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留守、赌博、势利、攀比——今天春节提前回农村的感受

题记:

每次快到过春节时,我总是怀着激切的思乡之心抢票、挤车、回家。然而每次都回到家乡后,眼看着熟悉的乡景、听着熟悉的乡音,但心情却总是无比复杂而感慨。对故乡的感情从单纯的爱与思念变成又爱又恨、喜恶交织的情绪。

我是一个广漂,在南方呆了有几年。 家乡是湖北东部农村,地处最负盛名的教育重地黄冈。从小就有一个梦想,能够走出更广阔的天地,毕业后去到了广东,现在广州从事企业管理工作。前些年由于父母都在广东,回家的时间极少,这几年母亲在家带孩子,每年过年时都有回家。

一、家乡的巨变

从我小时记事起,家乡是山区, 高山骏林中沿着田间地头一条条乡间小路构成了主要的交通线路。虽有一条主干道,但每逢下雨天都通行困难。

留守、赌博、势利、攀比——今天春节提前回农村的感受

随着国家对农村建设的重视,这些年家乡交通状况发生了巨变,在06年时修建了一条硬化的水泥路通往村里主干道,家里人不再担心下雨天泥土无法通行。 而从去年开始,由于开发旅游线路的原故,县政府投资决定修国家二级公路,正通我村。这条公路通过我村也是历经波折,差点就与我村失之交臂,后来是我们共同抗议才确定下来的,笔者很有幸也参与其中,这里与本文不是密切相关,就不多谈。 这条二级公路在春节期间基本路坯都出来了,如果不出意外今年年底可以通车。

除了交通路况的巨变外,还有就是新农村房屋的建设。我们村里的新农村是从03年、04年开始的。在距我村小学不远处不起眼的小山头处,村里将山头推平,建了一条街,开发了几十处屋基卖给村民自行建房,看着几乎一模一样的建设与装修风格的新农村房屋。你会感觉像是开发区般。 在湖北,有很多很多这样的新农村,国家与上级政府给一定拨款协助,但实际落到农民口袋中少之又少,甚至没有。

留守、赌博、势利、攀比——今天春节提前回农村的感受

此外就是汽车的渐多,春节回家,平日稀稀少少的镇上到处一派堵车景象。原本想去镇上办点事,骑着一个摩托车堵在镇主干道动弹不得。那一刻,你不得不感概,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农民也都逐步奔小康了。 在新农村的街道上,家家门口都停放着车,除了传统的摩托车,更多的是小汽车。 父亲说今年二级公路开通了,买车的会更多。

留守、赌博、势利、攀比——今天春节提前回农村的感受

以上农村路状、车辆、房屋的变化是最明显。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很多的变化,村子建设方面,邻近我们的村,前几年招商引资,引入上海资本开发了生态园、农家乐。 据说我村今年也会引进资本建设生态园等。 由于资本的介入,村里山林、土地、自然景观也大大改观了。 一年不回家,许多地方变得不认识。

二、与硬件改变相对应的人文素质

也许是深怀着对家乡的爱,写到此时,敲出的字显着艰难许多。

  • 娱乐(赌博)

与快速增长的物质满足相比,农村人的精神需求满足远远没有这么多的变化。 打麻将、打牌等赌博作为主要娱乐,且是不可替代的。 春节期间,家里人除去亲戚之间拜年之外,就是打麻将、打牌。 从上午到下午、从下午到晚上,甚至从晚上到次日凌晨。 新农村有几家小店,顺便经营自动麻将机生意,每家都是两三桌以上,从来不停歇。

留守、赌博、势利、攀比——今天春节提前回农村的感受

对于春节期间的赌博,大家,也不认为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许多人也因此输赢,少则几百,多则几千上万元。拿着一年辛苦在外挣的钱,在牌桌上尽情挥洒之后。图个一乐,我有时在想,输了钱的感受到底如何?

关于赌博这种现象,在整个全国都是很普遍。 但在农村却是几乎唯一娱乐方式。笔者也不免俗。打麻将、打牌(斗地主、打拱5、10、K等)、看九点。 在农村,由于没有电影院、没有花市、没有公园、没有广场活动。 赌博是个聚亲集友的平台,牌桌上大家边玩边聊聊, 加上输赢钱的剌激。 这个娱乐活动变成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的游戏。

  • 攀比与炫耀

在小时我曾认为都市里的人是势利的,都是很现实的。但放在今天,或许受这三十多年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忽视人民精神文明建设,全民崇尚金钱、崇尚权力,没有信仰,没有道德成为普遍现象的影响。 放在远离沿海的内地农村更加明显。在县城,下车吃一份快餐都要30多元,比寸土寸金的广州还贵了许多。前两年回来过年时,下车到镇上,包个车回家,不足10多公里的路程要80元(去年回去的时候是40元),看着在家里混着的人盯着在外务工回家的人,那种贪婪与势利令人寒颤。

听家里人说,现在家里请人帮忙做事,没有一两百元,人家都不瞧你。 对比小时候,家里一个垸的人相互帮忙都是不图钱的景象,我不得不感概良多。

春节回家,人跟人之间见面,问候最多的就是你在哪里发展呀? 工资(收入)多少呀?等,赤裸裸的问这些时仿佛没有半点不好意思。 被问的人也好像不在意,都是笑笑的说着收入几千、几万等等。 问的人听到收入低过自己也就不说什么,高过自己则说你混得好呀,明年跟你混呀等玩笑。 每次我都在思索这样的问话到底只是农村人毫无目的的乡俗,还是折射着某种文化趋势。

面子文化不是农村独有,但放在农村却更加显眼。邻里之间,长辈们议论着都是谁家孩子是公务员,在政府单位。谁家孩子在外面自己开工厂,一年收入百万多,开着奔驰回家呢等。收入低的家里人瞧不起,这是轻视不是挂在脸上,而是在不经意间的言谈中。

每当过年,人们就是一次相互攀比、炫耀的时节, 无论大事小事, 比富裕、比排场、比家里装修、比有没有房子、比有没有车,比是什么车、比谁更早吃年夜饭、谁更早放烟花等。 这些看似可笑的背后,无一不透射着内心的荒芜。

在农村,一个家庭在村里有没有地位,首先看家里有没有人做“官”(公务员)、公务员还要看是什么级别。 如果某家孩子考上公务员又在本地,那么村干部会另眼向看。 但如果家里穷又没什么背景,孩子没什么出息,别人轻视你。

其实在这攀比与炫耀的背后,不是简单的素质就可以解释。 归究本因是,农村传统的文化思想触碰到当代中国快速发展变迁的时代洪流中不自信,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这种不自信、缺乏安全感的现象比比皆是。 每个农村人担心自己被人轻视,被人瞧不起,于是就促进了攀比、炫耀的心理现象。

  • 人与人之间感情的割裂

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是农村特有的现象。 由于适龄劳动力与年轻人在家里得不到发展,又不甘心做农民。 都纷纷外出打工。 留下了许许多多的父母老一辈、带着在家留守的孙子孙女。 每年就春节回家时,父母与子女、甚至丈夫与妻子才团聚一次。 这个团聚不过十几天时间。 造成老人身体不适在外子女无法照顾、留守儿童教育父母无尽到义务与责任。许多留守的子女对在外务工父母感情生疏。 留守老人与儿童心理问题与教育问题成为了整个社会问题。

留守、赌博、势利、攀比——今天春节提前回农村的感受

笔者自己的孩子也在家里,每当过完春节假期离别时,那种不舍与愧疚之感旁人是无法感受到的。 这也是许多人宁愿在外过得更艰苦也要将孩子接到身边来的原因。 亲情的割裂长期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很多时候,无奈而无助!

除了亲情的割裂外,还有就是同村年轻人之间的生疏。 笔者由于长年不在家里,对家里的人的熟识度不如自己公司同事。 回到家,同一个村住着的人,见到一个个年轻人,唯一只能靠问他/她父母是谁来识别。 我在想,再过几十年,等我们父母辈老去后,剩下这群年轻人之间如何组成这个村? 可幸的是,伴随着网络的发达,现在的年轻人由于某个特殊事情而聚集在网络,形成一个新的交流平台。

  • 不断消失的村落

在湖北东部的农村, 每个村是由几个大队组成。 每个队又是由几个“垸”组成。 一般同一个“垸”里都是同一姓。 垸里的向上推三辈都有血缘关系。 随着年轻人向外发展,渐渐有许多人在城市里有事业、有妻儿,成家立业买房落户。 再加上城镇化的推动,在家的许多人也纷纷搬到县城、镇上,甚至搬到新农村聚集地。 许多“垸”人越来越少,甚至完全搬走, 只留下几幢荒凉破落的土屋。 每每路过这些“垸”时,内心不仅有几分感伤。

笔者所在老家的“垸”叫响水河,记得小时候,整个“垸”里有二十多户,现在只剩下几户人家,而且还在减少中。 可看到的将来,这里沦为无人区是指日可见的。 虽然现在已搬离多年了,但每次回家时,还是忍不住去看看。看着熟悉的一山一木,每片砖瓦都残存着儿时的记忆。 每处土地之间,都勾起童年玩耍的片段。 那种伤感与落寞无法形容!

在农村,这样的村落无以计数,城镇化的大潮之下,碎片化的部落一一汇聚成新的农村生态成为了无法阻挡的趋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