孫悟空,他是這個團隊的ceo,團隊的問題他應該負主責,所以他最該被裁,而且豬八戒似乎比他能力要大,因為豬八戒資格更老,認識天上諸仙的時間更長。最後得出的結論是隻要唐僧就可以了。

看到這裡,我是十分討厭那張言之鑿鑿的學者面孔的。這是學術嗎?這是一個學者讀西遊後的感想嗎?這就象個小孩過家家。

西遊記根本不是宣揚佛教的小說,它其實什麼時侯都在討論世俗問題。整本書都在爭奪,妥協,殘忍,以強凌弱,利益糾葛的情節中展開。它沒有去宣傳佛教的惜生和普渡的教義。大鬧龍宮和地獄,是以強凌弱,大鬧天宮是受苦人的幻想和在現實中的無奈。和各個妖魔的爭鬥,如果有根基的,那就妥協,沒根基的那就打殺掉,這不就是現實中人與人的爭鬥嗎?孫悟空在天上生活的描寫,不正是見官就要下跪,被官吏壓得透不過氣來的人的生活理想嗎?其實它也在呼喚一種超越時代的文化理想,那就是民主平等。豬八戒和沙和尚在天宮的被罰,襯托了孫悟空的神通廣大,其實也在這種對比中誇張了這種理想追求。豬八戒的懶饞,炅下層人面對壓迫的消極反抗。就象《半夜雞叫》裡高玉寶和長工的反抗樣。所以我更願意把《西遊記》看作是現實主義作品,只不過採用漫畫式的藝術手段,它沒有去確立一種價值觀,對如來和玉帝都是抱著嘲諷的態度,是有意把價值觀都打破。總之我認為它根本沒有什麼浪漫主義的成份。

歷史上唐僧取經是個大事件,他促進了文化的交流,讓中華文化更有包容性和多樣性。唐僧作為取經的靈魂,是吃了很多苦,也有獻身精神的。但《西遊記》根本是借這個事件作為情節的鏈條,它完全可以借別的事件來展開故事,表達感情和世界觀。也許唐僧取經這件事更好讓作者展開故事罷了。

巜西遊記》誰都可裁掉,唯獨不能裁掉孫悟空和豬八戒,沒有他們,這本書根本沒有表達感情的載體。

對這樣的學者的認識,也許能對社會有更多的感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