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二戰中的寶馬:納粹麾下的戰爭機器

寶馬發動機是戰爭中最強大的飛機發動機,只可惜它來的太晚了。

——恩斯特·烏德特,德國王牌飛行員

“經濟奇蹟”

1933年,自拜仁州起家的納粹黨正式上臺,開始了其長達12年的黑暗統治。面對席捲世界的經濟危機,納粹黨採取了從他國高額貸款、重金投資軍事工業以及搶奪猶太人財富等政策,在表面上消除了德國的經濟危機,創下了一個幾乎沒有失業的“經濟奇蹟”。

二戰中的寶馬:納粹麾下的戰爭機器

1933年的德國高速公路。為宣揚政績,納粹強行將在其上臺前建好的高速公路降級為“公路”

也是在1933年,藉著“經濟奇蹟”的東風,寶馬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經典車型——BMW 303,它也是寶馬第一款運用了直列六缸發動機的車型。

雙腎進氣格柵是寶馬最具辨識度的特徵,而BMW 303就是該特徵的開創者。作為當時德國最便宜的六缸轎車,BMW 303雖然動力和燃油經濟性欠佳,排量不足1.2L的發動機必須在4000轉時才能有30hp的功率,但勝在安全可靠,它的底盤應用了利於側面防護的梯形車架,後懸架則是故障率較低的非獨立懸架。在BMW303的基礎上,寶馬共研發了四款車型,在德國汽車界打出了響亮的名號。

二戰中的寶馬:納粹麾下的戰爭機器

BMW 303,它的尺寸為3900*1440*1550,軸距為2400mm

1936年,納粹開始了旨在實現德國自給自足的“四年計劃”,進一步加大了對工業的投資。而寶馬也於同年正式進軍豪車市場,憑藉一款四門轎車定義了自己豪華品牌的身份。

BMW 326——寶馬首款四門豪華車型,無論是價格、銷量還是質量都較以前有了不小的提升。它搭載的直列六缸發動機排量達1.9L,最大50hp的功率只需3750轉便可實現,115km/h的最高時速在當時的中型豪車領域也是首屈一指。毫無疑問,BMW是一款成功的寶馬豪車,它在短短5年內創下的近16000輛的產量成績足以證明這一點。

二戰中的寶馬:納粹麾下的戰爭機器

BMW 326,它還應用了扭杆彈簧前懸架、液壓制動等當時的新技術。

然而,BMW 326的高產量是以納粹的“經濟奇蹟”做後盾的,如果這個所謂奇蹟的畫皮被揭開,如果納粹不得不靠發動戰爭來使奇蹟繼續,那作為德國汽車巨頭的寶馬,到底該何去何從呢?

二戰中的寶馬:納粹麾下的戰爭機器

二戰前夕的柏林,“經濟奇蹟”的背後是佔GDP25%的軍費開支和對食品、汽油的限量供應。

戰爭紅利

納粹的“閃電戰”靠的不僅僅是坦克,還有寶馬的摩托和戰機。1938年,寶馬應德國陸軍的要求開發了著名的R75軍用摩托。作為我國長江750摩托的“祖師爺”,R75搭載了寶馬經典的“拳擊手”發動機,排量750cc,同時它還採用了道路適應性較強的軸驅動設計,擁有26hp的最大功率和95km/h的最高時速。

整個二戰期間,有近1.6萬輛R75摩托參與了德軍進攻北非、西歐和蘇聯的戰鬥,它們有多受德軍喜愛,就有多受被侵略國人民的痛恨。

二戰中的寶馬:納粹麾下的戰爭機器

裝備寶馬摩托車的德軍

除陸軍外,納粹空軍海軍也是寶馬的大客戶:製造航空發動機出身的寶馬通過自主研發和對美國產品的山寨,為德國航空業貢獻了BMW 132(9缸)和BMW 801(14缸)兩款性能優越的發動機。

根據不同的功能劃分,BMW 132BMW 801被安裝在納粹空軍的福克-沃爾夫190戰鬥機、Ju52運輸機和海軍的Ar196水上偵察機等戰機上,而這些戰機則參與了不列顛空戰、克里特島空降和斯大林格勒解圍等德軍多次重大軍事行動,為世界帶去了無數死亡與災難。

二戰中的寶馬:納粹麾下的戰爭機器

裝配寶馬發動機的福克-沃爾夫190戰鬥機

1941年,寶馬在納粹的要求下全面“民轉軍”,停止了一切面向民用市場的生產。1942年,寶馬更是放棄了曾帶來大量利潤的摩托車製造,將全部精力投入到飛機發動機的生產——因為納粹給出的鉅額回報實在是太豐厚了,足以彌補其失去的所有市場。

1944年,僅靠生產航空發動機,寶馬便創下了7.5億馬克的營業額,是其1933年營業額的20多倍;同年,寶馬各大工廠共有5.6萬名員工,其中有近3萬人是納粹免費提供的、由戰俘、集中營囚犯和猶太人所組成的奴隸勞工;通過納粹對猶太人企業的“雅利安化”(俗稱搶錢),寶馬兼併了大量航空發動機企業,如今執掌寶馬的科萬特家族便是以此實現了一夜暴富。

二戰中的寶馬:納粹麾下的戰爭機器

剛瑟·科萬特,寶馬創始人之一,納粹黨員,曾被希特勒授予“國防經濟領袖”頭銜。

毀滅與分裂

為納粹效勞的代價是無比高昂的:1943年,6189名寶馬工人被納粹強徵至前線作戰,這給寶馬的技術力量造成了不小的打擊;1944年,來自盟軍轟炸機的12000枚

炸彈從寶馬慕尼黑工廠頭頂落下,徹底毀滅了這個寶馬航空發動機的製造中心。而輸紅了眼的納粹不僅沒提供任何補償,反而命寶馬將工人、設備轉移至地下隧道中以繼續生產……

二戰中的寶馬:納粹麾下的戰爭機器

已是一片廢墟的寶馬慕尼黑工廠,1944

二戰於1945年結束,但寶馬的困境才剛開始:由於被分別劃分在美、蘇佔領區,寶馬的慕尼黑工廠和艾森納赫工廠開始了長達數十年的

分裂,一如隔柏林牆相望的東西兩德。

在德國進行戰爭賠償時,寶馬的工廠、技術乃至人才被英蘇兩國分別瓜分,一度成了後者本土企業的一部分;寶馬的工人們則過上了飢寒交迫的日子,他們被禁止和航空有關的一切,只能靠造些摩托、剎車杆甚至炊具來勉強度日……

二戰中的寶馬:納粹麾下的戰爭機器

分裂後,位於西德的寶馬(慕尼黑工廠)和位於東德的艾森納赫技術公司(艾森納赫工廠)

在二戰中,幾乎所有德系車巨頭都曾為納粹充當戰爭機器,也都在大量獲利之後遭遇了重組和清算。一如納粹宣傳部長戈培爾所言:“人民選擇了我們,就該為此付出代價”。

車企在破產後還有可能重回巔峰,但黑歷史卻永遠抹不掉,寶馬與納粹的合作,無疑將永遠是其品牌歷史中最不光彩的一頁。

你怎麼看二戰中寶馬和納粹的合作?歡迎在評論區分享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