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5 雲南省劃分1區10縣的5線城市,享有“南絲綢之路”之稱

雲南省劃分1區10縣的5線城市,享有“南絲綢之路”之稱

雲南省劃分1區10縣的5線城市,享有“南絲綢之路”之稱

雲南省劃分1區10縣的5線城市,享有“南絲綢之路”之稱

昭通,雲南省下轄地級市,位於雲南省東北部,地處雲、貴、川三省結合處;金沙江下游沿岸;坐落在四川盆地向雲貴高原抬升的過渡地帶。

昭通地勢南高北低,最低海拔267米(水富縣),最高海拔4040米(巧家縣),總面積23021平方公里。

昭通轄一區(昭陽區)10個縣143個鄉鎮(辦事處)。2016年末常住人口547.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5萬人。 [1]

昭通曆史上是雲南省通向四川、貴州兩省的重要門戶,是中原文化進入雲南的重要通道,雲南文化三大發源地(大理昭通昆明)之一,素有小昆明之稱為中國著名的“南絲綢之路”的要衝,素有“鎖鑰南滇,咽喉西蜀”之稱。

雲南省劃分1區10縣的5線城市,享有“南絲綢之路”之稱

雲南省劃分1區10縣的5線城市,享有“南絲綢之路”之稱

雲南省劃分1區10縣的5線城市,享有“南絲綢之路”之稱

雲南省劃分1區10縣的5線城市,享有“南絲綢之路”之稱

建置沿革

“早期智人化石”,距今約10萬年,稱作“昭通人”,填補了雲南省猿人階段到晚期智人階段之間的空白,說明昭通市是人類起源和發展的重要地區之一。大約距今一萬年左右至距今四千年的約六千年時間裡,居住在這裡的先民們已廣泛使用磨製石器,並懂得了製陶、紡織、農業和放牧等技術,開始了邑居和定居生活。西周末至春秋初期時的杜宇部落,入蜀,“教民務農”,帶去了先進的農耕文明,得到了蜀民的擁戴,當了蜀王,號“望帝”。

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以蜀郡太守李冰開鑿焚道。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全國後,為了進一步經略雲南,派常頷將李冰開鑿的焚道延伸至建寧(今曲靖),史稱“五尺道”。中原文化的南漸,今昭通地處“五尺道”樞紐,得風氣之先,是雲南最早、最充分接受中原文化影響的地區。

公元前135年(西漢武帝建元六年),漢武帝改變漢初“閉蜀故徼”的封閉政策,重開“南夷道”,在西南夷地區設置郡縣,擴大中原與西南邊遠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西漢王朝在今昭通市設朱提縣(郡),昭通首次被納入中央政權的管理之下。

自西漢建元六年至唐天寶年間,今昭通以“朱提”冠名,或為縣治,或為郡治,或為犍為南部、犍為屬國都尉治所,前後達800餘年。

唐宋時期,南詔、大理兩個地方政權先後稱雄於雲南地區,昭通既與中原文化疏離,也未能充分接受南詔、大理文化的影響。

元置烏蒙路。明代置烏蒙府。清雍正九年在完成改土歸流後,改烏蒙為昭通。上溯唐、宋兩代行羈縻之治時中斷中央政權建置的近五百年,今昭通稱“烏蒙”(阿猛)前後千餘年。

土司制度的形成和逐漸完備,因用兵、屯田、民族遷徙而形成的土著文化、移民文化、民族文化的存在和發展同樣值得關注,同樣是昭通曆史文化資源中極為寶貴的財富。

清初襲明制,稱鎮雄土府,屬四川省。清雍正五年(1727年)實行改土歸流,“詔改烏蒙府為昭通府”。雍正六年(1728)2月,烏蒙土府改土歸流,是為烏蒙府,移治於土府(竇地甸)東二十里地,於米貼地方置永善縣,大關屯地方置大關廳,改鎮雄府為散州劃歸烏蒙府。

雍正八年(1730)7月,烏蒙府更名為昭通府,並置恩安縣為府之附郭。棄天梯(今土城)新建城於二木那(今昭通市城)。同年,昭通府屬迤東道(治曲靖府)。

雍正九年(1731)置魯甸廳屬昭通府;鹽井渡設巡檢司,屬昭通府大關廳。光緒三十四年(1908)10月於永善縣之富官村置靖江縣來屬;升鎮雄州為直隸州。至清末,昭通府轄大關、魯甸2廳;恩安(附郭)、永善、靖江3縣。

民國元年(1912)沿清末舊制。民國2年(1913)4月,雲南都督府裁府設道,撤銷昭通府,將原昭通府駐地恩安縣改名為昭通縣;魯甸廳、大關廳、巧家廳、鎮雄直隸州改設為魯甸縣、大關縣、巧家縣、鎮雄縣;鎮雄州彝良州同轄地置彝良縣。

民國三年(1914)1月,靖江縣因與江蘇省轄縣重名,改名為綏江縣。

民國六年(1917)1月,從大關縣鹽井渡地方析置鹽津縣;同年,由鎮雄縣析置威信行政區。昭通、魯甸、巧家、永善、大關、靖江、鎮雄、彝良縣和威信行政公署均屬滇中道。

民國十八年(1929)撤滇中道,各縣直屬省管。民國21年(1932)威信行政公署改為設治局,民國23年(1934)9月,成立威信縣。民國31年(1942)3月,設雲南省第一行政督察區,駐昭通縣,轄昭通、永善、綏江、鹽津、大關、彝良、鎮雄、威信、魯甸、巧家縣共10縣。

1950年,設昭通專區,專署駐昭通縣。轄昭通、大關、綏江(駐中城鎮)、鹽津、威信(駐紮西鎮)、鎮雄、彝良、魯甸(駐文屏鎮)、會澤、巧家、永善等11縣。

雲南省劃分1區10縣的5線城市,享有“南絲綢之路”之稱

雲南省劃分1區10縣的5線城市,享有“南絲綢之路”之稱

雲南省劃分1區10縣的5線城市,享有“南絲綢之路”之稱

雲南省劃分1區10縣的5線城市,享有“南絲綢之路”之稱

雲南省劃分1區10縣的5線城市,享有“南絲綢之路”之稱

雲南省劃分1區10縣的5線城市,享有“南絲綢之路”之稱

1960年9月13日,撤銷鹽津縣,將原鹽津縣的行政區域並歸大關縣(1959年撤併)。

1960年9月13日撤銷魯甸縣,將原魯甸縣的行政區域並歸昭通縣(1958年11月撤併)。昭通專區轄9縣。

1962年3月27日,恢復鹽津縣,以合併於大關縣的原鹽津縣行政區域為鹽津縣的行政區域(1961年4月28日分治),大關原轄豆沙、柿子劃入鹽津縣。昭通專區轄10縣。

1963年9月14日,恢復魯甸縣。以合併於昭通縣的原魯甸縣除馬路、蘇甲、水屯、酒房四個人民公社以外的行政區域及昭通縣永豐區的祖家包包、馬鞍山、闆闆房、陳家灣、馬家院子、楊家臺子、龍家臺子7個村為魯甸縣行政區域。昭通專區轄11縣。

1964年6月15日,昭通專區的會澤縣劃歸曲靖專區。昭通地區轄10縣。

1970年,改昭通專區為昭通地區,地區駐昭通縣。轄昭通、綏江(駐中城鎮)、永善(駐景新鎮)、鹽津、大關、威信(駐紮西鎮)、彝良(駐角奎鎮)、鎮雄、魯甸(駐文屏鎮)、巧家等10縣。

1981年1月18日,設立昭通市,以昭通縣的部分地區為其行政區域,屬昭通地區。

1981年8月14日,國務院批覆:設立水富縣。以(綏江縣)水富區的安富、水東、水河3個公社,綏江縣的太平公社和會儀公社的新安、新壽兩個大隊,以及與水富區相鄰的鹽津縣的兩碗公社,劃歸水富縣管轄。縣人民政府駐雲富公社。水富縣由昭通地區行署領導。昭通地區轄1個縣級市、11個縣。

1983年9月9日,撤銷昭通縣,將昭通縣的行政區域併入昭通市。昭通地區轄1個縣級市、10個縣。

1984年,恢復區鄉建制,廢公社為區。1987年區鄉體制改革廢區為鄉。

2001年1月13日,撤銷昭通地區和縣級昭通市,設立地級昭通市。昭通市設立昭陽區,以原縣級昭通市的行政區域為昭陽區的行政區域。 [2]

截至2006年底,昭通市轄1個區、10個縣;3個街道、54個鎮、69個鄉、17個民族鄉;70個居委會、1201個村委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