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9 所謂的成熟應該就是你覺得你自己長大了

所謂的成熟應該就是你覺得你自己長大了

一直以為成熟就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歲月的摧殘,所見所聞的事情而多出的一份擔憂。其實並不以為,漸漸地發現是自己不再那麼勇敢,臉上的笑容真的漸漸變少了。從前哪個年少的我們,漸漸變得有些許憂鬱,時不時會忘記這忘記那,思考問題也變得謹慎,連自己也不知自己已脫離那熟悉的軌道,行走在陌生的路途。

你變了,變得不再像從前的你。

成熟對於很多人來說就是一種蛻變,也是在很多事情上懂得如何釋懷了。有時候我在想,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追一部深受打擊的電影,明明知道看完後會讓自己哭得狼狽不堪,可還是選擇去看。後來才知道大多數人看的不是電影,而是在看我們的過去。繼《前任三》播出之後,為什麼會出現一股熱潮就是對於前任這個風口如此的糾結,可能因為我們都有一段難以放下的過往,才會那麼念念不忘。

“你以為我不會走,我以為你會留,最後,我們說散就散。”

所謂的成熟應該就是你覺得你自己長大了

看了《後來的我們》才知道,愛而不得其實是人生常態。

電影裡有一段見清和小曉在車上的對白:

“I miss you.”

“我也想你了。”

“不……我是說,我錯過你了。見清,我錯過你了。”

給人最大的感受是遺憾。

遺憾的是我的未來裡沒有你,也不會再有你了。

其實每段感情的拐點都清晰可見,就像林見清和方小曉。都知道末班地鐵的對望是兩個人最後的機會,偏偏當時太年輕,一個倔強得不肯留下來,另一個任性地不願追上去。

這部電影對我來說,有兩個最催淚的地方:

一個是,林見清的銀行戶頭上看到60萬存款時的淚流滿面,以及他設計的遊戲上顯示著滿屏的對不起。

一個是,林爸在給方小曉的信中說道:緣分這事,能不負對方就好,想不負此生真的很難。

所謂的成熟應該就是你覺得你自己長大了

很多事情真的沒道理可講,能陪你吃苦的人不能和你一起享福,教會你愛的人,未必能陪你一起實現愛。

就像《後來》歌詞裡說的那樣: 後來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可惜你早已遠去消失在人海。後來終於在眼淚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在。

不得不承認有些人的出現,就是來教會我們如何成長。而錯過大概就是成長的代價。

或許青澀不及當初,聚散不由你我,可曾和你熱烈相愛的日子,每次想起都覺得特別美好。

對於很多人,其實能夠遇見,已經是天大的福分了。同樣事情的發生也會給你一次成長的機會。

所謂的成熟應該就是你覺得你自己長大了

就像小夕說的一樣,我以前那麼努力的想要成長,想要和大人一樣活著,可現在,我多麼想回到年少的哪個時候,什麼都不用想,什麼都不用愁,至少不用活得現在這麼累。你知道嗎?每到月底工資一發下來,我就要交完房租,加上其他雜七雜八的東西,所剩無幾,有時候都不知道我這樣是為了什麼,有時候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選擇這樣生活。是的,我也是一個有追求的人,我追求也是和普通人一樣想要自己的生活好一點。

可這一點一滴的積攢中我錯過很多,也失去很多,包括愛情。我覺得很難釋懷的始終是我失去他的那次,不是因為三觀不合,也不是因為距離太遠,而是因為現實,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打敗了這段別人一直認為很好的感情。

也就是因為這樣,後來我選擇的標準有了一定的門檻。同時我對自己的生活也有了一定的標準,那就是讓自己生活變得更好。在對著鏡子的時候發現臉上的表情好像變少了,可那個依舊還是你,只是容顏已不再,略帶滄桑。

從前確實很慢,車、馬、書信都很慢,但一樣還是需要七情六慾的流年。

所謂的成熟,是你出遠門總會自己帶傘,很少再把自己淋溼;是你能控制自己的眼淚,很少再把自己感動哭;是你學會善待自己,照顧好自己。你逐漸成為獨立的個體,而不是將生活僥倖地寄託於外在的一切。沒有人,一定會在雨夜接你。沒有人,一定會讀懂你的心。

/End.

90後大叔/文

網絡/圖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