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河南新密史前文化發展的環境背景

眾所周知,河南是中原地區的核心,新密則地處河南的腹心位置。自古至今,該地文化綿延不斷。以考古工作較為豐富的史前時期為例,今超化鎮有屬於舊石器時代的莪溝龍洞化石地點;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李家溝時代(約距今12000-9000年),該地有以嶽村鎮李家溝遺址為代表的李家溝文化遺存;新石器時代中期的裴李崗時代(約距今9000-7000年),該地有以超化鎮莪溝北崗、來集鎮馬良溝、城關鎮青石河等遺址為代表的裴李崗文化遺存;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仰韶時代(約距今7000-5000年),該地有以牛店鎮補子廟、城關鎮馬鞍河、嶽村鎮沙石嘴等遺址為代表的仰韶文化遺存;新石器時代末期的龍山時代(約距今5000-4000年),該地有以曲梁鎮古城寨、劉寨鎮新砦、大隗鎮洪山廟等遺址為代表的王灣三期文化遺存;青銅時代早期的二里頭時代(約距今4000-3500年),前期,該地有以劉寨鎮新砦等遺址為代表的新砦文化遺存;後期,該地有以曲梁鎮古城寨等遺址為代表的二里頭文化遺存[1]。伴隨著考古學文化的發展,本地的社會複雜化、早期文明化、初期城市化進程也得以開啟,至遲在龍山—二里頭時代,新密地區已成為青銅時代全球化[2]、史前食物全球化[3]的組成部分。

河南新密史前文化發展的環境背景

新密李家溝遺址原貌

筆者在推送於《密城記》微信公眾平臺上的個別短文[4]中,曾提及地域間考古學文化交流互動、新密史前先民主觀能動性、對外開放的文化發展觀對本地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於此不復贅述。這裡僅就學界已有的關乎新密史前文化發展的環境考古等研究作以扼要介紹。

就河南乃至整個中原地區大的環境背景來看,有學者對河南地區全新世環境考古研究現狀做了回顧梳理,認為李家溝時代屬於比較溫和乾燥的溫帶草原環境;裴李崗時代其後整體溫暖溼潤,降水量、水域面積較大,雖然存在小幅的氣候波動,但氣候環境整體上優於現代;仰韶時代氣候適宜,暖溼為主,但後期有所惡化;龍山時代,其後改善,但不如仰韶時代溫暖期,而且存在一定的波動,晚期惡化;二里頭時代,氣候呈現向乾涼轉變的趨勢,但仍優於現代[5]。

河南新密史前文化發展的環境背景

圖1 李家溝時代以來高分辨率氣候環境波動變化圖

在中原地區氣候、環境演變過程中,仰韶時代發生過距今5500前後降溫事件[6],巧合的是,這正是史前社會複雜化進程的關鍵節點。龍山時代則經歷了距今5000-4500年暖期、距今4500-4000年冷期、距今4200-4000年降溫事件的轉變[7]。

距今4000年前後的氣候事件是全球性的災難,對中國尤其是中原地區的影響主要表現為氣溫驟降[8],洪水頻發[9]。在這場氣候事件面前,中原地區先民適時調整應對策略[10],以粟作為主的農業持續、穩定發展[11],在與洪水等自然災害鬥爭過程中,華夏文明得以形成[12],並在此後發展為強大的二里頭—二里崗王國。

河南新密史前文化發展的環境背景

圖2 雙洎河流域史前—殷商時期環境考古圖

河南新密史前文化發展的環境背景

圖3 溱水流域沙石嘴、曲梁水庫西、柿園村西3處地點剖面圖

就新密地區而言,環境考古研究(通過地貌觀察、GIS、14C測年、光釋光測量、粒度、磁化率、孢粉分析等手段)表明,雙洎河流域(含未合流前的溱水、洧水)的新密、新鄭地區黃土發育良好,從舊石器到裴李崗時代史前先民沿雙洎河向嵩山東側侵蝕堆積平原遷徙,裴李崗文化先民居址主要選在低丘崗地,仰韶文化先民主要生活在靠近河流的二級階地與黃土臺地上[13]。

河南新密史前文化發展的環境背景

新密溱洧交流處

新密境內的溱水段流域採樣分析顯示,裴李崗時代,氣候較為溫暖溼潤,可能與現代近似;仰韶時代是該地區史前最為暖溼的時期,各方面環境指標好;龍山時代,氣候的暖溼程度波動式逐步降低;二里頭時代前期,氣候朝乾涼方向發展;在這種長期較為暖溼、略有波動的氣候背景下,形成了多級黃土臺地、黃土沉積物質[14]。

河南新密史前文化發展的環境背景

圖4 溱水流域環境考古圖

河南新密史前文化發展的環境背景

圖5 溱水地貌階地剖面圖

總的來看,新密地區史前環境適宜人類居住,為農業社會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水熱條件,黃土、紅褐色棕壤沃土不但提供了農業發展的土壤條件,也為房屋營造、城市建設提供了原材料。

即使偶有氣候波動,但並未對時人造成大的衝擊。在氣候短暫惡化的時期,這些限制條件反而促使他們開發新的食物資源,逐漸形成了多種作物種植、多種家畜飼養的多元化農業發展模式[15],並接受外來物種與其他文化因素為我所用,在生業的基礎上大力發展手工業,既養活了日漸增多的人口,也促進了文化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新密歷史上最早的兩處城市——古城寨、新砦得以營建起來並迅速成為區域性政治實體的代表,在萬邦林立的龍山時代開啟了區域性城市化進程,進入到早期國家階段。在二里頭時代前期,新砦城一度成為青銅時代早期王國的首都。

河南新密史前文化發展的環境背景

新砦遺址考古發掘現場

需要說明的是,在新密史前文化的發展過程中,自然因素是客觀存在的,不能否認其作用,它為文化發展提供了資源與條件,也帶來了限制;先民的應對策略等社會因素是主觀的,在一定階段、一定範圍內、一定程度上起著更為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需要普及的是,“李家溝文化”“新砦文化”是為數眾多的中國考古學文化中僅有的兩支以新密本地考古學遺址命名的文化。

[2]張弛:《龍山-二里頭——中國史前文化格局的改變與青銅時代全球化的形成》,《文物》2017年第3期。

[3]Jones M K, Hunt H, Lightfoot E, et al. Food globalization in prehistory. World Archaeol, 2011 (43).

[4]a.梅隱:《城史視角下“最早的新密”》,《密城記》2018年4月27日第35期;b.梅隱:《河南史前大都邑——新密新砦的城史城事》,《密城記》2018年5月1日第39期;c.梅隱:《河南新密史前的築城術》,《密城記》2018年5月25日第61期。

[5]李開封、馬春梅、高文華等:《河南地區全新世環境考古研究進展及未來趨勢》,《地理科學進展》2015年第7期(注:“圖1 李家溝時代以來高分辨率氣候環境波動變化圖”採自本文)。

[6]吳文祥、劉東生:《5500aBP氣候事件在三大文明古國和古文化演化中的作用》,《地學前緣》2002年第1期。

[7]吳文祥、房茜、葛全勝:《中國龍山時代(5.0-4.0kaBP)氣候變化》,《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2013年第6期。

[8]吳文祥、劉東生:《4000aB.P.前後降溫事件與中華文明的誕生》,《第四紀研究》2001年第5期。

[9]a.夏正楷、楊曉燕:《我國北方4kaB.P.前後異常洪水事件的初步研究》,《第四紀研究》2003年第6期;b.張俊娜、夏正楷:《中原地區4kaBP前後異常洪水事件的沉積證據》,《地理學報》2011年第5期。

[10]王巍:《公元前2000年前後我國大範圍文化變化原因探討》,《考古》2004年第1期。

[11]張小虎、夏正楷、楊曉燕等:《黃河流域史前經濟形態對4kaB.P.氣候事件的響應》,《第四紀研究》2008年第6期。

[12]夏正楷、王贊紅、趙春青:《我國中原地區3500aBP前後的異常洪水事件及其氣候背景》,《中國科學:D輯》2003年第9期。

[13]張震宇、周昆叔、楊瑞霞等:《雙洎河流域環境考古》,《第四紀研究》2007年第3期(注:“圖2雙洎河流域史前—殷商時期環境考古圖”、“圖3溱水流域沙石嘴、曲梁水庫西、柿園村西3處地點剖面圖”採自本文)。

[14]許俊傑、莫多聞、王輝等:《河南新密溱水流域全新世人類文化演化的環境背景研究》,《第四紀研究》2013年第5期(注:“圖4 溱水流域環境考古圖”、“圖5 溱水地貌階地剖面圖”採自本文)。

[15]郭榮臻:《河南新密史前先民食物結構的考古學觀察》,《農業考古》2018年第3期。

【作者簡介】梅子青,筆名梅隱,75後新密籍考古工作者,現居西北,主要從事甘青地區史前考古研究。梅子青《密城記》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