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再不讓你家孩子看“小豬佩奇”,你就等著後悔吧

很多年不看動畫片了,前陣子聽說一隻粉紅豬在坭坑裡跳來跳去,爆紅網絡了。於是帶著娃開始了“小豬佩奇”的無限循環。

雖然不鼓勵孩子太早接觸電視,但在這個數字化、影音化的時代,想不接觸實在是難。偶爾看看,控制好時間也不會造成太大危害。

再不讓你家孩子看“小豬佩奇”,你就等著後悔吧

很多大人們在討論“小豬佩奇”會教壞孩子,不讓孩子看,就連我們家也有人開始反對,說這部動畫片沒有教育意義,還儘教孩子調皮、搗蛋。讓孩子在坭坑裡跳來跳去、把房間弄得一團亂等。

作為一名循環觀看小豬佩奇不下3次、五季一集沒落的資深人士,我想談談我看完的感受。我不僅認為這部動畫不會教壞孩子,我反而認為它能給孩子帶來更好的影響,而且是一部值得全家都一起觀看的動畫片。為什麼這麼認可這部動畫片呢?

再不讓你家孩子看“小豬佩奇”,你就等著後悔吧

兒子看了佩奇後,就迷上了水坑、泥坑,一到下雨天就吵著要出門,我也學豬媽媽給他準備了雨鞋,現在的他知道走路不能踩泥、踩水,要先穿上雨鞋才行。雖然是件小事,但2歲的孩子能做到,已經讓我非常驚奇,我想這是“小豬佩奇”的功勞。

父母高質量的陪伴,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小豬佩奇”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它非常的真實,佩奇和喬治並不是乖寶寶,他們淘氣、頑皮,但是故事中沒有說教,而是讓成人帶領孩子一起去體驗生活。豬爸爸豬媽媽對孩子的寵愛,但不失原則,他們總能找到合適孩子的方法來引導孩子。所謂高質量的陪伴,就是和孩子一起參與生活。

再不讓你家孩子看“小豬佩奇”,你就等著後悔吧

夫妻彼此尊重,善意的表達自己

豬爸爸和豬媽媽之間的溝通方式,真的非常值得中國家庭來學習,他們相互間的尊重和關愛,通過語言就能感受到。

有一集是煎餅那集,讓我印象很深刻,一家人在廚房做煎餅,媽媽做的時候,豬爸爸多次讓豬媽媽把煎餅拋的再高一點,而豬媽媽每次都回答“你一會自己煎的時候可以教我們”,試想一下,如果你是豬媽媽,面對一旁指手畫腳的豬爸爸,你是否能做到這樣心平氣和的說話。

再不讓你家孩子看“小豬佩奇”,你就等著後悔吧

最後豬爸爸煎餅拋到天花板,在豬媽媽和孩子們的幫助下,煎餅掉下來,整個蓋在了爸爸的臉上,爸爸當時感覺有點丟臉,豬媽媽問“需要放一些糖漿在煎餅上嗎”豬爸爸說“謝謝了”。這樣的高情商,情緒的表達能力真的值得學習,如果大家都能像這樣好好說話,那家庭問題就少了一大半。

再不讓你家孩子看“小豬佩奇”,你就等著後悔吧

老師是孩子成長路上的朋友

羚羊夫人是孩子們的老師,作為一個老師它應該是表率了,她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平等的位置上,真誠的和孩子們互動和交流,沒有搬出自己老師的身份去要求孩子,有一集是羚羊夫人帶孩子們去野外露營,晚上睡覺的時候,突然一個孩子說自己害怕,她就讓孩子進到自己帳篷,然後所有的孩子都要求和老師待在一起,她沒有拒絕孩子,而是允許大家都進到帳篷裡,一起唱歌、遊戲。

再不讓你家孩子看“小豬佩奇”,你就等著後悔吧

未來的育兒之路上還有更多的麻煩和問題等著我,我希望自己能有豬爸爸、豬媽媽的智慧,來引導孩子,讓他們盡情的釋放自己的天性,自由的體驗生活,享受這個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