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找好写作角度:用一根针探一座矿



找好写作角度:用一根针探一座矿

有传媒的地方,就有《新闻与写作》!


找好写作角度:用一根针探一座矿

本文刊登于《新闻与写作》2018年第6期

文 | 叶伟民

写过纽约的作家数不胜数,我却唯独偏爱盖·特立斯。这个超级都市在他笔下一反那种惯常的魔幻和混沌,倒像铡刀下的卷心菜,每片叶子都生猛地招摇在你鼻子跟前。

例如以下这段:

每天,纽约人要喝下46万加仑啤酒,吃掉350万磅肉,消耗21英里长的牙线。在这座城里,每天有250人死去,460人出生,15万人戴着玻璃或塑料假眼行走……

纽约城里有500名巫师,从半恍惚到全恍惚到深度恍惚型,无所不有。这些巫师大多住在纽约西区七十、八十和九十几街。每到周日,这里的一些街区鼓号齐鸣,招魂祭鬼,好像人间万事在这里都可以化解。

——《被仰望与被遗忘的》,盖·特立斯 著

这种“信息密恐”式写作成了“新新闻主义”的某种典范。此后半个多世纪,它漂洋过海,影响全球,包括中国北京一名叫王天挺的年轻人。

2013年,他还是《人物》杂志的实习生,每天的补贴只有50元,他想为这座让他吃尽苦头又光怪陆离的超级城市来一些不一样的书写。当然,这是件艰难的事情——写过北京的作家实在太多了。

他最终请出时间这位魔术师,并且与宏大背道而驰,锁定凌晨时分的城市切面。这个选择很聪明,自带某种稀缺性和奇幻感。因为睡眠,大多数人对即使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也存在经验盲区。

最终《北京零点后》完成,这是盖·特立斯式写作在中国的一次实验,既有继承,也有延展。在我看来,就是“角度”——切入复杂事物的最优路径和叙事模型。

谈论写作角度是一件微妙的事情,有点像武侠小说里的拳脚,聊的时候人人都懂,打起来却成了马戏团。私以为,角度这事,是写作中很难标准化的部分,因为理论上事实的呈现是可以无限细分和再组织的,这就决定了好的角度常常是经验和运气的产物。纵然如此,仍是有一些底层规律可循的。

找好写作角度:用一根针探一座矿

《被仰望与被遗忘的》,盖·特立斯 著

用最大的压强

对一个真相来说,没有角度按理才是最好的角度,因为未经选择,原汁原味。但在现实中这却相当不可行,起码我们暂时还没看到哪本县志、账本或档案成为名著。

写作不是生活,而是对后者戏剧性因素的捕捉、提炼、再现和创造。既然存在写作者的理解和选择,“角度”几乎不可避免,它是作者个性、智识、判断力等因素的综合体现。

即使是下沉到生存竞争层面,“角度”也是越发拥挤的角斗场。网络消融了信息壁垒,独家难再,“拼角度”成了写作市场应对事实趋同的策略,它是个人乃至机构的整体竞争力所在。

把“找角度”视作挖矿的第一锹是个形象的比喻。事实如矿藏,你找或不找,它就在那里。但矿(新闻或事实价值)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写作就是要刺破岩层,最大限度地开采真相的原煤。角度选得准,价值倍增,反之泥沙俱下,味如嚼蜡。

通常来说,最佳开采点一定是事件里冲突最激烈的地方,这是显性入口,缺点是挖的人也多。如果你想另辟蹊径,则需要多花力气去寻找一些新的价值洼地,它们因隐蔽而人迹罕至,但找到了就都是你的,从而实现另一种意义上的“独家”。

大概2003年左右,出于对将来北京奥运交通状况的担忧,媒体陆续关注北京堵车。按照上述的挖矿原则,“显性入口”一般在掌握数据的交通、规划部门,或城市管理专家那里,大多数记者也确实这么做了,结果是制造了大量诸如数据分析、报告解读、专家观点和群众抱怨等东西,数据很详尽、分析很权威,但不好看。作为一个当年关心此话题的读者,我对此类报道很快失去了热情。

后来,我发现这个问题在时任南方周末驻京记者李海鹏笔下得到了妥善的解决。他选择了一个的哥为视角,花了一个雨天,跟随他挣扎在龟速的车龙里,一路上还加入反差性极大的文学和历史元素,例如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郁达夫及马可·波罗,一个情节聚焦、背景辽阔的“堵城”故事跃然纸上,那些穿插文中的背景和数字也因此变得动人。15年后,这篇以小角度制胜的《车陷紫禁城》,依然常居新闻学院的范文清单里。

李海鹏还用此类方法应对了更多宏大题材,例如《380公里:一块煤的利益之旅》。它写成于2005年,作者回溯了北京锅炉房一块煤的前世今生,通过其生产、运输、销售等链条,描绘出一个与煤相关的社会图景。这种带有四两拨千斤色彩的处理方式,帮助读者以最小的理解成本认知复杂的时代。

总之,愚公移山虽可敬,但好的角度未必总是在高举高打处,要像拿一根针探一座矿一样,用最大的压强穿刺,你才能快速找到隧道的最佳开凿点。

找好写作角度:用一根针探一座矿

《380公里:一块煤的利益之旅》,王轶庶摄

立意和想象力

说到这里,常做正面进攻的文字勇士们可能要有意见了,这是在鼓励“抄近道”吗?还真不是,正面突破的价值和意义不需怀疑,但迂回和转换也不是花拳绣腿,而是策略,策略和勇气并不对立,还相得益彰。

我反对的是僵化的三板斧,把蛮招当勇猛。要知道,角度的选择从来都是因事因时因势,不存在四海皆准的一招,我们应赋予更灵活丰富的想象力。

想象力从哪里来?从立意。立意对了,角度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中青报冰点特稿就是立意取胜的范本,很多选题看似温吞,却总能以细腻高超的设计温柔一杀。

2006年德国世界杯期间,时任冰点记者的包丽敏和李润文,以《无声的世界杯》一文记录了这个雄性荷尔蒙高涨的夏日。他们有意与热闹决裂,将笔端对准广州建筑工地上喝着廉价啤酒,坐在街头无声大屏幕下看球的农民工。这种卑微的快乐让人心酸,且蕴藏着某种大东西的缩影——贫穷、边缘群体、城乡二元、底层关怀、残酷现实、真实又虚幻的全球化……

他们不想写绿茵英雄和酒吧里欢腾的男人吗?我相信不是的,我想两位记者可能更相信平静里的巨力。这些独特的立意、角度打动了无数人,包括2006年南方周末传媒致敬的评委,这篇年度特稿获奖评语的最后一句是:“报道用显而易见的新闻报道技巧将一个老旧的题材赋予了闪亮的光泽。”我认为再准确不过了。

找好写作角度:用一根针探一座矿

《工棚》,油画家徐唯辛作品

角度并非万岁

“角度”虽好,却并非万岁。由于效果显著且看似很酷,很多写作者容易为之着迷,误以为灵光一闪,就能轻松取代“笨功夫”。我见过很多让人费解的角度“创新”,例如在非虚构作品中模拟婴儿的内心活动,想象宠物或物件的视角,甚至大玩意识流。在我看来,很多作品的扎实(或靠谱)程度,根本没到“拼角度”的地步。

好比武功招式,高手能使出漂亮的回旋踢,普通人还没起飞就贴地,差距不是来自脑回路或腿长,而在日复一日枯燥的马步、力量、柔韧训练。套用句流行语——你必须要用尽全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所以,对待写作角度,既要探求,也要祛魅。最后,我的建议如下:

一、作品的决胜因素始终在事实和真相。基础工作不足而欲以角度掩盖,最终如沼泽上建城堡,越宏大华丽越危险。

二、正面突破始终是最好的角度,

除非你抢不到第一落点、资源缺乏或追求更愉悦的阅读感。但无论什么角度,最终都要殊途同归,即最大限度地接近真相。

三、将主要精力放在立意、结构设计,以及采访、信息搜集、整理、思考等工作上,角度将自现,它不是取巧,而是对辛勤付出和遵循规律的奖赏。

四、多从经典作品中吸取营养,角度选择是实践和经验的反映,不存在一劳永逸的方法。

五、即使灵感和运气一时不佳,找不到创新性的角度,选择“基本款”也不错,大如按时间、空间线叙事、核心人物的命运,小如事件里的关键物体或时间节点、现象里的典型个案,甚至主角的若干表情、瞬间都行,也就是“入口要窄、出口要宽”、“以小见大”、“点面结合”、“深入浅出”等古老的道理。

归根结底,真实真诚的写作才是正道,读者能原谅作品形式上的不完美,却无法原谅在事实上的虚与委蛇。正如拳击场上,大部分观众只关心最后谁赢了,而非哪记夸张华丽的勾拳。

| END |

  • 1.欢迎加入新闻与写作大家庭。

  • 2.点击自定义菜单你可以了解更多信息。

  • 3.当你看到我所能看到的世界,你将重新认识整个世界。

  • 4.如想看到纸质精彩内容,请致电:010-85201321

  • 5.微课或微信支付相关问题,请致电:010-85201333

  • 6.如想投稿,请e-mail至:[email protected]

  • 7.商务与广告合作,请致电:010-85201320或给我们留言

  • 8.其他问题添加小助手微信号:xwyxzxzs

如需微信订刊请扫二维码付款,现在订刊从2018年1月订起(全年12期,共204元),支付后在公众号主页直接留:支付尾号、姓名、邮编、地址、联系电话(备注18年全年),24小时内收到回复即为订刊成功,如有问题和其他期数需求可致电或添加小助手询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