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最美的古典诗词 一起品读吧

很多人对诗词的记忆,大概都能追溯到还未上幼儿园之前。能背多少首古诗,仿佛是对一个孩子自小是否聪明的衡量。殊不知,只不过是记忆力的考验罢了。

再后来,从小学一路到高中毕业,作为考试内容,古诗词的背诵那是必不可少。于是,它成了一些人的噩梦,但也带给了一些人美好。

而我,就是那个乐在其中,享受这般美好的人。

年少时,读诗词,只觉词句优美,最能打动人心。像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每一句都抄写在本子上,反复默念。

长大一些,看的书多了,知道了很多诗人创作的背景,有时候他们的故事比诗词更能打动人,而一旦了解这些,诗句就不再是纸面苍白的意思,它们变得立体而鲜活起来。

最美的古典诗词 一起品读吧

就像有一期的《中国诗词大会》蒙曼老师讲到陆游的那首《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其实陆游那一日写了两首诗,另一首的后两句是这样的,“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说这屋子里这么温暖,毯子也挺软的,我和我的小猫就不出门儿了。虽然在同一天,两首诗却是完全不同的感觉,一个略为大气和严肃,另一个则有些可爱和有趣。而从这两首迥然不同的诗中,我们也看到了完全不一样的陆游。

这也是我一直从第一季就一期不落地追节目的原因,吸引我的并不是谁能当冠军,而是对很多古诗词的重温,以及听老师和选手们分享一些关于诗词背后的故事。

最美的古典诗词 一起品读吧

最美的古典诗词 一起品读吧

人生越往后走,诗词能给人带来的就是骨子里的共鸣了。此情此景,隔着千年,也有人与我遥相呼应。

登上高山,我们骄傲: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远眺大海,我们深情: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思念亲人,我们伤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挥别友朋,我们自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回忆家乡,我们眷恋: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如康震老师所言,我们会发现,中国诗词早已融入我们的血液,成为了每一个中国人的文化基因。

只是,随着物质生活的飞速提高,近年来不断弥漫的焦虑感,我们越来越容易忽略掉诗词里的美好。

“吟诗作对,击节高歌,曲水流觞,明月清风,长亭送别,渔歌唱晚,琵琶一曲,阳关三叠,荒烟蔓草,庭院深深,一切的一切,都成了缥缈与遥不可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