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孩子發呆不說話?小心自閉症找上門!

有些家長表示,小孩子總喜歡一個人發呆,不愛說話,不會笑,除了媽媽,不讓別人抱,很擔心孩子是否患有自閉症,今天就來看看自閉症產生的原因,以及治療方法。

自閉症,醫學上也稱孤獨症,是一個尚沒有被全社會知道、瞭解的病症。

兒童自閉症是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一種亞型,以男性多見,起病於嬰幼兒期,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言語發育障礙、人際交往障礙、興趣狹窄和行為方式刻板,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關於兒童自閉症的病因。

孩子發呆不說話?小心自閉症找上門!

一兒童自閉症的病因

1、遺傳學因素

研究發現,單卵孿生子的同病率高於雙卵孿生子。孤獨症的單卵雙生子同病率為82%,雙卵雙生子同病率為10%。

患兒家中有孤獨症患者的較一般家庭中多,孤獨症同胞及雙親的存在類似的認知功能缺陷和特定的人格特徵,這些都表明孤獨症的發病存在遺傳學基礎。

2、生物學因素

患兒具有圍生期損害史者較正常出生嬰兒多,包括先天性風疹、鉅細胞病毒感染、早產、難產、產傷、窒息等。

孤獨症患兒發生癲癇者較多(10%-15%),腦電圖多有異常。研究發現,患兒左顳葉角部擴大者較多,提示大腦中顳葉可能有病變存在。

孩子發呆不說話?小心自閉症找上門!

3、生化因素

孤獨症患兒的多巴胺、5-羥色胺可增高,血漿中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增高、阿片等神經遞質異常,但缺乏特異性;腦組織發現小腦部位有神經細胞遷移的異常,浦肯野氏細胞數量的減少。

另有研究報告孤獨症可能與大腦邊緣系統、杏仁核、海馬迴有關。還有研究認為孤獨症與其出生後第一年內的腦生長速度過快有關。

4、家庭因素

可能因為父母對兒童教育方法不當或因父母個性中有一種特殊形式的遺傳,或二者兼有。

患兒的父母文化水平大多較高,父母性格較內向,對子女冷淡和固執,家庭缺少溫暖。與父母親教養方式無關,而所謂一部分孤獨症父母表現的冷漠和教養形式化其實表明父母可能存在輕型的類似障礙。

孩子發呆不說話?小心自閉症找上門!

簡單講,就是通過適當形式的獎勵來對正面行為進行強化,對負面行為進行抑制,從而讓患兒養成合適的行為規範、提高認知水平。

2、儘量讓孩子參加集體活動

集體活動包括鄰居小朋友相邀的遊戲、做作業;包括學校、班級統一組織的文體活動;包括祝賀同學生日、歡送老師等等。從集體活動中培育孩子的性格,從集體活動中體驗友誼、智慧與溫暖。

3、培育孩子的自立能力

讓孩子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切忌父母事事包辦,而且有意讓孩子碰碰釘子,嚐嚐苦頭。以磨練孩子的意志力。

孩子發呆不說話?小心自閉症找上門!

通過遊戲分享愉悅體驗,謹慎地促進患兒與他人的交流意願,拓展患兒人際關係的範圍。

總的說來,遊戲療法的目的是通過遊戲活動幫助兒童宣洩不良情緒,發展智力與社交技能,形成完美人格,遊戲療法需要有經過專門訓練的治療師才可以勝任。

遊戲療法在自閉症兒童的治療中應用廣泛,前述的感覺統合訓練也可以說是一種遊戲治療手段,其區別在於它比這些遊戲治療手段有更多的限制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