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保護綠水青山 共建生態家園——我市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綜述

保護綠水青山 共建生態家園——我市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綜述

“昔日亂泥潭,今日新‘港灣’。”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商都縣七臺鎮田士溝村,下大氣力從源頭上整治環境汙染,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落地生根。圖為商都縣七臺鎮田士溝村新面貌。

保护绿水青山 共建生态家园——我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综述

察右前旗成立礦山綜合整治辦公室,對我旗境內礦山進行全面排查,嚴厲打擊私挖濫採等違法違規行為,責令礦山開採業主按照標準進行生態恢復治理,逐年對廢棄礦山區域進行地質環境整治。

保护绿水青山 共建生态家园——我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综述

察右後旗大六號鎮治理前的村容村貌

初夏,蔚藍色的岱海湖波光粼粼,鬱鬱蔥蔥的蘆葦蕩綠浪滾滾,藍天碧海蘆葦融為一體,描繪出一幅恬靜優雅的美麗畫卷。

而在距岱海不遠的涼城縣縣城裡,拓跋珪廣場上正在舉行“保護岱海湖·我是行動者”2018年世界環境日主題黨日活動,參加活動的黨員幹部紛紛在簽名版上籤下自己的名字,並表示要爭做岱海保護的支持者、宣傳者、行動者,保護環境,保護岱海母親湖,共同把涼城建設得更加亮麗多彩。

岱海湖生態環境的改善,僅僅是我市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我市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上來,統一到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和整改要求上來,自覺把督察反饋問題整改轉化為改進工作的強大動力、解決問題的有效對策和推動環境改善的實際成效,成立了以市委書記任組長、市長任常務副組長的強化落實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問題臺賬,將反饋的17個問題按照立行立改、限期整改、持續整改3大類細分為133項整改事項,逐一明確責任單位、責任人員、整改目標、整改措施和完成時限,並強化督促檢查、強化責任追究。

今年年初,市委召開常委會及時部署全年汙染防治攻堅戰工作。市委書記杜學軍要求,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增強環保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切實做到認識再提高、責任再落實、制度再完善、方案再細化,全力以赴做好中央、自治區環保巡查督查回頭看工作,嚴格對照氣、水、土“三個十條”的要求,堅決打贏治氣、治水、治土三大汙染防治攻堅戰。一時間,全市上下迅速行動,掀開今年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序幕,齊心協力建設美麗烏蘭察布。

當汙染防治攻堅戰進入關鍵節點,我市再次召開環保整改推進電視電話會,市委書記杜學軍就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進行再動員,強調要把中央環保督察組反饋意見和汙染防治攻堅戰任務,轉化為改進工作的思想自覺,轉化為解決問題的有效對策,轉化為推動環境改善的實際成效,以如履薄冰的危機感、如坐針氈的緊迫感、重如泰山的責任感,守住生態安全“底線”、把牢環境保護“閘門”,努力抓好整改落實工作,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截至目前,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涉及我市的17項問題中,5項已整改完成,12項取得了階段性明顯進展。

推行河湖長制 實現綠水長流

河湖管理保護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涉及上下游、左右岸、不同行政區域和行業。市委、政府高度重視水汙染防治工作,主要領導多次召開會議並深入實地調研考察,安排部署治理工作。市委書記杜學軍強調:“要緊緊圍繞國家“水十條”和我市工作方案,系統推進水汙染防治、水生態保護和水資源管理,推進岱海、黃旗海等內陸湖和黑河、大黑河等內陸河流以及森林、草原水源涵養功能維護和麵源汙染防控。”

全面推行河長制,是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的一項制度建設,是解決我市複雜水問題、維護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舉措,是完善我市水治理體系、保障水安全的制度創新,也是補齊我市河湖水系管理保護和水環境治理短板的重要機制保障。

2017年,我市認真貫徹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以及內蒙古自治區下發的《內蒙古自治區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方案》,在全市全面推行河長制,所有河流湖泊設立了三級河長。各旗縣市區、蘇木鄉鎮陸續出臺工作方案,建立河長體系,並積極開展河湖保護行動,河湖治理初見成效。

截至2017年底前,我市全面實行河長制,並根據河道河湖的自然屬性、跨行政區域情況,按照全市統籌、領導掛帥、分級管理、屬地負責的原則,構建了以市委、政府主要領導負責製為中心的市、旗縣(市、區)、鄉鎮(蘇木)三級河長制組織體系。其中,市總河長由市委主要負責人擔任,副總河長由市政府主要負責人擔任。

下一步,我市將進一步細化河長制、湖長制方案,強化舉措,並根據河流具體情況,因地制宜,編制“一河一策”“一湖一策”方案;結合河湖特點和突出問題,開展集中整治行動和專項執法活動;著力加大水汙染整治力度和水源地保護力度,對飲用水源地水質環境加強監測和評估,建立巡查制度;認真開展入河湖排汙口調查摸底和規範整治專項行動,找出問題,列出清單,建立臺賬,逐河湖、逐段分解落實各級河長湖長整改責任;組織各級河長開展河湖的巡查、調研等工作,讓河長巡河制度化、日常化。

保護草原生態 再現綠草青青

提到內蒙古,就想到大草原。草原是烏蘭察布的標籤,是養育烏蘭察布兒女的地方。

自2012年起,市委、政府就制定實施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禁牧舍飼工作的實施意見》,除四子王旗中部牧區執行國家草畜平衡政策外,全市所有地區實行嚴格禁牧舍飼制度,全市草原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觀,使得藍天碧水、綠草青青的草原美景再現在人們面前。目前,全市草原面積5251萬畝,實施生態補獎政策的有3469.65萬畝。

市委書記杜學軍高度重視草原生態保護工作,多次組織研究草原生態保護工作,強調要全面落實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繼續實施草原生態修復工程,加大退牧還草、京津風沙源治理和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等工程建設力度,落實好禁牧政策,促進草原生態修復;要加大草原違法案件查處力度,嚴厲打擊和曝光破壞草原的犯罪行為。

近年來,我市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和自治區黨委、政府關於“建設祖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的總體要求,確立了“生態立市”發展戰略,全力做好草原生態保護建設和合理利用工作,在牧區全面落實了草牧場“雙權一制”政策和基本草牧場劃定工作,推行了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先後組織實施了退耕還林還草、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和草原生態保護補獎政策,積極開展了飼草料基地建設、圍欄

封育、草地改良、草原鼠蟲害防治、草原防火等工作,推動了草原生態明顯好轉,草原植被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有效治理了草原沙化退化。

全面加強禁牧和草畜平衡監管,市、縣、鄉三級政府成立了禁牧工作辦公室,三級政府層層簽訂禁牧工作責任狀,縣鄉禁牧工作對常年不間斷開展禁牧巡查工作,市縣森林公安機關對毀林毀草案件及時進行查處打擊,林草資源得到有效保護。為維持草畜平衡,四子王旗聘用了草原管護員,成立了蘇木鄉鎮草原管護隊伍。各地進一步加強了畜牧業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大力發展設施畜牧業,走起了建設養畜的可持續發展路子。

加大礦山治理 恢復生態環境

“要加快整治礦區和工業園區環境,依法有序退出自然保護區內工礦企業。加大土壤汙染防治和重金屬減排力度,進一步控肥、控藥、控膜,從源頭上治理農業面源汙染。”市委、政府主要領導深刻認識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大意義,多次聽取彙報,專題研究生態環境問題。

按照中央環保督查反饋意見,自治區在自然保護區設置的663家工礦企業,涉及我市礦業權的有4家工礦企業。其中,採礦權的1家,探礦權的3家。我市通過自查,查明在卓資大青山自然保護區、察右前旗黃旗海溼地自然保護區、興和蘇木山自然保護區、後旗烏蘭哈達火山地質公園等7個自然保護區範圍內共設置了36個勘查項目,23個採礦權。這些在自然保護區範圍內設置的勘查項目、採礦權,將分年度有序退出。

在此基礎上,針對自然保護區內工礦企業無序開發問題,我市通過對自然保護區內工礦企業逐一進行核實,拉單掛賬,銷號管理;編制自然保護區內工礦企業有序退出和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方案,統籌協調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作的整改情況,並建立長效機制。

為了加大自然保護區工礦企業的治理力度,我市已建立了保護區礦業權臺賬;註銷探礦權9個、採礦權10個,有3個探礦權已經縮減面積,退出保護區;市國土局已下發《關於核實清理自然保護區內已過期採礦權數據的通知》,要求各旗縣市區核查屬盟市、旗縣發證,由於企業自身原因未在礦證有效期內按規定提出延續申請的採礦權,公告註銷;市政府已印發《烏蘭察布市自然保護區內工礦企業退出實施方案》,要求各旗縣市區政府及市直相關部門落實執行;編制了全市《礦山地質環境恢復與治理方案》,正在統籌推進地質環境治理工作;建立了抄告制度,將違法行為告知農牧業、林業、水利、環保等部門,由相關部門根據職責共同制止和處置國土資源違法行為,形成執法合力;市國土局與市公安局成立了資源環境犯罪偵察支隊開展聯合執法行動,促進國土資源違法案件依法查處到位。

同時,我市通過配合自治區環保督察組及自治區國土廳專員辦深入旗縣自然保護區,就礦山開採勘查情況進行聯動監督檢查,並對自然保護區違法開採企業進行清理。目前,全市自然保護區內違法採礦和勘查行為已全部制止,市政府於近日公告了關閉自然保護區內的35個各類礦業權。

本版照片均由本報記者 張曉鵬 通訊員 郭玉寬 張耀宗 唐夢梓 趙永波攝(本報記者 劉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