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历史课本里学不到的“五个真相”,颠覆认知!

郑成功竟是日本人

还记得中学历史课本中从荷兰殖民者手里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么?

其实,不少日本人也说郑成功的是他们的民族英雄,日本还有以郑成功故事为蓝本的漫画,颇受动漫迷们的追捧。这是为什么呢?这里的故事还要从他的身世说起。

历史课本里学不到的“五个真相”,颠覆认知!

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是明末清初往来于日中海上贸易航线的大海商兼大海盗,而他的生母则是日本平户岛上的一个漂亮女子叫田川氏。

有传说指称,1624年(日本宽永元年,明朝天启四年)7月14日,郑成功的母亲田川氏正在平户千里滨捡拾海贝、海菜时,忽然感到腹痛难忍,便急忙走到一块岩石上,产下了她的长子郑森,而现在这块岩石被叫做“儿诞石”,至今仍然立于平户海边。

历史课本里学不到的“五个真相”,颠覆认知!

郑成功六岁之前都是跟随母亲住在平户,六岁时才把他接往福建老家,家境氛围之下,长大后“子承父业”,也成为了商人,曾垄断福建和东洋的贸易,当时但凡福建商船出海,都需向郑氏纳税,若不交税,必遭“倭寇”袭击,不愧是“海盗”家的儿子。

当然,日本人从来都是偶像崇拜、强者崇拜的心理,更何况这位既是来自强大邻居的英雄,又是有着日本血统的郑成功呢。日本人崇拜强者,失败的强者也一样,不论成败论英雄。

法国总统戴高乐推了德军一把

德军在二战前发现一本书《未来的陆军》,书中讲述了如何以机械化部队进行机动作战,德国人爱当学生,据此建立了庞大的装甲军团,而后仅仅6个星期就打败了法国。有意思的是,这本书的作者竟是后来的法国总统——戴高乐。

历史课本里学不到的“五个真相”,颠覆认知!

也有说法德国人闪电战的理论来自于英国人富勒。1917年2月,他撰写和颁布了《第16号训练要则》,形成了比较系统完整的坦克作战理论体系,而后在《1919计划》中最早提出了闪电战计划。

不可否认,德国人好当学生,正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

什么仇什么怨,火烧圆明园

1856年英法联军以更换条约为名进逼北京。谈判时,英方派代表巴夏礼率领39人参加,清政府答应英法联军提出的所有不平等条约,但在巴夏礼面见皇帝“跪与不跪”这一点上争执不下。

中方代表载恒认为按中国礼制,见皇帝必须跪拜。巴夏礼肯定得拒绝啊,坚称不是中国臣,不会跪拜。争辩既久,相持不下。最后清政府一言行,将巴夏礼一行39人截拿押往。

历史课本里学不到的“五个真相”,颠覆认知!

巴夏礼一行39人被扣押后,英法联军迅速进军,兵临北京城下。圆明园落入侵略军之手,接着是连续两日的抢掠圆明园中的奇珍异宝。三日后,皇帝的弟弟奕忻在武力的逼迫下向英法联军交还了人质,但39名人质,生还的仅有18人,其余归还的全是尸骸,其中英国泰晤士报记者的尸体被肢解成七至八块。

英国公使额尔金和英军司令格兰特见到人质和尸体后,认为只有毁圆明园才能给中国皇帝极大的打击。于是,他们把辉煌的皇家园林看作是中国皇帝的私有财产,成为联军报复和发泄私愤的对象。

历史课本里学不到的“五个真相”,颠覆认知!

寻到底是英法军队先进的圆明园还是先看到人质的尸体的?谁也不知道。

日本末代皇帝相亲娶媳妇

德川庆喜,江户幕府第15代征夷大将军,也是日本历史上最后一位幕府将军。德川庆喜看照片选上的两个老婆,别说在日本,就是在全世界,有哪个皇帝是通过看照片相亲做媒的。

伪君子孔融死于不孝之罪

孔融让梨的故事妇孺皆知,家长们更是喜欢用孔儒让梨的故事教育小朋友懂谦让,讲礼貌。不知道经历过什么,成年后的孔融性情大变,时常口出狂言。

历史课本里学不到的“五个真相”,颠覆认知!

孔融说,父与子,有什么恩,不过是情欲的发泄,子与母,有什么爱,就像一件东西寄存在瓦罐里,倒出来就什么关系都没有了。这样毁三观的言论,在那个年代可是大逆不道,曹操在得知后,勃然大怒,便下令杀了孔融。

这句话是否真的是孔融说的已经无从考证,当然也很有可能是曹操捏造出来的,毕竟杀人得有个理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