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征税制再改,化工企业成本增加30%,山西前7月环保税完成7.45亿元

一、震惊!说好的减税呢?企业成本或又增加30%!中小化企夹缝求生到何时?

明年起 企业成本或再提高

上周,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的消息,让广大中小企业看到了发展的希望,一系列对中小企业极具含金量的政策支持,要来了!然而减税减负的政策还没等到,中小企业先迎来了这条消息:

根据中办、国办印发的《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从2019年1月1日起,将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各项社会保险费交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

征税制再改,化工企业成本增加30%,山西前7月环保税完成7.45亿元

也就是说,从2019年起,税务局负责收社保了!

低缴社保费甚至成为业内公开的“秘密”。那些社保费用不交全、不按时交、不足额交的企业,醒醒吧!

据第三方机构的数据显示,社保缴费基数完全合规的企业仅占24.1%。为何社保合规企业比例如此之低?费率高是根本。据了解,我国雇主的社保缴费费率合计在30%以上。如果这些企业都按时足额缴纳了社保费,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汪德华表示,据其粗略测算,至少将增加企业30%成本。

以化工大省山东为例:

山东“五险一金”个人缴纳17.3%、企业36.1%,一共53.4%。也就是从2019年1月1日开始,一个10000元工资的员工,个人需缴纳1730元,企业需缴纳3610,一共合计5340元,另外还需扣除个人所得税399元。也就是说,一万元招聘的一名员工,拿工资那天这个员工只能拿到手7871元,但企业要付出用工成本13610元。之间差额的5739元就都被收走了。

因为之前很多企业不按规定给职工缴纳社保,面对此次政策“拨乱反正”,企业社保费必然大幅提高!

对于很多已经被逼到命运悬崖边上的中小企业来说,可能还等不到国家的利好政策,就已跌入谷底!对于职工个人而言也要承受拿到手工资减少的心理落差。

当然,企业经营必须依法依规,那么在企业社保费提高的同时,能不能真正做到“减税降负”,给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一点希望!

中小化工企业夹缝求生

化工行业本身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市场变化快,很多企业投资建设时还前景一片光明,等产品投放市场时产能已经过剩。这就给中小化工企业甚至一些家庭作坊式的小化工、小炼厂提供了绝佳的发展机会,抓住市场机遇,迅速上马投产一些产品,粗放式大踏步地发展了起来。然而,随着国家去产能、查环保的力度不断加大,化工行业面临了升级转型的巨大压力。而中小化工企业成为了此次“关停”、“减化”的重点目标!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8年4月末,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372355个,相比上一年同期减少了6234个。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业减少了1339个!规模以上企业尚且不能自保,中小化工企业面前的路已经越来越窄了。

除了企业税负高,化工企业还要面对环保、安监的巨大压力。业垄断持续加剧,原料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 也使得中小化工企业在市场上越来越没有竞争力。

在上周召开的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兴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国璋作为唯一来自化工行业的企业家代表,说出了很多中小化工企业的心声:

有网友表示“一般企业贷款的利率为7.8%,但很多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一般在20%以上,有的甚至更多。”这是摆在所有中小企业面前共同的难题。没有灵活的资金支持,企业发展谈何容易。

挣钱难,花钱快,中小化企已经没有喘息的余地。环保关停、裁撤化工园区,”堵“得越来越严,”疏“的路径却还没有出现。原材料价格上涨、运营成本高、融资难、创新难等因素依然是中小化工企业迈不过去的坎。

二、“中国尼龙城”维持高质量发展,平煤神马推进“一核两翼”建设

8月24日,记者从平煤神马集团有关部门获悉,分别于今年4月份和6月份建成试生产的三梭尼龙发展公司7万吨尼龙6切片、工程塑料公司4万吨尼龙66切片项目,目前均保持稳定运行的良好态势。

征税制再改,化工企业成本增加30%,山西前7月环保税完成7.45亿元

“经过两年来的建设,‘中国尼龙城’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产业条件不断成熟、集聚优势日益凸显。今年以来,各类项目加速落地,‘中国尼龙城’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集团相关部门负责人说。

按照新的规划,“中国尼龙城”将发挥协作优势,瞄准产业高端,在政企联手推动下,积极推进“一核两翼”建设,即以原有平顶山尼龙新材料产业集聚区为核心区,建设尼龙新材料产业园;以叶县产业集聚区、平顶山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为两翼,分别建设聚碳酸酯(PC)产业园、高端纺织服装产业园,高质量建设国际一流的尼龙新材料产业基地,打造错位发展、分工协作的良好产业生态。

6月至7月,2018中国(平顶山)尼龙新材料产业技术发展大会、2018中国化纤科技大会(平顶山)等行业级大会先后在我市召开,与会领导、专家、商界人士等实地考察我市尼龙产业发展现状后,对我市和集团以尼龙新材料产业为着力点,建设“中国尼龙城”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并纷纷表达了合作意愿。其中,2018中国(平顶山)尼龙新材料产业技术发展大会签约投资项目21个、投资金额超过100亿元。

伴随着煤基尼龙产业链条的打通和由工业向民用、从上游原料向下游纺丝印染领域延伸的步伐加快,以及全球最完整的大尼龙产业格局和良好投资环境的形成,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行业巨头到“中国尼龙城”投资兴业。7月28日,集团与全国最大的尼龙6民用丝生产企业三鼎控股集团签约建设年产60万吨己内酰胺—聚合—纺丝一体化项目,将为集团尼龙6产业规模实力跃居全球首位奠定坚实基础。6月29日,集团与美国凯洛格布朗路特公司签订80万吨/年PC项目技术转让协议,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PC生产基地。

“目前,尼龙科技公司30万吨己二酸30万吨己内酰胺项目(二期)和15万吨环己酮项目、帘子布发展公司4万吨尼龙66工业丝项目、三梭尼龙发展公司20万吨尼龙6切片项目等16个尼龙产业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国尼龙城’落地项目已达24个,每天与我们联系协商、前来考察投资的企业更是应接不暇,一个全球一流的千亿级‘中国尼龙城’呼之欲出。”集团有关部门负责人说。

三、11家化学化工巨头涉足3D打印盘点,材料性能有望大突破!

当前在3D打印市场逐浪的玩家,除了专业的新兴增材制造企业,还有不少其他行业的佼佼者。实力雄厚的科技公司,传统的2D打印机或相机制造商,都有能力推出面向该领域的产品或服务项目,有的甚至将其发展为主要业务,进而实现自身转型。

近几年,又有一股新的力量注入3D打印蓝海,表现十分抢眼,这就是拥有得天独厚优势的化学化工巨头。下面盘点11家相关企业,看看他们的策略。

征税制再改,化工企业成本增加30%,山西前7月环保税完成7.45亿元

巴斯夫:材料与技术并重,收购专业线材商,丰富产品种类

作为世界最大的化工产品制造与销售商之一,实力雄厚的德国巴斯夫走的是材料与技术兼顾的道路。例如2015年巴斯夫与生物打印公司Poietis达成的合作,便意在完善巴斯夫的3D打印皮肤模型,并改进其生物3D打印技术。当然,成功的收购也是增强公司实力的重要途径。2017年8月,巴斯夫完成了对荷兰3D打印材料商Innofil3D的收购,丰富了自身的产品种类与组合。

三菱化学:收购3D打印材料公司Dutch Filaments

Dutch Filaments BV是荷兰3D打印线材生产商,2018年3月由三菱化学公司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三菱化学高性能聚合物欧洲公司(MCPP)进行业务收购。2017年三菱化学控股在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公司排名第349位,营业收入为311亿美元(1974亿人民币),此次收购尽管没有披露具体细节,但荷兰线材公司表示三菱化学是“实现其全球快速发展的完美公司”。

日本公司表示,通过此次收购,三菱化学在其高性能聚合物业务组合中添加了用于3D打印的聚合物基线材。它还将根据荷兰线材制造的技术和网络,推进三菱化学集团高性能聚合物和其他材料的战略,并进一步拓展3D打印相关业务。”Dutch Filaments网站拥有超过25种线材类型和聚合物3D打印颗粒的产品。

德国汉高:光固化(SLA)和数字光处理(DLP)光敏树脂材料

全球化学和消费品巨头,德国汉高公司于2018年宣布,将在未来4年内,对其位于爱尔兰塔拉特的研发中心投资1800万欧元,建立一个全新的3D打印中心。该3D打印中心将成为汉高公司欧洲区域技术展示、培训、测试以及为客户提供3D打印解决方案服务的枢纽。

科莱恩:涉足3D打印,助力中国“驰向智能化和可持续的未来”

2017年12月,特种化学品的全球领导者科莱恩宣布推出全新3D 打印业务,以满足快速变化的3D打印市场对高品质及定制3D打印线材的需求。

科莱恩在使用颜料、添加剂和色母粒为广泛终端市场应用定制聚合物方面具备多年的专业经验。科莱恩3D打印新业务充分利用了这方面的经验,提供高品质的3D打印线材及定制解决方案。科莱恩3D打印业务对其所有材料进行打印测试,以确保材料的可打印性并提供始终如一的高品质。可提供灵活可选的批量规格,能够满足客户的特定需求。

3D打印的业务需要一定程度的技术积累,像科莱恩这样的化工企业会更加注重品质。南极熊认为,越来越多像科莱恩这样具备丰厚技术实力,有强大研发力量的企业进入,可以为市场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对整个3D领域来说将会起到推动作用。

万华化学:强势推出3D打印材料TPU粉末、光敏树脂

2018年8月,中国一家市值1300亿元的上市公司万华化学(600309),开始大力推进3D打印材料相关业务(光敏树脂、TPU等)。万华的加入,对我国甚至全球3D打印材料领域,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要知道的是,3D打印应用最多的材料之一,TPU,万华是全球第二大制造商)。

德国Evonik:为惠普3D打印机开发新型粉末材料

Evonik为惠普的MJF平台开发新的粉末材料,就是通过参与惠普的计划推动3D打印在大规模制造零部件方面进一步发展。“惠普的MJF技术开辟了新的3D打印应用,同时也为我们研发新的材料提供了基础。”Evonik的高性能聚合物业务线负责人Matthias Kottenhahn表示。

瓦克化学:改进材料,使之适用于3D打印,进而推出打印设备

2015年,历史悠久的德国瓦克化学开发出一种可以把硅胶改造成3D打印材料的技术,打开了医疗、汽车零部件、眼镜等行业的增材制造市场。不过,瓦克化学并不满足于仅仅做一个材料提供商。一年以后,该公司便推出了适配此类材料的专业硅胶3D打印机,在增材制造产业又进一步,展现出设备制造商的潜质。

陶氏化学:推出3D打印支撑材料

陶氏杜邦(DowDuPont,2017年9月杜邦与陶氏合并而成)的另一半陶氏化学(Dow Chemical)也正式进入了3D打印领域,推出了EVOLV3D通用型支撑材料(USM),这款材料由Taulman公司开始销售。其实陶氏此举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因为在这之前,他们就已经走上了3D打印之路,在2017年的SolidWorks World上发布了自己的首款液态硅胶材料LC 3335,那之前还参与了美国制造中心和麻省理工学院的3D打印项目。

据陶氏介绍,USM是一种优质的水溶性材料,能在3D打印的同时保持自身结构的完整性,设计目标是辅助打印具有“大悬空、复杂内部几何形状和深腔”的部件。因此借助它,用各种基础材料打印功能性、高性能或注重外观的部件都会更容易。

伊士曼化学:与3D打印材料商、设备商广泛合作,顺利进入市场

以生产特种聚酯著称的美国伊士曼化学早在2013年便关注3D打印市场,并与荷兰3D打印设备制造商HelianPolymers达成合作,推出性能优越、环保而美观的桌面级3D打印机线材。2015年,伊士曼化学又牵手另外两家著名3D打印线材与设备商,研发全新线材产品。公司通过与这些业内强者联合,降低了打开市场、获得认可的难度。巴斯夫:材料与技术并重,收购专业线材商,丰富产品种类

皇家帝斯曼:强强联手,实现从原材料提供商到专业材料制造商的跨越

皇家帝斯曼是来自荷兰的化工巨头,该公司虽然涉足3D打印市场多年,但之前一直扮演原材料提供商的角色,服务专业的3D打印材料生产商。2016年,皇家帝斯曼与著名化工产品经销商NexeoSolutions携手,开始直接面向3D打印终端客户推出3D打印线材,扩大了对产业链的控制权。

总部位于美国的NexeoSolutions是全球最大的化学品与塑料经销商之一。2016年,该公司为3D打印线材开设了专门的网站NexeoSolutions3D,销售皇家帝斯曼生产的两种线材。这是NexeoSolutions步入3D打印市场的开始,它将以此积累这一领域的市场信息与经验,为扩大业务做准备。

科思创:与制造商合作,推出新型3D打印材料

科思创是全球领先的高级聚合物和高性能塑料生产商。两年前,与总部位于上海的Polymaker联手打造了新型聚碳酸酯3D打印生产线、Polymaker PC- plus和Polymaker PC- max,专为小型3D打印机设计。随着合作的不断深化,又推出的新型材料U1000和U0174D,用于挤压型3D打印。

当前,化工巨头大多选择与3D打印领域成功的材料商与设备商合作,这减小了其进入新市场的阻力。不过,强化自家产品与技术才是制胜的根本之道,随着专业能力不断提升,化工巨头们甚至开始了对专业3D打印企业的收购,深刻影响着整个产业的格局。

四、山西省前7月环保税完成7.45亿元

前7月,山西省环保税纳税人8965户顺利实现申报,申报率达到99.17%,共入库税额7.45亿元,较上年同期排污费收入增长2.17亿元,增长幅度41.23%。减免税户数739户,减免税额1.36亿元。与此同时,“多排多征、少排少征、不排不征”的正向激励作用在全省正逐步体现。

征税制再改,化工企业成本增加30%,山西前7月环保税完成7.45亿元

据介绍,环境保护税作为新设立的“绿色税种”,今年正式纳入了税务部门的征管范围。环保税本质是正向激励机制,即多排多缴、少排少缴、不排不缴。对于污染物排放少的企业,环保税可以起到少缴税的激励作用。对于污染密集型产业,则通过提高成本,淘汰和“挤出”过剩产能和落后技术、产品和工艺。开征以来,全省税务部门加强政策宣传,做好纳税辅导,紧密部门联系,强化沟通协调,抓好税源普查,监控申报进度,及时催报催缴,取得了较好效果。以山西昔阳安顺乐安煤业有限公司为例,主动接入城市集中供暖,停用两台瓦斯锅炉。筹建封闭式筒仓,最大程度减少粉尘排放,环保税税负下降24万元。

五、SK&帝人联合开发新一代PPS,汽车前灯雾霾彻底解决!

SK&帝人总部位于韩国的SK Chemicals和日本帝人株式会社的合资公司Initz Co.与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现代摩比斯合作,将其Ecotran聚苯硫醚(PPS)商业化。据报道,Ecotran是解决前照灯雾霾问题的第一种材料。

征税制再改,化工企业成本增加30%,山西前7月环保税完成7.45亿元

“灯雾”,这是一种慢性汽车前照灯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当汽车灯罩内部温度升高到200°C以上时,前照灯内的塑料部件会开始产生气体。冷却后,气体冷凝并凝固,粘附在透明灯透镜的内部。由此产生的薄膜破坏了光投射,从而破坏了夜间司机和行人的安全。此外,该状况还对汽车前照灯的外观产生不利影响。

前照灯支架不仅需要高耐热性,而且还要耐受由于前照灯内外之间的温度差而产生的湿度。前照灯支架还必须足够刚性,以便内部部件不会因强烈振动而松动。

通过与现代摩比斯密切合作,Initz通过采用玻璃纤维和使用特殊配方树脂生产的新材料解决了灯泡雾霾问题。该等级采用无氯工艺生产,不含任何残留溶剂。

为了证实Initz'PPS化合物在恶劣环境中可靠的稳定性,Initz从由新材料模塑的前照灯中抽出八个测试样品,在三个月的时间内重复循环使用(打开/关闭)可达70小时。展望未来,现代摩比斯表示将在其所有前照灯中使用Initz的PPS材料,以彻底消除灯泡雾霾。

“我们通过利用我们在开发领域内第一个无氯PPS方面获得的技术和经验解决了头灯雾霾的麻烦汽车问题,”Initz首席执行官Hyo-kyung Kim说。“我们现在将通过持续开发材料技术扩大我们在全球汽车零部件市场的份额。”

鉴于其PPS树脂解决了前照灯的雾霾问题,Initz有望在全球竞争中获得更好的汽车材料竞争优势,前照灯是决定车辆外观的关键部件之一。

无氯PPS(聚苯硫醚)

PPS是超级工程塑料,具有高性能和重量减轻,可以取代金属。Initz的PPS是世界上第一个非氯和环保PPS。Initz的PPS通过利用溶剂和副产物(NaCl)的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除气和杂质。

“这种材料技术在开发后立即适用于产品,并且可以在没有变化的情况下扩展特定的产品线,因此Initz的PPS将对市场产生巨大影响,”一位汽车行业专家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