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小學數學中還要保留“雞兔同籠”等難於理解的問題?

賈老師讀數學


在魏巍的經典散文《我的老師》一文中,提到過“雞兔同籠”這種題型。


當70後的我讀小學的時候並沒有學過這種題型,只是在課外書裡見到,以後在中學裡才學到用方程解答過這類題。


現在的小學數學蘇教版六年級的教材中,“解決問題的策略——假設法”介紹了用小學所學的算術解法來解答這類問題。


這類問題,可謂是“難者不會,會者不難”,解答方法其實是很簡單的。


但是有些孩子因為課堂上思路沒有跟上,回去做題還要家長教。


而學過中學數學的家長一般只會用方程方法去教,那可是二元一次方程組啊,孩子一看,完全不接受,說老師上課不是這麼講的。



想起魏巍當時就怎麼也沒學會,家長們便質疑小學裡是否需要學習這種題型。


其實,古人早就用“兔子都抬起兩條後腿”這種有趣的算術解法解答了這個問題。


例題: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


就是說:雞兔同在一個籠子裡,數頭是35個,數腳是94只。雞和兔各有多少隻?


解法:讓兔子們都抬起兩條後腿,這樣兔子也變成兩隻腳,腳的總數便是:


35×2=70(只)


實際上一共有94只腳,多出的腳就是兔子們抬起來的那些腳,所以兔子的只數就是:


(94-70)÷2=12(只)

雞的只數便是:35-12=23(只)

檢驗:23×2+12×4=94(只)與題意相符。


作為高年級的孩子,數學學習已經有了五年多的基礎,正常情況應該完全可以理解和學會上述解法。


如果回家寫作業仍需要家長重新輔導,一般情況是因為課堂上不愛動腦,思維能力跟不上。


“雞兔同籠”這類題以前屬於奧數題,為什麼要把奧數題收到普通數學教材中?


孩子是否需要掌握這種難度較大的數學題的解題方法?


即使學會掌握了這種題,對孩子以後的生活有什麼意義?


首先,孩子們學習這類題沒有太大困難。


其實,我們小學老師也常常感慨現在的數學教材難度越來越大,在整個小學的數學教材中,加入了許多以前只有奧數書上才出現的題型。


但在教學中我們發現,中等或以上的孩子,學習這類題不僅沒有任何障礙,而且還沉迷其中,興致盎然,比解答普通題的興趣要更大。


只是那些連基本題都掌握困難的孩子才學不會這類偏題趣題。


所以說,只要孩子智商正常,課堂能夠配合老師積極思考,是完全可以學會解答這類題的。


其次,這類題有益於啟迪思維、開發智力。


大家都知道,數學是一門培養思維能力的學科。


數學學科知識雖然起源於生活,但它不是百分百為生活實際服務的。


在2017版的《小學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到“數學教育既要使學生掌握現代生活和學習中所需要的數學知識與技能,


更要發揮數學在培養人的理性思維和創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此可見,數學學習的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培養思維能力。


所以,這類題是培養孩子數學學習興趣和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


再次,這類題滲透了數學文化知識,提升了數學的價值,有益於開闊孩子們的視野。


數學文化知識在數學課堂的融入,使得數學對於學生來說不再枯燥和單調,而顯得豐富多彩。


譬如還有一道趣題:李白街上走,提壺去買酒.遇店加一倍,見花喝一斗.三遇店和花,喝光壺中酒.借問此壺中,原有多少酒。



這道題放在中學,可以用方程解,放在小學,用倒推法就可以解決了。


在小學數學教材中有許多關於數學文化知識的閱讀和學習,如蘇教版一般安排在“你知道嗎”一欄。


如在學習比例的知識後,有“黃金比”的知識介紹;


在三年級的“年、月、日”單元中,關於平年、閏年的知識:四年一閏、百年不潤、四百年又閏……


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尤其是計算機的應用,數學學科顯得尤為重要。


從小培養孩子的數學能力,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解題能力,對於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有較為關鍵的作用。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


有書知道


教育有焦點,我們有觀點。我是鄉村教師,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為什麼小學數學中還要保留“雞兔同籠”等難於理解的問題?

一、教材中出現難度係數不同的內容是為了照顧不同需求層次的學生

學生基數大,有的學生對於教材中基礎內容學起來也很吃力,而有的學生會感覺教材內容太簡單。教材的編排是以照顧大部分學生的認知水平為主,當然也要兼顧學困生與學優生,因此教材中會保留“雞兔同籠”等難於理解的問題。其目標是為了讓更多學生都能處於學習最近區。

二、難易是一個相對而言的

對於某些學生來說難的問題很可能對於有的學生來說剛剛好。根據孩子的不同水平才能定難或者易。況且有一句話叫做“難者不會,會者不難”。

三、保留“雞兔同籠”等難於理解的問題促進學有餘力的孩子在數學的海洋裡遊的更遠探的更深

在西師版本教材中,六年級下冊有專門的一頁教材是“雞兔同籠”問題,其作為補充內容並不是要求每個學生都要學會做的。在平常的考試中也沒有出現相關內容。但每次教學時,我還是會花時間講一講,有的學生聽起來津津有味,願意花課外時間做更深的學習探究,有的學生不願意聽或聽不懂也不勉強。

怎樣對待這一類難題

很多人不能正確對待這一問題,以為既然是教材上的內容,就是要求學生一定會的內容,其實這是錯誤的觀點。教材中的內容有些是激發孩子探究興趣的,不必人人都學會,考試中也不一定會考。而且這些內容在初中後會有更適合的解題方法技巧,家長如果沒把握好,採取揠苗助長,強行補習等法式往往會適得其反。

下面是兩道“雞兔同籠”的題,一道是基礎性的,一道比較難,有興趣的可以試著做做。看看小學難題你是否會做?

基礎題:

籠中共有雞兔100只,它們共有248只腳。雞、兔各有多少隻?

變式難題:

蜘蛛有8條腿,蟬有6條腿1對翅膀,蜻蜓有6條腿2對翅膀,三種動物共14只,共有82條腿12對翅膀,那麼三種動物各有幾隻?

感謝你的觀看,讓我們在評論中互動起來吧!


敘州小學教育觀察


雞兔同籠問題的解決方法並不是只有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方法,還有幾種比較有趣的方法,例如假設法,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雞兔共80只,腳有200只,問題雞兔各多少隻?我們看看假設法:1.假設都是雞,則有80*2=160只腳,200-160=40(少40只腳),每隻兔少2只腳,則兔只有40/2=20只;

2.假設都是兔,則有80*4=320只腳,320-200=120(多120只腳),每隻雞多2只腳,則雞有120/2=60只;

當然還有人這麼假設,兔子抬起兩隻腳,則每隻動物有2只腳;或者所有的雞長出兩隻腳,則多出的腳是雞多出來的.用這種思維方式也是可以快速解決的.

這麼說的話,雞兔同籠問題其實並不固定於初中的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小學的這些方法更有趣,有助於提升孩子的思維.不失為一個好的題型,為什麼要刪除呢?我是學霸數學,歡迎關注!


學霸數學


對於雞兔同籠問題,在學習階段,是出現在小學三年級數學中的一種非常典型的題型。樓主所說的難於理解,不代表不能理解,先進的教育制度和理念綜合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所以一般會把一些高年級學習的數學問題,往前推,利於學生升學後對知識的加數深理解。

並方程這種解決問題的方式其實在小學五年級的時間就已經開始學習了,並不屬於初中階段的內容了。

應該大部分比較難於理解的數學題,是來自於小學數學奧數這麼一個範疇比較多。但是這個也是完全可以有選擇性,對數學很有興趣的同學想要加深理解那麼自然就要去報奧數班之類的課程。有些孩子可能相對興趣不是很大,就往其他方向學習

樓主所說的算法技巧而非數學邏輯培養,這個是存在一定偏頗的。小學之所以會出一些難度相對較大的題目,目的就是為了開拓學生的思維,不僅限於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奧數就是個很好的證明,在小學學習過數學奧數的學生,到了初中對數學的理解和知道的掌握相對沒有學習過奧數的學生,差別顯而易見的!

這個是我從事教育行業以來,在數學這塊對於學生的瞭解。


火鳥數學


用方程能得出答案,是從答題的心態來看待這道題。而雞兔同籠的意義在於,它是非常好的一題多解題型。對教學來說,可以把孩子從已知領域過渡到未知領域,掌握知識的內在關係,充分發揮孩子都主觀能動性。和國際上最為推崇的討論學習法異曲同工。每一種解法,背後都有一個閃光的數學思想。

我下面簡單舉例子講2個解法背後的數學思想。題目:一籠子雞和兔,頭14個,腿38條,求雞和兔的數量

方法一:列表法。數學編程思維。計算編程是現在最熱的領域,要想成為這個時代需要的人才,編程思維能力必須要訓練。解法如下:假設雞0只,兔子14只,算出腿數;然後依次類推,用列表就可以得到答案。

遇到複雜題目,人要列很久的情況,通過人來編程,計算機依然可以1秒鐘得到答案。

方法二:畫圖法。數形結合思維。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寫過一首詩“數缺形時少直觀,形少數時難入微;數形結合百般好,隔離分家萬事休”。意思就是數學家想問題也需要數形結合思維。

再簡單點說,大家在單位彙報工作,是不是也是數據圖表一起表達的同學更厲害。所以數形結合是我們形成最佳表達的思維能力

解法如下:先畫14個頭,再每個都畫2條腿,算出來還差10條腿,所以找5只再加上2條腿。所以有4條腿的是兔子5只,剩下9只是雞。


是不是很有趣也很有用?


歪果爸爸和中國媽


雞兔同籠問題,是一個經典的數學問題。

解決這個問題,大人更傾向於用二元一次方程組來求解,這是一個通用的辦法。方程組是初中才學的方法,理解起來也相對簡單。

那麼,小學是否有必要講雞兔同籠問題呢?為什麼教材上面會出現這個問題呢?


解決數學有很多種方法。實際上,小學階段解決雞兔同籠問題,可以鍛鍊到孩子們的列表解決問題的能力,畫圖解決問題的能力,訓練孩子運用假設法來解決問題。當然,等到了高年級,我們還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來解決。

下面我們來試著分析一下:

方法一:列表法

方法二:假設法+畫圖法

當然,你還可以假設都是兔,然後把多出來的腿按照每個頭少兩條腿,同樣可以解決。

圖示如下:

第三種方法:我們還可以用小學的方程來解決:

上面的幾種解法,低年級的學生可以學習畫圖法,列舉法。高年級的學生可以運用方程。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雞兔同籠問題貫穿了整個小學,我們可以在各個年級看到這個問題。

以上我們可以看到,方程的思想只是數學思想的一種,但並不是唯一的解決方案。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歡迎交流,記得關注喲!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你說的這些知識點都是在每冊數學書的最後一個單元數學廣角里面的。

數學廣角什麼意思呢?廣角出現在攝影裡面的廣角鏡頭,就是焦距短,視角廣的鏡頭。數學廣角的意思就是用數學去看生活中的事情都能夠用數學去解決,這是數學最後的目的――把數學作用到生活中去。目的是讓孩子發現數學的重要性和趣味性。

很多家長疑問這些知識在他們學習的教材中沒有遇到過,為什麼現在又出現呢?家長看到這樣的知識他們也會一個頭倆大,比如雞兔同籠,抽屜原理,找次品,植樹問題等等。但是孩子在學習這些問題的時候會提高孩子的抽象思維和數學羅輯思維。這些都是鍛鍊這些能力的好素材。

特別是羅輯思維,有關邏輯推理知識也是人們在生活和科研中很重要的知識,人們從事學習、科研、經濟和法律活動(如偵破、審理案件)都要用到推理,計算機就是以數學邏輯為基礎的。

同時這些知識也是小學數學奧數的一些問題,對於鍛鍊孩子的數學思維也有很大的幫助,很多的知識還需要孩子動手操作,大大增加孩子對數學的興趣。



J老師百分課堂


您說難於理解,大概是因為學生在解這題的時候,被教了超過他們理解能力的方法。

先舉個例子:計算“8+7”。看看不同年齡的孩子都是怎麼計算的。

1、剛開始學計算的小朋友:掰著手指頭來數,他們可以從1一直數到15來得到最終結果。

2、數感再強點的孩子:就能更快點,採用接著數的方法,“9、10、11、12、13、14、15。”

3、10以內的加法熟練的孩子,可以教他們湊10法,把7拆分成2和5,8+2=10,再加5等於15。

同一問題可以用不同方法解答。但是在不同的階段它培養孩子不同的計算能力。如果對於一個剛開始學計算的孩子,就教給他們“湊10法”,他們當然就很難理解了!

再說雞兔同籠:

1、小學低年級小朋友,可以用“表格法”來解題。

2、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可以用“假設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3、初中的孩子用一元二次方程可以很容易解出雞兔各有多少隻。

4、還有一種有趣的解法“抬腳法”,兔子們都抬起前面兩條腿“站起來”。

題是一樣的題,關鍵是怎麼去教孩子。用的方法符合年齡特徵,那麼就不會那麼難理解啦!

我們的家長老師錯在總想讓孩子用更簡便的方法去教孩子。你告訴他們這個方法好。對,這個方法好,那是我們經過總結而來的好方法。你忽略他們也要經過慢慢的學習才能學到這個好方法。解法與年齡的思維能力不符,就費解啦!

數學之美就在於同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法。不同階段的孩子看待同一個問題,依據當時的思維能力,會有不同的解決方案。數學不應是為了運算技巧,那是為了應試,而是思維能力的培養。

==========

數學學習乾貨分享,來源於學習和育娃路上的感悟。





mama教的數學


這個問題我認為你問的很好,這也是大部分老師、家長的疑問,明明方程簡明易懂,為啥小學還就是得講講這個繞彎子的算術法呢?有意思嗎?

我可以肯定的回答,有!

首先,我們要搞明白一個問題,數學的學習是一步一步發展數學的基本能力好呢?還是直接告訴孩子們高級方法,比如方程,並用其來解決低級問題好呢?我相信,大家普遍選擇前者。

那麼,我們就要來說一說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到底應該發展孩子的數學基本能力是什麼?我想,除了運算能力,另一個重要的能力就是邏輯推理能力了。而雞兔同籠這一類問題,就是一個發展孩子邏輯推理能力的一個非常棒的例題。我們最終的目的,是讓孩子先學會用盡量少的知識推理演繹出問題的結果,而這個過程,就是思維鍛鍊的過程。如果以後(比如上五、六年級,甚至初中後),孩子們學會了更高級的知識(比如方程),那麼也要用剛學的這些知識去推理演繹更加複雜高級問題。每個階段都要按每個階段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儘量不要逾越。如果你的孩子足夠聰明,可以會意識到這些方式有通用性,那麼就是領悟到了公式,這個時候他的知識和能力就會突飛猛漲。

相反的,如果孩子們僅僅知道了些高級的方法,卻滿足於去解決低級問題,這個倒是也沒啥大問題。。。但是!孩子們失去了思考的機會,失去了發展自己能力的機會,那麼以後想要用高級方法去解決更高級的問題,那可就難嘍!

綜上所述,方程是可以用的,但是小學階段,在解決特定問題(比如雞兔同籠)的時候,算術法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回答完畢!


數學城堡


數學主要學什麼?_?一是數學運算,二是數學理解。數學運算主要培養和提升學生的數的運算能力;數學理解著重於孩子數學思維的培養和提升。

運算能力比較基礎,也易於培養,但數學思維方面的能力卻比較難以培養,還需要有一個養成、提升和優化的過程。思維能力歸結到最後就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不同的學段有不同的要求。

小學階段的數學課程的學習主要是基礎運算能力的培養,涉及到思維和理解方面的問題比較少,但到了初中,特別是高中階段,數學的學習對思維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思維能力的培養不是一天就成的,需要一個過程,所以在小學階段就有必要進行一定的培養。

雞兔同籠問題就是在小學數學課本上,為數不多的比較注重思維能力培養的問題。也許在某些人看來,這些東西用處不大,誰也不可能把雞和兔子關在一起,即便是關在一起,有數腳的功夫就早把各自的數目數清楚了。但為什麼要涉及呢?就是通過解決此類問題提升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二年級的學生可以考慮用畫腳法來解決,通過比較形象的方法達到解決此類問題的目的,雖然過程繁瑣些,但比較有趣且容易理解。

三四年級的學生可以用表格法來解決,表格法也是解決很多策略問題的常用方法,已經涉及到嘗試、猜測、驗證、修正的過程,就涉及到思維的訓練,容易理解,但過程比較繁瑣。

五六年級的學生解決此類問題就開始運用假設法來解答,這就是一個完整的嘗試、猜測、驗證的過程,是一個完整的思維過程,通過假設得出結論,通過與實際情況比較發現問題,尋找問題出現的原因,再進行修正和計算即可得出結論。有意識的訓練和總結勢必會提升思維能力。

嘗試、猜測、論證的解題思維是初高中解決很多比較難一些的問題常用的數學思維。小學階段通過雞兔同籠問題的學習只是這種思維的引導和啟發,但也是很有必要的。

對於這類問題,還有方程或方程組的方法,比較直觀,但對思維能力的培養不如假設法好。此外在網上流傳的抬腳法也是一種非常有意思的方法,有趣。

小學基礎數學的學習除了基礎運算之外其實不能幫助我們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像有些人說的,只要會基本的加減乘除就可以了。這些是看的見的,而看不見的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就是這類看似無意義的題目所來培養和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