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8 “無人艦隊”首次現身南海!驚豔背後:面對無人集群攻擊,全球尚無反制措施

“無人艦隊”首次現身南海!驚豔背後:面對無人集群攻擊,全球尚無反制措施

“無人艦隊”首次現身南海!驚豔背後:面對無人集群攻擊,全球尚無反制措施

無人艇編隊擺出多種造型。

近日,在中國南海的萬山群島附近,56艘無人艇進行了大規模的“集群協同”技術測試。報道稱,無人艇集群在複雜多變海況下,完成了隊形保持、隊形自主變換、協同避障、容錯控制等多個科目的測試。其演練的目的是展示這些無人艇的編隊作業能力,以及在作戰中的潛在用途。

“无人舰队”首次现身南海!惊艳背后:面对无人集群攻击,全球尚无反制措施

這種小型突擊艇,可以在海上執行軍事任務。

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一艘母艦可以控制其他小艇,並且編隊之間可以互相通信以避免碰撞。軍事專家李傑表示,這些無人艇集群可以用來在海戰中對敵人發起“鯊魚群”式攻擊。“一旦裝備武器,無人駕駛的小型戰鬥艦可以大量攻擊敵人,類似於無人機。”

中國並不是唯一發展軍事無人技術的國家。美國等國家正在打造“陸上蟻群”“無人機群”和“海洋鯊群”。早在2012年,美國海軍就已測試可以遠程發射導彈的無人駕駛船隻。媒體分析認為,如果能在未來部署“無人艦隊”,將有助於增強中國在南海的存在、監視與控制。

英國《金融時報》刊文分析,集群智能(Swarm Intelligence)作為一種“Game-Changing”的顛覆性技術,可使整個無人系統威力大增,被認為是全球防務領域最有希望的技術之一。目前,中美兩國正在該領域展開競爭,而中國看上去更具競爭優勢。

文章稱,中國軍工企業正在展開一場軍事革命:通過高技術人工智能將技術含量較低的硬件串聯的無人機集群,將成為代表未來的一種武器。在未來,這些無人機既可有效當作致命武器來使用,也可用作非致命武器。比如,

無人平臺能夠成群結隊地去攻擊航母或戰鬥機,而後者目前尚無針對此類攻擊的有效反制措施。

“无人舰队”首次现身南海!惊艳背后:面对无人集群攻击,全球尚无反制措施“无人舰队”首次现身南海!惊艳背后:面对无人集群攻击,全球尚无反制措施

根據“空軍發佈”消息,“無人爭鋒”挑戰賽6月在河北舉行

無獨有偶,除了海上的無人艇集群,中國也在空中進行著探索。剛剛過去的6月,中國空軍主持舉辦了一場名為“無人爭鋒”的無人機集群系統挑戰賽。

挑戰賽科目包括:密集編隊穿越競速;編隊協同偵搜攻擊;自主回收與空中受油。其中“偵察攻擊”環節,要求2-10架的全自主無人機集群對目標區域內的真假目標(直徑7m的圓形靶標,靶心直徑2m)進行搜索、識別和定位,然後“投擲沙包”來模擬攻擊。還特別要求“不得使用差分GPS”等定位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該項賽事“軍內科研單位、軍工單位、中科院各相關研究所、高等院校、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無人機愛好者以及相關領域的團隊或個人”均可報名參加,考慮到中國民營無人機企業、院校與科研單位的數量和質量,在該領域進行軍民融合,將為解放軍帶來巨大的技術進步。

目前,中國的無人機集群作戰技術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隨著戰場環境的日益惡化,隨著無人機自主能力的不斷提高,無人機集群作戰必將成為解放軍未來無人機系統應用的重要作戰樣式。

“无人舰队”首次现身南海!惊艳背后:面对无人集群攻击,全球尚无反制措施

2017年6月,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CETC)展示了119架無人機的集群技術。這是世界迄今最大規模的無人機集群,打破了此前由美國海軍保持的紀錄,也引發了西方媒體的不安。

此前,軍事專家陳虎在介紹著名的國產“彩虹”無人機時曾表示,彩虹5能夠扮演多種角色,作為多任務平臺,潛力巨大。通過更換載荷和外掛武器,彩虹5可以變身海洋監視飛機。試想一下,某國軍艦再來南海,頭上有這樣一架、甚至N架長航時察打一體無人機巡航,是種怎樣的體驗?“我們甚至可以飛近一點,用光電系統數你甲板上的人頭。”

“无人舰队”首次现身南海!惊艳背后:面对无人集群攻击,全球尚无反制措施

可以想象:當成百甚至上千架無人機飛抵目標上空時,那是何等的壯觀,而這一大場面將令任何敵人都不寒而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