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0 传统丧礼中的“寝苫枕块”是什么意思?

这个世界上,传承时间最久的,往往是生活习俗,正所谓:王朝有更迭,生活却照旧。

当然,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中国这么大,各地风俗也不尽相同。今天,咱们就看看,历史演进到民国时期以后,山东的丧葬习俗有哪些特点。

传统丧礼中的“寝苫枕块”是什么意思?

临终

当家人病重不治时,其亲人要站到屋顶上呼叫病人的姓名,俗称“叫魂”。《民国齐东县志》载有:

“病革,家人升屋北面号,俗谓之‘叫魂’,犹古之复于屋也。”

同时要将病人由里间抬至外间屋临时搭制的灵床上,并为病人穿好送终用的寿衣。

停灵设供

人死后在正房中设灵堂,将死者停放在灵床之上,死者多是头西脚东安置,也有头南脚北安置的,死者口中铜钱或米饭等。

灵床前设供桌,摆放供品和倒头饭,点燃香火和长明灯,在供桌前放一瓦盆,在里面燃烧纸钱等物。

传统丧礼中的“寝苫枕块”是什么意思?

报庙开吊

死者停尸妥当后,孝子要到土地庙或城隍庙“报庙”,祈祷死者在前往另一个世界时一路平安

然后,在家门上插纸幡,以示家中有丧事。《民国陵县续志》记有:

“沿古招魂之俗,长子执播,率亲属赴土地祠哭奠,朝、午、暮各一次,至次日殓后,七次为止。”

《民国德县志》记有:

“丧主率有服之人哭诣土谷祠,持纸钱,异桶水拜于神,以水浇地,谓之‘送浆水’,举行必七次,然近岁士人之家多不行之矣。门插纸幡,以示丧事。戚友切近者闻讣,即日往吊。”

传统丧礼中的“寝苫枕块”是什么意思?

寝苫枕块

依据古礼规定,孝子在居丧期间,十分悲痛,不分昼夜,要睡在父母遗体的旁边,一直到父母的遗体入土安葬之日为止。

寝苫的苫,是用草编成的垫子,寝苫就是孝子睡在铺在父母遗体旁边的草垫上,即《仪礼》所谓的“哀亲之在草”之意。

枕块的块,就是土块,枕块就是孝子用一块土块做枕头,头睡在土块上,取“哀亲之在土”之意。

《民国临淄县志》载有:

“庭前起棚幛,悬布及灯为饰。内设桌案,案上束苇为楼纸,设香烛,供亡者灵位。旁置苫块,子侄辈皆成服匍匐其上。”

寝苫枕块习俗早在西周时期就已存在了,虽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到民国末期时,有些地方实行火葬后,这一习俗就近乎绝迹了。

传统丧礼中的“寝苫枕块”是什么意思?

入殓成服

死者入棺,叫做“入殓”,通常是三日入殓成服。《民国商河县志》记有:“孝子披发跣足,朝夕哭踊,设奠上食,具棺衾,三日入殓。”

男女的入殓是有区别的:

“男子丧事,殓具既备,子女既可自行入殓。女子丧事,非待其母家亲属亲视含殓不可,相沿成风。”

入殓时忌阳光照尸。

亲人为死者穿孝衣名为“成服”,也叫“戴孝”。古代沿袭下来的孝服分斩缞、齐缞、大功、小功、缌麻五等,统称为“五服”。

棺材多漆为红黑两色,棺木前一般都写着“福禄寿”,“福如东海”,“音容宛在”等吉祥语句,有的只写个“奠”字;

有的还有外部装饰,多是画一些碑厅鹤鹿、古琴古画、梅兰菊竹、桃榴寿果图案。棺材上所有图画都用立粉、贴金等技法。

传统丧礼中的“寝苫枕块”是什么意思?

哭泣守灵

在传统的丧葬习俗中,人们有了灵魂观念后,认为人是魂与魄的结合,人有三魂七魄。

当一个人死亡时,死者的魄要回到泥土里,叫做亡人入土为安;死者的魂,离开死者的肉体,游荡于空中,担负起保护子孙的责任,死者家人对死者守灵戴孝就是来源于这种观念。

民国时期,当死者咽气时,他的亲人要悲痛的哭号,男的披发跣足,女的披头散发,在死者遗体旁痛哭以示哀悼。

死者出嫁的女儿接到父母死亡的讣告,要立刻回娘家奔丧,到娘家门前时要一路哭到灵前。其他家人听到出嫁女的哭声,要陪同哭号。有亲友来吊唁时,死者家人要在灵前痛哭,以示哀悼。

传统丧礼中的“寝苫枕块”是什么意思?

做七诵经

民国期间,山东地区传统士大夫之家多不行佛道之事,但也有丧家信佛信道,通常为死者请来和尚诵经和请来道士做法事。

在死者死后第三天,念诵佛经以迎接亡魂,叫做“接三”。在日暮时焚化纸马纸牛和冥钱等,叫做“送三”,这套法事一直从傍晚做到深夜,有的还放焰口以施舍恶鬼。

另外,还要做七诵经,每七天诵经一次,自头七起,至七七止。

“亲友率于一七或二七日以祭品、挽帐诣灵拜奠。丧主备鼓乐、吊簿,并设筵款之,或有用僧尼、道士作佛事者”;

“丧事皆论七,自病殁后一七以至七七,每遇七期必祭奠,焚冥镪,或延僧道诵经忏度,至百日止。过此,遇周年则墓祭,至三周止。葬期近者一七或二七,远者三七至五七、七七不等,迷信风水,终年停柩者绝少。葬期远者多于一七内行成服礼”。

运营/影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