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大英县蓬莱镇柏岭村第一书记高平带领贫困村脱贫记

“这个是我们村的党支部书记刘高权,85后,这位是我们的党支部副书记刘燕君,90后,都是年轻人,有干劲!”6月6日,刚走进大英县蓬莱镇柏岭村村办公室,第一书记高平就向记者介绍开来,脱贫攻坚“人”很关键。正是因为村上凝聚起了这样一群肯干事、干实事的人,曾经贫困落后的柏岭村终于在去年摘掉了“穷帽子”。

从“人”入手,高平的“人”字诀,成为了柏岭村脱贫攻坚成功的关键,也让柏岭村从一个“后进村”成为了如今的“示范村”。

大英县蓬莱镇柏岭村第一书记高平带领贫困村脱贫记

高平查看柏岭村瓜蒌种植基地情况

当好“带头人”

柏岭村有了脱贫奔康主心骨

柏岭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5户、214人,2014年省定贫困村。与大多数贫困村一样,柏岭村缺钱、缺人、缺产业。缺钱需要人来挣,缺产业需要人来发展,但是这里面最不能缺少的是人。

“人”才是脱贫攻坚中的关键。

为了做强“人”这一环节,2015年,两位年轻有干劲的干部刘高权、刘燕君来到柏岭村,分别担任该村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年轻人的到来,让缺人的柏岭村焕发了新的活力,但是年轻人毕竟经验少。

“毕竟还是年轻了,有时候和村里面的老百姓打交道经验不足,开展工作经常遇到困难。”回想起刚到村上的情景,刘高权略显无奈,要是有一个经验丰富的干部,村上工作开展一定会更顺利。

2016年2月,任职于大英县委组织部的高平来了。此外,担任过教师的高平,和人打交道的丰富经验让他在村上开展起工作来如履平地。

村干部要当好村里脱贫攻坚的“带头人”,做好表率,村上工作虽小但是杂,只有理顺其中关系,才能高效的开展,“刘高权负责和镇上对接,刘燕君负责全村软件资源工作,本村的村主任熟悉村里情况担起与村民沟通交流的任务。”到村后不久,高平就和村干部一起弄清了人员重点工作,让全村干部成为了柏岭村脱贫奔康的“主心骨”。

队伍理顺了,关键还要做好群众工作。在高平的多方努力下,柏岭村成立了以退休教师唐先雄为牵头人的老年协会,通过此平台将全村的老年人联系起来,凝聚起了脱贫攻坚的精气神。

大英县蓬莱镇柏岭村第一书记高平带领贫困村脱贫记

柏岭村文化广场

解难的“当家人”

村上的难事要当成自家的难事

如今,一提起柏岭村,附近十里八乡的村民羡慕之情溢于言表:宽阔的水泥路、热闹的文化广场、还有红瓦白墙的新村聚居点,真好!

但是几年前的柏岭村,出行难——“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用水难——农业发展几乎是看天吃饭、居住难——危房处处见……这些难事成了全村脱贫攻坚的“拦路虎”。“到了村上就要把村里的事当成自家的事,遇到难题就要解决。”高平告诉记者。

“当时村民最大的诉求就是要把村里对外联系的道路打通。”虽然柏岭村位于大英县主城区的蓬莱镇,但是距离城区也有10公里,如果道路不通,发展的难题依旧无法解决。

为了做好解难的“当家人”,高平和村干部一起出谋划策,围绕全村难点与痛点,跑项目、搞建设、夯基础,一点一点解决全村的难题,如今村里的主干道由原来的3米宽拓展到了4.5米,出行难解决,建堰塘、修水池,整治田土300亩,农业发展看天吃饭的问题成为历史,而新建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更让住在危房的老百姓住上了安心房。

大英县蓬莱镇柏岭村第一书记高平带领贫困村脱贫记

柏岭村的莲藕产业

致富“领路人”

干起产业致富全村

“我们柏岭村农民夜校微信群现在有60多个人了,大家有什么发展问题都可以在里面交流。”高平一打开微信群就看见刘高权发布的招工启事已有不少村民在咨询了解,很是高兴。如今柏岭村产业发展起来了,村民的发展热情也起来了。

产业发展是脱贫攻坚持续深入下去的关键之一,这个道理高平一直都明白,因此除了当好脱贫攻坚的“带头人”“当家人”还要成为全村致富的“领路人”。

“这个是我们的莲藕基地、这边是我们村民自己建设的魔芋种植示范基地、前面还有一湾的瓜蒌基地,现在产业基本上都起来。”走在柏岭村开阔的村道路上,高平兴奋地告诉记者。为了让柏岭村脱贫奔康,全村通过“党员+贫困户”示范致富、“合作社+农户”共享致富、“支部+带头人”引领致富三大方式,综合运用长短结合、种养结合的产业规划,建起了致富增收的村集体产业。

去年在“党员+贫困户”示范致富的带动下,贫困户杨挺银养殖能繁母猪7头,年产猪崽120余头,年收入5万元以上,一下就吃上了产业发展带来的甜头,参与到产业发展中的农户年增收达6000余元。而如今村集体产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全村实现村集体收入4万余元。(陈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